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的三代“橘色”守護

青藏线上的三代“橘色”守护

圖為在青藏公路沿線,一排養路工還在加緊工作著。 鍾欣 攝

中新網西寧5月8日電 題:青藏線上的三代“橘色”守護

作者 孫睿 馬紅娟

蜿蜒的青藏線一眼望不到頭,在道路的一旁,一群橘紅色的身影正忙著清理路邊的排洪渠,為青藏公路的安全暢通保駕護航。

青藏线上的三代“橘色”守护

圖為身穿橘色工服的養路工們正在進行養護作業。 鍾欣 攝

“其實這是前不久才清理過的,因為這裡風沙大,過一段時間沙子又會填埋渠道,只要渠道有沙子我們就要清理,都是重複工作。”身穿橘色工服的養路工劉廟年一邊拿著鐵鍁鏟著排洪渠裡的細沙一邊說,“可不止這一段,還有好幾十公里呢。”

沿著劉廟年手指的方向,細沙揚起的灰塵在風中飛舞,一排養路工還在加緊工作著,沒有人停下手中的活。

“護路工作只是每天重複性的勞動,但這份工作需要耐心,也需要堅持。”劉廟年說。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全長1937公里,穿越柴達木盆地、可可西里、三江源,承載了85%以上進入西藏的物資運輸,其沿線地區由於高寒、高海拔環境,兩側杳無人跡,形成了青藏高原“無人區”。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二級公路,受地質條件、氣候因素的影響,青藏公路養護的艱難程度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自青藏公路全線通車那一天以來,一代代高原養護工人克服重重困難,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保障了這條交通大動脈的常年暢通……

修補路面、疏通涵洞、平整路肩……多年來,這些橘色的身影,總是衝在第一線,不畏艱險,只為公路通行無阻。如今,青藏線的養路工人已發展到了第三代。

今年51歲的劉廟年就是這些三代養路工人中的一員。劉廟年的父親也曾是一名養路工,1986年,劉廟年正式踏進青海公路段的大門,接過了父親手中的鐵鍬和掃帚,加入了養路工行列,這一干就是30多年。

“我父親養路那個時候條件很艱苦,他們養的是沙土路,一年四季在路面上,沒有電、沒有機械,工人們住的都是帳篷和地窩子,吃不上新鮮蔬菜,喝的水都是從幾公里以外拉來的。”劉廟年說,記得那個時候在萬丈鹽橋養路,沒有大型機械,就用架子車拉鹽塊到路上鋪上,再找拖拉機碾壓成型,基本上全靠人工,很辛苦。

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公路養護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公路養護配備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多,不論是拖拉機、自卸車還是壓路機都給養路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改善。

和父輩們相比,劉廟年感到很知足,“到我們這一代,接管的是柏油路,工作量、工作條件比父親那個時候好得多,而且已經有了拖拉機、壓路機等機械,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工人們的居住條件也得到了改善,都住上了簡易的平房,配備了發電機,告別了煤油燈,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改善。”

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繼承老一輩公路人的事業,對於劉廟年而言從未後悔過。“養路這份工作儘管枯燥,但我還是很喜歡,因為從父輩開始就從事養路工作,從小耳濡目染,眼前的這條‘109’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割捨。”劉廟年說。

劉成軍是劉廟年的兒子,2014年,劉成軍退伍回家,與父輩們一樣,他也選擇了青藏公路,選擇了養路工。

“爺爺那一輩怎麼養路,我雖然沒有見過,但卻常從父親口中聽到,我們現在真的要比父輩那會幸福得太多。我會繼承和弘揚他們的養路精神,用心養護好父輩們曾經養護過的路。”

如今,和劉成軍一樣,眾多的第三代養路工人手中操作的,已不是父輩們的鐵鍬,而是挖掘機、推土機等現代化的機械,養護的公路也早已不是父輩們所養護的沙土路,而是平整閃亮的柏油路。

青藏公路猶如一條聖潔的哈達,逶迤著伸向遠方,一輛輛貨車正從平整的柏油路上呼嘯而過,劉廟年父子又“上路”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