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比知府大吗?

猪只


如果有人喜爱观看中央八套的晚间档的电视连续剧,就会发现清宫戏比较多,在这么多清宫戏当中,有描绘大清官场的细节的电视连续剧也有很多,比如说“天下粮仓”、“铁齿铜牙纪晓岚”乃至“甄嬛传”这些电视剧里面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大清官场的一些细节。



考虑一下实际情况,电视连续剧到底不够原汁原味,可信度也不高。有些时候难免会有许多错误遗漏部分,有些观众自然而然就对此表达不满,于是选择去看一些当时的人写的笔记文档,进行一次“穿越之旅”,比较受欢迎的是晚期清朝大为流行的“官场现形记”以及“老残游记”,这两本书,不光是现在,就是当年,也是有志官场和理想的读书人必看的书籍。

在书里面,就有很多人发现了一些大清朝的独有官职很奇怪,以往朝代里面压根儿就没有这种官职——比方说“道台”。 其实以前在电视剧里不少人也听过或者“见过”道台这个官,只不过当时很多人都没细想,大概率寻思着这个官应该属于大官——由于电视剧里一般担任道台的都是形象欠佳的超级大贪官。


不少人就陷入思维死角了——既然他是大贪官,一定是大官,既然是大官,想必一定有历史沿革,所以有的人就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个官和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大有关系。 实际情况呢?当然没有任何关系。

唐朝的道和宋朝的路那有点相当于元朝的“行中书省”,换句话说是一种省,所以道也好路也罢他们的长官是一省之长官,换句话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地方政府长官,而道台呢?他真的和地方政府长官关系不大——尽管他很容易变成大贪官,但和他等级不同,而在于他自身职责。

我们可以发现书里电视剧里一旦描绘道台,往往要加一个条件:这段时间他负责发放灾粮、这段时间有一笔军饷在他手上、这段时间黄河水灾恰好是他主持。这世上哪来这么多恰好正好啊,真相就是,这个道台就是这么一个空窗期产物。


什么叫空窗期产物,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上一级和下一级都顾不上干某件事的时候,这个空隙就是空窗期产物,比方说清朝的地方政府一向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八大总督外另设各省巡抚,下面是各地州府的知府,对,就是那个可以搞三年就能搞到十万银子的知府,再下面是啥呢,就是俗称七品芝麻的知县父母官了。

那问题就来了,他们这个空隙未免太大了吧!我们首先来看总督们和巡抚们,他们作为帝国地方最高长官,名额有限人数有限,事情又多又杂,一心不能二用,找下一级吧,不好意思,下一级直接就是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知府了,这还怎么玩?

关键时刻,还是朝廷水平高,一波操作来解决这个空隙,办法很简单——设一个特别行动员不就可以了嘛!什么是特别行动员呢?就是经过朝廷认可,地方政府同意认识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特定的做某些总督巡抚做起来“杀鸡用牛刀”知府们做起来又“心有余力不足”的憋屈事。


所以说,特别行动员们,也就是道台们,并不是地方政府,他们更像现代社会中的临时有关项目办公事务处。 像这样的“临时工”们手里当然要有一定的权限,而且因为过于低级的品级将会导致无人买账。

有清一代,道台品级普遍高于知府,往往由总督府中或者巡抚衙门的中高层兼任,当然也有例外(晚清可以买道台做),拥有较强行动自主权和自由判断权——一旦涉及重要资源,道台们往往大赚一笔。


夏目历史君


就如同民国时期士兵们喜欢把军官称之为军座、师座、团座一样,清朝时期人们也喜欢把一些高级的官员称之为台,比如那时候的总督习惯被人们称之为制台、布政使习惯被人们称之为藩台、道员习惯被人们称之为道台、知府习惯被人们称之为府台等。


如果要说到清朝时期道员和知府之间的地位,那么道员的权力、地位是要比知府高的。

往下,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两个清朝时期的官职。

清朝时期知府和道员的差距

清朝时期,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员,执掌着一个府的所有大权。

而清朝时期的府相当于现如今的一个地级市,那么作为一个府最高的长官,知府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市委书记。

道员则是正四品的官员,比知府高了一个级别,是清朝时期介于省份和市之间的一个官职。

在清朝时期,主要掌管的是粮食运输、河道、海关、驿道等等非地方性的政务。

简单点说,道员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厅级官员,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不过因为清朝时期的道台并不是地方性的官职,所以皇帝为了节约人力资源,他们基本不会单独设置道员官职。


一般来说,他们会从当地省份中挑选一些和道台级别差不多的官员,让他们保留原本官职的同时,兼职道台的工作。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基本清楚了道台和知府之间的区别。

