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时不理不睬,过母亲节了各种在朋友圈里思念感恩母亲这种现象如何看?

草原小太阳


看到不少人批评说,只会在社交网络表现孝顺,而事实是我们教会了父母用微信玩朋友圈,让沟通变得更多,与父母更亲近,而他们还在为自己偶尔打几个寒暄的电话摆出一副优越感的样子;再说,谁说发朋友圈的人就没有做出别的表示,我刚刚看到晒过母亲帖的人,晒了鲜花快递单,扫地机器人单...

只能说时代在变,我们应该带领父母紧跟时代,而不是永远对别人带着一成不变的偏见。

朋友圈本来就是一种记录,有些话一对一发微信还是会觉得尴尬,但朋友圈就不会。在母亲节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发条朋友圈,不像是某种形式,而更像是一种仪式。

我喜欢这种仪式,同样我获得了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感是实的,是因为母亲的快乐而我变得快乐,不是自我营造的快乐。

为什么那些人会觉得,母亲节在朋友圈发动态是一种作秀和作的表现?

当现实世界和互联网把触须伸进对方的领地之后,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产生一种自己的现实人际关系变得岌岌可危,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也创造不了什么内容的感觉。

似乎同时被两个世界给抛弃了,于是他们寄托于这个时候的社交网络,给他们批判一切的理由。

它一方面通过现实的社交关系,逼迫着你的微信好友们必须为你在朋友圈里任何矫情的事情而缄口不言,你获得互联网世界上创造内容而得的虚荣心之外的所有事情,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炫耀;

另一方面又让你产生跟那些其实几年都没见过面的朋友,或者很多年都从未抒发过的情感仿佛很熟悉的错觉,从而获得现实人际关系圆满的成就感。

他们很容易处于孤立,既没有多少有价值感情认知,也没有多强的思维能力。我无意于指责任何一个这样做的孤立的个人。我只是觉得如果社会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是非常困惑的,甚至是危险的。

任何在朋友圈发任何信息的个体,我们都无权干涉,但我至少对朋友圈上能够关心母亲的那些人和事保持乐观的态度。

节日问候,是社交在感情渲染和诉说上的一种体现,我并不觉得点赞就是捧臭脚,评论就是互相吹逼。刷朋友圈喊话,说到底只是一种实际行动,哪怕是故意作秀,这也表明本人认可这种表达方式,遵从感恩母爱的正面价值观。

很多人当面表达感情会不好意思,写出来就容易些。这机会难得,得让她知道我比她想象的更爱她啊!

对母亲的爱固然是一件私事,却并非不能公开表达。

好多妈妈被自己的孩子当众示爱,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也美滋滋的,因为孩子以她为傲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一个人既可以用礼物表达心意,也可以默默传递无言的爱,当然也可以在网上公开喊话。

当我们交了一个男/女朋友时,为了表示我们在乎对方,我们会介绍Ta给我们的朋友,带Ta融入我们一起的圈子。

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妈妈而已。


Tom爱搞笑


朋友圈都是给别人看的,真正的关心父母不需要虚头巴脑,不如回家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来得实惠。拿着父母补贴的钱跑到歌厅去唱母亲辛苦父亲劳累就是不孝的表现。落实在行动中的爱与关心远比朋友圈晒如何感恩父母艰辛要孝敬得多。



水生木克土


现在有种很流行的说法,叫朋友圈里的,比如朋友圈里下雪了,朋友圈里过年了。这种现象就看你怎么理解了,在中国有几个儿女会把对爸爸妈妈的爱,挂在嘴边的,有时朋友圈也是个可以表达情感的地方了。


熊二欧巴


老话说:还生不孝顺,死了紧哭都冇用。意思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平时要孝顺,不要平时不孝顺而到了什么节日了,才去讲感恩自已的父母。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不好的。要想想,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生下来,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拉扯大......等等,父母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自已老的时候有人照顾吗。因此,做儿女的在父母年老时,就要认真孝顺自已的父母,这样才对得起自已的父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否则,就是对自己莫大的耻辱。


19926135036


还不如平时孝顺点比啥都强。


用户3114


我对于这种现象没有任何感觉。


0无名之辈1


这是在做作,炒作。孝顺父母不是单单的母亲节这一天,而是常年的,持久的!单独这一天,就是让父母吃仙丹也不是什么孝顺儿女!只能说是做作!显孝顺。


义工王小毛


孝敬老人必须持之以恒,绝不可心血来潮或做表面文章。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东方星斗


这种人不会对自己父母付出什么,他们的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