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究竟有多惨烈?

手机用户80352639533




(警卫旗队师的装甲掷弹兵)



(髑髅师装甲掷弹兵)



(髑髅师的装甲掷弹兵和师属虎式装甲连的坦克兵在战前)



(警卫旗队师第二装甲掷弹兵团团长胡戈.格拉斯)



(警卫旗队师第二装甲掷弹兵团3营营长约阿希姆.派普)

下面就例举在库尔斯克南线的武装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归属第四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兵团的战斗经历来反映库尔斯克会战的激烈。

7月5日凌晨6点05分,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下属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掷弹兵团立刻派出两个营发起进攻,第2团向正面的苏军近卫步兵151团发动突击,虎式坦克连连长海因茨.科林的12辆虎式坦克和第1突击炮营得34辆4号突击炮提供火力支援。苏军的45毫米反坦克炮对德军的虎式坦克完全没有构成威胁,被轻松突破,随后跟进的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冲上了220.5高地。

战斗很快变成了残酷的肉搏战,幸亏党卫军掷弹兵在之前的突击训练中对这种战斗已经谙熟于心,首先投掷烟雾手榴弹遮蔽苏军的视线,然后用爆破手榴弹密集投向苏军的堑壕,然后突击小组迅速跟上用自动武器对手榴弹攻击中幸存,冲出来进行白刃战的苏军进行扫射,最后用工兵铲,刺刀杀死残余的抵抗着。对于碉堡和地堡,战斗工兵就动用了炸药包或者喷火器。

早晨9点三十分钟左右,德军突破了近卫步兵52师的前沿,但苏军的大纵深工事多达3到4道,突破并不意味着抵抗结束,残存的苏军依旧坚守后续壕堑,迫使德军只能一寸一寸地前进,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代价。

同样,苏军的反坦克炮阵地也多达数层,警卫旗队师虎式坦克连在突破中,遭遇了反坦克炮兵第538团的不断阻击,反坦克炮弹通常在虎式坦克厚实的前装甲上撞出一个凹坑,然后化成一道白光飞向天空,科林指挥下属各车,用88毫米主炮向苏军反坦克炮兵阵地直瞄射击,到了傍晚,苏军第六坦克军军长格特曼汇报说,在当天上午,538团损失了28门45毫米反坦克炮,18辆美制威利斯吉普车,145人阵亡或失踪。在科林的报告中,仅仅自己一个车组,就击毁了4辆T34,9门反坦克炮,7个碉堡,下属的坦克王牌米歇尔. 魏特曼击毁了9辆T34和7门反坦克炮。

苏军坦克第一集团军波佩利坦克兵少将,亲眼目睹了1008反坦克炮兵团在220.5附近217.5高地的战斗,他在回忆录中说“德国坦克像一条宽阔的钢铁巨浪一样滚滚向前,到处撕开口子,1008团的反坦克炮在一个半小时内就有三分之一被损坏,损失不仅来自敌人坦克的直瞄火力,也来自德军俯冲轰炸机,他们控制了天空,舞蹈一样旋转俯冲,投掷炸弹,在地面上,泥土飞溅,烈焰四起,火炮,炮车的残骸和士兵的残肢都飞上了天。炮兵团长科坚科少校试图坐吉普车到一线督战,座车在途中就被德国飞机击毁,由于士兵死伤惨重,他本人现在跑到了炮位上,当起了炮手。双方射出的火焰和钢铁变成了交汇的急流,每个人如同飞蛾投火一般脆弱和短命,到了下午,我们的2个反坦克炮兵团全军覆灭,只剩下遗留在纸上的番号。”

下午4点,苏军谢尔巴科夫上校的坦克230团投入战斗,然而这个团拥有的美制M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和M3李式中型坦克完全不是德军战车的对手,虎式坦克连的赫尔穆特.文德罗夫的座车履带被反坦克地雷炸断,被苏军坦克230团的装甲车辆团团包围,魏特曼赶紧来救,摧毁了3辆M3李式中型坦克,解了文德罗夫少尉之围。