清朝时期其他的重要地方官职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清朝时期其他地方官职的地位。

在清朝时期,地方上权力最大的人物是总督,总督一般管着两到三个省份的权力,是清朝地方上最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而清朝时期的总督,品级一般是从一品,加兵部尚书衔,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副国级,加国防部长职衔。

整个清朝时期,一共存在了九大地方总督,其中,东北总督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才设置的。

地方上除了总督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巡抚,巡抚是一个省份的最高长官,既掌握着政权又掌握一部分兵权,总的来说,地位就相当于现今的省委书记。

品级一般在正二品,加兵部侍郎衔,相当于现如今的部级、加国防副部长衔。


地位再往下一级的是布政使,清朝时期的布政使品级是从二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财政和民政权力,受巡抚统辖,相当于现如今的省长。

而排在布政使之下的,则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刑法权力,地位就有点类似于现如今兼辖着公检法的副省长。

而再往下,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道员和知府了。

所以说,清朝时期的道台是要比知府地位高的。


孤客生


清朝的道员是介于省和知府之间的官职,一般情况是正四品,比从四品的知府略高一点。但特殊岗位的道缺不受品级限制,最高可以是正二品。

道员与知府的区别是,知府属于地方官,是知县的上司,主要负责诉讼、征税和教化。而道员是省直官员,属于省府派出官员,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省直各厅局和省府特派员。

道员由布政史司和按察使司分别派出,因而其职责也不同。大体上,道员分三种。

布政使司派出的,叫做分守道,其业务范围以民政、官员考绩、农桑、粮谷、赋税为主。按察使司派出的,叫分巡道,业务以司法和诉讼为主。

此外,分守道和分巡道都要兼职,比如兵备、水利、盐法、学务、河务、茶马屯田等,有军事职责的也叫兵备道。

第三类是直属总督的,不归省里管。指某一专业领域的道员,不兼职,主要是盐法、学务、河务、水利、督粮等。

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隶和两江总督这样的重臣,他们有一些特殊需要,比如学务、粮道等,要设道员管理。还有一种是中央直属,比如海关道,朝廷委托直隶总督管理。督粮道,委托漕运总督管理。

袁世凯的父亲袁保庆就是江宁盐法道,驻江宁,直属两江总督,主要的工作是为两江总督马新贻办理粮台,管理两淮盐政,实际上就是道光以前两淮盐运使。相当于70年代南京军区的后勤部长兼国家盐业专卖局局长。而且袁保庆军功卓著,是正二品大员,身份和级别与巡抚一模一样,他和当时的江宁布政使孙依言两人是马新贻最得力的助手。马新贻被刺以后,他们二人不畏权势,抵制曾国藩的欺上瞒下,仗义为马新贻出头。

分守道和分巡道分驻各地,是因为古代的交通不便,作为省府机构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不能只在省城驻在,必须就近到各地去办公,而地方的府县机构职能单一,也无法分担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所以要通过各地分设道员完成工作。

道员有的管一个府,有的管两三个府。带兵备衔的道员,有守土之责,相当于小号的巡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道员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级,而是在某些业务上是他们的上级,这一点与今天各省的业务厅局与市县和地区的关系一样。

咸丰八年,海关总税务司设立,并由外国人管理。为了监督总税务司,咸丰皇帝在全国设置了十五个海关道,除了监督和保障清廷的权益,这些海关道还负责办理所在地的外交和通商事宜。

但除了津海关道以外,其它十四个海关道均由就近的分守道和分巡道兼任,但所有的海关道均向直隶总督报告工作,是直隶总督的属下。因此,直隶总督的手也伸向各地,使直隶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晚清上海海关道邵友濂就是李鸿章派驻上海和两江的眼线。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与两江总督左宗棠为了陆防和海防争论不休,最终竟成政敌,而邵友濂在李鸿章打击左宗棠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邵友濂当时是两江总督属下的苏松太仓道,但由于兼海关道而受李鸿章节制。

道员的设立一般没有固定的常例,根据需要各朝都有变化。据《光绪实录》卷四和《清史稿,职官志三》记载,光绪中期全国设分守道二十个,分巡道七十二个,专职的津海关道一个,共计九十三个。

为了提高官制设置的效率,道员的驻地一般都要避免与知府在一起,并尽可能住在县一级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专职道员,比如直属总督的盐法道、学务道、督粮道等驻在省城或大城市。

道员一般是正四品,但正三品的缺也很多。比如慈安太后的父亲穆杨阿就是广西右江道。右江道驻柳州,由于它是兵备道,又兼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权力非常大,是个满缺,也是个肥缺。广西另一个道员肥缺是左江道,也是个兵备道,满缺,正三品,驻省城南宁。

