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个怪象,有些农村人临近60岁,为何还会选择外出打工呢?

藏嬌


我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山村,每每看到那些在家陪陪孙子孙女,平时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报个旅游团出去溜达一圈的老人,再看看自己的父母心里就一阵心酸。

上面所说的这种生活方式有很多人,不过大多数都是城里人,对于农村人来说60岁就享福?那是一种奢望而已,农村的60岁老人跟城里的30岁年轻人的负担是差不多的,除了打工之外,还要种地,听着有些心酸,句句戳心。我们没有养老金,只能自己挣养老钱,很不幸我的父母也在打工的人群里,我自己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触。

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真的很难受,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找子女要?毕竟养了子女大半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孝敬是应该的,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打工呢”可子女都是农民工中一员,农民没有退休金、养老金,不自己挣钱,你说咋弄?”有人或许会说,都怪老农没交那十几万的养老金,试问一下,老农有这十几万,还需要这么辛苦吗?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子女幸福就行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很多人听说过农村彩礼,有的地方高的离谱,还要在县城买房、买车,这又是几十万,一个普通的农民,这钱从哪来?那怎么办?总不能不让儿子结婚吧?借亲戚,借朋友,甚至还要借高利贷,农村有一句话:儿子一桩婚,立马穷20年。农村很多50~60的老农身上还背着不少债务,靠着寥寥无几的土地?能干吗干嘛?要还债,要生活,别说60,就算70,只要还能动,还是要去挣钱。


可能“养在深闺”的人一辈子也理解不了 ,假如全家吃得起饭,还不算差,能看得起病,谁又愿意年纪这么大还出去打工?哪个子又忍心看着父母受这种苦,遭这种罪呢。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更痛苦,只能在脑海里或者照片里想着跟子孙在一起的时光,天天加班,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想想真是戳心。小伙伴们对于我们农村的这种现象你们怎么看呢??


农村小伟巍


农村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农村人差不多60多岁了还可以选择外出打工。其中到底什么原因呢?说起来也是比较心酸的,那么今天我们在这里就跟大家聊一聊。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我们觉得如果不是生活的所迫,那么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啊,即使是年轻人,如果不在生活上有困难,谁又愿意会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的去到大城市里面打工呢?自己在农村里面悠哉悠哉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所以这种情况多半都是生活所迫,在生活上,农村里面经济收入的薄弱,经济来源十分的低微。

就算把农村里面所分得的水田全部种满水稻也许仅仅够温饱,那么想要脱离贫困,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也有人这样计算过,在农村里面刚田种地一年,所得到的,除去成本所得到的利润不计算人工,那么最多也就几千块钱。

如果去打工,我们现在按照大多数最低的工资来计算,包吃包住,2000块钱一个月。那么一年下来也能够省下万把块。

种植的技术又不行,不去打工能干啥?

有很多人说在农村里面土地这么多,难道不会种植吗?你要想得到在农村里面做种植是需要技术的,也需要本钱的,在这个资金都没有的年代,在农村里面想混下去是十分困难的。


不去打工能干啥呢?在农村里面守着一亩三分地能过日子吗?日子根本过不了。所以千万不要被骗了,说农村怎么怎么好,但是农村里面的能提供就业的职位是非常少的。并且农村里面的工资也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来分配的,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在农村里面千把块钱的工资,而且还不包吃不包住。

看似辛酸,实则是无奈。

接近60多岁的人,还要出去打工,其实在我们看来看似心酸的表面,却有着无奈的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去他家里看一看,别人知道了,甚至有的人现在接近五六十岁孩子还在上学读书,自己家里房子也没有盖,还是住着老旧的砖瓦房。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自己还能够去打工,趁着别人还要的时候怎么舍得不去挣点钱来补贴家用,供自己的孩子上学,给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呢?


大多数这种情况都是比较无奈的,他们去到城市里面甚至也没有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毕竟年龄太大了,他们只能够从事一些体力活,例如做清洁工,环卫工人,还有一些小厂的保安人员等等,这些都是比较辛苦的活。


农人莫小道


快60岁了还选择外出打工,在农村很正常。一方面身体还可以,有活儿干着就当锻炼身体,还有钱挣;第二方面,农民没有养老保险,虽说现行的农村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年缴费100-2000,一次性交满15年可以领取养老金,但也仅仅一个月领几十块钱,交得多的一个月也仅有二三百,况且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个,根本就没买;第三个方面,不愿意拖累儿女,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就减轻一点,子女压力也大,有的在乡镇县城买了房要还房贷。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我是四川刘正文,目前在四川老家做小生意带孩子,如果你喜欢我的这段内容,欢迎点赞,转发,点个关注。也期待在评论区见到你的精彩分析。


