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阿里和腾讯两头独大,对此你怎么看?

大胖饺子哟


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市值看,阿里和腾讯的确是独自占据一个档,两个巨无霸你追我赶的两个巨头加起来几乎占据了互联网的全部,曾经的bat现在变成了at之间的游戏了,两家公司旗下都有其和大家非常熟悉的企业,先拿阿里巴巴公司来讲,大家常使用的支付宝,UC浏览器,高德地图,蚂蚁金服,天猫,淘宝,四通一达,优酷,阿里云等等都属于阿里直接拥有或者参股的公司,这个体系下来几乎就是半个互联网江山了,任何一个都能满足单独上市的资格,而且这还不是全部,阿里巴巴现在标准的集团公司,名副其实的商业帝国。

腾讯公司旗下关联公司也是不得了,微信,QQ,滴滴,QQ浏览器,腾讯体育,腾讯音乐,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等,腾讯旗下的公司或者参股公司也是各个兵强马壮,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基本上是这两个公司独大,而且差距还在越来越大,现在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很少有突破这两个公司护城河。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从去年开始大规模洗牌了,很多公司经营都遇到了瓶颈,有的直接开始裁员,但是腾讯和阿里由于根深蒂固几乎没受到什么影响,市值还在一直向上走,反观之前的百度,迟迟没能突破1000亿大关,而且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孤注一掷人工智能,也许未来会迎来非常大的转机,整个来讲百度还是没能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错过了进一步拓展自己护城河的机会。

现在阿里和腾讯由于根深蒂固别的公司想要突破重围难上加难,头条算是个例了,如果当初不是张一鸣顶住腾讯的诱惑估计也不会有今天的字节跳动,而且字节跳动公司在信息流深耕细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很多优秀的产品都是在一种智能推送的体系下完成,几乎做一个产品成一个产品,未来的互联网江湖一定会有字节跳动公司的一个地位,现在很多新型的互联网公司要想存活的茁壮,几乎都会依赖于腾讯系或者阿里系之一,几乎很难继续下去。

前阵子老罗和王欣搞得社交类的应用,提前都去腾讯报备了,最后还是被封杀,互联网的竞争从来就是残酷的,前阵子打工皇帝唐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如果当初的MSN和QQ的竞争过程中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下不让安装QQ,也就没有今天的腾讯公司,想想都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如果放任竞争对手和自己直接竞争很可能一不留神被拿下,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本质。

未来这两家公司的体量还会继续上升,主要底盘大根基大的比较牢固,除非有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有新的机会出现,慢慢的互联网产业成熟了,成为固化的传统行业,新兵再次崛起的机会就非常小了,所以现在只要有一个新兴的东西出来大家都会蜂拥而上,两个巨头也会直接上去搞,所以后续很难再出这样的巨头,除非有非常大的技术革命出现或者任何一个在方向或者经营策略上出问题,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还是希望多些竞争,市场也会更加完善。

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应该说是喜忧参半。

一,喜从何来?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曾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一期互联网趋势报告。

报告中称,2018年,全球前20大互联网巨头中,中国企业9家,美国企业11家,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主要指企业数量)几乎平分秋色。在2013年,全球前20大互联网巨头中,中国企业仅有2家,美国企业则有9家。

2013年,中国有2家企业入围全球20大互联网巨头的行列,一家是腾讯,另一家是百度;而来自美国的9家企业中,包括了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Netflix、eBay+PayPal、Booking Holdings和salesforce.com。到2018年,中国9家企业中,除了腾讯和百度外,还多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小米、滴滴、京东、美团点评和今日头条;美国11家企业中,除了Uber和Airbnb算得上是新面孔外,另9家企业都已出现在了5年前全球前20大互联网巨头的名单中。

由此可知。虽然中国互联网当初起步时要明显晚于美国,且多方面都曾落后于美国;但中国近20年来全方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让本土互联网亦实现了快速发展,且中国互联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美国有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Facebook和Netflix等巨头,中国也有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巨头。

到目前为止,中国互联网初步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以阿里(系)和腾讯(系)两头独大,在最前面并跑;后面一众互联网明星企业争相跟着奔跑。但这样的格局并非永久的,而是暂时的。

可以试着乐观地预测一下:

在未来大约20年中,BAT中的阿里、腾讯和百度仍将长期存在于市场。阿里、腾讯的市值均会不断创出新高;百度如果能从国内向海外市场拓展,百度的市值还是很有希望突破千亿美元的。

蚂蚁金服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本质上还是属于阿里巴巴(系);如果蚂蚁金服未来上市的话,也应该会是市值达千亿美元的巨头。

现阶段,与其说小米是家互联网巨头,倒不如说小米是家硬件设备制造商。如果小米的目标是要成为像苹果那样的企业,今后所走的道路必然是既漫长又艰辛。

京东、拼多多和美团点评都站队于腾讯(系),当前都面临着同一个,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系),京东、拼多多、美团点评的市值能不能达到千亿美元以上?还需要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观察。

