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精機年報“地雷”誕生記:埋於2017 炸在2019

2017年11月,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一所重點中專學校,迎來了一位優秀校友——龔倫勇先生,此時他是田中精機(300461,SZ)的董事,深圳市遠洋翔瑞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洋翔瑞)董事長。龔倫勇為學生頒發了“遠洋翔瑞獎學金(獎勵金)”,獎金總額14.9萬元。學校領導和400餘名獲獎學生參加了本次頒獎典禮。

2017年,龔倫勇達到了人生的一個高峰。

但臺下的學生可能很難想象,在他們的一個學期之後,這位優秀校友就會遭遇多麼煎熬的局面,他們可能早就聽說過,但還遠未切身體會過——“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一年多後的2019年4月27日,田中精機發布2018年年報,作為董事的龔倫勇卻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因為他認為年報“已是虛假記載”。並在董事會對一半以上的議案投反對票,理由則五花八門。這讓田中精機和龔倫勇很快走到了媒體面前。

龔倫勇的發聲背後,是這一年上市公司稱,遠洋翔瑞2018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龔倫勇和彭君夫妻因此面臨幾億元的鉅額補償壓力。此外,進入2019年後,龔倫勇還在他創辦的遠洋翔瑞,被免去了董事長職務。

龔倫勇而立之年閃閃發光

龔倫勇,1981年7月出生,先就讀於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此後,他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取得本科學歷。

少年龔倫勇的經歷看起來還挺平凡,但到了30歲左右,他的簡歷開始變得閃閃發光。首先是很快當上了深圳市遠洋恆達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在此期間,他目前的妻子——彭君,這個名字開始與他共同出現。之後的2013年,不到32歲的他,與彭君共同設立了深圳市遠洋翔瑞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洋翔瑞)。這家公司的產品是數控機床以及相關軟件,為3C產品(如智能手機、平板)應用領域的觸摸屏玻璃、藍寶石等提供專屬解決方案。

遠洋翔瑞成立後,發展速度驚人。公司官網2015年的消息顯示,2013年7月,“遠洋數控精雕機就正式出口歐洲市場,並於德國多特蒙德市成立海外分公司。”

2013年6月,公司成立不久,就正式實施股份制改制,龔倫勇也成為公司董事長。從這裡也不難看出,龔倫勇志在資本市場。

在把遠洋翔瑞控股權賣給田中精機之前,遠洋翔瑞就曾謀求在新三板掛牌。

遠洋翔瑞官網文章顯示,在2016年5月初,遠洋翔瑞安排了一場投資者與做市商的見面交流會,龔倫勇以及當時遠洋翔瑞的財務總監出席了這次會議,同時文章還提到:“公司擬於2016年6月在新三板掛牌。”

在公司官網上,有這麼一條有頭無尾的消息,遠洋翔瑞曾與一家叫作中村留精密株式會社的公司合作洽談。這家公司的產品為車床,官網顯示,遠洋翔瑞與中村留精密株式會社的合作最終並無下文。但它在2016年,很快迎來又一家帶點日系血統的公司——田中精機。

這下,已經算得上是事業有成的龔倫勇,可以,也很快就會繼續站上更高的位置。

田中精機與龔倫勇度蜜月

田中精機於2015年登陸資本市場,但從公司2013至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3億元、1.23億元、1.09億元)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860萬元、2298萬元、1845萬元)情況不難看出,均處於下滑態勢。

還在打算掛牌新三板的遠洋翔瑞,很快成了田中精機的收購目標。

兩家公司都是實打實的“硬派工科男”,不難理解,田中精機打算借這筆收購“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在智能裝備製造領域的產品線”,何況還能“各項財務指標都將獲得一定提升”。

2016年9月,田中精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取得遠洋翔瑞55%的股權。

根據當時的收購方案,截至評估基準日2016年3月31日,遠洋翔瑞按收益法評估後,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7.08億元,增值率為1025.55%,交易雙方最終協商遠洋翔瑞55%股權的交易價格為3.91億元。

2017年還沒結束前,算得上田中精機與龔倫勇的蜜月期。

遠洋翔瑞成為田中精機的控股子公司,龔倫勇也在當時順利進入田中精機高管隊伍,除任職遠洋翔瑞的董事長外,自2017年1月11日,龔倫勇還擔任了田中精機董事、總經理一職,2017年年報顯示,他從田中精機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51.94萬元,僅僅低於董事長錢承林和副總經理藤野康成,但是董事竹田享司、竹田周司的數倍,而這兩位竹田氏,當時還和董事長是一致行動關係。

