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輔導班能考上重點學校的比例有多少?

漢口南京路的伢


不上輔導班能考上重點學校的比例有多少?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的機構做過調查,一般人不會有明確的數字。不過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似乎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有用的是要搞明白輔導班和重點學校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學生、家長、老師的共同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成績,以期進入更好的學校。

二者不是必然的關係。

只是對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一種正向的幫助,所以叫輔導班,就是輔助引導學習的班,注意是輔助作用。最後能不能達成重點學校,還要看主導作用。不過就這個輔助作用,給很多家長乃至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種認識——只有上輔導班,考入重點學校的幾率才更大,似乎這也是個事實,不過並不見得是這樣的,這種認識比較片面。

輔導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取決於學生和老師。但是一般情況下的輔導班,再怎麼有作用,也代替不了主導作用。

1,地區不同、學生學習的學校不同,輔導班的作用也不同。

極個別的地方或者學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需求,如果有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輔導班,那麼對部分學生升入重點學校可能就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也要學生願意去學。

現實的情況大多是,學校地方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地方,輔導班的水平普遍也受限,只能是瘸子裡面拔將軍。

2,學生本身的學習意願不同,輔導班的作用也不同。

去年網上有人爆料,一個媽媽一年花費十幾萬,孩子的成績不升反而降了幾十分。這種輔導班沒有意義,只是在剛開始安慰了家長的不安心理。

報輔導班者,部分家長的心理是從眾、買得自己一個安心——反正我給你花錢了,學啥樣我都盡心了,不後悔,你(孩子)以後也怨不著我。這種心理很有代表性。不管這是家長的單方面思想,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和心理。在這中情況下,部分學生的成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還有一部分就是沒有任何起色,反而成了一個累贅。

那些真心願意學習的學生在學校學的東西感覺不夠,去校外報班學習的,效果指定是很好的。

3,輔導班的師資不同,作用也不同。

有的輔導班是隻是督促學生寫完作業,指導他複習功課,有的輔導班是根據學生的水平加以適當的指導,還有的輔導班是完全有自己的一套教學資料,不是配合學校的教材的。

這些不同的輔導班很難說哪一種更好,因為他們適合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如果選對了,合適了,可能效果就好,否則效果了了。

再來說升入重點學校,關鍵的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考試成績的幾個影響因素分別是:

1,學生在學校的功課學習。

這是一個長期的一環扣一環,一層加一層慢慢積累下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是一個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不同。

2,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

這和學生的個性和擅長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好動活波熱心於活動的學生一般學習功課的時間就相對少些,內向善思專注的學生學習功課的時間相對多些。一般來說隨著年級增加,善思專注的學生功課成績相對會好些,這是一個大概率的分析,具體到個人又有不同。

3,學生的綜合素養、綜合知識。

現在的考試強調文化素養,而文化素養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如果學生的知識面比較廣、見識豐富、更加熱愛生活、思路不受侷限,那麼在考試中就更容易取得高分。

這些因素之間都是一個互相促進、互相匹配的。輔導班只是在各個因素之間的一個可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對於輔導班和重點學校之間關係有了明確的分別,這樣看來,還有必要分辨二者之間的 比例嗎?


快樂庭院


我發表我個人的意見。我認為不上輔導班能夠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數應該站到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數的90%以上。

首先,就現在而言,能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重點高中。比如說在我們這種五線城市,我們都算示範性高中了,但是在乎我們上面依然還有兩所重點中學。每年他們把優秀生都錄取完了才到我們。

他們錄取去的都是聰明的學生,後者是自律性很強的學生,否則他們就不會考的那麼好的成績。

這些優等學生一般來說適應性都比較強,基礎又好,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在新的環境中能夠努力學習,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點學校不管在哪方面,管理都比較嚴格,分分秒秒都掌控在學校領導的手中,而且學生能夠適應這種嚴格,不能適應也沒有辦法,最終他們還得適應。所以就是一張時間表就能夠讓他們三年都待在學校裡面了,他們哪裡還有時間到外面去上什麼輔導班?

當然,偶然也有重點中學的學生找老師補課的,但那是極少數,而且給他們補課的,往往不是什麼培訓機構,而是一對一的老師。

普通中學呢,當然管理也是嚴格的,但是這裡的學生思想就沒有那麼單純了,他們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就已經玩的夠爽了,現在他們依然要玩下去,所以對學校的管理,他們常常是表面上接收的,對於老師的講課,他們有些也是表面上裝出很認真的樣子,其實他們根本沒聽進去。還有一些的的確確是聽課啦,但是由於基礎差,也沒能聽進去。這就是區別。所以往往是普通中學的學生上培訓機構的比較多,他們的目的不一定是要上重點大學,而是要上一個普通大學就可以了。