在左翼,警卫旗队师第1装甲掷弹兵团首先攻占了224.2高地,迂回包抄了近卫步兵151和155团,两支苏军部队被德军的空地一体攻势打得支离破碎。与右翼的第2团不同,第1团的支援装甲部队只有111辆四号H型坦克,著名的约亨.派普率领第3营紧随其后,德军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占领了贝克夫卡村和科济莫-杰米扬诺夫卡。于是在傍晚时分,警卫旗队师师长威施发布命令,全师就地构筑阵地,停止进攻,准备过夜。

在7月5日当天的战斗中,警卫旗队师突破了苏军第一条防御带,逼近第二条,付出的代价是97名官兵阵亡,522人负伤,17人失踪

武装党卫军第二师帝国师:

凌晨,帝国师的师属炮兵,和两个奈比尔维费尔火箭炮团开始了火力 压制,然后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也投入战斗,对别列佐夫和雅洪托夫两个苏军盘踞的重要村庄开始进行压制,随后,帝国师下属的第3“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开始发动冲击,防守别列佐夫的是近卫步兵52师下属155,和156团一部,德意志团3营10连作为先头尖刀部队,在16工兵连的协助下,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双方在战壕中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迫击炮炮排排长,党卫队一级小队长欧根.施托克命令自己的80毫米迫击炮抵近射击,消灭了好几个苏军火力支撑点。16工兵连指挥官一级小队长阿洛伊斯.韦伯指挥下属用火焰喷射器扫荡苏军战壕和暗堡,并建立了前进炮兵观测点,不断呼叫炮火压制。

与此同时,帝国师下属“艾克”装甲掷弹兵团也加入战斗,从东边迫近别列佐夫村,工兵排指挥官,一级小队长吕费特率领手下在雷区里开出了一条道路,又摧毁了两个苏军机枪碉堡:吕费特手持手榴弹,匍匐到碉堡附近,将手榴弹从机枪射击孔扔了进去。在下午三点三十分钟,艾克团攻占了该村。

接着,德意志团又向别列佐夫村以北6公里的233.3高地发动进攻,由于配属给他们的装甲兵力不足,掷弹兵们被迫和前来袭击的苏军230团一部发动了肉搏,10连连长施莱伯率领手下在近距离内摧毁了7辆苏军坦克,傍晚六点左右,233.3高地落入德军之手,一共推进了8.5公里。

武装党卫军第三“髑髅”师:

凌晨5点15分,髑髅师也投入了进攻,一名士兵回忆说“整个战线发出了令人恐惧的怒吼,一道弹幕如同暴风雨一般砸向敌人,炮弹带着长长的尾焰命中敌人的阵地,随后俯冲轰炸机也加入了战斗,攻击敌人的炮兵连,坦克集结地和工事”

打头阵的是“髑髅”装甲掷弹兵团2营和3营,他们得到了师属虎式坦克连的支援,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苏军在216.5高地上的防御阵地,苏军的反坦克炮纷纷开火,3辆四号突击炮被击毁击伤,工兵分队冒着炮火和弹雨,在地雷阵中开出了一条道路,并用炸药炸毁了反坦克壕沟,下午17时,德军终于占领了高地。

在战场另一次,3营向奥博扬挺近,但2营在指挥官霍伊斯勒的指挥下,不等3营前来会和,就直接东进,将155团和近卫步兵师52师分割开来。如果德军进攻顺利,党卫军装甲军右翼的德军肯普夫兵团第3装甲军就可以和党卫军集团连成一片。但是髑髅师的装甲团进展不顺,由于苏军空军的不断攻击和雷区的阻挡,被阻挡在半路上。苏军独立坦克96旅赶紧前来增援,前来支援近卫步兵52师和81师。

直到夜幕降临,髑髅师装甲团才赶来和步兵汇合,由于为时已晚,髑髅师决定停止进攻,就地待命。师属高射炮兵营一共击落了5架苏军伊尔2攻击机和2架战斗机,在7月5日当天的战斗中,髑髅师一共阵亡31人,119人负伤。

肯普夫兵团下属第7装甲师:

配属了503重型装甲营的第7师,目标是丰收日集体农庄,在此防御的苏军包括近卫步兵78师,独立近卫反坦克炮81营以及近卫炮兵158团,以及炮兵671团一部。503营1排311号虎式坦克的炮手尼曼回忆说:

夏日的太阳炙烤着虎式坦克的装甲,待在战斗室里如同身处烤箱,身边的掷弹兵不断对着我们喊"向前,向前,帮我们碾碎那些俄国人!”推进了不到几百米,我们就遇到了敌人,车长高喊“两点钟方向,碉堡!高爆弹”我本能一样脚踩住踏板旋转炮塔,一边左手调整瞄准具计算距离,最后用转轮调整主炮,目标确认,射击!苏军的碉堡顿时消失在冲天的烟火之中,随后,这套动作不断重复“退弹壳,重新装填,射击!”为了摆脱苏军反坦克炮火和步兵反坦克枪,我们时而停车,时而左右转向,等待烟雾散尽,我们发现自己一头撞进了苏军步兵一个防御阵地,我们连忙用同轴机枪和车体前部机枪拼命射击,撂倒了十几个,剩下的敌人四散奔逃。

突然,车身一阵剧烈震动,“反坦克炮!一点钟方向”,我们观察了半天,只有一片麦浪,直到它第二次射击,我们才大体确定了它的方向,于是我装填了一发高爆弹,开火,一片泥土被轰起三十多米高,在被抛出的泥土中,我们看到了苏军士兵的尸体和反坦克炮的残片,确定命中!但此时另一们苏军反坦克炮再次射中了我们,我们的无线电通讯和耳机对讲系统遭遇了损坏,于是我们索性冲着那片麦浪冲了过去,车身不断的颠簸,证明我们碾过了一门又一门苏军反坦克炮,在这片麦地里,我们统共击毁了2门反坦克炮,碾毁了大约三门。

冲出麦地后,我们的坦克因为后部中弹而造成了停车,所幸损失不大,我们用手摇曲柄重新发动了引擎,向前推进,一个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车长通过望远镜,发现村庄周边停着一些苏军T34坦克在待命,在1200米距离上我们率先开火了,一共击毁了两辆,其余苏军坦克慌忙逃跑

随后,我们和排里其他虎式汇合了,我们接到命令,就地扎营,准备过夜。

根据统计,在7月5日当天,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兵团,累计伤亡6011人,其中775人伤亡或失踪。苏军伤亡则在1万至12000人之间。


晴天有时下猪


前面大家说得都很细了,整个战役的过程我想我就不再复述了。问题是这场战役多么惨烈,我有个立陶宛朋友她姥爷参加过库尔斯克战役,老英雄很高兴我对卫国战争这么感兴趣,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爱听这些了,老英雄身着一身破旧的军装,胸前全是锃亮的勋章,给我讲述了他的经历:那时他刚入伍,是一个反坦克炮兵组的装填手。战役打响以后,他们阵地的正面扑过来了几十辆德国坦克,开始是三五辆,后来越来越多,战场上全是发动机的轰鸣声。指导员命令不许开炮保持伪装,等放近了再打。放到只剩600米时,指导员命令瞄准坦克履带打。一枚德国炮弹落在理他们不远的炮兵阵位上,瞬间血肉满天飞。指导员抓住他的领子说,我们快没炮弹了列兵,去,给我到那边找点炮弹。到了那以后,那里的指挥官还活着但是肠子都流出来了。指挥官让他送来一箱炸药,然后拿走他上衣口袋的党证。等他拖着弹药箱快走回阵位时,一辆坦克爬到指挥官的阵地上,然后就是一声巨响。老英雄说,我们都不打算活下来了,撤退就是叛徒,逃兵,直接处决,不管官多大。



4455886699


用斯大林的话来说:“如果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可以看出,一方是濒临绝境的猛兽,拼死挣扎;一方是即将看到胜利的勇士,发出的致命一招,库尔斯克会战有多惨烈,恐怕难以用语言形容,所以我能用的还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二战坦克绞肉机”和“坦克坟场”来说明。

参战兵力和战争结果

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会战爆发,这场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双方投入坦克/装甲车超过8000辆、空军参战飞机近5000架。德军参战兵力78万余人,投入坦克2928辆,火炮9960门、飞机2110架;苏联参战兵力191万余人,投入坦克5128辆,火炮25000门,飞机2792架。双方预备队不计算在内。

战争结果:(苏联统计数据)德国30万余人阵亡、102万人受伤、12万人失踪;苏联141万人阵亡、数十万人受伤。(西方史学家数据)德国36万人阵亡、受伤或失踪,1500辆坦克/自行火炮被击毁,103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苏联86万人阵亡、受伤或失踪,6799辆坦克/自行火炮被击毁,2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此外,还有德军方面的统计结果(不再赘述),虽然苏联、德国和西方国家的统计数据差距很大,但是作战双方伤亡百万人以上,损失坦克/火炮6000辆以上,击伤或击毁飞机3000架以上,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战局未开,败局已显