滴滴出行若在交通出行领域是以纵向深耕为主,深度参与到无人驾驶、飞行出租等技术创新领域(以商业和技术创新实现持续降本增效的目的),业务从国内市场逐步扩展到国际市场,滴滴在未来的前景还是值得人们期待的。

头条崛起于“AI+内容平台”,从成立以来至今虽然才短短6年多,但在中国以及全球互联网领域中已显露出几分创新引领者的气势,头条现有的体量就已与百度大致相当。如果猜得不错,头条系有希望在BAT三个“极”之后,成互联网中新的“极”。长期来看,头条应该能发展成市值达数千亿美元的巨头。

其他如网易、新浪微博等企业就不再多说了。

总的来说,中国互联网能有阿里巴巴和腾讯两个大头,其实得来不易。虽然阿里和腾讯当前在中国互联网中两头独大,但并没有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构成阻力,反倒推动了并将继续推动中国互联网更好更快发展,且市场竞争还异常激烈。再有,中国互联网未来一定还会继续发展出好几家跟阿里、腾讯这种量级的巨头。

二,忧在哪里?

中国互联网大、小巨头虽也不少,但与美国互联网巨头相比,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多方面都还有加倍努力追赶的空间,且空间还不小。

截至2019年1月11日,美国互联网巨头中,苹果的市值7300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8100亿美元、微软的市值近8000亿美元、谷歌的市值7400亿美元、Facebook的市值4100亿美元、Netflix的市值1400亿美元;除此以外,美国还有eBay+PayPal、Booking Holdings、

salesforce.com

、推特和Snapchat等一众互联网明星企业。

同样截至2019年1月11日,阿里的市值3900亿美元、腾讯的市值4000亿美元、百度的市值590亿美元。其他已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市值多的也就几百亿美元(没有一家高于百度的),少则在100亿美元以内。而尚未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比如说,蚂蚁金服的估值1500亿美元、今日头条的估值750亿美元、滴滴的估值600亿美元、快手的估值250亿美元……

在某种程度上,一家企业的市值或大或小,或增或减,也是这家企业整体情况(实力)的一种体现。基于这样的逻辑,那么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加起来的“实力”,在跟美国互联网巨头们相比时,还是有一段明显的差距。

▲2017美国研发投入最多的16家企业

这样的差距是怎么形成的?这里只举例来说。比如,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多是在本土市场,很少有在海外市场拓展布局并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而美国有相当多互联网巨头的业务都已覆盖了大半个全球。甚至全球覆盖。又比如,与美国互联网巨头相比,中国互联网巨头在技术研发创新领域投入的资源相对少,高端研发及管理人才也相对显不足。再比如,中国互联网巨头惯用“跟随模仿”的手段抢夺市场,打击竞争对手。而美国互联网巨头多会主动寻求创新,以求抢占市场先机(一步先,步步先)。最终达到主导市场,甚至引领行业的目的。

所以,中国仅有阿里巴巴、腾讯两头独大,其实跟美国那些互联网巨头比起来,最起码在数量上还显得不够。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我为科技狂


在我看来,因百度豪赌人工智能,有望实现逆转并改写BAT,或许不久的将来,百度市值有望追赶腾讯和阿里巴巴,不过,通往诗与远方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像水电一样影响人类发展,人工智能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百度是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当中,最早和最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巨头。李彦宏提出,未来这几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会迎来高峰阶段,并表示百度AI正在全面落地农业、工业以及医疗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同时强调,百度深耕智能家庭和自动驾驶、智能城市两大领域。

百度自2010年开始利用AI技术改善现有服务,此后成立主攻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为主的百度IDL研究院,于2016年正式发布AI大脑(百度大脑),搭建了全球最具规模的神经网络,在去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大脑获得领先科技成果,国内唯一入选的综合型人工智能技术,凭借领先算法、超强的计算能力,以及百亿级大数据,且建立了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等等,成为全球之最。

自诞生AI大脑后,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开始全面布局AI领域,围绕百度大脑为核心,AI应用开始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从农业到工业,从智能家庭到智能汽车,以及翻译、图像识别和信息流等产品和服务,百度在寻求AI商业落地走在行业前列,特别在AI落地关键年份,百度是最大赢家之一。

(一)

智能家庭作为百度AI重中之重,面向消费领域的智能生活成为百度AI技术商业落地重中一环,这个拥有万亿规模的市场,正在被打开,而百度AI系统DuerOS所培育的智能生态初具规模,激活设备数破2亿台,月活跃设备超过3500台,且激活设备数环比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样的高速增长并将持续下去。

旗下智能音箱也异军突起,今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711%至100万台,挤进全国第三,打破阿里和小米双雄格局。DuerOS广泛应用在家电等智能设备,以及百度智能音箱相结合,促使百度AI在智能家庭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并进入智能家居第一阵营,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推动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让人们的智慧生活得以实现。

(二)

