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你别跑!

临下班,编辑部老柴屁颠屁颠跑过来,给我推荐了一款可以借钱的APP,顺便又炫耀了一下手机屏上赫然显示的上万额度。在他在怂恿下我也体验了一把过眼瘾的感觉,说实话真的是过眼瘾,敢看不敢借。

不敢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并不是担心这些“借钱软件”背后的知名企业会骗人。

而是担心一旦借了就收不住了。

第一次感觉一夜暴富会这么容易,就拿我的手机为例。仅仅三个“借款”软件,我就能借到13万左右。成为万元户的捷径,原来只需要一部64G内存手机就足够了。

谁以后向你借钱,你只用给他推荐在App Store下载某个APP一切解决。反正都是要还钱的嘛,一来APP肯定比你拿出的钱多;二来你也犯不上提醒对方还钱。

看着屏幕上这些漂亮的借款数字,不禁感叹,成年人的世界诱惑真是多啊。


10元跟100元你会要哪张?

正常人都会选一百。

但20年前的我肯定选择10元。

但凡小时候偷过家里钱的,很多源于父母没有从小灌输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看到别的小朋友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自个心里不痒痒才怪。想获得同等待遇,最快的捷径就是从母亲的钱包里顺走一张人民币,父亲的暂时还不敢碰。

这个偷钱也是有讲究的,就像上面我提到,如果直接偷百元大钞,容易引起家长察觉;如果偷的不痛不痒,或许你可以长期“作案”。但若被逮住的那一天,那就是父亲手中的棍棒,新账旧账一起算。


那个时候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现金,就算父母手中常见的存折你也未必会用。更别说见都没见过的信用卡。每次手里攥着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小额钞票,在小卖部买到心仪的物品,这种感觉才叫花钱呢!

原先兜里不装钱那绝对不敢上街,俗称没安全感。现在的我们,只要有个手机走哪刷哪。我就深有感触,平常手里有张一百元的毛爷爷不愿意花,一旦开始消费,可能没几天就花完了;要是拿着手机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多少个一百元都不知道去哪了。

这可能就是人们的心理状态,手中真真切切攥着钱看着它一点点花光,是实打实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如果是五花八门的支付工具,你最多能看到手机屏上冷冰冰的数字又少了一个零,既感受不到它的厚度,它的温度,也看不到你最敬爱的毛主席。

就是这种体验才导致花钱无度,心中无数。

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偷钱跟借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我们会从最小数额的纸币开始偷起,渐渐地胆子大了开始伸向百元。

我们会从小金额开始借起,也许只是为了没发工资前的过渡。渐渐地迷上一款手机,心想着只借几千块钱就补上这个窟窿。但欲望的窟窿哪是那么容易补上的。

看着吧,苹果8马上开售,绝对会有因为高额借款,导致负债累累上新闻的。

当下青少年群体才是要重点关注的对象。现如今都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儿童,过早的接触各类智能数码硬件,手机ipad用的比大人都溜。更别说社交软件自带的各类支付操作。他们会模仿大人消费的过程,从而淡化对纸币的认知和尊重。

新闻上充斥着各种年轻女孩因为满足虚荣心,抱着侥幸去借“裸贷”,到最后身败名裂一点不为过。

归根结底,没有防范意识,没有金钱观念,没有自控能力,没有社会经验。

我不相信每次“裸贷”借来的是肉眼看到十几厘米厚度的现金,肯定是银行卡里突然冒出的大额数字,所以每次刷卡消费时才会没有感觉,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未成年因为年龄受限,没办法利用身份证去尝试“借款”。那么等到成年的那一天,怎么就能保证不受借款软件上高额的数字心动呢。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即使再完美的防范措施绝对还会有漏洞,就比如前几年各大网吧实行实名制上网,你只有用自己成年的身份证才可以充值开机,目的是为了防止未成年进入网吧。此举其实还是有效果的,在此之前无论哪个网吧一眼望去,一半以上都是未成年彪着满嘴脏话,在屏幕前叫嚷着厮杀着。

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时间一长你又会发现在网吧某个角落会突然冒出一群小孩,老司机都明白这叫开“临时”。意思就是前台会用临时准备好的身份证为这些孩子开电脑。

也不难理解,毕竟早些年的网吧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未成年群体,这么一大块蛋糕仅仅只是因为一张身份证的因素导致吃不到,你当老板也不会甘心,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


如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用猖獗两个字丝毫不过分,各大P2P公司可以说想破了脑袋让你借到钱,“1分钟就能借到钱”“5分钟借到钱”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广告词挥之不去,重点就是一个字“快”!狠狠地抓住了精准用户的痛点。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何况这“炭”来的一点也不墨迹。

通过在网上浏览类似创业的帖子,不难发现总有人提问“如何将贷款软件推广到大学中”“有哪些适合大学生的贷款平台”,每个帖子下方至少也有成百上千的留言,谁都盯上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根据统计,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有的高达1900元。“钱不够花”依旧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有些“钱”自然而然会主动送上门。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可考验一点也不比出社会少。

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每当闲来无事,翻看手机屏上那将近13万元的借款额度,就仿佛最喜欢的一款轿车已经摆在我眼前,就差首付。但转念一想的后果让我瞬间清醒,心中默念一句“阿弥陀佛”,放下手中的执念,继续抒写我的文章。

我相信母亲一定会看到这篇文章,随后急促的电话声起。

“儿子!你可千万不要在那个上面借钱啊!听到了没?!

当心!这种“钱”不要随便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