在遠洋翔瑞這邊,公司已深知自己對於田中精機業績增長的重要性。

2017年8月,公司發佈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如果剔除子公司遠洋祥瑞的利潤貢獻,田中精機(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增不足150%,利潤不足931萬元。被併購子公司遠洋翔瑞對公司貢獻了近220%業績增長幅度;由此可見,子公司遠洋翔瑞對公司業績增長何其重要。”

而站上更高舞臺的龔倫勇,更是雄心勃勃,他在2018年2月遠洋翔瑞的新春寄語中說道:“2009至2017,我們對這個世界已充分了解。2018至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更猛烈地擁抱行業全域。”

但在真正描述2018年之前,此刻不得不“馬後炮”地提前劇透,三大問題已經在2017年若隱若現:1。隨著遠洋翔瑞的並表,田中精機的應收賬款增加了近8000萬元,跨上3億元臺階;2。遠洋翔瑞享受1025.55%的增值率,也承擔著相應業績承諾,到2017年時,總體的業績承諾完成情況沒有問題,但沒有達到2017年這一年扣非淨利潤6500萬元的設想;3。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速持續下滑,在這一年終於跌到了個位數。

公司應收賬款早已埋雷?

2018年,打算“更猛烈地擁抱行業全域”的龔倫勇,在田中精機的稅前總報酬增加至237.2萬元,在董監高報酬中排名第一——沒錯,比董事長錢承林都拿得多。

與遠洋翔瑞“試婚”的田中精機感覺不錯,2017年9月,打算髮行股份收購遠洋翔瑞剩餘的45%股份。但在進入2018年後,田中精機很快宣佈終止第二次收購。當時給出的理由中,開始提到應收賬款問題——“受下游企業回款較慢導致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增加”。此外,田中精機當時也注意到了,“標的公司2017年度經營業績預計無法達到各方預期”。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田中精機營業收入分別為2.13億元、5.04億元、8.03億元,穩步增長。而應收賬款分別為2.55億元、3.31億元和3.88億元,同樣穩步增長。田中精機對此就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增長較快,主要是訂單增加所致。同時因遠洋翔瑞業務發展較快,且其所屬行業中應收賬款的賬期較長,受下游企業回款較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有所增加。

在鉅額應收賬款對象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遠洋翔瑞的老朋友、大客戶——安徽智勝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智勝)。

遠洋翔瑞並表後,安徽智勝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田中精機的2018年第二大客戶,銷售額達到8636.42萬元,佔年度銷售總額10.75%。但是,安徽智勝也在2018年給上市公司帶去了1.17億元的應收賬款,排名第一。上市公司對安徽智勝計提了部分壞賬準備,原因中提到了“應收賬款逾期,回款不及時”。

4月30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安徽智勝,公司工作人員回覆道:安徽智勝和遠洋翔瑞確有合作,而之所以出現對上市公司應收賬款逾期的情況,“是因為遠洋翔瑞也欠我們的錢沒有付清,雙方的賬到現在也沒有結清”。但這一說法未能得到遠洋翔瑞的證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整個2018年,田中精機擬計提合計資產減值準備3.41億元,其中除了大頭商譽減值準備2.83億元,就要數提壞賬準備5006.18萬元佔比最高。再加上存貨減值準備,這些沒收回來的錢,成為田中精機2018年淨利潤虧損8878.58萬元(同比下滑518.33%)的原因之一。

在2018年9月,田中精機聘請的財報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也來到安徽智勝了解情況。

從這裡開始,田中精機與龔倫勇蜜月結束的局面要為外界所知了。

銷售金額未被確認為收入

遙想2016年,龔倫勇和彭君夫妻意氣風發踏入資本市場時,與田中精機簽署了業績對賭協議,承諾遠洋翔瑞2016年度~2018年度的扣非淨利潤分為5000萬元、6500萬元和8500萬元。

遠洋翔瑞在2016年確實超額完成業績任務,差額部分還覆蓋了2017年業績缺口。但到了2018年,遠洋翔瑞僅實現882.84萬元扣非淨利潤,離承諾金額差了7617.16萬元。

綜合未實現承諾業績的補償金及遠洋翔瑞的期末減值額,田中精機方面認為,龔倫勇及妻子彭君應合計向田中精機支付現金補償2.13億元。

對於業績承諾不達標,上市公司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手機面板產能過剩,設備需求降低,同時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同行從價格和付款條件方面展開競爭,公司的銷售淨利潤下降,不及預期。