其实,库尔斯克会战打响之前,经过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失败,德国的颓势已经暴露无遗,此时无论是国际局势还是轴心国内部的形式都对德军不利,尽管每场战役苏联的损失都远高于德国的损失,但是德国可经不起苏联那样的消耗。

随着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取得胜利,德国第6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和第4集团军等5个集团军灰飞烟灭,这不仅在战力上严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集团,更是在国际形式和士气上严重挫败了希特勒及其盟友。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伴随着一张张德国战俘的宣传照片传向世界:

这样的宣传照片可能是比飞机、炸弹更有冲击力的武器,向人们传达着法西斯末日的丧钟,甚至更世界震惊的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被押往苏联战俘营的照片也闪亮登场了:

得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果,同盟国世界一片欢腾,各种赞美和荣誉向苏联纷至沓来,英国议会全体起立高唱《国际歌》、丘吉尔代表英国王室赠于苏联人民“斯大林格勒之剑”,美欧各国纷纷送上祝贺。

而希特勒的轴心国及附庸国朋友们:

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看出德国大势已去,开始暗地里与同盟国接触,妄图获得和解机会。

芬兰准备通过英美担保与苏联达成停火协议,并向苏联驻瑞典大使馆派遣外交人员接触。

日本方面计划通过努力与苏联协商让即将在1945年4月到期的《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延期。

意大利墨索里尼强烈要求德国“不惜代价”与苏联媾和,并认为“征服苏联已经完全不可能”。

德国内部将领和官员:

戈培尔:“我告诉元首,无论情势如何,我们必须与这一方或那一方取得和解,德国从未在两线作战中取得最终胜利”。

哈儿德:“那时我们已经看出,这场战争我们已经在军事上失败了。”

经历了多次反复和拖延之后,希特勒、古德里安、莫德尔、蔡斯勒和克鲁格等人,在库尔斯克会战是否应该发动、发动的时间等问题上分歧巨大,拖延和分歧也导致了库战情报的泄漏,最终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以德国惨败、苏联惨胜而告终。结果就是本就元气大伤的德国雪上加霜,穷途末路;而依靠巨大资源和战争潜力支撑的苏联,渐渐走向最终的胜利。


卫青点兵


若论近代史上出动坦克最大规模的战役,无疑就是库尔斯克会战,这场战役自1943年7月5日开始,至1943年8月27日结束,苏德化双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参战人员为1910361人 ,德国参战912460人。一经开战,迅速进入白热化,使得无数士兵为之失去性命。但值得一提的是,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水岭。此战,苏联伤亡80万人、损毁火炮3000门、各型号坦克6000辆、各型号战斗机1600架。而德军则伤亡人数为50万、损毁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此战以苏军反败为胜为结果,德军此战之后完全丧失战争主动权。但不可否认,苏联虽然胜利,但也属惨胜。

在这场大型会战之中,出现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国为此不惜出动了自己的王牌——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而苏军则出动了T34型坦克。德军所使用的两种坦克都是世界上最新型的坦克,相比豹式坦克而言虎式坦克很为先进,号称“陆战之王”,但因其工艺复杂,致使数量较少。反观苏军所使用主站坦克T34,尽管效能比不上德军的虎式坦克与豹式坦克,但因其工艺简单,因此可以大规模量产。这些坦克个头小,但速度占据优势,与德军坦克比较,好比狼群对虎豹,虽然个头小,力量弱,但是却数量多,而且可以很快补充。苏军以三辆换一辆的代价,跟德军玩命,最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1943年7月,苏德双方完成了战略部署,在大军集结完毕后,出现200万大军对垒局面,血腥厮杀一触即发。苏军为此战做了大量情报工作,从战俘口中获悉,德军将在7月5日清晨发起大规模进攻。于是,苏军指挥官朱可夫于5日2时20分下达作战命令,要求苏军向德军阵地实施炮火打击,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出其不意的大规模炮击拉开序幕。

