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孩子認字?

甜寶愛學習


教孩子認字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尤其是最開始孩子一個字也不認識,想要讓他們記住這些抽象的東西,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聯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事物來教。兒子在三歲之前,我沒有刻意去教他認字,上了幼兒園之後,才開始每天都認幾個字。現在幼兒園還沒結束,他自己讀小故事已經沒有一點問題了。說說我自己的做法。

一是隨看隨學。也就是說,看到一些比較簡單並且常用的字時,要跟孩子說這個字讀什麼,怎麼用。最好是能夠先教一些孩子經常見到並且生動有趣的字。比如,孩子常吃的水果,常見的動物,常玩的玩具等等。因為這些字平常孩子也經常說,在經過多次重複後,TA就會很容易對應起來。這些常用字是孩子以後認字的基礎,一定不要怕麻煩,隨時隨地教孩子認字是培養孩子認字興趣的開始,也會影響孩子此後對認字的認知和熱情。

二是每天定時認幾個字。不論做什麼,都怕養成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固定的時間和方式。家長可以和孩子商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比如早晨、中午或晚上,拿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認3-5個字。或者先認1個字,兩週之後改成2個字,以此類推。別小看這1個、2個字,積累的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會認識很多字。我們通常是在晚上認字,每天晚上認5個,配合圖片和字卡來進行。

三是結合繪本來認字。俗話說:學以致用。學會了字之後要運用才能鞏固提高,否則,孩子看到沒有用處也會失去興趣。怎麼用呢?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很簡單的大多是常用字的繪本,其中會大量出現我們之前認過的字。每當看到孩子認識的字,家長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即使孩子忘了,也不要著急,多重複幾遍肯定會記住的。有條件的家長甚至可以給孩子編小故事,就用剛剛學過的字。這會讓孩子印象特別深刻。

四是選擇合適的教材。市面上的識字書有很多,女兒小時候我就隨便買了些字卡,也買了些書,但效果並不是很好,可能也與當時沒有堅持有關。現在,我是聽同事介紹買了一套《四五快讀》的書,它的好處是在新認識的漢字後面會有一篇小故事配合複習。這樣比較省事,還能讓孩子不斷地溫習一下。不過,這本書適合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因為沒有圖片配合,因此,家長可以再買點帶圖的字卡配合使用。

以上是我的一點教育孩子認字的心得,歡迎有經驗的爸媽一起交流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親子溝通如何說


我家孩子今年6歲,剛剛上一年級,我沒有統計過她的識字量,但是從她每天完成的作業質量看,識字多還是有不少好處:


數學作業:自己讀題目,自己完成數學作業,一頁口算一般5分鐘不到就可以完成;


語文:《小豬稀里呼嚕》閱讀作業,不用大人指導,她連猜帶蒙地自己也能讀個3-5小節;

兒歌背誦:兒歌對她來說比較簡單,一般讀個3-5遍就會背了。


我覺得認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從我家孩子識字歷程來看,我覺得有如下幾點經驗值得分享。


一定要重視閱讀!閱讀!閱讀!

我從未刻意培養孩子識字,也從來沒有買過識字卡,但我有一件事堅持了5年——那就是親子閱讀。


每天10-20分鐘,睡前跟孩子一起閱讀1-2本繪本,孩子坐在我懷中或者靠在我身側,兩人一起閱讀,我都到哪兒,孩子的眼神就跟到哪兒,無形當中,孩子就認識了很多字。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怎麼培養識字能力?

0-6個月,可以多看畫,布書、視覺卡片,培養專注力;


6-12個月,可以買有聲掛圖,培養孩子開口說話,建立形與字的聯繫;


1-2歲,開始看繪本,從圖多字少的開始看起,慢慢過渡,一直到圖文比例比較適中;


3歲左右,開始讓寶寶自己選擇繪本,你可以說一個書名,讓寶寶在書架上去把這本書拿過來,次數多了,她就會自然知道書的名字,從而認字。


另外,我常常陪我的孩子玩這樣一個遊戲——《說書名,講故事》,最開始只要說出這本書的名字,我就給她講這個故事,後面慢慢過渡到讀出封面的字,講這個故事。孩子慢慢就認識了不少繪本書名。



