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原来可以是一个好名字!

李登辉,原来可以是一个好名字!

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1873—1947)字腾飞,福建厦门人。幼年侨居海外。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1906年受聘担任复旦公学英文部主任,后为教务长。1913年起任复旦校长,致力于复旦的建设、发展。1936年退休后曾任中华书局英文总编辑。编有《文化英文读本》、《李氏英语文范》、《李氏英语修辞学》等书。

李登辉校长原来是一位华侨,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为了振兴祖国,回国献身于教育事业。在他长期的教育生涯中,认识到应该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德育最为重要。因为仅仅体育好,只能造成蛮横的强力;仅仅智育好只能造成狡猾的白私。社会上最可怕、最危险的人,是那些没有道德而又足智多谋的人。他指出,在五四远动时,北洋军阀政府中身居高位的留学生被青年打倒,国民党政府中,在五四运动中打倒他人的人,现在又必须他人起来打倒。在国民党中,“有许多号称革命领袖的人物,怕只是投机成功的专家”。他认为个入的道德品格不立,一切社会、政治、经济改革都是一句空话。

李登辉先生对复旦大学的建设所化费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也是令人难忘的。为筹建大学的新校园,李登辉亲赴南洋,向华侨募得巨款。归国后,他力排众议,以相当超前的眼光在当时远离市区的江湾购得土地,苦心经营,终成气象恢弘之学府,为日后杨浦成为沪上学术重镇奠定基础。

1917年,在校长李登辉主持下,复旦公学改为复旦大学,原有文理两科,新增商科(即商学院)。后人注意到,世界闻名的哈佛商学院设于1908年,复旦设立商学院,仅晚哈佛9年。1920年,美国哈佛、耶鲁两校开办教育系,李登辉同时在复旦试设教育科,可谓丝毫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潮流。

思想上先进,但他在情感上却是极恋旧的人。妻子早逝,他终生未再娶,妻子生前遗物,一衣一巾,莫不保存得好好的,如她仍在人世。每年夏天太阳好时,他一定把妻子的皮衣一件件取出来晒,睹物思人,必会又伤心一场。

一九三零年,他在《成功的意义》一文中说,只有以牺牲、博爱换得的成功,才能万世不朽,与日争光;只存丢开了自己私人的成功,而致力于大众的成功,忘却小我、致力大我,才能受万流景仰、百世师宗。一九四三年,李登辉处在敌伪的上海,他仍然教育学生:“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复旦之此种精神”,“以爱护其国家”。

抗战胜利以后,李登辉发现国民党更加腐朽,对国事忧心如焚。他在一封信说:“世风较前更下,人心较前更险,国民道德普遍低落,上下交征以利,寡廉鲜耻,莫此为甚”。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李登辉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再次阐述复旦精神的含义。他对大学毕业生说,你们现在穿的是学士制服,“你们穿了以后,应当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当从此对国家有所贡献”,“应当对社会服务,为人类牺牲”。“特别是在中国,我们还需要团结。全体人民团结,中国才有希望”。“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

李登辉对大学风气的信条是“大学之教,百家渊薮”。他的学生回忆,李老校长对于学术思想,完全是美国最先进大学的作风,是极其自由的,甚至,“康南海(康有为)先生明明是复辟派的重要人物,为了他的经学文学,有一次我们一辈学生却得了李老校长的许可,亲自到辛家花园敦请康先生来复旦讲学”。

如今,在李登辉奠基的校园内,立着一座相辉堂,为了纪念他和复旦的创建者马相伯。很多人,包括很多复旦学子,不一定能说出相辉堂的来龙去脉,但他们会说,这座复旦最著名的建筑,是对一所大学过往岁月最真诚的纪念。

李登辉,原来可以是一个好名字!

李登辉,原来可以是一个好名字!

这个李登辉虽未有皇皇大传,但他的同代人对他从未吝惜过最高的赞誉:“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孑民先生在北方首先树立思想自由的学风,而在南方,则复旦大学一直保持思想自由传统者,是先生最大的功劳。”

“服务、牺牲、团结”是李登辉先生对复旦师生校友的嘱咐。这是一个爱国的老教育家的恳切希望,更是他留给复旦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