正如苏军获悉的情报一样,1943年7月5日清晨,德军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冒着苏军的炮火开始进攻,但在密集火炮的打击下进攻受挫,被迫转入防御姿态。紧接着在德军指挥官曼斯坦因的作战命令下,德军的轰炸机开始对苏军阵地展开疯狂轰炸。这一天,德军出动飞机超过1000架次,将苏军炮火完全压制,而在空军方面,苏联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难以招架德军飞机的进攻。经过一天激战,双方损失惨重。

在转天的作战中,苏联一方因为受到德军强有力的压制未能按照命令要求获得反攻胜利。7日,德军也未能按照命令要求突破苏军防线。8日德军再次发动猛攻,苏军方面也计划反攻,双方呈现胶着状态。

但7日至8日的空战中,苏军扭转劣势,逐渐夺取了制空权。9日,进入库尔斯克会战最关键一天,双方士兵在这一天展开肉搏战,死伤惨重。接下来的两天,德军在武器的优势下进攻比较顺利,兵至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正式上演。

12日清晨,苏德双方几乎同一时间发起进攻,苏军出动虎式坦克对苏军进行打击,而苏军的T-34坦克为了得到战场控制权,不惜开足马力疯狂冲杀。很多坦克还未曾进入有效打击距离就被德军坦克炸烂。最后的就连坦克兵都冲出坦克,进入肉搏战状态。战争整整打了一天,战场上尸横遍野。

谁也没有意料到,17日至18日,希特勒竟然下令将德国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撤出战场,调往意大利战区。这无疑给了苏联一个绝好的反攻机会,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7日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

这次战役的双方指挥官,分别为朱可夫和曼斯坦因,这两位近代著名人物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之人。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一蹶不振,苏军则势不可挡,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双方基本上一目了然!


大狮


库尔斯克会战,又名库尔斯克攻防战,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同时也是二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在交战中,纳粹德国和苏联共投入了8000多辆坦克、200多万名士兵,同时还有大量的空军部队配合地面部队参战,是典型的机械化兵团对决。那么,这场战役到底有多惨烈呢?


事情先回到1942年,在经过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联红军方面已经转守为攻,并将战线向西推进到库尔斯克附近,让德军处于不利局面。不过希特勒不甘心处于被动,决定要重新夺回战争主动权,于是在1943年7月命令德军向苏军扼守的库尔斯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苏军的装甲集群见德军来势汹汹,于是集结在库尔斯克地区严阵以待,准备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来消耗德军实力。在战役开始后,德军发动了异常猛烈的进攻,但由于希特勒中途抽走兵力,以及苏军准备充分等原因,所以德军始终未能突破苏联在库尔斯克建立的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随着苏联援军不断投入战场,德军开始陆续溃败,最终全线失利。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双方的损失也非常大。据德国人统计,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共损失兵力50万人,这对当时的纳粹德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德军还损失了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2000多架飞机;而苏联红军付出的代价则更大,损失了80多万人、6000多辆坦克、5000多门火炮。
(库尔斯克攻防战兵力部署)

在此战役中,德军的精锐兵力和装甲力量遭到重创,而且已经无法恢复。因此,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不仅使德军没有完成战略目标,还白白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从此被迫转为防御作战。而苏联红军虽然付出了更高的伤亡,但凭借着庞大的国家体量,很快就填补了前线的兵员损失和装备损失,并继续朝德国本土推进。因此,惨烈的库尔斯克会战可以说是苏德战场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历史的荒野


苏德战争的库尔斯克会战非常惨烈,仅仅从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二百多万,双方一百来万的伤亡就能看出来有多惨烈,还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德国坦克绕过防线后和苏联的强大预备队坦克相遇,钢铁大撕杀,更惨烈。主要是德国曼施泰因元帅发动哈尔科夫反击战胜利后,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曼施泰因元帅打算趁热打铁,拉直战线,但是,希特勒以等好坦克,等物资,等兵力一拖再拖,至战役发起时,双方都清楚了,己无秘密可言了,没有突然性了,双方兵力兵器以硬对硬,迎头相遇,打的天昏地暗,双方伤亡惨重,结局是德国失败,被反向拉直防线,从此,无大规模反攻,防线顾此失彼,直到第三帝国灭亡。


