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如何避免孩子成为巨婴?

孤单的飞11


导读:你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大概很多人都有听过的话语,大多时候是家里的长辈对于孩子的疼爱,考虑孩子忙于很多事情,如果可以的话,做长辈的还是希望多帮助些。

像学业、工作上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家里的长辈就会很自然地说着,回家后什么都不需要你干了,有时间就在一边休息一会。即便有的时候也不是很累,干点活也是没有关系的。家里的长辈们还是会好心的拒绝了,说着你到多大在爸妈的心里还是个孩子。

其实这算是很多中国爸妈的“通病”了,多少都会过于溺爱点自己家的孩子,哪怕孩子早已经过了需要父母很疼爱、关心的年龄,哪怕是可以独立生活,并开始赚钱养家了也还是放不下心中对于子女的过多惦念。

上面说的尚且都有些过头了,可是马上要和大家分享的事情中父母会人为“31岁还是个孩子”,却是在自己的子女犯了罪的时候。现在就来一起看看吧。

一、当您觉得早已成年的子女还是孩子时,可能会害了他

很多父母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孩子到了什么时候,哪怕是成家立业生子了,在自己的眼里还是个孩子。有好吃的还是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自己的子女来吃,或者干脆就给子女送过去。真是到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儿女操心,真的是要两眼一闭后才算是完事吗?

其实,这些在大多数有子女的眼里还算是正常。可是,曾经在广州日报上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就是关于“巨婴式教育”的。新闻中的男子早已成人,到了31岁的年纪。可是却屡次地出现交通事故,并在那次报道中犯下了伪造驾驶证违章驾驶的罪行。因此也遭到了交警的严肃处理和相关的处罚措施。

但是很让人费解的是就在这位男子出事后,他的父母却很不满意交警队自己儿子的处罚,并声称自己的儿子只有31岁,还是个孩子。这就不难想象了,就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在教育上的一味纵容,不及时地改变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态度,结果造成了其屡次犯严重的错误,最终还是得接受严重的处罚。

二、“巨婴式的教育”是时候该醒醒了

像前篇所介绍的事情是很少见的,也算是个特例了。但是既然出现了,就有必要提出来,作为大家在家庭教育上的警示作用吧。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三岁之前是很难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也是鉴于孩子们的心理发育的水平有限,就会很难去理解到事物本质、好坏曲直的。可是在孩子们三岁之后就会逐渐地开始产生道德感,这些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社会家里来增加。

在孩子们建立道德感的过程时,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巨大的,因为孩子对于事物的判断、建立是非的标准都是根据大人对此事物的态度、情绪、情感来做参照,所有平时的生活中,做父母的要注意言传身教,及时发现、更正自己的错误,给到孩子正面的影响。


重点提示:子女是迟早会有长大的一天,也会离开父母身边进行独立地生活。父母自然不可能陪伴子女一辈子,因此为了子女好,“31岁还是个孩子”:“巨婴式教育”能不能洗洗睡了。

今日话题:您会采取巨婴式教育对孩子吗?

【格格亲子读书会,让孩子形成一生的读书习惯。 宽度看到全世界,广度看到五千年! 让你建立起系统的亲子共读体系!如有任何亲子共读问题,请给格格留言】


格格巫育儿


假如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祖国,我的母亲!

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就是世界上最疼孩子之父母。这本没有太多争议,也让人感动。而现在这种感觉,却被另一种担忧所冲淡。

先不说什么大道理,就说我自己吧,我老公是上过战场,受过伤,立过功之复员军人。一个儿子,从小被我给惯坏了。上学前,家人拿他当宝贝,却少了教育方法,总认为大一些,就会懂事了。上学后,一切以学习成绩为重,整天只拿着读书来说。高中毕业,没考好,复读一年,又没上线,最后读了个大专。现在家,说得好听点,叫准备考单位,说得不好听点,叫待业。是真待业,什么都不干,整天打游戏,睡觉,连吃饭都要人叫。

1、大学生入学,白发老人帮孩子提行李;日常生活,大人节衣缩食,以满足孩子消费升级。身边事例,媒体报道,让整个社会产生了反思和惊讶。于是一个前所未有之词汇出现了,这就是巨婴。如果只是拿来调侃,倒无所谓,而事实是,在我们身边,随处都有巨婴之存在。

2、现在社会很浮躁,父母希望孩子能成为马云,孩子希望父母是李刚。大家都有怨气,都在指责。现实之残酷,又让这种情绪不断漫延。学得好,不如生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有知识,不如有关系;有本事,不如有本钱。

3、“寒门生贵子,男儿当自强。”这很让人解气,但现今社会,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综合实力之竟争,通俗点讲,便开始拼爹。除非真正出类拔萃,一般家庭孩子也确实难再有发展。所以现在总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草根莫要想冒尖。”但这并不能成为理由,更不能成为一种现象。

4、要想避免孩子成为巨婴,我个人觉得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修正。做父母,要教会孩子吃苦,教会孩子基本生存技能,凡事不能大包大揽;孩子要学会独立自主,学会成长,遇事能够理智处理。

5、现在社会,是个多元化之社会,人们之选择也日趋丰富。大家都需要放平心态,普通家庭之普通孩子,要想出人头地,财气逼人,蛮难。但只要肯努力,找碗饭吃,还是不难。

6、面对如此残酷之环境,做儿女,更应发奋图强。父母把你们养大成人,供你们能学习,有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先不说报答,也不说感恩,至少应该自己事情自己处理。不是有一句话,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奋斗了,努力了,就算不成功,也不会怨天尤人,也会心里舒畅些。

7、做父母,要及早放手,不要总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越及早放手,越能让孩子克服“骄”“娇”二字,这种坏习惯,越早克服,孩子成长越快。不要真成了巨婴,再来哭泣,就太迟了。

8、古语云:慈母多败儿,虽有些过,但却有几分道理。中国式父母之爱,把苦难留给自己,把舒适让给孩子,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孩子成为巨婴,就是对这种爱之惩罚,无理智之爱,便是原罪。可以说,中国式父母之爱,成了中国式巨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爱。

近日,我老公之旧伤又复发了,住了个把月院,控制住了,便打算回老家去调养。说是乡村空气好些,只有我明白,现在哪儿环境都差不多,只是生活消费要低些。孩子开始跟我吵吵闹闹,经过反复劝说,才答应一个人先在城里住一段时间。

上车前,突然下起了雨,望着在风雨中拖着一双残腿往前走之老公,听着嘟嘟嚷嚷抱怨之孩子,我之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看着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啃老族,这些中国式巨婴。假如再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祖国,我的母亲。

最后说明一下,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仅供参考。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诗词)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