當然,普通中學或者是那些不上不下的重點中學的學生中有一些學生的確很優秀,不用補課也可以上重點大學,這依然是主流。

有一些通過補課也可以上重點大學的,這卻是不多。因為通過培訓機構補課上重點大學是需要學業基礎和經濟基礎的,所以在像我們這樣的不發達的地區,作為一般家庭的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孩子,依靠補課上重點大學的幾乎等於零。

所以我們認為,靠培訓機構的輔導,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並不是很多。依靠它的輔導,考上普通大學的,看來要多一點。


逃出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據我的觀察,不上輔導班,首先就已經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了。至於說不上輔導班還能考上重點學校,這種應該非常特殊了。

也許孩子的學習學校資源比較優質,家庭氛圍比較好,平時孩子從小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認為這些都有可能是一些隱性的,看不到的資源,導致了孩子學習如此優秀。

當然,我們有時候也會聽到一些特別的例子,比如農村貧困山區之類的孩子也從雞窩裡飛出來,變成了金鳳凰。但是這種特例不能拿來作為普遍的例子來講。大多數人還是需要在外面補課,才能夠學得更多掌握的更牢固的。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也不能說學校教的


知識不夠,而是需要面對現實。各班級學生那麼多,而且良莠不齊,老師不可能照顧最好的,也不可能照顧最差的,最有可能就是照顧中間那一個階段的人的學生。那些學習效果好的孩子有可能就需要在外面補課。

有時候人們會過分強調家庭的輔助能力,但事實上,孩子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裡的。在知識這一塊兒來說,還是學校給予的比較多。至於家庭,我認為頂多給予的是一些學習習慣與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不可能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與孩子交流學習。所以很多人把孩子交給外面的課外課班也是無奈之舉,或者說是明智之舉。

至少在我身邊看到的那些優秀的孩子,每一個人都報了很多二課班。什麼二課班都不報,卻很優秀的,我還是一個也沒有看到過呢。


籬笆與花香


不補課上重點的多了去啦!之所以補課,原因是多方面的,沒法說得仔細,容易得罪人。但是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我認為,只要付出就會有成績。

我教語文,平均分(56個學生)最高記錄是121.6分。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交給孩子,而不是單口相聲,單口表演。現在,很多課堂都是單口表演。

語文考出高分,也未必都強調閱讀,而是重點抓基礎,基礎知識成為強項,好成績就會水到渠成。基礎不好,再怎麼講都白搭!

山東高考學業規劃志願規劃師,歡迎點贊關注!


山東志願規劃與填報師


不上輔導班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不在少數,但是,原本或許能考上重點高中而去補課的學生也不少。

一、第一類,上課專注力比較強的,智商也比較可以的學生,自律性又高,又有著自己學習的規劃,會覺得補課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不如自主安排學習,效率還會高一點。

那麼這類學生,基本是不願意補課的。有的可能也會去補課一兩次,補的時候感覺有點效果,可是考試一下了,發現沒啥用,就果斷不如去補了。

有的自己不去補課,會問自己補課的同學,補課的是哪些內容,結果一諮詢。還是沒離開課本多少範圍,也就沒興趣去補了。

而他們,往往都是年級排名最前的存在。

我孩子學校,排名年級前30的,基本很少補課。

二、第二類

成績也不錯,也能考上高中,但是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和理想的高中,自己心裡沒底,希望通過補課來提高自己的成績,這也是一種心態。

有了自信之後很多學生,通過補課,確實能夠進入了重點高中。

我孩子學校,年級排名30-80之間的,基本都在補課,不管是請自己老師,還是輔導機構,還是一對一,都在努力的補課,而且學生自己也沒有放棄。

這類學生,通過補課,確實有提高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沒有提高的,有很多甚至是經過考試後排名反而倒退的。

之所以這樣,實際就是沒有把問題徹底搞懂,還是似懂非懂,沒有吃透,或者是應變能力相對薄弱一些。

第三類

孩子專注力不集中,想學學不進,父母又期望值過高,這類學生實際就是補課的生力軍。

父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孩子能提高,能夠進入高中,該補的或者不該補的,都會一股腦兒讓孩子去補課。

如果其中有那麼幾個學的不錯,考上了高中,那麼就是輔導機構的活廣告!

更誇張的也有,哪怕成績好的學生再輔導機構補過一次,只要他進入重點高中,也會成為輔導機構的活廣告!

總之,不管補課還是不補課,都要結合孩子和家庭實際情況做出合適的選擇,以利於孩子在中考出,發揮出自己百分百的能力,其他的,就看運氣了。



根據身邊周圍的情況來說如果不補課能考上重點的孩子應當屬於個別現象了,開學第一天老師就談了這個問題,不管你在哪補課課是一定要補的,而且根據我多年觀察,好學生補課是超前預習,比課本進度要快一些,這樣有的學兩遍甚至三遍,有的時候透過現象看本質,拼的是學校的層次,老師的責任心,家長的投入的精力和財力,學生的智商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