东龙45


这场战役可谓是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后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苏德双方均投入了庞大的兵力。当时,苏德两军共集结了士兵268万人、坦克8000余辆、火炮34000余门以及飞机4800多架。纵观整个二战,其规模之大、战况之惨、强度之高,可谓仅次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莫斯科战役等几场大规模会战。

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转折,德军渐渐失去了在战略天秤上的优势地位。为重新夺得战略主动权,德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重新集结以发起战略进攻。为此,曼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半程便有预谋地放弃一些重要据点。当苏军历经三个月的战略进攻后,已渐显疲态,而德军却借此机会完成了重整。同年2月19日,德军更是直接从法国抽调了5个满编装甲师赶来增援。

▲库尔斯库会战中德军自行火炮阵地

当苏联将士们还沉浸在收复失地的喜悦当中时,狡猾冷血的德军已伺机反扑。随着斯大林格勒城外战火渐渐熄灭,时间来到了1943年春夏之交。此时德军参谋部已经形成了初步意见:再上演一次装甲集群的突击。但摆在曼斯坦因面前有两大难题:1、德军的坦克在东线作战时损失巨大,已经没有多少坦克可以出战。2、如防守大师莫德尔所言,苏军已经布置好了三道防线而连绵的大雨也必将拖累德军的进攻。

另一边,对于莫德尔确凿的航空侦查而言,曼施坦因还是有放手一搏的资本:德军新式的“豹”式、“虎”式坦克无论是装甲厚度、还是火力水平都不输于T-34。所以.即便产量有限,德军还是决定摆出钳型攻势对苏军突出部实施合围。而犹豫不决的希特勒也决定让曼施坦因再来一次拿手的“闪电战”。就这般,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钢铁洪流碰撞酝酿成型。

一、意料之外的南线

改战前几小时,苏军俘虏了德军一个步兵中士,这成为了整场大战意料之外的一个序曲。该名德军士兵被俘后很快就供出了德军的进攻时间。朱可夫决定反客为主,先发起炮击,让德军延迟进攻时间,并且损失惨重。即便如此,损失了36辆坦克的德军稍作修正之后,依旧一下子就攻破了苏军的第二道防线。在另一边,苏军赶紧调动原本计划用于反攻的坦克赶往前线,支援步兵进行防守。

这一天是1943年7月5日。苏军骤起的炮火划破了东欧平原上几个月来的宁静,但德军凭借空地协同作战,完全压制住了苏军。

▲原图为德文地图,部分文字由协虎团队进行翻译并注释

第二天,苏军打算进行反攻,除了寻求调动坦克集团军支援外,还努力夺取制空权,并逐渐扭转了劣势。此时双方相互钳制着,苏军从两翼发起连续反击,德军防守后认为无法做正面冲突就开始从苏军的右翼突破,德军的进攻较为顺利,此时苏军坦克损失70辆,整个战场弥漫着硝烟。

接下来的几天里,是轮番的激战。直到12日凌晨,普罗霍罗夫卡村庄的德军损失了近百辆坦克,包括很多装有88炮的虎式坦克。这里的战斗异常激烈,坦克兵几近肉搏。当每日夕阳洒下时,战场上所见的只有坦克的残骸和士兵的尸体。

二、僵持不下的北线

北线的德军同样也是先遭到苏军的炮击,进攻计划也推迟了。当时的莫德尔打算佯攻吸引苏军主力,可惜当时并没有成功。面对苏军的第一道防线,莫德尔麾下的德军在激烈战斗后仅推进5公里。并且德军还是出动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之后,获得的成果。经过一番地面激战后,双方都出动了空军。面对苏军的顽强抵抗,即便拥有多出400多架战机的优势,德军到了5号的时候也仅突破了不到10公里。

第二天,更大大规模的坦克战爆发。当天,苏军损失了70辆坦克且丢掉了第一道防线。就在德军快冲破第二条防线时,苏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成功地挡下了德军的突进。经凌晨一场空战,苏军成功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占据了波内里的大部分重要据点。面对如此劣势,莫德尔想做最后的努力。他出动了300辆坦克对苏联红军阵地发起进攻,却收获了惨重损失。一番挣扎后,德军第9集团军士气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莫德尔只能转为防御。

