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寫草書,離"江湖體"就不遠了!


這樣寫草書,離


點評書家:

李步寧,字致遠,別署知齋,1985年生於甘肅省靜寧縣。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現為中國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省直工作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青年書協副秘書長、甘肅省書法院院聘書法家。

點評視頻

該作品是取法《自敘帖》,二王這一路的,也有點黃庭堅的感覺。形制上是一個六尺的條屏,比較單一。


這樣寫草書,離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的駕馭能力、控筆能力、造型能力不錯,整體把握能力也很好。


這樣寫草書,離


但是問題也很嚴重,作者已經陷入了自己的個人習慣裡,習氣太嚴重。

作品中繞圈的現象很頻繁,大圈、小圈一起套,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一個方向的重複,畫的圈太圓。

“人”字太牽強,如何造型都不會出現作品中的這種樣子,不好。


這樣寫草書,離


作品做了一定的墨色變化,濃、淡有經過處理,但是字寫的太直,寫的太平。

沒有大小、粗細的區分,有點寫鋼筆字的傾向,寫字的時候筆鋒沒有壓下去,側鋒太少,鋼筆化的書寫太明顯。

《自敘帖》中有很多的側鋒和粗筆畫,該作品太勻、太細,基本呈現出平均狀態。在放大書寫的時候,小字和大字是有區別的。怎麼把它表現出來,是值得思考的。也沒有明顯的組合關係,字組不是很明顯,比較平均。


這樣寫草書,離


在取法方面建議作者再臨摹一下《古詩四帖》、《淳化閣帖》、《書譜》,把手上的慣性再進行改正。

如果作者繼續以這種方式寫下去的話,進步不會很大。已經陷入了繞圈、平均化的狀態,如果想要進步的話,需要對字帖進行深入的理解與臨摹。

“歇”字的這種平行線關係是不好的;“舟”字本來就收的緊,橫筆太長,效果不是太好。


這樣寫草書,離


將毛筆拎起來直接繞、轉,這樣纏繞的寫法在草書裡面是不可取的。

作品表現出來的書法元素太少,需要把其他的元素也加進去,這樣才能增加作品的複雜性。難度係數最大化,作品才經得起推敲。


這樣寫草書,離


如果作品的難度係數很低,別人一模仿就能模仿上,那麼這種作品是不高級的。

我們共同學習王羲之,但每個人學到的都不一樣,就是因為王羲之太難、太高級。我們每個人取法不一樣,最後才成就了自己。

如果是學宋徽宗的瘦金體,那十個人寫出來還是瘦金體,是跨不出這個範圍的。

個性太強烈的字,我們是不建議作者臨摹學習的,我們先要向書法的共性學習,後向書法的個性化去發展。

作者現在的個人習氣需要認真改一下,把這個必須破掉。這樣的話,以作者目前的書寫能力和駕馭水平,在短時間內水平就可以馬上上升,馬上進步。

作者需要從思維上認識到不足,刻意、強制性的去改正自己的缺陷,這樣的話,才能夠進步。

關注百墨藝術,分享書畫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