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山西省变成一个百米深的淡水湖,会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嗳wmm


前有如果将北疆外流河额尔齐斯河之水引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或者在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使得西南季风能够深入,以此来改变区域小气候的构想,对此我都以“劳民伤财”和不可“人定胜天”破坏生态环境予以答复,毕竟大的气候环境在那里摆着,局部环境不可能拗得过整体大环境。

今有出现了如果山西省变成了一个百米深的淡水湖,会对我国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山西省的地理环境做一下了解。

从地理位置来看,山西地处我国华北地区的西部,黄河中游的东岸,属于华北向西北的过度地带,它东连河北,西临陕西,南与河南毗邻,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形图像极了一个变形的由东北——西南向的平行四边形,区域总面积约为15.67万平方千米。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从地形地貌来看,山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境内总的地势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这也是为何流经山西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汾河等河流流向也大致呈东北——西南流向。

在介绍黄土高原一文中,提到了山西高原这个地理单元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山西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境内河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且地形类型较多,包揽了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5种地形。

不过题中已经假设了将山西全省打造成一个十几万平方千米的淡水湖,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基于山西总的地势只需要在晋城至陕西省商洛市一带海拔较低处分别建造大坝即可,同时也要将山西东北部太行山脉向阴山山脉过渡地带的大同盆地桑干河谷一带给堵上。

而这个湖泊形成以后,势必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应,即“大湖效应”较为明显,而且肯定与北美的五大湖区有得一拼,毕竟二者纬度相差不大且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由于我国地处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由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水汽难以深入,而山西“大湖”的出现,夏季时可以为东南季风提供水汽,使得夏季风滋润区域扩大,而冬季时可以为干冷的冬季风增温增湿,华北、华中等地区冬季将变得相对湿润,不过大雪或暴雪等天气可能会增多,这就像美国东部以及日本海沿岸的日本广大区域多暴雪一样。

总之,如果真有如此大的湖泊出现,其发挥的生态效应是巨大的,对改善区域环境有着积极作用。不过,地质历史时期晋南大片区域确实存在过一些大的湖泊,它们是随着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萎缩直至消失的,而要靠人为复原,简直天荒夜谭。

以上内容,


地理那些事


看看前面的很多条友回答,我也来凑凑热闹,如果山西省变成一个百米深的淡水湖,会对中国环境产生什么影响,有人说改变气候,笔者可不赞同,山西省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能怎样改变气候?我们看看贝加尔湖也就是湖岸有些生机,周边还不是荒漠景观?如果你觉得贝加尔湖太小了,我们放眼到中亚地区里海,里海面积37.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山西还大一些,周边还不是沙漠遍布,也不会说周边绿草萋萋,降水充盈。如果说对周边空气湿度改善一些,降水量比原来多一点点儿,这也就足矣,大气候改变不了的,周边环境还是有变化的,北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近水楼台”,湿润的空气可以辐射得更远一些,加之我们还可以引水,降低了成本,植树造林,改变那里的荒漠环境。 (下图是里海)

山西能变成淡水湖泊,笔者想到最多的是能够改变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京津冀有救了。近几十年来,华北平原城市与人口增长非常快,目前为止,城市多达40多个,人口达3亿左右,人类的生产活动消耗大量用水,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地下水超采,成了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每年地下水超采达到60亿-80亿吨,其中大多数为难以恢复的深层地下水,而华北平原近十几年连续干旱、少雨,自然与人为的两方面因素导致华北平原环境恶化。

河北省因紧邻山西最受益,源于山西的有两条河流滹沱河和桑干河,穿过太行山山脉,最后汇入海河,有非常好的利用价值。北面可利用桑干河给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补水,目前在山西省朔州市万家寨引黄工程,经当地七里河,过朔州市城区和太平窑水库,流入桑干河,并最终流向下游京津冀地区的永定河,解决京津二市地下水超采问题。南面滹沱河正好流经石家庄,利用西柏坡水库和黄碧庄水库储蓄河水,补充多年亏欠的地下水,最南面有黄河通过。用这三条河流给华北平原生态补水,这将彻底改变华北平原缺水问题,久旱逢甘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40多个城市,3亿多人口的华北平原将成为我们国家最美的家园。

从山西引水,不用动力,没有一分钱电费,不用大搞水利工程,全流域自流水,天赐良机啊,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下图是桑干河和滹沱河


