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國外巨頭靠“包裝盒”, 一年賺走蒙牛、伊利百億利潤

在我國乳製品行業就那麼幾家,蒙牛、伊利、光明等等,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買牛奶時候的包裝沒有?會發現有的牛奶盒上有12個月、18個月不同的保質期,這就涉及到包裝的技術問題了。

這家國外巨頭靠“包裝盒”, 一年賺走蒙牛、伊利百億利潤

我國乳業的兩大巨頭(蒙牛、伊利)都是採用一家瑞士公司(利樂)所創造的包裝,國內大部分乳業巨頭所使用的包裝技術都來自於這家公司,據悉利樂控制了中國乳業70%以上的包裝市場。

這家國外巨頭靠“包裝盒”, 一年賺走蒙牛、伊利百億利潤

據調查,利樂創立於1952年,是一家全球包裝巨頭。利樂1972年就進入了中國,並於1979年在廣州投入第一臺灌裝機。在中國已經有上千條灌裝線,2012年,利樂公司共生產了1732億件包裝,銷售收入約為111.55億歐元,接近中國三大乳業集團伊利、蒙牛、光明在該年營業額的總和。其中,超過1/3的收入“貢獻”來源於中國。

這家國外巨頭靠“包裝盒”, 一年賺走蒙牛、伊利百億利潤

真正讓利樂在中國風生水起的無疑是成功幫助了了伊利和蒙牛,2018年上半年,伊利實現淨利潤34.69億元,蒙牛乳業淨利潤15.62億元,按照此上面的利潤比例推算,

利樂從伊利上獲取利潤104億,從蒙牛上獲取利潤46.86億,總計150.86億,可謂是超級暴利。

其實利樂之所以可以“霸道”,歸功到底還是其強大的核心包裝技術。據調查,利樂擁有5000多項技術專利,並有2800項正在研發和申請當中。利樂的壞包率可以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而國內企業的平均水平是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三。除此之外,利樂包與其他包材的區別還體現在UHT奶的貯藏時間上。兩者的差距會達到20%-30%。說白點,如果利樂包的保質期是半年的話,其他包材可能只有四五個月。

這家國外巨頭靠“包裝盒”, 一年賺走蒙牛、伊利百億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有關部門認定利樂集團在2009—2013年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違反我國反壟斷法,處以罰金約6.68億元人民幣,但利樂沒有選擇上訴,欣然接受了罰款。

講到最後,不得不說這個“強盜”之所以能在我國賺取這麼多的資金,說到底還是我國自我研發能力還是稍顯不足,比如蘋果、高通等等這些公司也是由於擁有著無可匹敵的核心技術才能站穩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