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好几顿或只剩一点的剩菜,只要一说倒掉妈妈就急,有什么好办法?

熟了的螃蟹


说起倒剩菜,还真是有点故事。在80. 70那个年代里由于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多数非常穷苦的生活。那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以就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习惯。

随着我们的兄妹慢慢长大,生活有所好转。餐桌上也变得丰盛起来了。老妈总是很多剩菜都不喜欢倒掉,想留着下顿吃。我也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到掉。她老是说我是败家子。老人家的心情也能理解的,她要说就让她说呗,只能跟她解释过夜的剩菜吃了不好。她也理解不来的,而且反驳说:我吃了这么多也没事。

一眨眼她已经走了十几年了,想起来阵阵心酸。


农林造梦人


我的妈妈,1908生人,2008年谢世,虚岁102岁,周岁整整100。一生好劳作,好干净,生活简朴,96岁时最后一次劳作,一人一秋剥了5亩地玉米棒子。那个年代,缺吃少柴,白天出勤上班,妈妈就利用早起去扫树叶,打草,解决燃料,剩饭菜从来没倒过,上顿下顿吃,有时有点馊了,就放点碱面热热一样吃,不管怎样说劝,都没用,照吃不误。不知道食了多少亚硝酸盐,到最后也是老死的,一年到头也没花多少药钱。

最大优点讲卫生,每天都洗澡擦身上。不记恨人,你若气着她了,她就骂你,你还在生气,她早好了。她的长寿可能是这几点起了关键作用。

10周年都过了,每天都有想她时。


王树峰765


没结婚前我在父母家,一看到这种情况,我直接就扔垃圾桶的,虽然有时会捱骂,但我都能顶住压力,骂完接着扔。家里的食材、水果蔬菜,只要烂了我都直接扔掉。  现在结婚了与公婆合住,公婆对我非常好,我也力求做个孝顺的乖儿媳。我每天下班晚回到家就有热饭菜吃,可是他们生活太节俭,隔夜菜从不扔,炸豆腐用的油从锅里倒回油壶里能用两天。我一看见这油就不想吃菜了,只想吃白粥或白米饭泡酱油。。。  没办法跟公婆说,只好少吃或不吃。  关键是老公完全站在他们一边,认定我太矫情,觉得他就是这么长大的。我把这两天微信很火的一条"剩饭菜的危害"发给他,他嗤之以鼻。  我们都是在一线城市普通小康家庭长大,生活条件不差。  现在老公让我来发贴,他觉得天涯大部分人会觉得我不想吃隔夜回锅油是矫情。


走过青春的心语


剩菜剩饭,好几顿都吃,剩一点倒掉还生气,这过日子太精打细算了。

我的妈妈也这样。我一般是主动做饭,做菜地,刷碗。一般绿色蔬菜,不隔夜,直接倒掉。有时母亲也说我太浪费了,我说现在不是钱的问题,蔬菜夏天多便宜,吃点新鲜的,少生病。她老人家,就说吃剩菜剩饭生病,没听说。以前如何如何,就气人地就说以前得癌症那么少,现在得癌症那么多,说我瞎讲究。我可不敢跟她讲营养学一类地东西,更不能说那些维生素,蛋白质一类地东西,倒掉了生气就一会。

至于肉类的,一般不直接倒掉,将就吃。但是能吃好几顿,也服了。现在我做菜就少做肉类的,或者量少。逢年过节做菜样多点,量少点,剩地就少。如果整满满一大桌,吃不了就剩下了,老人肯定舍不得扔掉的。那不就上顿吃,下顿吃吗?

现在就是要改变饮食习惯,能吃多少做多少,剩的少或者不剩,还能顿顿吃剩菜剩饭吗?跟老人讲道理,伤感情,还讲不明白,不如自己动手做。


zyh10001


当前,关于剩饭剩菜的处置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年轻人将处置不当之事归究于家中老人。

我和老伴都是年逾古稀之人,是从艰苦年月过来的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低标准瓜菜代”,农村大食堂领“罐罐饭”,还有烂菜“钢絲馍”都经历过,甚至上小学住校,半夜饥饿偷吃过同学的半块馍。那个年代,苦呵!说实话,有过伤痛的人,最珍稀的是自己的健康。然而,时代好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生活幸福优裕了却为健康而苦恼,大鱼大肉剩饭剩菜成了人们之忧。

我从事化学教育几十年,退休后和老伴俩人生活在农村,常常违心地吃过多年不少的剩饭剩莱,明知隔夜的油盐饭菜“亚硝化",还是吃了。因为觉得弃之可惜吃了没事,特别是一生务农的老妻,更是铁铸“三观”秉性难改。但是,近两年经社会宣传和子女劝导,我们都有所攺变,老妻每日做饭坚持“两少”,即少放油盐少剩饭菜,度量而做,同样做到节俭,杜绝了食用剩饭剩菜的另种“节俭"。

