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你爱另一半吗?

这个问题也许很容易回答。

那“你爱自己吗”?

身边有许多人,逛一趟商场,给老人、孩子、爱人买了衣服,却忘了自己;一刻不停地忙工作,忘了吃饭、忘记喝水,忽略了自己;将别人的事挂在心上,对自己的事却不上心;老想着让周围的人满意,讨好地说话、违心地做事,却没有照顾自己的情绪、自己的需求。

其实,这些事,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不会“爱自己”。

我们从小学习了太多如何付出、如何满足别人的要求、如何为别人着想,却唯独忘了要“爱自己”。美国心灵导师路易丝﹒海说:“生命中最重要的爱是爱自己”。

而爱自己,并非天生就会,也需要终身学习。

有这样一本书,专门教人如何“爱自己”。作者将十年前的一场重病看做生命的开示,用了十年时间来实践爱自己这件事,并收获了生命的自由与真正的自我。

那些由心而发的故事娓娓道来,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告诉你,如何随心所欲做自己、爱自己。这就是台湾知名心理咨商师周志建博士的《把自己爱回来》。

周志建本来的工作是做心理咨询,他开工作坊、开私塾、做演讲,帮助他人获得成长的力量,启发他人爱自己。可是,十年前,他得了坐骨神经痛,从脊椎、腰椎到大腿、小腿整条神经一直抽痛,站不能站、坐不能坐,整日整夜撕心裂肺地疼。不仅身体停摆,所有工作也停摆,病痛折磨了他整整一年。

然而,当十年后回看当时的病痛,他却说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正是因为这件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也需要好好爱自己。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一、接纳生命中每个发生,学习爱自己

刚开始,周志建怎么也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夜里,他责问老天很多问题:为什么会得坐骨神经痛呢?为什么偏偏是我呢?但都没有答案。日子漫长又绝望,直到半年后,用尽了所有的努力都无效之后,他终于“认命”了,他慢慢接受了最坏的情况:“这个病可能会跟我一辈子”。他也体悟到,生命面前,自己是如此渺小,以前总以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这个病,让他学会了“臣服、谦卑”。

他意识到,自己能做的只有每天老老实实做复健,其他的,就交给老天吧。生命本就无常。

他每天写“疼痛日记”,慢慢地,心静下来了。

这场病,对他来说,有如禅修。原来的他非常忙,每每腰酸背痛之后,还坐在电脑前打字;深夜累到睁不开眼,也不去休息。不仅忙,还快,走路快、吃饭快,总是风风火火、一刻不停。

在忙和快的表象下面,其实是“恐惧”,他充满了“害怕事情做不好”的焦虑,把身体当成工具,活在“功成名就”的期望里。

而得病以后,他不得不慢下来。慢慢走路时,他看到了天边的夕阳、水中嬉戏的水鸟以及路边摇曳的小花。他吃饭也慢,细嚼慢咽中感受到食物的自然味道,哪怕嚼一根胡萝卜都觉得香。晚上一感觉累了就入睡,能敏感地知道身体的状态了。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是的,他的感觉回来了。

现在,他学会了陪伴自己、善待自己、欣赏自己、爱自己。他会带自己去吃好吃的养生早餐,为自己做丰盛的饭菜,出门爬山、散步,看美丽的风景。生活朝向他喜欢的样子延伸,简单、自在,不喜欢的应酬不去,不自在的事情不做,恣意地过轻松人生。

爱自己,是需要学习的事。

一年以后,终于治好了坐骨神经痛,但他说其实是“坐骨神经痛治好了我”。

看完他的故事,我想到了Selina任家萱的故事,也与伤痛有关。

八年前,在拍爆破戏时,突发意外,Selina全身烧伤面积达54%,痛苦可想而知,她的人生坠入绝望。她后来坦言,当时内心充满了恨意,她一直在追问老天“为什么是我”?

接纳并不容易,但只有接纳了,才能往下走。

正如同埃克哈特﹒托利在《新世界》一书中所说,“受苦会驱使人往内心深处走”。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八年后,当她回看那次意外,她发现了不一样的意义。伤痛唤醒了她的另一个自己。她说:我不断和自己对话,是不是因为太想成就什么,而遗忘了、忽略了真正的自己。

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有三段人生。第一人生是出生后自然成长的人生,第二人生是八年前烧伤后的人生,面对人生骤变以及要很努力地活下去的人生。而今年,是她第三人生的开始,她打破束缚,敢于做真实的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她参加了《女儿们的恋爱》节目,开启了甜蜜的爱恋,找回了那个充满恋爱喜悦的自己。当被问及要不要和小她11岁的张轩睿继续约会时,她坦言之前觉得年龄差距不可逾越,后来觉得“我管那么多干嘛,开心就好了。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把限制或是栅栏一个个都打开”。被问及面对周围不同的声音怕不怕时,她很坦然“我没有什么在怕的”,因为生命的绝望、最深的坎坷都经历过了,内心已增加了淡然,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是风景。她还接了新的工作,不再批判否定自己,她说我“不再因为胆小而不做某件事情”。她给自己新的一年定了很多愿望,但不再追求有力量的东西,