营山手工红油传承人


这个我有发言权,我大伯70岁了还在我老家打临工一天一百块,我丈人66岁了依旧在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却很无奈,我大伯的二个儿子没有一个争气的像样的,婶婶是80年代村里出了名的帝王级扶弟魔,有三个弟弟我大伯家不是没钱,他们家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做生意的当时村里最早的万元户,但是再有钱也经不起舅子多扶弟魔一行动再多的钱也是浮云。二个儿子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动不动就冲到舅舅家里要钱以至于几个舅舅平时都要紧关大门外面约见都要电话约,我大堂哥35岁才出去上班一个月3000元消费要5000元,钱不够就问亲弟弟借陆陆续续借了有好几万一次都没还过,小堂哥一个守财奴打工断断续续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直到结婚后女方亲戚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介绍了一份稳定点的工作,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上班居住了,就剩我大伯和他儿子们一家人住村里,其他都是些七老八十岁的人。小儿子今年一定要在城里买房子我大伯辛辛苦苦存了六万一并给他,每次回老家我老爹都会劝我大伯别干,一把年纪了别把身体累坏了,他无奈的表示他也不想干,不干没钱啊,儿子孙子怎么办啊。我丈人也是这样养了个不争气的小舅子大专毕业后8年不上班。天天玩游戏,结婚房子,彩礼,买车花光了我丈人几十年的积蓄他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是应该的我老婆是个初级扶弟魔,在我丈人的感情攻势下赞助了小舅子一笔钱结果被我果断的拦住,我们自己宁可花钱大手大脚也决不赞助我舅子,现在我丈人丈母娘还在工作他们上面还有老的需要养,儿子儿媳妇又不争气,争气的女儿女婿又指望不上。也是无奈只能自己赚养老钱。


忽悠老狼


六十岁了为何还要去打工?

没有工作的居民和农民,60岁就想不做事了?想都不敢想,不打工生活怎么办?

所以就不能“人比人,气死人”,有单位吃皇粮的,国企的六十岁就可领退休工资,而且还年年增加,吃到死那天。

农民和居民不做工生活开资从那来?农民还好点,有一亩三分地温饱还可免强解决,可是还有开门七件事,盐油柴电醬醋茶总要花钱吧?人情世故要做吧?还想为儿孙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尽份力吧?

六十岁在农村还算是年轻的,敢就享清了?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好点的没有不在从事劳动?当然,家境好的也在享清福了,必境不是太多。

无田无地的下岗居民也是如此,六十岁还不是在打工,做清洁的,做保安的,做泥水工的,五花八门那样不做?

这就是两级分化的体现,也是社会不公的体现。

农民以前种田交皇粮,交性猪,三统五统,供养着城市人,不也是为国家作了特大的贡献?而到了六十岁,却得不到半点的待遇。……

这是就事论事,不想在多说了……


山水渔人74217620


你能提出如此奇葩的问题,足以说明你对农村农民太不了解了。我来告诉你吧,不要说临近60岁,就是超过60岁甚至将近70岁的农民,在外打工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这在农村不是什么怪现象,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下面就说说为什么他们那么大年纪了还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吧。

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生活所迫。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像这些60岁以上的人,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不管是在人民公社大锅饭时代还是大包干以后,基本上都是靠种地为生。凡是了解农村的人都知道,大锅饭时期连饭都吃不饱,农民忙活一天,挣10个工分还不到一毛钱,有很多家庭一年忙到头,年底算算还得欠生产队里的。只是从大包干以后才算是吃饱饭了,农民的日子算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可是好景不长,虽然说有饭吃了,但是却没钱花。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不过一、二亩地(我们这里人均1.5亩),就这点土地,每年的收益了了无几。尤其是粮食价格越来越低,靠种地已经不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这些60岁以上的农民,就这样忙碌了大半辈子,等自己老了,仔细一看,房子还是那几间旧房子,要家产没家产,要存款没存款,要退休金没退休金,这大半辈子算是白忙活了。再不抓紧外出挣俩钱,晚年的日子就更艰难了,这就是他们选择外出打工的最主要原因,真是被逼无奈啊!

二,自己老了,家庭的担子压在儿女身上,看着他们那么累,压力那么大,做老人的于心不忍啊。怎么说也有自己的责任呀,如果每月有几千元的退休金,自己花不了还能帮到儿女,他们不就用不着那么累了吗?做父母的心里愧疚啊。为了能帮助他们,减轻他们的负担,还是趁着能干活,外出找个力所能及的活干吧。这也是他们选择外出打工的一个原因。

凭心而论,谁不想在家守着儿孙,享受天伦之乐?谁不想在家安渡晚年?谁愿意背井离乡,抛妻舍子,?没有。都是生活逼的,都是叫钱逼的。

但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裕,能够让广大农民兄弟也享受到各种保障,让公平的阳光温暖全社会。


十里八村众乡亲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在我身边就有好多超过60岁的农民工,大家都知道,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靠那几亩土地收获,可是在最近几年来的土地中,所收获的效益并不多

就那我家来说吧,我家在河南商丘,属于平原地区,家里有9亩土地,小麦收获了不到6000斤,大豆收获不到1600斤,小麦当时卖的价格是每斤1.15元,大豆当时每斤是2.23元,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大约是10000块钱左右,这只是毛钱啊,去掉话费,种子,农药,灌溉,还有租用别人的农用车!

