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作者 / 太子

雖然《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在前天已經迎來了vip大結局,但這並不影響“明星宣發第一人”黃子韜的追劇長尾效應。

就在今天,黃子韜還在發微博自黑劇中角色鄭柏旭,海浪們也很給力的回應道,“大結局劇情圓滿、鄭柏旭的臉型也變圓滿了”。若是借用飯圈用語來形容這一互動方式,“飯隨愛豆”再貼切不過了。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相比於《談判官》時期的試水,《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對於黃子韜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主演、藝術總監以及監製的三重身份,無一不說明《夜空星》是一部由龍韜娛樂出品的定製劇。觀眾感受也大多表示“這是黃子韜的vlog集錦、藝人經紀行業的真實寫照”。

起初網娛君在查找這部劇的播出平臺信息時發現,《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並未與某一視頻平臺籤獨播,而是採用多平臺播放方式。這樣網播受眾面或許會廣泛,但走非獨家權益,到底還是共享待遇,在各家露出不均衡的情況下,網娛君擔心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傳播度。

但劉一志導演卻對此十分有信心,直言在項目拍攝期就能預料到播出後的口碑不會差。問及原因,劉一志導演同我們分享了《夜空星》的“突圍秘訣”。


《夜空星》突圍秘訣:男女主故事線雙管齊下,無心插柳“製造行業劇”


平心而論,《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算不上爆款劇,但它勝在細水長流式口碑發酵,以及後勁十足的受眾粘合度。

豆瓣評分6.8,在甜寵劇裡得分中等偏上;#電視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微博話題閱讀10.7億、討論161.6萬;百度指數自3月25日開播伊始,平均每週都出現搜索峰值,熱度持續在線……這一系列數據都表明,無論是粉絲還是大眾,對這部劇的認可以及喜愛都是肉眼可見的。

作為一部講述藝人經紀行業的都市青春勵志劇,《夜空星》整體的劇情完成度,人物成長脈絡線還是比較成熟的。值得一提的是男主鄭柏旭與女主楊真真,這兩條主故事線在獨立性與交融部分都處於並駕齊驅的狀態,既沒有出現過分傾斜,也不存在哪一方淪為功能性NPC。

事實上,能綜合把握男女主的平衡度,雙管齊下,其實也是在考驗導演的業務能力。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這就是源自於我們捕捉式記錄的拍攝手法。絕不去過分的干擾你,給你一個彈性的空間,最大化的去發揮。而且正因為靠近生活,每一個人的角色都有他必備的功能性之外,還有自己的獨特光彩。所以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你們搭配的真的很整齊,男女主之間的化學反應也非常默契和諧。”劉一志導演向網娛君解釋道。

再者,在劉一志導演看來,女主楊真真這條線更像是一個雙保險。他認為,現在能夠打動女性觀眾的好作品,一定是給少女夢營造了足夠空間的。

譬如楊真真從第一集的職場小白、零基礎藝人宣傳,到大結局的經紀總監、專業經紀人,在收穫愛情的同時,自身的事業進階也逐步升級;並且事業愛情的邊界性並不違和,而是相輔相成;事業、友情、愛情三方面遭遇的故事,也是現實生活中會出現的橋段……真實自然,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這部劇的獨特魅力。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除了男女主人物線豐滿立體,《夜空星》也無心插柳讓自己成為了一部“行業劇”。

劇中關於藝人經紀行業的日常工作狀態、娛樂圈的新人孵化流程、經紀公司做宣傳營銷的包裝手段、以及粉絲經濟與粉絲心理的描繪,無一不與當下娛樂圈+藝人經紀生態對號入座,難怪更加加深觀眾印象,認為這部劇更像是紀錄片而非偶像劇。

而劉一志導演認為,行業劇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拍好的,“我們從根上並沒有想做一個行業劇。我們只想做一個青春劇,並不是衝著行業劇本身來的,只是過於真實才覺得這是一個行業劇。及格就不錯了,我覺得行業劇能達到及格,其實作為創作團隊已經下了很大功夫了。”

誠然,能符合行業劇及格分的前提,是主創團隊真正懂行業,而非空中樓閣的想象以及只注重追求皮毛表面到位,過往有不少職場劇被大眾詬病為懸浮劇,正是因為與現實行業生態嚴重脫節。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可以說是討巧,也可以說是先天優勢,因為它本身就是在講藝人的生活,然後藝人的工作,包括藝人的價值觀的闡述。因為無論哪個國家的觀眾對娛樂圈他都很關注,這個話題性比較多,所以就是會比其他的行業多一些加成。”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在網娛君看來,另一個能達到行業劇的標準,則是細節的把控度。為了給演員們營造經紀公司真實的辦公環境,《夜空星》劇組按照黃子韜之前公司的辦公場景搭建了劇中的星空娛樂;為了演員不被炎熱天氣影響,專注拍戲,劉一志導演租了八臺工業空調在棚裡;包括星空娛樂工位的佈置,都有參考經紀公司的實際情況……

另外,黃子韜飾演的鄭柏旭作為劇中的大明星,整體人物成長軌跡,通過髮型也能窺知一二。前期桀驁不馴懟天懟地的時候,頭髮吹得老高;後期墜入愛河後,髮型也從掃把頭變成小順毛了,據劉一志導演透露,這是黃子韜自己的設計。

“鄭柏旭的頭髮代表他的心情,後來他被楊真真馴服了,也是從頭髮開始變的小綿羊了;而楊真真的髮型也有改變,暗示他倆人物關係有互換,有反轉,這也是這個戲的味道。”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我與黃子韜不僅是合作伙伴,更像是半個親人”


“你覺得黃子韜是會演戲的人麼?”