三、苏军反攻

见战况焦灼、又怕被截后路,德军开始取消原本的计划。同时他们认为同样损失惨重的苏军不会前来追击,于是放松了警惕。时间来到了7月12日,在这一天朱可夫元帅决定发起反击。伴着法军“诺曼底”航空大队的支援,苏军为德军上演了他们极具苏式特色的铁甲钢雨。在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反击围歼战中,苏军消灭了北线德军德军20万人,坦克近1044辆,2402门火炮。但是此战役,苏军也是损失惨重,坦克就损失了2586辆。

南线更是没有预料到苏军会迅速反攻,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在这里,苏军出动了喀秋莎火箭炮,还有近万门大炮对德军进行猛烈炮击。面对这狂风骤雨,防守的德军几近崩溃。当他们获得了弹药补给之后,所希望的便是苏军攻势能渐渐消散。是役苏军原本近两千辆坦克,最终只剩下50辆。歼敌约20万人的同时,自身也损失25万余人。

经一个多月钢铁间的对决,德军损失兵力近36万人,苏军损失兵力80余万人。苏军损失近6000多辆坦克,是德军的4倍之多。在历经了一次炮弹与装甲的浇灌后,那望无边际的东欧草原上,尽是武器的残骸与士兵的尸体。当鲜血渐渐浇灭战火之后,所回荡在这片原野之上的,便是对战争无尽的怨恨。


WarOH协虎


在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今天再聊以补充一下吧!

具体地说,自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后,希特勒德国不甘心东线战场的主动权落在苏联手里。

当时苏德战场的战线绵延千里,在苏军占据的库尔斯克地区是一个深入德军战线之内的一个突出部。

德军统帅部很快扑捉到了这一战机,当时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并不强大,只要库尔斯克南部的德军向北打,而库尔斯克北部的德军向南打,就会出现第二个基辅合围战。


但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未能得到很好的休整,根据战役所需要投入的兵力规模来看,至少要到七月份才能启动战役行动!

为此,德军源源不断的向这里聚集兵力,为了保证一战成功,德军把刚刚投入生产出来的“虎”式坦克运往这里,行动的代号为堡垒行动

苏军也显然感到了的军不寻常的行动,经过苏军总参谋部的侦查和预测,苏联最高统帅部估计德军所能够进行的战役只能局限在某一个地段之内进行,而这个地段很有可能就是库尔斯克!

为此苏联做了充分的准备,它们在库尔斯克地区聚集了三个方面军共250万人的庞大兵力。


他们分别是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中央方面军,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科涅夫指挥的作为预备队的草原方面军,战区司令为刚刚因出色指挥斯大林格勒胜利而晋升为元帅的朱可夫。

战役共投入作战飞机2792架、坦克5128辆、火炮25013门,注意这是未包括作为预备队使用的草原方面军。

长时间以来,根据各种书刊和苏联官方的一些报道是这样的:德军在库尔斯克方面所投入的兵力是九十万人,包括2928辆坦克、9966门火炮和2100架飞机。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库尔斯克会战时的德军兵力投入是有着一些数据变化的。

战斗是相当激烈和残酷的,仅仅在奥廖尔的战斗中苏联就损失坦克2686辆、飞机1104架、火炮892门和兵力429890人。

而德军损失也不小,损失兵力九万多人,坦克500多辆、火炮2402门。

这只是在奥廖尔战斗的损失情况。

而整个的库尔斯克会战的损失更是大的惊人,德军损失兵力25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一千多架。

苏联红军的损失更是惊人,损失兵力八十多万,坦克六千多辆、飞机1700架之多。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之后,在激烈厮杀过的战场上遍布着数以百计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

战斗最后的结果是:苏联军队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仍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

而德军就不是这样了,它彻底失去了东线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东方评史


夺取库尔斯克,消灭突出部苏军战略意图太明显,傻子都能看出来!认真思考了一下,古德里安提出的先防守,等苏军来攻,然后集中装甲部队稳守反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风险也很大,在奥廖尔的德军也处于相对突出位置,也易被奥廖尔两侧苏军南北夹击,全部歼灭!曼施坦因提出的沿亚速海进行突击,拿下罗斯托夫的方案倒是可以达到战争的突然性,可出其不意,然后挥师北上侧击打垮草原方面军后,断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后路,实施大包围,只要准备充分是可以打垮南线苏军的!


幼安2017


各位仁兄:我看是莽夫对蛮力的战争对决,凭人数和战争物质资源的多少决定胜败,几乎没有巧夺好取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