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體症狀是他發出的信號,他的內心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很多大人都有一句口頭禪,“小孩子懂什麼?”,可是,真實的情況是:

孩子內在也有一個豐沛的情感世界,他們情感的豐富程度並不亞於大人,他們內在什麼都知道,他們尤其能捕捉父母的焦慮。有時候,只是他們無從表達,或者說了大人也不關注。有時只能通過軀體症狀表達自己的感受。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一書中記錄了安德魯的故事。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他發出的信號,他的內心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安德魯是一個看起來很聰明的男孩,八九歲了,但大便失禁已經三年,經常來不及上廁所,大便就弄髒褲子,然後他會找各種藉口防止同學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父母帶他做了各種檢查和治療都不見效。於是帶到這本書的作者布拉夫曼博士這裡做心理諮詢。

博士在和孩子父母瞭解一些家庭情況時,請安德魯畫一幅畫。

大人們在談話時,安德魯會時不時會補充幾句話,尤其是說到他的爺爺時,他就更關注了,因為爺爺是他的偶像,也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安德魯,他們都很喜歡飛機模型。但爺爺生了4個月的病,在三年前去世了。

從談話中,博士發現,安德魯的父母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

比如,博士說安德魯因為弄髒褲子一定自尊心大受打擊,安德魯也表示是這樣,但他的媽媽不信,覺得只有成年人才有這種複雜的情感。

再比如,安德魯對爺爺的去世感覺非常的悲傷,但他的父母卻覺得孩子似乎對這件事毫無感覺,也沒有答應讓安德魯參加爺爺的葬禮。安德魯說“我只是在自己的房間裡才悲傷”。

後來,大家開始看安德魯的畫。他畫的是一架戰鬥機擊中了一架德國飛機,德國飛機在往下掉,但機艙裡並沒有飛行員,他說飛行員跳出去了,只被燒了一半。這時孩子爸爸說,他曾提起爺爺被火化了。

這時,博士解讀到,安德魯也許覺得,他的爺爺可能還活著,只是被燒掉了一半就從葬禮上逃跑了,如果當時他被允許參加葬禮,也許就能接受爺爺去世的事實。

他的排便失禁,可能是他呼喚爺爺的方式。

安德魯聽完點點頭。

但他的父母覺得無法相信,一再問孩子真的是這樣嗎。

諮詢結束之後,安德魯連續幾週一直保持了身體的清潔,持續了三年的排便失禁就這樣治癒了。

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這樣。

安德魯的父母很難體會他的感受,他想得到父母的傾,卻總是以失敗告終,這導致安德魯通過排便失禁的方式來表達。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他發出的信號,他的內心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書中很多的案例都表明了這一點,比如,12歲的托馬斯經常尿床,實際是表達他對哥哥深深的同情,因為他的哥哥患有脊柱裂,大小便失禁;比如,4歲的卡洛半夜會做噩夢大叫,是因為爸爸和媽媽對她的管教方式存在衝突,她對媽媽心有不滿,內心有無法應對的情感衝突。

我一直學習的“身心自然療法”也是這樣的理念,記得呂金龍老師曾說“人的疾病,是他自己內心的需要”,呂老師《調整情緒治癒你的病》一書也明確指出這樣的觀點,那就是“疾病不是一種問題,而是一種表達,疾病是心的語言”,軀體症狀以及疾病不是來傷害我們的,反而是一種保護和“愛”,需要去接納、順應,也需要查找真正的問題根源。人的軀體症狀表達了內在真實的感受、真實的情感。

對孩子來說同樣如此,軀體症狀是孩子發出的信號,需要我們去看見、去接納、去懂得。

孩子渴望自己能夠被父母傾聽,更渴望父母懂得,可是,現實中很多父母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很少真正俯下身,去看見孩子,傾聽孩子。當孩子得不到理解,就會通過身體表達自己的苦惱。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他發出的信號,他的內心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最近,我家大寶特別喜歡看《托馬斯大冒險》的動畫片,一連好幾天每天都看十幾遍。而且裡面有一個畫面他令他格外緊張,是托馬斯行駛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木橋上,下面是深不見底的峽谷,托馬斯害怕極了,於是慢慢往回退,就在這時,他前面的木橋突然崩裂,於是他趕緊繼續往回退,差一點跌落峽谷,總算是有驚無險。

孩子不僅愛看,玩托馬斯小火車的時候,還老喊著“托馬斯大冒險”!

我看了這本書以後,知道孩子可能有一些情緒沒辦法排解,於是,鼓勵孩子通過畫畫疏導情緒。我告訴孩子,你想畫畫嗎?就畫托馬斯大冒險吧。

他很高興,拿起橙色的畫筆就開始亂塗,畫的像一團鋼絲球一樣,連續畫了好幾張,畫到後來,好像那個緊張焦躁的情緒都流走一樣,他說可以了,不畫了。

孩子畫畫有釋放情緒的功效。當他一遍遍看托馬斯大冒險動畫片的時候,他的內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而塗鴉正好把情緒都釋放掉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他只看了一遍托馬斯大冒險。

第三天,他再也不提看這部動畫片了。

孩子的身體症狀是他發出的信號,他的內心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可見,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對孩子發出的信號更敏感一些,抽出時間,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陪伴,去真正看看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各種身體症狀或疾病來表達他的感受了。

願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被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