这两个道员缺是全国有名的好缺,但也有恶名昭彰的缺,谁都不愿意去。比如琼崖兵备道,在海南,烟瘴遍地,那个年月没有空调,北方人去了基本上是找死。还有甘凉道,几乎无一日不打仗,驻地苦寒,远离京城。

不过也有一些道缺,由于天高皇帝远,管的范围宽,甚至可以作威作福,比巡抚还实惠。

比如西宁道,管理整个西藏和蒙古,在西北地界,除了陕甘总督就他官最大。西宁道全称是西宁抚治兵备道,其实就是青海巡抚,只不过它的权限不止涉及一省,而是覆盖乌里雅苏台、内蒙、西藏地区,搁在今天,差不多大半个中国都归它管。它虽然要打仗,但上面有陕甘总督顶着,一般都没有什么压力。西宁道从二品,正经的朝廷大员,乾隆以前是满缺,后来为了打胜仗,不得不“参用汉人”。

兵备道有守土之责,因此战时要求兵备道必须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慈禧的父亲惠征就是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加兵备衔,因此也是兵备道,正四品,驻芜湖。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进犯安徽,芜湖首当其冲,惠征刚刚到任,情况不明,对属下也不熟悉,所以在太平天国刚刚开始围城时就弃城逃跑。他是守城主将,他一跑,芜湖立即陷落。咸丰皇帝大怒,要抓他回京问罪。

当时弃城逃跑肯定是死罪。后来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因为弃城逃跑甚至被拉到菜市口一刀斩了。惠征胆小,跑到镇江以后就病倒了,每天担心皇帝派人来抓他,没几天就死了。


国史馆


中国的明清时期,对于各级官员的称呼已经基本上习俗化,比如“中堂”,“中丞”以及各种“台”:制台,藩台,臬台,道台等等。那么在清朝,这个“道台”究竟是个什么官呢?和知府比那个大一些呢?

其实,道台和知府(府台)之间究竟谁更大,不能笼统的比较,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员制度当中,权力和品级有的时候是统一的有的时候是不相干的,所以对于道台和知府之间,也要区分品级和实际权力来进行比较。

首先知府和道台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官。

知府,是一个地方的主官,按照清朝的划分官员分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地方的行政级别就是“省,府,县,乡”四个级别,其中省府县三级设地方主官,分别是:省级是巡抚(中丞或藩台),府州一级是知府(府台),县级是知县(县令)。乡一级不设主官。

按照这个级别划分,在清朝的知府,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知府的品级是从四品。

清朝的道台(道员),不是地方主官,也不是地方主官的副手或属下,总的来讲道台是个管事而不管人的官,管理朝廷的一些由中央直接管理和控制的事物,比如粮食征收,物流运输,盐,铁,茶的专卖,等等,所以道台是个总称,根据所管的事可以具体的成为“粮道,盐道,河道”等等。这些官员是属于受朝廷委派管理某一个省或两个省甚至是三个省的某一个专项事物。

朝廷委派的道员,直接向朝廷负责,原则上和地方主官没有上下级从属关系。

道台可以是常年固定委派官员,也可以是临时委派的巡视官员,比如巡盐道。

道台的品级一般是正四品。

这样看来,就行政权限来讲,知府在他管辖区域内的管理权限很大 ,除了兵权之外,几乎有所有的管理权限。道台只是管理一个专项事务,但是管理的区域范围要比知府大,道台至少管理一个省的某一个专项事务。

从品级上看,道台的品级比知府的品级高,并且属于“中央直管干部”。

如果按照现在的官员序列来说的话,知府相当于某地级市的市长,而道台“比如粮道”就相当于某省的“粮食局长或农业局长”。大体如此。


步武堂


一提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纵横的脑袋就多老大,实在是太TM的难解释了,既有临时性,又有变化性,真的是难死我了,为了答这道题,老子看了好几篇硕博论文,结果不看还好,看了之后,脑袋更大了。

可以肯定的是,道台是绝对比知府大的官职。

化繁为简是一门艺术,纵横在这篇文章中就简单点来讲讲清朝时期的道和道台。

正常来说,清朝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是按照“省——府——县”三级来划分,官员也是“督抚——知府——知县”来设立的,然而在这些地方行政机构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行政机构,就是道。

尽管很多历史学者将道加入到地方机构中,认为是“省——道——府——县”四级机构,纵横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道并不是设置于省和府之间的中间一级组织,而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出机构,是对省级行政机构职权的一种补充,而道也并不是只有地方道,还是具体事务的道。

也就是说,道台(道员)是在总督、巡抚之下,而比知府要高的一个官职。在清朝时期品级不是固定的,通常来说是正四品官员,但是乾隆、嘉庆年间准许道员密奏朝廷,加强了道台的地位,实际上道台的官阶可以达到三品乃至二品。

从职责上来说,道员是“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藩、臬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

也就是说,清朝时期的道分为两种,一种是掌管地方的道,一种是掌管具体事务的道.