这样算下来,根本就剩不到什么钱!还有就是随着物价上涨,现在的孩子说媳妇,都要在城里买房子,还要有小车,在我们市里面,不是太好的地段,每平方都要4500块钱左右,别说好的了,就拿100个平方来说吧!就要45万,小车买个10万块钱左右的吧,彩礼,我们叫万紫千红一片绿,少说也要15 ,6万吧,这样算下来,要多少钱啊!说个媳妇没有100万是不行的!

如果不出来打工,这么多钱从哪里出,如果不出来打工,指望着那几亩土地,事情真的不好办!

按道理讲,60岁可以安逸晚年了!可在太多的农民眼里只是一种奢求,一种期望罢了


寒风中的承诺


60岁已经到了好好休息的年纪,为什么还要出去打工呢,我也是农村的,我知道的几点给大家说说。

第一..生活所迫

已经60岁了要背井离乡出去打工,如果没有原因谁愿意出去呢。农村家庭普遍都是儿女比较多,60岁了,可能有几个孙子,知道现在农村的彩礼有多高吗,我就不说了,这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顾不上自己了,自己不出去挣钱,就没有经济来源了。生活成本的增加,不只是城市,农村也一样,没有钱,怎么生活。

第二..儿女不孝

有些家庭,儿子不孝,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和和睦睦,有些家庭嫌弃自己的老子,老了就是个负担,不出去挣钱还要花钱,逼迫自己的父亲出去打工,60岁了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给儿子养家,这种啃老的人是不分年龄段的,不过这种家庭相对来说少一点。子女的经济问题,也是决定老人是否出去打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养老金

现在新闻上都说城市养老金啊缺口多大了,但是农村呢很少报道了,其实大家都想着农村有地,有吃的就饿不死,但是指着地里的收入,真的养不活人啊,农村每个人分的地也比较少,而且农作物啥价格这都不要说了吧,这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家政策也好了很多,60岁以后也有补助,这都是杯水车薪,不出去挣钱养活自己还是不行,人老了病就来了,看病花钱,这个是我们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负担。社会在发展,养老问题我想迟早也会照到农村的。

大致总结这几点,奈何本人文化有限,心中还有很多想说的,写不出来,加油吧,为了以后不让自己的60父亲出去打工好好的提升自己吧,希望大家看到了点点赞,还有什么大家在评论里交流交流。




小辰小莹


我姥爷今年七十多岁了,家里种着几亩地,空闲的时候出去打工。给人家看大门,在建筑工地做建筑,反正一年除了最冷的那几天不能干活,从来没闲过。每月大约几千元的收入。

看到这里,你们一定以为我姥爷手里很宽松。可是,大错特错,他手里没有多少钱。年轻的时候赚的钱都花在了儿子身上,女儿他是一分都不给的。记得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向姥爷要五毛钱买米花,他都没舍得给我。那是唯一的一次跟姥爷要钱买零食。

现在,他的两个孙子不但都成家了,重孙子大的都有八九岁了。现在赚的钱全部给了他的两个孙子,买肉都不舍得买好的,都是买脖子部位的血脖子肉。自己说吃盐都嫌乎花钱多。

就这样,自己手里没有几个钱,我感觉姥爷这辈子都像是来给他儿子孙子还账的。等到以后干不动了,肯定还需要女儿去赡养。我不知该怎么评价他。

总而言之,有很多年纪大的农村人出去打工,要么是闲不住,要么是想趁着还能赚钱自己赚点养老钱,给儿女减轻点负担。还有的就是像我姥爷这样的,赚的钱给了儿子、孙子、或是女儿。



aaa家有宝


其实这不是什么怪象,这完全是生活所迫,外出做临工是很正常的。本来农村经济收入就不高,加上现在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有的许多年都不回家,也不往家里寄钱,这部分老人生活上确实非常拮据,有的甚至还要养孙儿孙女。

农村养老机制不健全,虽然每年都有养老金发放,但每个月的标准只有几十块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另外,人都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现在虽然各地医疗水平空前提高,但医疗费用也普遍上涨,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钱,因此许多农村老年人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病都看不起。

许多老年人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也不得不出去务工,农村人的传统观念都是一辈子围绕着自己的子女转,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许多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赚钱养家,这部份人负担是非常重的,属于“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许多老年人都希望外出务工,赚取点钱以补贴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