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能拯救在“平成”陷入低迷的日本嗎?

5月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及中國社科院中日社會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登峰戰略—平成日本研究”系列成果推介暨日本改元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張季風主持,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王曉峰、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在會上致辭。研討中,來自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及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從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視角深入探討了平成三十年間日本經歷的變遷,此次改元對日本社會及未來中日關係的影響等問題。

“令和”能拯救在“平成”陷入低迷的日本嗎?

或許,“失去的二十年”是個偽命題?

過去三十年,日本社會經歷了深刻的變化。泡沫經濟崩潰、首相更迭頻繁、少子老齡化日趨嚴峻、阪神淡路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洩漏等令平成時期呈現出與昭和不同的社會風貌。張季風在致辭中表示:“回顧平成,展望令和,中國研究者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登峰戰略—平成日本研究’項目的啟動正是基於這樣一個背景。”

日本在平成時期經歷了種種困難與挑戰,不過,其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張季風表示,比起“長期蕭條”,用“長期低迷”來形容日本的經濟現狀或許更為合適。在他看來,日本經濟在平成時期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是一個偽命題。實際上,過去二三十年間日本經濟的發展有得有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雖然確實存在“兩低一高”等問題,但其靈活的貨幣政策表現得可圈可點。此外,日本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保持住了相對完整的金融體系,其策略也十分值得中國借鑑。

“令和”能拯救在“平成”陷入低迷的日本嗎?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季風發言。

研究成果中的中日合作

“登峰戰略—平成日本研究”系列成果由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組織相關學者撰著,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項目計劃在五年時間內出版30餘部學術著作,對日本過往30年的重大現實課題進行系統梳理,展現日本內外形勢及中日關係全景。目前已經出版《日本平成經濟通論》、《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平成時期日本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日本明治時期的右翼研究》、《日本全要素生產率研究》、《平成日本社會問題解析》、《少子老齡化社會——中國日本共同應對的路徑與未來》等7部。

“令和”能拯救在“平成”陷入低迷的日本嗎?

社科院供圖

實際上,在該系列成果中,有不少中日合作的結晶。例如,在平成時期老齡化加速的社會背景下,日本積累了許多相關經驗,而中國目前正面臨同樣的難題。有鑑於此,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於去年召開了共同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國相關政府部門的官員、智庫及高校研究人員共同深入探討,並將研討結果和對中日專家的約稿共同歸納在本項目的研究成果中。

“令和”來了,中日關係往哪兒走?

儘管日本憲法規定天皇不再具有實權,但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天皇制度在日本國民心中仍佔據著獨特地位。與會嘉賓認為,此次改元對於提升日本國民信心具有積極影響。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徐梅指出,改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消費,其中具體表現為平成時期歌手代表作的再度暢銷,十連休期間國內外旅遊熱,以及登記結婚人數增長、婚慶行業的繁榮等。日本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唐永亮表示,從歷史上看,皇室大事往往會牽動日本經濟發展。明仁天皇的二兒媳、文仁親王的妻子紀子在2006年2月再度懷孕的消息傳出後,嬰兒用品等相關行業迅速升溫,甚至還帶動了處於低迷的日本股市。此次改元是否也會有效提振日本經濟,令人拭目以待。

不過,等待著“令和”的難題仍然不少。日本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任胡澎認為,日本少子老齡化的趨勢已經難以扭轉,雖然各類社會保障制度完備,但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國民經濟水平不會降低但也難以進一步提高。同時,過去對外籍勞工豎起高門檻的日本將打開國門,擴大引進外國勞動者,這是否會給日本的社會、文化造成衝擊?這些都是留給“令和”的課題。

對於令和時期中日關係的走向,徐梅表示,在外部環境、特別是中美日關係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中日之間的經濟合作需求仍然巨大。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吳懷中認為,未來日本很有可能在保持“日美同盟+日中協調”戰略格局的同時,在經濟、技術乃至戰術上對中國採取更加靈活的態度,避免產生正面衝突。

“令和”能拯救在“平成”陷入低迷的日本嗎?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吳懷中發言。

封面圖:在日本島根縣松江市市役所,一到5月1日零時,便有十對新人進行結婚登記。改元帶來了“結婚潮”,日本各地的大量新人選擇在這一天領證或舉辦婚禮。(圖片來源:NHK WEB 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