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的背後,曾路過馬超之地,是否是馬超見死不救?

三文愚


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後,逃亡至臨沮(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遭遇東吳伏兵,被殺。而據《三國志》記載,早在公元215年,劉備即升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掌管臨沮軍事),這麼看來,關羽被殺前剛好在馬超轄區,為何馬超沒有救關羽呢?

因為此臨沮非彼臨沮。

關羽被殺的臨沮在今天的湖北宜昌遠安(也有說法說是在更北邊的南漳),但不管哪種說法,關羽死於荊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馬超當時又在哪呢?馬超投降劉備後,活動區域始終都在益州,如:公元217年,曹劉漢中之戰,馬超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公元218年,馬超駐紮沮水,佯裝攻打武都、陰平(甘肅隴南);公元219年,在漢中帶領群臣勸劉備稱王;公元220年,劉備將彭羕從成都調往外地任職,彭羕趁機前往馬超府邸勸說其反叛,但被馬超告發,可見,此時馬超已從漢中回到成都。

所以,從關羽北伐到最終失利被殺,馬超都從未去過荊州境內的臨沮。更何談救援關羽了。

那麼馬超掌管的臨沮到底是哪呢?

肯定不在荊州境內,因為《華陽國志》曾載:關羽死後,劉備稱帝,馬超升驃騎將軍,領涼州刺史,封斄鄉侯,北督臨沮。這個時候荊州已經全部落入東吳控制之中,馬超不可能去督一個早已淪陷的臨沮(三國時可以遙領敵國州郡,比如東吳就有益州刺史,但不會遙領一個小縣),更不可能用“北督”這個方位詞,畢竟,荊州在益州東。

實際上,馬超督的臨沮應該在武都陰平(甘肅隴南)一帶。因為馬超的影響力主要就在西北,從其生前涼州刺史的官職和主要活動軌跡來看,也的確都在這一區域,因為此地剛好有沮水,有臨沮這個地理位置也合理。

退一萬步講,孫劉湘水劃界時,馬超即便真的隨劉備前往荊州與孫權爭奪南三郡,被令掌管荊州郡的臨沮,那也只能是遙領,因為此後馬超的活動軌跡還是在益州,這個時候關羽敗亡經過馬超遙領的一塊飛地,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秦皇漢武


首先,所謂經過馬超地盤,這是個錯誤的認識。馬超當時在成都,並不在臨沮,他只是督臨沮,馬超並不在那裡屯兵。

第二,按三國演義來看,很多地方是錯誤的,因為明朝地圖和三國地圖相差很大。羅先生為了突出關羽搞了個過五關斬六將,事實上就是坑,路線都不對。

第三,馬超督臨沮已經是在關羽兵敗之後的事情。

所以,怪不到馬超頭上。


一隻熊貓壓海棠8899


我是賈詡非甲魚。

對於歷史,我還沒有研究透徹,不敢亂說。

而單從演義線分析。

關鍵人物,關羽和馬超。

首先雖說兩人都是五虎將,但近乎沒有交集。

先說馬超,作為西涼少主,可以說有一定的權利慾,單從害死父親兄弟就能看出端倪。

所以,對於封地在麥城附近肯定是不滿的,而且本身出身西涼,漢中才是他最好的安排。

所以無非兩個情況,第一在外奔波規劃大計,或者隱藏在漢中,要不然也可能去羌族領地寄居。

而對於救援關羽,明眼人都能看出。

馬超基本投蜀後就沒被用過,這是何等的冷落啊。

而若是關羽死了,是否就有可能讓他有用武之地了呢?那為何還要救呢?

而對於關羽本人,他是傲氣的。但最後還是派廖化尋求援軍,而廖化找的是劉封。

我的推論是,無奈之舉,他其實是不想求援的,畢竟拉不下面子。

畢竟,廖化能夠去找被他羞辱過的劉封,只能說並沒有接到明確的指示,病急亂投醫。

認真做答,不喜勿噴,





賈詡非甲魚


評書裡,馬超大部分時間都是鎮守陽平關!離關羽最近的就是上庸的劉鋒孟達,所以不管演義還是正史,關羽關平廖化王甫趙磊周倉他們首先想到的也是上庸的劉鋒孟達!和馬超應該不會有關係!


魏王銅雀臺


一提起關羽,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不是會首先浮現桃園三結義,想起劉備,張飛,想起他們三個一起喝酒,指點天下的瀟灑與帥氣。估計誰都沒想到這麼優秀的關羽會在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這時候就會有人有疑問了,兵敗之後,關羽從麥城向西突圍,到達臨沮,那為什麼在臨沮地區的總指揮馬超沒有去救他呢?

首先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馬超是五虎上將之一,雖然有五虎上將的封號,但是卻是一個徒有虛名的一個封號,其實並沒有實權,因此馬超手中並沒有多少兵馬,這只是一個原因之一。當時劉備認為留守荊州的兩人並不會反叛。於是就沒有更多的去留意。還有就是馬超覺得關羽根本不需要救!關羽武功比較好,還有赤兔馬在他身邊,馬超根本沒有想到,戰功赫赫的關羽會敗。只有關於教訓別人的,哪有別人能教訓關羽,這個說法較為片面。

因此並不是馬超不救,而是有心無力。


陸樹銘明


當時唯一有可能趕得上救關羽的是上庸的劉封和孟達,馬超還離得遠;並且古代信息傳遞的速度簡直可以用比特來形容,馬超可能剛剛得知關羽之前的勝仗,失敗的消息還在路上呢,關羽這邊都人頭落地了。


堂前—飛燕


只有孟達劉封離關羽較近,馬超離之太遠!


用戶50604472168


馬超在西涼邊境戍邊,關羽敗走麥城。怎麼能走到馬超領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