在自动驾驶方向,Apollo平台被各大传统车企使用,加入该自动驾驶生态,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百度自动驾驶在各地实现广泛合作,得益于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技术实力,已申请超过500项专利,与此同时,Apollo平台还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领先科技成果奖,向全球宣誓了自动驾驶技术实力。

其生态规模日益扩大,有133家生态合作伙与百度一起共同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阿波龙L4级无人驾驶巴士已行驶在十多个城市道路上实地测试,并安全运营了超过一万多小时的安全行驶记录。这个这个没有方向盘的小巴安全运营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对于安全来说,永远是百度的重中之重,包括新增代码都是为安全而加。

(三)

在医疗方向,百度为医疗领域带来一款AI眼底筛查一体机,及早地发现青光眼、黄斑病这些病症,提早预防致盲风险,这个一体机能在10 秒中完成结果分析,准确率达双 94%,并广东肇庆等多个地区进行落地使用。同时,百度AI也在积极探索农业场景应用,基于AI遥感智能监测病虫害,及时地发现病虫害,并且精准施药,还减少50%农药使用量。在百度推动下,人工智能应用开始渗透了商业与生活各个方面。

最后

百度在AI上的实力,其AI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能与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一决高下,用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高达百亿资金,且拥有一支超过2000人规模的AI军团,这是百度全面押注人工智能的豪赌举措,如今,AI应用逐渐为百度带来巨大财富,因AI技术应用在搜索和信息流,是百度营收增速的一大亮点。

百度得益于搜索、信息流和人工智能新业务显著增长,2018年百度营收将突破千亿大关,豪赌人工智能的百度初步取得成效,有望改写BAT格局。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腾讯和阿里,百度明显落后,但信息科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因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先发优势。


杨剑勇


说的中国的互联网人们都会谈到BAT,但B(百度)这几年的表现不佳,有人把它擦掉了,变成了“AT”,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阿里和腾讯。

一、阿里与腾讯的确是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巨头

阿里和腾讯确实是互联网界的两大巨头,在国内再找和他们体量相当的第三者,太困难了,甚至可以直接说,没有。

阿里和腾讯在互联网领域各有优势,阿里是电商领域的老大,腾讯是社交领域绝对统治者,但二者在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竞争,除了都想去对方擅长的领域分一杯羹外,在新兴领域火药味更浓。比如以前出行领域的滴滴与快的之争,在共享单车领域的PK。

在利益面前,他们也会放下身段谈合作,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现在谈到阿里与腾讯,人们更愿意拿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进行对比,因为二者瓜分了移动支付领域90%以上的份额。

二、阿里和腾讯涉足领域超乎你的想象

我们去看阿里和腾讯的投资领域,似乎没有它们没涉及的领域了,在互联网界更是这样。

很多新创企业以有阿里或腾讯的投资为荣。

想知道它们都投资了什么了,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知晓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花无百日红。

我们去翻看历史就会知道,在强大的帝国也有垮掉的一天。昔日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要,现在的什么样子,大家都看到了。

不说大帝国了,还是回来说说互联网的行业吧!在BAT出现之前,最著名的莫过于几大门户网站。按那时候的说法这门户网站也是巨头了,看不到被超越的机会,但结果怎么样呢?

现在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它们早就被超越了。现在的阿里和腾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可谁能说它们高枕无忧呢?

不要说,将来可能出现的取代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就是在国内的互联网界,追赶阿里和腾讯公司的公司就有一大把。远的不说,我们每天在使用的今日头条就在挑战者阿里和腾讯的地位。

老话说,花无百日红,这是有道理的。阿里和腾讯是巨头没错,但并不是高枕无忧,一招不慎就会走向没落。


红枫侠客


腾讯除去游戏,还有啥?赚赚再多的钱,也不被人尊敬。


爱飞过天边


阿里和腾讯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是划时代的。

两位马先生都非常伟大,特别马云对我们很有启发教育,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目前能与美国并驾齐驱,马云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可以 载入史册,堪称一代大师。

淘宝天猫是电商代名词,但淘宝的模式是聚天下中小企业摧毁之(如何摧毁,另外讨论哦)。但目前已劲敌拼多多,竞争态势己成。

腾讯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垄断了网络社交。假如打破垄断,可能会有更多腾讯公司崛起,我们可能会产生更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公司。


手机用户50734402851


不如关心一下那么国企过去的盈利真实情况和国企大部分利润有没用如实上交国家用于人民,还是被人中饱私囊了。


枫75961


花无百日红。任何伟大的公司和领导人都会老去。时代滔滔前进,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唐朝那么大,都没有了,何况是一两个公司? BAT没崛起多长时间,还没20年呢? 时光是黑洞,消磨掉一切。 活够50年,再说自己是伟大的公司!



王帅经济观察


主要,两大运营商的客户积累,让用户更依赖于他们


周涛148001210


啊里和腾讯都是在短短十几年间快速成长起来的,未来应该会越来越强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离不开人才的发展,好好学习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