掌管地方道就是分守道,以所辖地区而命名,实际上是省级行政机构派驻地方的行政或者检查机构。其中最为出名的应该是台湾道,属于福建省掌管的台湾行政长官,1887年台湾道升格为台湾省。

掌管具体事务的就是专业道,其实就是一个处理地方专门事物而设置的一个官职,比如这个省有河运,因此就设立一个河道,专门负责河工的,除了河道还有粮道、海关道、茶盐道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海关道,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政府曾经在开商口岸设置海关道,海关道就是负责海关事务的专门官员。

之所以道一级行政机构如此复杂,就在于它是一个复式的多级管理,灵活性是它最大的特点,因需而设是它产生的必要,在清朝顺治时期一共有199个道,而到了光绪时期就剩下一百来个道了。

可见道一级机构的变化,存在很大的临时性。

清朝设置道实际上是为了地方与专业兼顾,从而将地方行政与具体专业性强的事物联系起来。

当然,清朝时期的道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像清朝其他的行政制度一样,在不同时期是完全不同的,纵横也就解释一个大概,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史论纵横


“道台”是道员的昵称,“府台”是知府的昵称。在往上就是巡抚、总督这些大员。

笼统说来,道员和知府,品级级别上差不多,只是职务差别比较大。且听尔朱少帅吹来:

品级上看,清朝时期,一般情况下的品级,知府是从四品,道员是正四品。实际操作中也不是那么严格,因为多数道员是正职以外的兼职性职位,也有高于或低于正四品的。而知府,根据地方不同,也有正四品或五品的。 苏州、扬州、京畿这些肥富地方的知府品级,肯定要比那些穷乡僻壤的高。

职务上看,清朝知府相当于地市级父母官,总领一个州府的所有行政事宜。道员则是属于省级分管水利、学政、盐铁、粮食等等的官员。

非要对应现在的职务的话。那么,道员相当于省某厅厅长,而知府大致相当于市委书记兼市长的。(当然,清朝的行政划分跟现在差别很大,以前的州府跟现在的一个市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勉强对号入座看看吧。)

至于省某厅厅长和省下面一市市长比较,只能说职权范围的差别太大了。至于说哪个更厉害? 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假如给你个机会挑,你要厅长,还是市长?


尔朱少帅


按品级来算,道台要比知府大,在清朝道台一般是正四品,知府一般是从四品。

按管辖事务分,道台类似于现在的省厅,属于条条;知府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属于块块。道台是方面大员,知府是封疆大吏,古代确实道台高于知府。

不过,现在的省厅与地市是平级,从山东的人员安排来看,厅长一般是由市长担任,市委书记一般都能干到副省。所以现代的“知府”高于现代的“道台”。


至爱晓笑生


清朝道台为藩臬两司的辅佐官,最初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分别置正、副官,改设布政使左右参政、参议,称为“守道”,驻守在某一个地方;按察使副使、佥事,称为“巡道”,即巡查某一地方。也有因事而设而不管辖地方,如粮储道、盐法道、管河道等。

道台原来为两司临时派出去的,以原来的品级任事。到了乾隆年间,定巡守道员为正四品,使道台成为省、府、州之间的地方行政官员。守道主要掌管地方收纳钱粮等事务;巡道掌管刑名诉讼,并有监察地方的责任。



府及与府同级的直隶厅和直隶州是司、道的下属,为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每省设府的数目不同,根据人口、土地和缴纳赋税的多寡可分为大府、小府。府的长官为知府,官阶从四品。


历史军魂


道台和知府的上下关系!如果精确去理解这两个名词的真正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知府是一府之首,道台是一道之要!

那么什么是一府?什么是一道?

一府相当于现在的一市!一道相当于市级以上的经济综合体!

普遍来讲,道台级别介于知府和布政使之间!如果把一道的范围缩小到一府,两者则是平职的!


老易说事


道,清代属于特殊官员。

本来,道是总督巡抚的属官,后面成为正式的地方官员。位在知府之上。

简单说,直属总督巡抚的道一般类似于今天的专业官员,比如总督下属的粮道、河道,就相当于大军区后勤部长,国内大片区的运河管委会主任。巡抚下属的盐道、茶道,等于省盐业总公司,茶叶总公司。

此外,还有分守道,分巡道。

道的品级也不确定,最高正二品,与总督的本职同一个级别。乾隆时期才正式确定,道为正四品。后面,清政府规定,府以下官员上书朝廷必须经过道的批转,因此道正式成为省府之间的行政层级,类似解放初省内片区的派遣机构,比如浙东皖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