而IDC給出的數據是,2018年整體智能手機市場,智能手機共計出貨14.049億臺,已經出現年同比下滑4.1%。

行業大趨勢問題,可能只是原因之一。

審計機構在描述2018年9月走訪遠洋翔瑞的老夥伴安徽智勝的情況時,提到了遠洋翔瑞向它“反售”399臺“翻新機”,6月發貨,銷售金額1.37億元。

這個反售和翻新,本身也是機床製造企業面對的一種問題。

所謂翻新機,就是遠洋翔瑞先向安徽智勝及其母公司採購舊的精雕機,然後把舊機器翻新。根據公告披露,遠洋翔瑞向安徽智勝及其母公司採購CNC精雕機(舊機器)分別為285臺、114臺,隨後又返售399臺翻新機給安徽智勝。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行業中的普通精雕機的使用壽命比較長,一般只要更新軟件和新的電主軸後,舊設備就能重新獲得與新設備相差無幾的性能與產出。

看起來,與上個世紀相比,消費者的手機、家用電器使用壽命越來越短,但製造這些電子產品的機床,卻和上個世紀一樣,使用壽命依然很長。

安徽智勝早就在買遠洋翔瑞的產品了,這家公司的成立時間是2015年10月,而從它成立這年開始,就成了遠洋翔瑞的大客戶,在2016年一季度還是第一大客戶。但這位“老夥伴”安徽智勝告知審計人員:“該翻新業務的維修設備的主要部件均應替換。”

且該交易在設備驗收後又發生大額成本支出。所以會計師認為,遠洋翔瑞在後續2年質保期內仍存在大額成本支出的可能,本交易的風險報酬未完全轉移。

會計師最終認為,截至2018年末,該交易尚未達到收入確認條件,收入確認金額為0。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報的關鍵審計事項中列出的遠洋翔瑞多項未被完全確認的收入,以上還只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6家出現未完全確認收入的情況。

銷售金額未被確認收入,成了行業大背景下,直接摧垮龔倫勇的致命一擊。

公司在2018年底最後一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發佈在媒體上的一份新聞通稿——也可能是軟文廣告中還寫著:2018年,遠洋翔瑞的業績再創新高……單日出貨量也再創新高。文中還稱,龔倫勇表示:2018年遠洋翔瑞單日出貨量高峰期可達144臺,同時希望2019年單日出貨量能達到200臺。

今年4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廣東惠州市良井鎮銀山工業銀山二路,探訪遠洋翔瑞的子公司惠州沃爾夫。

該廠區約有200多名員工,透過外圍的柵欄,能看到有工人正吹著風扇在生產操作,不時也能聽到機器運作碰撞發出的聲音,生產秩序井然。

對於這場風波,員工們均稱不知情。但有員工向記者表示,去年工廠生產效益的確不錯,日夜趕工。倒是今年以來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但遠洋翔瑞的再創新高,卻被審計機構認為是建立在2018年11月、12月突擊大量發貨的基礎上,“且部分客戶設備採購量(一次性幾百臺)超出其正常經營規模”。

而這些貨的銷售收入,正如上文所說並沒有確認為收入。

會計師於2019年初對遠洋翔瑞的部分客戶進行走訪,發現客戶採購的大量設備都存在未安裝、未驗收的情況(大量設備未拆封閒置在倉庫,未達到合同約定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此外,上述往來款項的函證回覆中都顯示貨物未進行驗收和安裝。

有財務會計行業人士對此向記者表示,一般對於重型機械設備,會計師在審核時都是根據客戶已經驗收合格的設備才會進行確認收入,若未安裝調試且驗收合格,則不予確認收入,這也是嚴格遵循會計準則。

記者還了解到,由於智能手機行業的玻璃蓋板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企業採購的很多精雕機設備被閒置,使得設備的款項難以回到生產廠商手中,也就是說,即使設備賣出去了,錢也不一定能收回。

但是,遠洋翔瑞是否在2018年底突擊發貨避免業績賠償,還沒有定論。

2018年末的種種不順後,龔倫勇開始直面而立之年後最糟糕的局面。

一邊是高額的業績承諾,一邊是田中精機開始插手遠洋翔瑞的人事安排。2019年4月,遠洋翔瑞2019年第二次董事會上審議通過解聘龔倫勇的總經理職務、董事長職務。之後,才有了4月26日的田中精機第三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上,龔倫勇以五花八門的理由,對一半以上的議案投出了反對票。而其中一個,就是他對一季報的反對理由,“第一季度業績是2018年的,存在虛假記載。”

上市公司的2018年年報中,也如實地記錄了他認為年報“已是虛假記載”的陳述。這讓不少媒體開始關注田中精機,提出了多種假設,也讓田中精機獲得了一個“最誠實”上市公司的稱呼。

龔倫勇在2019年具體是輸給了時勢、對手、陰謀或者他自己,不得而知,或許還要等到他的最新回覆。

而對公司的投資者而言,此時只有一個最簡單的心願:雙方好好坐下來談談,讓一切只是一場“風波”。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崩潰只在一瞬間,但成年人要想辦法再爬起來。

希望龔倫勇再次回到自己母校時,依然是一位優秀校友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