在生活中潛移默化。

大概從孩子中班開始,每次帶孩子出門,走在路上或者坐在車上,我們會玩一個認廣告牌的遊戲把自己認識的字念出來,認得多的有獎勵。孩子一聽有獎勵就很來勁,興致勃勃地開始認廣告牌的字了。


另外,帶孩子去超市、商場等,也可以適時陪孩子玩一下找字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認字。


總之,大量的閱讀輸入是提高孩子識字量的最好方法,其他的都是輔助手段。家長如果之前對閱讀這塊沒注意,那就從現在開始每天陪孩子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也歡迎寶爸爸媽留言分享你麼讓寶寶學會認字的經驗。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

希媽育兒


針對這個問題,我真的有很多話要說,因為我的孩子就是在四歲前已經能進行基本無障礙閱讀的,好的經驗要和大家分享,以下內容均為親測,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為什麼想教孩子識字

大約十幾年前,我們幼兒園有個小姑娘,在一次六一兒童節演出時可謂出盡風頭。為什麼呢?因為她作為小朋友代表講話是拿著稿子讀下來的,而且語言抑揚頓挫,非常流暢,幾乎驚呆了臺下的一眾家長。那時候我還沒有結婚,別的大人看到這樣的孩子最多是羨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我一直感到好奇:這個孩子是因為天資聰穎還是家長教育得好呢?我專門和她媽媽溝通了一次,媽媽就說了一句話:我們就是每天晚上一起讀書,然後她自己就會了。學霸的媽媽就是傲嬌,話說得雲淡風輕,哪裡有那麼容易呢?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產生了試一試的想法。

當時我帶的是中班孩子,也有閱讀的課程,書是繪本,非常大,我經常找每一天的空閒時間把書拿出來和孩子們一起讀。但是我發現這是有問題的,因為一個對多個的時候,你無法把控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有的孩子很專心,加上每天重複,到了學期末真的就認識了一些字,但是有的不專心,有的調皮,有時候整理紀律也要花時間,感覺量上完全不能充分。如果家長能夠配合幼兒園,每天同步鞏固,那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當時有一種感覺,就是日復一日的讀,孩子是可以自己吸收識字的。

孩子為什麼通過閱讀就能識字

兒童發展心理學表明:3——7歲是兒童識字關鍵期,在成人眼裡的文字到了孩子眼中不過是一些奇怪的圖畫而已。兒童的閱讀更多是通過圖畫來理解圖書,同時輔以文字,使文字和圖畫內容對應,達到理解的目的。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逐步吸收和理解的文字,並通過自己的思維進行重組,表現出無障礙閱讀的狀態。

哪些識字方法堅決不能用

單個識字 單個識字短期很有效,但是沒有連貫性,就是說只是認識,放到一段話裡孩子就連不起來了。這種識字方式很容易打擊到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定不能用。

小學化識字 低齡兒童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小學化的識字方式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完全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孩子學習效率低,學習過程困難,堅決不能用。

我兒子的識字探索之旅

我懷孕的時候,再次想到了那個小女孩,當時就想,我的孩子可以作為我進行識字教學探索的實驗對象,如果效果好當然不錯,如果不好,對孩子也沒有什麼壞處。於是我做了這些事:


聆聽 揭開閱讀的篇章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如果從來沒看過書,然後大人突然拿出一本書讓孩子看,或者給孩子讀,一開始會有興趣,但是很快就會厭煩,因為這種插入對孩子來說難度起點太大了,所以在閱讀前期,可以通過聆聽的方式讓孩子對書面內容進行適應和鋪墊。兒子從一個月開始,實驗正式啟動了。只要他醒著的時候,我和家人輪流抱著他,或者放在床上看著他的眼睛不停地念,主要是古詩、兒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根本不明白故事,但是故事和兒歌的韻律感非常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到了四個月的時候,我一念,孩子會有專門看著我的動作出現,到了六個月,孩子對這種活動非常享受,甚至在睡覺前會伸手找大人,用動作示意該唸了。(這真的是一件苦差事,沒有毅力很難一天天堅持)聆聽的方式讓孩子逐步適應了書面語言和語言的韻律。到了10個月的時候,孩子坐在床上,我第一次表演了故事《小兔乖乖》,這個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孩子看得哈哈大笑,這也表明他能夠理解簡單的故事了。