面對網娛君的提問,劉一志導演堅定地點了點頭,“其實最有權力說路轉粉的話的人應該是我。”

從《談判官》、《夜空星》到《豔勢番》,劉一志與黃子韜屬於三度合作,起初他對黃子韜的印象就像普通觀眾一樣並不瞭解,只在一些媒介上看到過他;當他們合作完《談判官》後,劉一志發現了黃子韜身上的“寶藏”,明白了黃子韜為什麼招人喜歡。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真實、率真、還有從悟性轉化的一種靈動性。不是抖機靈,也不是小聰明,而是他真的是一個很睿智的男孩。並不是像現在網友評價特別中二特別沙雕。”

因此,劉一志導演並不希望大家用“演”這個字來歸納黃子韜的演技進步,在他看來,那更是一種全身心對角色的投入與感知體會。

“一個演員將來走到一定程度,最痛苦的就是突破不了自己。但是在子韜身上很迅速地很精準地踩出了三級跳的步伐。而且這三步是非常均勻的,這種掌控是源自於他對平時生活感悟的轉化。

我為什麼說他是特別聰明睿智的一個男孩?

他能把他對生活所有的體會和自己對藝術獨到的見解還有情懷,放到工作當中來。這是一般他這個年齡段的男孩達不到的。”

的確,觀眾真正愛看的劇是需要鬆弛和真實的,而這兩點在黃子韜的戲裡都成了自帶光環的加分技能,且火候掌控的正好,不過也不缺。

從《談判官》的嘗試、到《夜空星》的還原,再到《豔勢番》的創造,劉一志眼中的黃子韜從未重複自己。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他讀本背詞都是很認真的,而且他有的時候還具備一些導演思想,他的判斷非常理性。就有時候我們商討一些戲,他會經常告訴我特別有靈感的想法,那我就迅速靠攏他,馬上聽取,立刻執行。 ”

作為《夜空星》的藝術總監,黃子韜對於音樂的理解與品質把控,某種程度上已經決定了這部劇的風格定位與影響。劇中題材也是偏重音樂圈明星的奮鬥故事,因此黃子韜身上最前線的行業視角,有助於整部劇的創作磨合,也為其他演員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除此之外,黃子韜在片場格外注重工作秩序,如果出現配合懈怠的情況,他會主動去溝通,並正確引導團隊的工作情緒,活脫脫另一個導演。

正是因為劉一志與黃子韜有過多次合作,雙方早已形成默契與彼此認同感,“我跟子韜有時候也開玩笑,我說除了朋友和工作關係以外,我更像你的叔叔,半個親人一樣。包括跟龍韜娛樂這邊也不是普通的合約式的合作關係,而是一種信任關係。這種信任來自於欣賞。”

“我倆在《談判官》結緣,《夜空星》籌備之時黃子韜就把我拽來了,然後《豔勢番》我又把子韜拽到那邊去。就是我們都知道未來在彼此身上還有很大的潛能可以挖掘,因為這種認知才有了後續的兩個作品的延續。 ”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從攝影師轉行為導演,劉一志一直奉行“多靠近年輕人”的宗旨,因此他喜歡拍都市劇,“儘可能的把都市劇拍的屬於當下的審美,儘量不讓自己去落伍的展現真實生活。這也是我這麼多年能夠讓自己保持年輕,有一些年輕人的心態去向上的動力。”

劉一志想保持年輕的這種心態,也體現在他的選戲標準裡,是否能從人物身上找到共鳴是他選戲的第一順位,再決定是什麼題材與情節。至於在藝術與商業的取捨,他也想得很透徹。

“因為一個從業者其實很容易把自己困住的一點就是自我定位和認知不夠。我很清醒的能定位我自己,我是一個商業片導演,不是一個藝術片導演,我要做符合大眾口味的一些作品。”


如何突破劇集邊界,“無心插柳”打造行業劇?|專訪導演劉一志


《夜空星》收官之後,改名為《熱血傳奇》的《豔勢番》目測即將與觀眾見面,對於劇中黃子韜扮演的崇利明,劉一志導演給出了極高的肯定與評價。

有史以來最適合黃子韜的角色,就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裡的鄭柏旭,但是出現了就已經足夠了,觀眾很認可你,但我們不能一味的重複自己。

當你們看到崇利明,你會覺得從來沒有這麼震撼過,一個人的創造性原來還有這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