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作为创业企业的掌舵人

你肯定明白员工的重要性

在你心中

哪些员工更有潜力?

985?211?

双一流毕业?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近日

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不看不知道

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都拥有无限的潜力!

请更加珍惜这些员工~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4月18日,优客工场、全球INS大会研究院联合对外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这是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榜单。

此榜也被视为中国的“新工科大学排行榜”。4月,教育部刚刚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最终确定新增了审批专业名单。这些新增专业无一例外都是新工科专业。早在去年,教育部就发布了320所大学的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获批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最多的高校是新工科大学的牵头高校天津大学,位列前十的12所高校无一例外都是传统的老牌工科大学。

新工科吸引力爆棚

对于中国的工科大学而言,“新工科”的出现让它们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

传统工科主要有四大专业,分别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工科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52年高校大拆分开始。“建筑老八校”“兵工七子”“电气五虎”“机械四小龙”“两电一邮”等都是这时候兴起的,这些院校的传统工科非常强大。

这两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工业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开始大热。这些热门专业在2017年被定义为了“新工科”专业,“新工科”大学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了日程。由天津大学等老牌工科大学牵头,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日益走上正轨。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老牌工科大学天津大学牵头启动了中国的新工科大学建设

根据统计,4月份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新增专业中,新工科专业获批数量爆棚。其中,新增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3所高校获批该专业;该专业最早在2016年获批设置,去年就曾以248所高校增开位列新增专业榜首。

数量紧随其后的是机器人工程专业,101所高校获批该专业;有96所高校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首次成为本科招生专业,在以前,人工智能相关方向通常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下招生。

还有25所高校获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5所学校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4所学校获批“物联网工程”专业。

除此之外,很多高校也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智能”新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备案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开设智能建造专业;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这批新增专业无一例外都属于新工科范畴。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实际上是中国多年来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等问题。因此,“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等,均需要“新工科”的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毫无疑问,新获批的这些新工科专业在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中将获得广大考生的青睐。

新工科的本质是创新

“新工科”的本质是创新。“新工科”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的产物。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路透社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入选的高校基本都是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的高校,这些高校也都是传统工科和新工科的代表。每年的全球INS大会启动仪式上,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都会和优客工场、全球INS大会研究院联合发布一份“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

榜单旨在遴选出那些促进新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学。榜单参照的正是路透社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二级指标。

具体而言,榜单采用了各种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从科研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水平、平台建设四方面的指标来体现高校的创新力。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企业科研经费总额、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发明专利授权量、中国专利奖获奖数目、ESI世界前1%学科数目、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数量、自然指数、高层次人才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数目、新工科实践项目数量等。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2018年企业科研经费最高的是清华大学16.97亿元,超过10亿元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2018年获得中国科技奖数目最多的高校依然清华大学,多达22个;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二、三名;作为著名的文理大学北京大学获奖5个,与东南大学并列第五。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更占优势。浙江大学以2338件高居首位,华南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列二、三。长安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等也挤入前十。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最新的ESI世界前1%的学科数量最多的北京大学,有21个学科入榜;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紧随其后并列第二;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也位居前十。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自然指数最高的大学是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等也进入前十,其中苏州大学近年来在各类大学榜中位置不错,都因论文数量多,自然指数高。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文理类大学与医科类大学往往是论文发表数量较多的高校。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数量方面,北京大学依然高居首位;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也入榜前十。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论文被高引用的学者数量方面,清华大学占据强势地位,位列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入榜前十。

在此基础上,最终得出了“2019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榜单前十名(百强名单见文尾)。

新制造需要新工科人才

新制造是这两年中国制造业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核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新制造将影响中国产业升级的未来走向,同时也是未来生活、工作等场景变化的重要力量。如前所述,新制造领域需要大量的新工科人才。

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305个。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18年,华东地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最多,达到136个,占据了全国45%的数量;其次是华北地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为38个,占全国的12%;华中地区数量紧跟华北地区,位居第三。

分省来看,截至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达到34个;浙江省排名第二,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达到25个;广东省排名第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量达到24个;江苏19个排名第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已处于第一梯队,一批新工科专业设置是为了抢抓机遇,先把专业点发展起来,形成充足的人才供给,有利于激发活力,迅速形成产业群。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百强高校分布在23个省市区,其中北京17所;江苏入榜的15所大部分都是1952年国立中央大学拆分出来的院校,那次高校调整冒出了一大批理工科大学。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百强高校的分布和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分布基本重合,也与前述的智能制造试点地区吻合。榜单显示,百强高校分布在23个省市。其中,北京市有17所高校入列百强,江苏省有15所,陕西省9所,上海市8所,广东省有7所,山东有5所,安徽省5所,湖北省4所,四川省4所。

安徽省值得关注。安徽地处泛长三角地区,紧邻制造业发达地区。合肥因为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传统工科强校,这几年在创新方面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整个安徽高校的创新。此次榜单入围5所高校,与山东相当,这对于国家重点高校数量并不算多的安徽来说实属不易。

西安表现亮眼,入榜百强的高校数量达到8所,与上海并列第三。一是因为本身高校数量就多,二是西安这两年在新制造方面发力,促进了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如果以城市分布来看,北京依然是上榜大户,有17所高校入围百强。南京作为高校数量、211工程、双一流大学等数量居多的城市,有9所大学入围百强,算是正常。西安这两年力推全球硬科技之都建设,并且广招人才,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当地高校的发展。此番西安有8所高校入围百强。

中国工科大学重新洗牌

资金扶持成为高校保持创新力的重要源泉。榜单显示,百强中69%为部属院校,虽然“211工程”已取消,但78%的百强高校为原“211工程”院校,82%的百强院校为“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毫无疑问,这些来自中央层面的资金扶持成为了创新力的重要保障。而入榜的地方院校也基本都是地方重点建设大学。

从百强院校的属性来看,部属院校优势明显。地方院校中,排名第30位的苏州大学和苏州这座城市一样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各类排行榜中,长期位居地方院校第一。双非院校的对比中,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扬州大学表现不错。其中排名最高的浙江工业大学位居第60。

与去年的榜单相比,部分学校的名次变化较大,这和评价体系有关系。比如,每年的科技奖虽然是高校科研能力的体现,但获奖数目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运气成分。这也是导致每年榜单名次会有比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在名次变化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稳居前三,上海交通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名次虽有互换,但均霸屏前五。前20中其它高校的名次变动较大,这与每年的科技奖数量等评价体系有关。

由于评价体系的侧重点在创新和科研,这个榜单本质上是一个工科大学占优势的排行榜,因此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偏文科性质的高校排名并不占优,虽然也挤入了百强榜单,但位次并不算高,与其综合实力差距较大。

新工科的出现也意味着中国的工科大学将面临重新洗牌。这也是老牌工科大学天津大学牵头启动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原因,不想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老牌工科大学的代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依然保持着强势地位。

从前20名高校名次变化来看,除了前五的高校保持稳定外,第6-20名的高校基本都处于混战当中。最后的彩蛋就是2019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的终极名单了。来看看你的大学入榜了没——

@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创业boss们,超强创新潜力员工可能就在身边!2019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