觀察 激發學習的興趣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忙,耐心的老爺在家沒事兒,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買了幾盒字卡,但是也不專門一個一個認,就是一下子拿出十來張,放在床上或者桌子上讓孩子玩。這個時候的孩子實際上還是非常的懵懂,大人給他一個玩具和一張字卡,在他看來那都是可以玩的,都是玩具,並沒有學習的概念,所以我兒子也撕壞了好多字卡。有時候爺爺會和兒子玩遊戲,把某個字找出來,不管對錯也不太在意,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個月,一天晚上,老爺非常得意的說:你看我家小寶。接著爺爺用字卡擺出了一句話:媽媽愛娃娃。我那兒子居然在剛剛學會說話不就就流暢的讀了出來,讓人驚訝極了。老爺受到了鼓舞,發明了一個新遊戲,用字卡組句子,孩子玩得很有興趣。現在想來,這就是連貫性的閱讀,順帶就認識字了。

閱讀 現在開始剛剛好

當孩子對文字不厭煩的時候,我把書拿出來了(看過的書很多,按照難易程度基本有個清單,這裡就不贅述了)最開始都是那種小小書,一頁紙上好大的圖,幾個字,有的大人說:這是什麼書呀,就是圖片。其實這種書最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每一次,我讓孩子先看圖:上面有什麼呀?指一指嘛。我家小寶寶指對了,我們就給他鼓掌,孩子好開心。接著就用手指頭指著字讀,不是一個一個指字,是連貫地指字,連貫地讀。一本書大約念三天,然後換另外一本,中間有時候因為忙也間斷過,但是基本上能保持。可以看到的是,這樣一來,要買的書會很多,所以我選擇和認識的家庭交換,這是一個比較節省的途徑。到了三歲,孩子上幼兒園了,他開始出現了一些驚人的變化。老師給我講,他一邊哭一邊指著老師桌子上的本子說:你這是不是教案本啊?(上面有字)去保健室,他指著老師的表格說,這是姓名、性別、班級。這些字都沒有專門教過,可以說長期的閱讀使孩子擁有了自主吸收的能力

學習 生活中是活教材

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孩子對文字非常敏感,我們常常把逛超市的時間當做認字的時間。超市的產品上都有字,我就讓孩子按照我的清單幫我找東西,找到了獎勵。平時走在路上,商店的標牌也是認字的內容,我一邊開車,孩子一邊在窗外找字,看看能找多少個,也會給於獎勵。孩子的時間都用來做這個,真的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調皮搗蛋了,而且由於長期的練習,他根深蒂固的認為這是遊戲,不是學習,所以從未厭煩。

識字帶給孩子的好處

塑造了自信的孩子

因為識字,孩子常常表現出一些令人驚訝的狀態,小夥伴們也很羨慕他,他可以拿書給大家講故事,所以他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書卷氣的自信,那是一種無法描述的感覺,但是很迷人。

打開了廣闊的世界

孩子常常在幼兒園的閱讀角看書,只要感興趣的,看過之後就瞭解了,比如:人體、大腦、太空、物理等等,看來很難的東西他也能自己學習,而且很難騙。因為你說的他自己就能看懂。

練就了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說話的時候詞彙特別豐富,完全都是讀書帶來的好處。比如:他一個人沒意思,會對我說:媽媽,我感覺非常孤單,有點無聊,你可以陪我玩一會兒嗎?也常常會在優美的景色中運用詩詞,有一次看到柳樹說:這還真的是萬條垂下綠絲絛啊!

現在孩子五歲多了,不能說有多麼聰明,但是感覺很通透。為什麼用這個詞?因為說一件事,他馬上會慣性的產生思路,比如:我去查查書,我們首先可以這樣做。等等這些,也讓我很有成就感。

陪伴孩子最難的是堅持,是放棄,是目標,更多需要家長的努力,大家如果覺得有用,可以關注我,看看我的微頭條,我會分享更多的做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張老師


說說我個人的體會。

我的孩子是個女孩,今年讀二年級。

在她上小學之前,曾經我也想盡各種辦法,教她識字認字。

比如買來識字卡片、《四五快讀》書,專門教她認字。

但我發現這樣專門教認字的方法,對我女兒不是很適用。

識字卡片只玩過一兩次,就收起來,放在櫃子裡。

《四五快讀》六本書,除了第一冊,至今還是嶄新。

所以,一度我也是很焦慮,儘管一直陪我女兒讀繪本、認字, 女兒仍然不怎麼認字。

不過,轉機在她上小學之前的那個暑假來了。

彷彿是突然之間,女兒一下子認得了很多字。

仔細回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女兒認得這麼多字?

