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父親去世可能對他的心理產生的影響?

燒音箱


影響大到致命。

其一,吳謝宇爺爺39歲去世,吳謝宇父親43歲去世,都是因為肝病,即便心理再強大的人,都會蒙上沉重的死亡陰影,這個壓力大到無法想象。

其二,吳謝宇父親生前,家庭條件還很不錯,父親是國企領導,母親是中學教師,算得上小康之家,據說父親去世前看病花了百十萬,掏空了家裡的積蓄。陷入貧困的家庭,要強到拒絕援助的母親,都會對吳謝宇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

其三,吳謝宇父親和他關係很好,會陪他打籃球之類的,可以給吳謝宇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撐,吳謝宇母親,對他要求很嚴格,是個完美主義者,並且在吳父去世後,完全佔據了吳謝宇的生活,每天都會和吳謝宇打電話聊5-20分鐘的家長。倘若吳謝宇父親還在,吳謝宇和母親還有緩衝的空間,可惜他去世了。

其四,吳父是吳家唯一的頂樑柱,擔負起了整個家族的重擔,吳父死後,這些都轉嫁在了吳謝宇肩上。吳謝宇奶奶七十九歲的時候惦記著過八十大壽,她說家裡沒錢,但她的孫子吳謝宇有錢,會給她辦……唉

壓垮吳謝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父親的去世帶給他的死亡陰影,父親的缺失造成母子關係的不健康發展,應該都是最終釀成悲劇的重要原因。



蕭七的劍


吳謝宇殺母案件曝光之後,關注度高居媒體榜首。大家都驚歎吳謝宇作案的縝密與淡定。我個人也成為好奇者,成天關注案件的報道。多篇報導看過之後,我個人認為,吳謝宇的所做所為更像一個為了滿足幼兒期遊戲需求的行為表現。

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不難發現,吳謝宇在整個案件過程當中,完成了兩個遊戲活動。

現談談第一個遊戲。第一個遊戲就是與同伴在一起。吳謝宇從小到大二,一直生活在嚴格的、規範的校園生活當中,多次獲得殊榮。

他的生活是被模型化的狀態,據說大二後,吳謝宇在外租房,與性工作者同居,而且有了共同生活的打算。認識性工作者並求婚,看似是一個性的問題,實則是吳謝宇走出原生家庭被擺脫束縛的新生活所吸引的過程。這時候他需要一個同他同齡的夥伴一起玩,我們大家都曾經歷過,在很小的時候,我會賴在鄰居家不走,與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無論是鄰居家的父母與自己家父母是多麼不對付,鄰居家是多麼的討厭我。我每天都會一睜眼就執著地站在門口,堅定的突破父母的束縛,敲開鄰居家的門。

吳謝宇也是如此,為了達成如此的目的,她必須讓媽媽不阻撓,媽媽安靜,於是吳謝宇就讓媽媽一直在家裡睡著。看來在吳謝宇的生活經驗當中,只有媽媽睡著了,他才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再談談第二個遊戲。吳謝宇殺母是為了獲得自由支配權。而真的殺掉母親之後,他回覆了成人思維。比如為母親辦離職宴、寫辭職信、向親戚朋友短信借錢,完成自己的補考等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他意識狀態下的行為,也是他智商的應用,更是他另一項遊戲的前奏。

吳謝宇第二個遊戲叫警察抓小偷。更確切一點叫躲貓貓,很小的的時候我們都與父母玩過躲貓貓的遊戲,在遊戲中如果被大人很快地找到,我們就會很沮喪。如果大人總是找不到我們,尤其是我們發出聲響後,大人費勁周章找到我們時,我們的遊戲愉悅感會直線上升。如果在玩這個遊戲的過程當中,大人撤離了這場遊戲我們就會很沮喪。

吳謝宇躲了7個月,就會很沮喪。舅舅一個是否回來過年的短信,猶如大人一句“你藏好了嗎”,讓吳謝宇找到了發出聲音的機會。警察懸賞通緝時,吳謝宇一邊藏匿一邊不斷髮出聲響,比如說30多張假身份證的使用是為了藏匿,還有在教育機構黨培訓老師,眾目睽睽之下現身,屬廣而告之我在這裡。晚上做陪酒,公眾場合反覆被陌生人挑選,屬廣而告之我在這裡。如此高調的現身而無人理會,在這場遊戲中,吳謝宇是屬於自嗨而無人參與的狀態下,他會感覺索然無味的,所以他才會採用自我送上門的方式把自己送進警察局,自己現身機場,機場四次抓拍到他的頭像信息,當警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對警察說別說了我跟你走。

如此淡定的背後,一定會想到他對自己的評價,對這次遊戲的評價,一定跌到了冰點以下,太無味了太無聊了,我想吳謝宇不會輕而易舉的向警察交待一切,他還做其他的遊戲,不然的他會感覺自己一生太沒存在感。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人一生氛圍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我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0-3歲的主要任務是健康的活下來,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依靠養育者。生活的全部是以養育者為主。3-6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以遊戲為主,所謂的遊戲就是玩,為什麼要玩為主?有理論認為,人無意識的重演先祖的生活過程,比如幼兒喜歡玩水、泥。還有一種理論是生活必備理論,他們認為幼兒的遊戲是無意識為以後生活準備,比如喜歡玩過家家,扮演不同角色的遊戲,從以上的理論當中可以看出,幼兒的遊戲既有繼承又有發展,而且是強烈的主動探索的一個過程,這時候的養育者,應該退居二線,應該成為跟隨者及輔助者。顯然,吳謝宇從童年一直到大學之前,都是在他人涉定的軌道上行走,是一個被動服從者,同時更是一個無法實現自己需求的被壓抑者。

弗洛伊德認為,早年未完成的心願會成為心理疾病的誘因。(寫得很亂,輕拍。作為福州老鄉,鐵中的校友,對吳謝宇的悲劇還是極為惋惜,吳謝宇及母親都有錯,又都沒錯,一個付出生命,一個失去自由面臨無期。)








福州教育依哥


吳謝宇失去父親後,他不僅失去了父親對他的支持和愛,更可怕的是母親對他生活無限度的侵入。由於母親的過分要強和完美主義,對吳謝宇的要求自然會非常的高。由於父親去世,他的母親沒有自己的生活,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吳謝宇的身上。如此,家庭角色錯位,會讓吳謝宇覺得自己失去了應該的心裡空間,有強烈的被淹沒感和窒息感。


愛彌兒心理


因為一般父親都比較寬容,母親都比較嚴厲,叛逆期的孩子得不到理解和寬容只得到不想要的,心理會產生牴觸,想要發洩和爆發!積壓的太多有一個爆發點就有可能瘋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