地理纵横


影响很大,首先山西省的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左右,这15.6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如果变成湖泊,肯定会形成大湖效应,在大湖效应的影响之下,山西周边的区域降水量会大大增加,这样一来我国的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干旱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一些极端天气也更容易发生。

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美国的纬度和我国差不多,但美国却经常下暴雪,特别是美国五大湖一带,美国五大湖的总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左右,如此大面积的湖泊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水汽蒸发量,那么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之时,水汽就会以雪的形式落下来,所以美国五大湖地区的暴雪尤为严重。

那么山西一旦变成湖泊,大湖效应造成的暴雪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届时每到冬季的时候,像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带,其雪灾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所以山西变成湖泊,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山西是一个富煤省,一旦它变成湖泊,地下的煤炭恐怕就没法开采了。

最后就考古学来看,在很久远之前的地质时代,山西确实有过一些大湖泊存在,但这些湖泊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了,所以山西如果变成一个大湖,具体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其实我也不敢断定,毕竟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和如果上......


种植恒星


这个问题看来题主是复古啊,因为如果从地质史上看,山西省大部地区就是湖盆,只不过并不像题主所想象那样是一个大湖,而是由多个不同湖泊组成。具体对应起来就是今天由北到南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下面是个人根据山西的地形渲染的,给上述盆地蓄上水后,绘出的一幅山西湖泊图。

会发现每个盆地基本都有成为湖泊的潜力,但需要建坝拦水,因为山西境内发育出的汾河,滹沱河,桑干河都给盆地下切出了缺口往外流了,其中桑干河,滹沱河成了海河的支流从天津入海,汾河成了黄河的支流。如果能建坝蓄水成功,就出现北高南低阶梯湖泊群了。

上述的湖泊还略显小气,南部还有黄河下切巨大缺口,如果视野扩大,把陕西的渭河盆地也考虑在内。在三门峡地区把黄河堵住且坝要高,就形成一个三门大湖了。这个湖在地质史上也曾经存在过,叫“古三门湖”,也是被黄河下切出来,水流下泄,这些区域也成了河流的流域。

好了,回到题目,如果这些湖泊存在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呢,华北会更干旱。历史上这些湖泊都存在过,为什么消失呢,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变干旱了,大部分湖泊被蒸发了,现在的运城盐池就是因为处在这些湖泊的最低点,积累了大量的盐层。如果要形成这些湖泊,因为需水量巨大且区域降水量少,则要牺牲海河,黄河输入华北的水量,华北本就缺水局面会加剧。

其次从三门峡水库效果,这些湖泊将会被众多河流携带的巨量泥沙淤积,最终还是变成河流发育。同时这个过程中,少去了很多肥沃耕地,粮食估计要吃紧。山西还是产煤大省,大都就在这些盆地里,我国会少了煤炭来源。考虑到我国的煤电大国,届时如果水电不能补掉缺口,我国面临缺电局面等等。

所以在降水量没有大的变化下,这些湖泊想想就好了。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这个是几年前关于水平面上升的图。图中水面高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海拔一千米。如果山西成了百米深的湖,你看地图上黄色的部分(和山西颜色一样的部分)基本都处于水面之下了。



驕傲50388901


3000万父老乡亲都会问候你老母亲的,你妈肯定后悔生你!


咯go哦咯了


不是假如,太原盆地原来就是晋阳湖,在介休市打井打到一百二十多米就是湖底,在樊王有船窟村,以前停船码头,不远处有文峰塔,平遥宝塔山上有宝塔,都是上古的航标。如果现在成湖,盆地的人都的回到吕梁山和太岳山上定居,水患无穷,还的请禹治水。


五六x


会不会没醋吃了。糖醋排骨怎么办,拍黄瓜怎么办,糖醋里脊怎么办。


JAVA是世上最好的语言


就单独个小浪底水利枢纽如果决堤山东,河南都将化为乌有,如果山西搞个沿汾河盆地形的湖,你认为黄河以南,太行山以东区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天地不流星


山西是黄土高原,属于湿陷性黄土,没多久就会造成泄露,山西面积16万平方公里,100米的深湖,总水量达到16000亿立方水!三峡才393亿立方水。所以山西变成100米的深湖改变的环境不光是中国,应该是世界范围这个级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