除了一直堅持給女兒讀繪本之處, 還有我使出了一個小招數。

這個招數就是,有一次,當我用手機打字的時候,我的女兒湊過頭來,

想看看我寫什麼。

我故作神秘地把手機收起來, 說:”這是我的秘密,不能給你看。“

女兒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為了看我的”秘密“,開始偷偷學認字。

也許就在那個時候,當我講故事給她聽的時候,她就用心在認字。

於是當女兒認得了我手機裡寫的字, 她就哈哈大笑,以為窺視了我的秘密,得意不已。

而我也將計就計, 裝作驚訝的樣子,對她發現了我的秘密表示震驚。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有心插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教孩子認字,需要刻意為之,比如常時間堅持親子閱讀。

也需要順其自然,等待著花開的那天。

自然,等待的時候,不妨運用些育兒小技巧,催促花的綻放。


我是育兒滋味多,一名七歲女孩的媽媽,關注兒童成長、創新教育、寫作成長。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創新教育、寫作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教育、寫作經驗可以幫到你。


育兒滋味多


週末和朋友一家聚餐時,我們一起探討起孩子的識字問題,朋友家女兒6歲,9月份入學,已能獨立閱讀中等難度英文分級讀物,但稍排斥中文繪本,漢字認識較少,朋友擔心一年級學習有困難,因此報了識字班。她得知我女兒五六歲獨立閱讀繪本,目前小學二年級已獨立閱讀中短篇小說,於是向我討教女兒識字的方法,我回想了女兒認字的整個過程,其實經驗就四個字:親子閱讀。而且我還和她開玩笑:你女兒英語學習的路徑,其實就是漢語學習的路徑啊,讀的多了,自然就認識了。

回來後,我靜下來認真的想了想,誠然,認字的方式有很多種,認字班或前些年特別流行的閃卡都可以讓孩子達到認字的 目的,但我還是認為最好的方法無二,那就是親子閱讀。

之所以說親子閱讀是認字的最好方法,原因有三:

1.從人的語言發展路徑來看,基本遵循“聽-說-讀-寫”的順序。“聽”和“讀”都是“輸入”的過程。“說”和“寫“是輸出,我認為其中的“寫”包含對字的習得和書寫。“輸入”積累到一定階段,自然會“輸出”。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三年甚至三四年或者更長,以我女兒為例,自出生後不久看大卡,後來看布偶書,一歲多親子讀繪本,直到五歲多,她基本可以和我共讀,六歲時基本可以自主閱讀。

2.相較於單純教孩子的認字,孩子對“字”理解的更為立體。通過閱讀識得的字,孩子不僅“認識”,而且會較好的瞭解其義,瞭解其詞語和用法。比如“重”字,記得當時和女兒讀繪本時,有時讀“chong”,有時都“zhong”,女兒就會好奇為什麼同一個字不同的讀法,那麼我就會和她解釋什麼是多音字,以及在什麼情況下發什麼音。

3.閱讀比單純認字更為有趣。親子閱讀,父母和孩子共同沉醉於有趣的故事之中,一起我現在都很慶幸在女兒的幼兒階段和她讀了那麼多繪本,那份溫馨的女兒粘著我多講一些的畫面至今都是暖暖的回憶。

那麼如何通過親子閱讀提高孩子的認字量呢?

