不務正業,還是術業有專攻?比亞迪曝光電子業務


不務正業,還是術業有專攻?比亞迪曝光電子業務


圖片來源:官方供圖-比亞迪電子CNC車間

4月8日,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電子)首次向外界展示比亞迪在電子科技領域的發展現狀。“比亞迪電子在比亞迪內部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業務板塊,其實它在公司營收中佔據較大比重。”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根據比亞迪(002594,SZ)發佈的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比亞迪總營業收入約為1301億元,其中手機零部件及其組裝相關業務營業收入約為422億元,營收佔比達到32%,僅次於佔比最大的汽車業務板塊。

不同於汽車業務直接面向“C端”用戶,比亞迪電子業務主要面向的是華為、小米、VIVO、OPPO等“B端”公司,這或許是該業務此前不被大多數人熟知的原因之一。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比亞迪電子CEO王念強告訴記者,“全球每10臺手機就有2臺應用了比亞迪電子的技術或者配件,到今年年底,比亞迪電子的手機整機組裝能力將達到年產1億臺。”

在王念強看來,雖然比亞迪電子早期以手機相關配件起家,但未來方向一定是新型智能產品和汽車智能系統。“我們不僅要有硬件的製造能力,還要有軟件的配套能力。5G時代我們可以在新型的智能產品和汽車的智能系統上深耕。” 王念強說。

據瞭解,目前比亞迪電子內部已將核心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此前其業務主要為手機零部件及其組裝,而現在則將業務細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手機筆記本電腦業務、新型智能產品業務和汽車智能系統業務。

比亞迪電子向汽車智能系統等領域的拓展,同樣也符合比亞迪整體協同發展的大邏輯。目前,比亞迪旗下共分為五大事業群,分別為乘用車、商用車、電池、電子以及最新拓展的雲軌業務。按照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的發展思路,比亞迪各大業務板塊在專業專攻的基礎上,也要相互協同,形成發展合力。

在一年前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首次發佈了由比亞迪電子主導的DiLink智能網聯繫統。根據規劃,今年這一系統將有望在超過80%的比亞迪汽車上進行配備,主要覆蓋零售價超過10萬元的轎車及SUV車型。比亞迪電子預計,2019年其車載電子及物聯網業務有望實現收入翻倍,佔到亞迪電子總收入的15%以上。

在王念強看來,無論是手機與筆記本電腦還是汽車智能系統,都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消費市場,有著幾萬億的市場容量。從這個角度看,比亞迪電子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