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功夫就能刷臉進小區,南安一小區嚐鮮人臉識別門禁

一眨眼功夫就能刷臉進小區,南安一小區嚐鮮人臉識別門禁

刷臉進小區

一眨眼功夫就能刷臉進小區,南安一小區嚐鮮人臉識別門禁

昨日,在南安市河濱花苑小區,業主黃先生騎著電動車來到小區門口,打開擋風鏡,身子往前一探,看向門口的一個設備。補光燈亮起,門口的閘門隨之自動打開。

不用鑰匙,不用刷卡,只需要刷臉,就能進小區,這正是河濱花苑小區近期啟用的“人臉識別系統”。

整治車滿為患

小區嘗試刷臉門禁

記者從小區貼出的公告中看到,因該小區摩托車、電動車多,為了儘快清理非小區的摩托車、電動車,物業拆除原有的門禁刷卡系統,改用“摩托車人臉識別系統。”

小區物業服務中心主管林女士告訴記者,河濱花苑屬於老舊小區,有400多戶業主,小區路面空間小,地下停車場只有汽車車位。附近井腳街和中山街等地的住戶和商戶,就拜託河濱花苑小區的業主朋友辦了小區門禁卡,將摩托車和電動車停放在河濱花苑小區內。“一到晚上和週末,小區內停得滿滿當當,估計有400多輛,不少業主都來反映沒地方停車,有的業主就把車停到樓道口,但這樣安全隱患大。”林女士說,小區內現在有60個投幣充電口,車輛過多,造成了許多業主的車停不到充電位置。

如何杜絕外面的車輛停放到小區?從2年前開始,林女士就在考慮這個問題,業主也給予了多種建議,甚至提出收費停車,但她都覺得不合適。直到一天聽說人臉識別系統,她覺得眼前一亮,決定嘗試一番。去年12月,物業開始著手將門禁系統更換成“摩托車人臉識別系統”,這得到業主的一致支持。

今年5月7日,小區人臉識別系統開始運行。“現在只要距離足夠,臉正對識別器,只需一眨眼的時間就能識別出來。”林女士說。

林女士表示,將“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在小區門口,在南安還是首例。她預計,通過該系統,週末和晚上小區內停放的車輛將減少100輛以上。“等軟件更成熟的時候,我們考慮將其運用到環西小區、福溪小區等其他我們物業公司服務的小區。”

全程不超5秒

刷臉開門一氣呵成

昨日,記者來到河濱花苑小區門口看到,進出口大門都裝有人臉識別設備,刷卡系統還未拆除。有的業主回來,停車探一探頭,閘門就開啟了,全程不超過5秒。但有的業主回來,仍需要停車刷卡。

“下雨時候,識別人臉可能需要點時間,但比拔鑰匙還是方便不少。”林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通知住戶在20日前帶證件來錄入人臉信息,之後就會拆除刷卡系統。

記者看到,公告上除了要求業主帶上有效證件進行人臉信息錄入,還要求業主“勿化濃妝”。林女士說,現在的化妝技術越來越高,“有的人化濃妝,不熟悉的人都認不出來,機器就更不容易識別啦,但淡妝是沒問題的”。

記者還看到,小區實行人車分流,電動車和摩托車從一個閘門進入,行人從另一個鐵門進入。林女士表示,人車分流的小區,更安全。

那行人能從閘門刷臉進入嗎?林女士說,閘門地下埋入了金屬感應器和重量感應器,車上的金屬、重量、刷臉三者同時符合,才能真正刷臉成功進入小區,而行人只能通過鐵門進入。

黃先生住在河濱花苑2年了,平時為了出行方便,都是騎電動車出門。他告訴記者,最近小區內停放的摩托車和電動車少了很多,“以往需要左移右挪才能把自己的電動車開到小區門口”。

住在該小區的黃女士覺得,人臉識別系統確實比刷卡系統好用,“不需要每次都停車掏卡,也不怕忘了帶卡或沒有及時升級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