1.功夫在詩外,切不可為了讓孩子認字而親子閱讀。要說起親子閱讀的意義,無論是促進親子關係還是對孩子各方面的益處,簡直不勝枚舉,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在此不展開贅述,而“認字”其實是親子閱讀的“副產品”,持續的親子閱讀,有一天你會吃驚的發現,原來我的孩子竟然認識了這麼多字!這是親子閱讀“潤物細無聲”的自然結果,但倘若為了教孩子認字而閱讀,則失去了親子閱讀本來的意義,帶有功利性和強迫性的做法,孩子一定是排斥的,那麼效果自然與初衷背道而馳。

2.從“聽書”迴歸紙質書。電子產品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在線的課程、一些可以閱讀繪本的app以及可聽繪本等都為學習提供了很多新的渠道和方式,但我認為,就親子閱讀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迴歸紙質書。有些父母經常以“手機和iPad聽故事”代替為孩子讀書,這不太可取,雖然這樣同樣可以讓孩子聽到故事,但孩子看不到文字,更別說認識文字了。而且,和孩子共讀紙質書,才能讓孩子直觀體會到書的質感,而且紙質書可隨意翻閱、把玩、勾畫,這些都是電子產品無法比擬的。

3.可以不刻意的指讀。在和女兒親子閱讀的這些年,我有時會不太刻意的指讀,之所以指讀,是想通過指讀吸引孩子建立文字和圖畫之間的聯繫,而之所以又不太刻意,一是不要因為指讀分散了孩子聽故事的注意力,二是不要因為指讀破壞了孩子享受故事的過程。當然,如果孩子不喜歡這種方法,也大可不必勉強。

雖然該文是談的“識字”,但本意在閱讀,親子閱讀,真是美妙的親子歡愉時光,那麼,就從當下開始吧!


萌娃派


我的經驗是不用特意去教孩子認字。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

孩子本身是比較拒絕強迫他做某件事情的。

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讀繪本。當時記得有一家繪本的app,可以在上面借閱繪本。快遞到家,我再上面每月都會借閱不少繪本,自己也買了很多繪本。

兒子比較喜歡情節幽默的繪本,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當時的他百看不厭。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情節簡單幽默,字也不多。



認字不要急功近利

繪本一般字很少,很簡單。很多人覺得字太少就覺得不實用。其實就是這樣字少的繪本很適合孩子的年齡。

不要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讀。我從來沒有特意去教他生字。也沒有因為繪本字很少,就教他字數多的書本。

孩子需要潛移默化的教,兒子很快就會自己讀下來。他並不認識字,但是他很喜歡看圖畫,有人說對於字他也是當做圖畫來看的。



用很幽默的語言講解

我每次給兒子講繪本時都會很幽默的語言。也會和他一起角色扮演,兒子會非常喜歡這種方式。和我玩的不亦樂乎。

直到現在,如果某件事情他比較拒絕的話,用幽默的方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他都會接受。

在上小學之前,我給兒子買了一本小學課本,他已經能夠完整的讀出來了,這讓我很意外。因為我從來沒有給他測試過認識多少字。

所以認字需要潛移默化,不要急功近利。



嗨,我是jadon媽咪愛育兒。曾經的資深文案,如今的資深媽咪,喜歡研究育兒之道和父母情緒管理。可關注我。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記得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中看到過指讀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教寶寶認識字,因為是在特定的語境中,還可以很好的教給寶寶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前幾天和同事一起聊起來,她家寶寶已經3歲半了,認識20個字以上,雖然不多,但是在媽媽看來已經很棒了。他們就是通過指讀法來學習的。

指讀,就是寶貝們在閱讀時一邊用手指著字,一邊讀出字的音,原則是按句中文字的順序,手指既要指準那個字,眼睛又要注意那個字,達到眼、手、口、腦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完成字音、字形的結合工作,使它們合二為一。指讀不但對寶貝識字有幫助,對校正寶貝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益處。(摘自百度經驗)

在這之前我們讀繪本從來不用這個方法,因為當孩子還沒有認字的意識時,個人認為指讀會影響到孩子對繪本圖片的理解和認識。因為繪本的美,絕不僅僅是文字,更多的是在圖片上。但是最近孩子開始進入認字的敏感期,經常會問到我“這個字念什麼?那個字念什麼?是什麼?”我開始對於他熟悉的繪本進行指讀。首先這些繪本故事他已經很瞭解了,圖片也看了不止一次,這時候用指讀法不會再影響到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但是不刻意教給他。

在這個過程中請家長一定要注意:1)不要刻意的教孩子,比如“寶寶,我今天教你認識什麼字”,這樣寶寶會反感,3-6歲最好的學習是遊戲。 2)不要反問孩子“這個字念什麼來?我上次告訴過你”,這樣問,寶寶會很有壓力,就更會逆反,排斥認字。3)只管“指讀”就好了,終有一天你會驚喜的發現,孩子已經認識很多字了。