放下“必须坚强、勇敢”的包袱,而是真实、柔软、没有束缚地呈现自己。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受伤前的她,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作。现在的她开始直面自己真实的感觉,开心是第一要素。她练瑜伽、旅游、恋爱,为自己做美食,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是爱自己。

没有人愿意经历伤痛,但生命中每一个发生,都自有它的意义。接纳生命的意外与无常,并而从中学习“爱自己”,便是伤痛最好的意义。

二、做自己的好父母,把自己爱回来

淑芳是一位国中老师,虽年过四十,她依然没有结婚。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她除了学校,就是家,两点一线、平淡无奇,她越来越害怕这种一成不变的日子。

为什么她的生活这样暮气沉沉呢?

她找到周志建做咨询。原来淑芳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她跟着妈妈生活,可是妈妈患有抑郁症,很情绪化,没安全感。每天放学回家,妈妈从不让淑芳出门,把她抓得紧紧地。还经常批评她,最常说的一句就是“连这个都不会,以后谁敢娶你?”尽管母亲过世多年,她却一直过着母亲要求的日子。在咨询了半年后,淑芳终于分出了内化的“母亲”的声音,并开始倾听内心自己的声音。并明白,过去的遭遇是无法选择的,但现在的她可以选择做自己的好父母,爱自己。

于是,她下班后,开心地走出去,做陶艺、游泳、练瑜伽,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她不再孤零零的一个人,周末和朋友相约爬山、泡温泉。

也不再随意批判自己这不够好那不够好,而是把生命的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她的生活越过越精彩。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的父母从你出生就很爱你,给你很多欣赏和鼓励,不论你有没有考上一流的大学、有无世俗的成就、美满的婚恋,他们都纯粹地爱着你,那么你很幸运,你的自我价值感比较高,在爱里,你也学到如何爱自己。

如果你的父母受困于时代及自身的成长经历,没有那么懂得爱,对你也有诸多的挑剔、责骂,甚至体罚,从小你就得不到充分的爱,就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作为一个女孩儿,从未得到父母对哥哥那般的宠爱。那么,你没有从原生家庭那里练习到爱这件事,也许你不甚懂得如何爱自己。

其实,我们都是没有被爱够的孩子。

但不论你有怎样的原生家庭,现在的你已长大成熟,无需向谁讨爱了,可以放弃“父母必须爱我”的想法,做自己的好父母,把自己爱回来。

三、选择内心向往的生活,最是爱自己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书中讲到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让我惊叹:这世上真的有人这样活。

他三十多岁,大学念的中文系,毕业后就在学校任教。但一年之后,他就辞职回到老家台南白河镇。

为什么呢?学校是多稳定的单位啊?

他这样说:“我是乡下长大的孩子,只适合乡下的生活。我喜欢每天漫步在莲花池的感觉”。

好“任性”啊,不过,他真的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这份“认识”已超越了很多人。

那他以什么为生呢?

是导游,而且他是一个用心的导游。怎么说呢?当年作者去白河旅游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一大早跑遍了白河镇所有的莲花池,发现一处最美的莲花,然后带作者一行人过去赏莲。

他说“莲的美有它的节奏,不同天气、不同时辰,莲花都有不同的韵味”。

他也很会用心生活。

他把家里的猪圈改成画室,可以画莲、写字,他还在屋顶开了天窗,这样晚上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繁星。

作者忍不住问他:“你满意这样的生活吗?”

他笑答:“我一天只要散步过一次,就觉得今天没白活了”。真是通透。

也许有人觉得他消极,但他明明在积极地过自己内心深处最理想的生活。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无所谓谁的好,谁的不好。但有多少人心里住着两个自己,一个白天带着面具,一个夜晚焦虑无奈?有多少人能既自知,又敢做,又真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毕加索说:“做人,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违背自己的心意,也是活得不快乐的根源。

生活,全看你如何选择。选择内心向往的生活,最是爱自己。

《把自己爱回来》:10年前那场重病,让我学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无论生命之流朝向何处,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顺遂或者波折,我们都要相信,我值得爱。全心全意,把自己爱回来,永远不嫌晚。

不论世界是否待你以温柔,愿你被自己温柔以待。

愿你的内心世界,一切美好,充满爱。

愿你学会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