我们认为,关键是在此问题上,必须做好思想工作,让人意识明确,真正懂得剩饭剩菜对健康的危害,老人们也是会理解的,照样通情达理。


识途de老马


父母的出生大多数是是从50~70年代出生得,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物资匮乏,父母当时生活水平普遍偏低,都是省吃俭用过来的,他们看到剩菜剩饭被倒掉,非常心疼,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倒掉就会急,这个我是非常理解的! 举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出生在70年代初的农村,一般那个时候的农村是非常穷的,父母供养我们姐妹3人,不仅要吃穿,还要供上学非常不容易!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父母身上,尤其父亲,农村的经济来源就是一亩三分地,有点经济头脑的养些鸡和猪来卖,那还算不错的,记得我妹妹上小学一年级父亲买了一支5分钱的带橡皮的铅笔,妹妹第二天不小心学校里弄丢了,父亲气急了,由于脾气大,一个巴掌甩下去,妹妹的头一下子磕在了窗台上,立刻额头上起了一个大肿包,当时把我吓坏了!觉得父亲好狠心呀,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方式粗暴些,但已经理解父亲的难处了,那个时候多穷呀,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收入才几百块钱,要供养3个孩子,不省吃俭用能行吗?所以我很理解父母看到倒掉饭菜就很急的做法 。 对这种行为理解,但我不支持这种总是吃剩饭的行为,跟父母从营养学角度解释 剩菜剩饭都有可能过期变质,说明其对身体的危害 。还有要尽量少做,做好规划。





旅游你我他


我都是把剩菜或烂菜趁妈妈不注意就扔掉,妈妈发现了就骂我几句,我就笑笑不说话。

我妈妈也是那种很节俭的老太太,有时剩的饭都吃好几顿了也不扔,我只要看见了我就给她扔了,最多挨顿骂,有时跟她解释剩饭的危害,她会反驳你“我吃了一辈子剩饭不也没事?”让你都不知道怎么反驳!上次回家,问有菜吗,说有一颗白菜,我回去一考,白菜都臭了,我拿起来就扔给羊吃了,我妈妈在那骂我“里面好好的就扔了……”,就让她骂骂吧。

女儿在妈妈面前不怕骂,只要对妈妈身体好,被骂几句也无所谓了。





落叶71338840


我妈也这样,有时候一顿饭做多了 吃不完就冷藏 下一顿再吃,家里也不是缺吃的 就是扔了她觉得可惜,有很多次我都想趁她不注意把剩饭倒掉,她总会说:这好好的菜倒掉干啥?你们别吃了,我做新的 剩饭我自己吃。然后她就自己把剩菜热热吃掉,这个习惯应该是跟我姥姥姥爷的习惯一样,因为家里条件不一样我妈跟我爸的经历不一样,我妈老说75年的时候发大水姥姥家被大水冲的一无所有,去亲戚家避难回来 姥爷自己用泥巴和废砖造了几间平房,他们都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 因为离姥姥家比较远 一年只有在节日的时候会去一趟,我是比较喜欢听姥爷讲些陈年旧事 姥爷年龄大了 也喜欢找人说说话,他都经常会说 在外别委屈自己但是也不要铺张浪费,你们的生活来之不易 赶上好时代了,他小时候的大锅饭记忆犹新 每家每人都有定量的饭那是吃不饱的,干活消耗体力大吃的多 说句不好听的 哪家有人去世了都不敢网上报,遮遮掩掩的也不让邻居知道就为了多领一口人的饭 尸体发臭了掩盖不住了才把人埋掉,他说当时如果有条件谁都不愿意这样,总之上一辈的人给我留了的印象就是把经济用在刀刃上 不会造成太大的浪费,吃剩饭虽然不好 但是这个习惯已经贯彻到了他们身体的各个地方,只要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食用自己做的剩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电竞陈伟霆


办法肯定比困难多,但能不能解决问题就难说了,妈妈辈的大多数都是经历过60年饥荒的年代,物质匮乏的意识从小就印到脑子里了,要让一时转过弯来相对困难一点!只能在平时生活中善意的提醒妈妈少做一点,吃多少做多少!争取每次光盘行动,把家里盛饭菜用的锅碗瓢盆换成精致小巧一点的,因为我们家以前就这样,我妈眼大肚子小,每次都做满满一盆子,然后顿顿有剩菜剩饭,自从我主动把厨具来了个大换血,情况有所改善!还有就是定期看看冰箱,蔬菜瓜果随吃随买,不要囤货!从根源上一点一点下手,你说的要一下子解决也有点不太现实,毕竟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了!


笑笑2461


老人都是从挨饿的年代熬过来的,我也是听父母说起以前没有东西吃,地上的草根和书上的皮都吃光了,更别说树叶子了,还饿死不少人。我有一个老同事他退休多年了,他说他八岁的时候家里没有东西吃,爸妈饿的躺在床上,他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走不动,就爬着想到屋外找点什么吃,就连门门槛都爬不过去,一点力气都没有。所以每当我们同事一起吃饭时他总说现在真好,当年差点就饿死了。

我的父母也是很节俭,特别是父亲,他也是吃剩菜,我的爷爷是在那个困苦的年代饿死的,有个姑姑17岁跟随逃荒的人流闯了关东,奶奶说为了让姑姑讨个活命,后来在齐齐哈尔安了家,现在一家人幸福生活着。

理解我们的老人吧,尊重老人们的思想观念吧,曾经的艰辛困苦让他们根深蒂固。既然不让倒掉剩菜剩饭,就说自己吃了吧,善意的谎言,偷偷倒掉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