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

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區、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瀕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介於東經116°48′—117°49′,北緯34°27′—35°19′之間,東西最寬56千米,南北最長96千米,總面積4563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總面積的2.97%。

棗莊,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棗莊。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東北向西南傾伏狀。丘陵約佔總面積的54.6%,平原約佔總面積的26.6%,窪地約佔總面積的18.8%。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兼有南方溫溼氣候和北方乾冷氣候的特點。

棗莊市是中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全國健身秧歌城市”,因鐵道游擊隊和臺兒莊大戰而聞名中外。

截至2016年6月,境內A級景區共有47家,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12家、3A景區18家,4處國家級溼地公園。

2018年,公安戶籍總人口422.56萬人。[1]

2018年8月17日,淮海經濟區核心區棗莊市等8座城市相關負責人齊聚山東濟寧,商討區域一體化建設。

人口

2018年,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422.56萬人,其中男性222.27萬人,女性200.29萬人。常住人口392.73萬人。出生率12.0‰,死亡率 4.74‰,自然增長率7.26‰。[1]

民族

棗莊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傈僳族、佤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土族、達斡爾族、仡佬族、京族、布朗族、畲族、俄羅斯族、基諾族、撒拉族、鄂溫克族、塔吉克族、黎族、景頗族、羌族、錫伯族、普米族、烏孜別克族、德昂族、裕固族、門巴族、怒族等44個。

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2402.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6.89億元,增長2.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第二產業增加值1219.65億元,增長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9.8%;第三產業增加值1025.84億元,增長4.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6.5:51.9:41.6,調整為6.5:50.8:42.7。人均生產總值61226元,增長4.1%。[1]

第一產業

2018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1.37億元,增長3.1%。其中,農業增加值增長4.2%,林業增加值下降5.3%,牧業增加值增長2.3%,漁業增加值下降13.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4%。

2018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21.17萬畝,糧食總產172萬噸,單產408.38公斤/畝。蔬菜種植面積135.31萬畝,下降1.0%;產量518.16萬噸,增長3.7%。油料種植面積32.15萬畝,增長1.4%;總產量8.94萬噸,增長1.4%。年末果園面積22.46萬畝,下降5.9%;水果25.48萬噸,增長2.6%。

2018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00.31千瓦,增長3.5%。

2018年,造林面積完成4489公頃,林木蓄積量達到55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4.25%。新建提升城鄉綠色生態廊道415公里,新育苗面積840公頃。成功創建山東省森林鄉鎮3個、山東省森林村居25個。加強溼地資源保護,溼地保護率達到70%。[1]

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

九頂蓮花山生態農業觀光園

第二產業

棗莊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現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機械製造基地,新興科技創新基地,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25]

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

棗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工業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0%。其中,輕工業增長2.9%;重工業增長4.4%,重工業快於輕工業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8%。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36.7%。

2018年,在統的35個行業大類中,21個行業實現增加值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0.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等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0.7%、18.5%、10.1%和21.8%。

2018年,在統的56種重點產品中,27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其中,乙烯、甲醇、金屬切削機床、水泥等主要產品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24.8%、14.0%、14.0%、12.3%。[1]

建築業

2018年,建築業增加值147.40億元,增長10.8%。年末三級及以上資質建築企業240家,比上年增加2家。簽訂合同額500.89億元,增長8.7%。完成產值343.98億元,增長10.0%。建築業總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73家,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13家,產值過10億元的7家,佔全部企業個數的比例分別為30.4%、5.4%和2.9%。

[1]

第三產業

房地產業

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43.82億元,增長45.0%,增幅居全省第2位。房屋施工面積2191.81萬平方米,增長13.2%;房屋竣工面積372.87萬平方米,增長7.8%。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424.51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228.15億元,增長12.2%。[1]

國內貿易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50.3億元,增長8.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54.5億元,增長5.1%。按行業分,商品零售額823.0億元,增長8.4%;餐飲收入額127.3億元,增長9.8%。按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90.3億元,增長7.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60.0億元,增長11.6%。

2018年,在限上法人企業零售額中,在統的22個商品類別有17個實現正增長。消費升級類商品累計實現零售額19.5億元,增長8.3%;汽車類零售額累計實現36.9億元,增長5.4%;石油及製品類累計實現零售額18.8億元,增長1.7%;基本生活類商品實現零售額27.6億元,增長1.1%。[1]

對外經濟

2018年,進出口總額106.07億元,增長5.0%,其中,出口99.02億元,增長11.2%。實際使用外資10498萬美元,增長16.5%。進出口實績企業469家,增長11.7%。進出口過億元的企業20家,實現進出口64.16億元,增長2.8%,佔全市進出口總額60.5%。其中,進出口過5億元的企業4家,實現進出口29.34億元,增長11.9%。

2018年,“棗莊製造”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數量達到169個,增長3.1%。對歐盟、美國、韓國分別出口17.82億元、13.66億元、6.25億元,分別增長14.9%、1.1%、7.7%;對“金磚國家”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分別出口3.55億元、2.35億元、1.48億元、0.97億元,分別增長44.2%、18.5%、10.2%、23.5%。對東盟出口10.36億元,增長19.2%。共有315家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進出口37.88億元,增長8.9%,佔全市進出口總額35.7%。[1]

財政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6.7億元,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107.17億元,增長5.1%,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3.1%,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59.63億元,增長5.8%。

2018年,全口徑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徵)186.71億元,增長7.7%。全口徑稅收佔GDP的比重達到7.8%,與上年同期持平。

2018年,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市級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發起省內首支規模3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跨境創投類母基金。35家企業完成股改,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1]

金融

2018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037.72億元,比年初增加209.4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302.74億元,比年初增加127.2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344.29億元,比年初增加131.90億元。[1]

保險業

2018年,實現保費收入81.04億元,增長10.3%。其中,財產險收入17.48億元,增長6.3%;人身險收入63.55億元,增長11.5%。賠款與給付21.62億元,增長2.6%。其中,財產險9.23億元,增長7.0%;人身險12.39億元,下降0.5%。[1]

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

棗莊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