全媽育兒手記


教孩子認字的方法當然很多。本人是書法老師,謹從漢字本身特點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漢字學習,包括音、形、意三個重要的組成內容。

教孩子認字,可以從“音”的層面開始。就是先教孩子能讀字。這個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只要看到的字,就可以教孩子讀。



“形”的層面。這個方面要求會專業一些。要記住字,繞不過的方法,是邊寫邊記!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閱本人頭條中《小學生如何才能把學習過的生字記牢》的問答。此問答中,本人講解了兩種方法:

1、分組記憶

2、有節奏地書寫

這兩種方法對於孩子認字寫字記字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的作用。



再者,是“意”。“意”的層面可深可淺。“深”是追本溯源,探討漢字起源本質,這個對家長難度很大。建議從“淺”的層面來就可以,方法就是給字組詞,然後講解。



溫馨提示:本人頭條正在推出少兒書法“跟05老師練好字!”系列教學課程:

專題一:握筆、坐姿篇

跟05老師學握筆1:四步學會正確握筆

跟05老師學握筆2:0一起做握筆手操

跟05老師學握筆2:1橫向運動練習

跟05老師學握筆2:2縱向運動練習

跟05老師學握筆2:“8”字運動練習

跟05老師學握筆2:4旋轉運動練習

跟05老師學握筆2:5前後運動練習

跟05老師學坐姿:坐如鐘

專注少兒書法教育!我是一位有8年教齡的少兒書法老師,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與我探討有關孩子書法學習的問題!跟05老師練好字,寶媽寶爸們,帶上孩子一起來吧!

夢書閣05老師


首先,說一下我的情況。我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識字,中班時獨立閱讀童書沒有問題,到幼兒園畢業時已經能夠獨立閱讀報紙。現在上小學,在識字方面完全沒有壓力。

結合我的經驗,我覺得識字還是要來源於生活。用什麼閃卡之類的,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1、親子閱讀。可以從一起閱讀開始,大人指讀書上的漢字,時間長了,孩子會對漢字有理解,而且會記住一些頻率比較高的字。

2、逛商店。經常去超市逛逛,然後讓孩子認標籤上的漢字和數字,讓他覺得通過文字,可以掌握很多東西,比如玩具櫃檯在哪裡、喜歡的衣服要多少錢等等。關鍵就是讓孩子覺得文字是個有用的東西。

舉一反三,在馬路上我也會讓孩子認路名,然後讓孩子告訴我該往哪個方向走。這時,他會覺得識字是件特別管用的事情,會想掌握更多的漢字。

3、特殊軟件。現在網上有很多的課程,會給孩子講漢字的來源。比如“龜”,會告訴你甲骨文是什麼樣子的,表示什麼意思,然後再跟你分析是怎麼一步一步演變到現在的樣子,像講故事一樣。然後結合前面的1和2,孩子會記得特別牢,而且覺得很好玩。

通過上面這三個步驟,我的孩子才能做到識字量的大幅提升。現在,他最喜歡翻看的書,就是一套《漢字樹》。這套書很多大人都看不下去,但是我孩子能將裡面的故事娓娓道來,我特別欣慰。

希望這些方法,能給樓主一些啟發。


蘇蘇老師當媽媽


我家孩子6歲了,從來沒有正兒八經教過識字,但是孩子識字不少,最近在上一些幼小銜接的課程,他能自己單獨審題做作業。識字應該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下面是我的個人經驗。

  1. 孩子8個月大開始親子閱讀,幾乎每晚睡前都會抱著書磨磨蹭蹭。孩子不厭其煩的對一本書裡的某個情節反覆看讀,有些字無形中就在他心中紮根了。尤其喜歡《鼠小弟》,很多字在反覆閱讀鼠小弟時逐個屬實

  2. 公交車站站牌、路邊的招牌、商場的廣告牌:出門在外,孩子會好奇的問東問西,尤其等候公交車的時候,不妨一起念念站名。漢字和生活息息相關,在煙火味的生活場景認識熟悉她們,才歷久彌新。

  3. 美麗的漢字:漢字的形成和演化,實際很美。有興趣和時間的爸爸媽媽,不妨自己買一些關於漢字演化的書籍,從審美和故事的角度來給孩子重新定義漢字。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