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族拔羌姆


门巴拔羌姆流传于错那县勒布办事处基巴乡、贡日乡。“拔”在汉语中意为面具,“羌姆”则为跳神舞,是一种宗教舞蹈。据基巴乡杂嘎拉康喇嘛乌金曲增老人介绍,拔羌姆这种寺庙艺术是德登·热那林巴改编的,产生于15世纪,是德登·热那林巴根据经书《桑堆》和《珠巴嘎吉》改编而成。撰文/索穷

拔羌姆于每年藏历年选个吉日在基巴杂嘎拉康和贡日白日寺外面举办,形成了基巴杂嘎和贡日白日两个派别,俗称本羌姆和雨羌姆,本羌姆意为官员跳神舞,雨羌姆意为众人或下层跳神舞。每当跳拔羌姆前,先由拔羌姆的羌本向每个表演者收九碗小麦作酒,还收糌粑、肉等食品。撰文/索穷

而后羌本持着一条哈达和西藏旧银币章嘎嘎布二枚,前往勒布官员驻地,准许演拔羌姆,官员会说:“可演,但酒要喝得适量,不许闹事,要和睦相处。”得到官员的准许后,羌本手拿哈达,再到附近的村寨去化缘。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跳拔羌姆时,当地群众还要到杂嘎拉康和白日寺向神和鲁进行祭供,并通过寺院老者祭供鹿神和湖神。有这样的民间传说,人还未到之时是鹿开辟了羊肠小道。所以,人们感激鹿,从而产生了向鹿祭供的习俗。在勒布辖区的山谷里有许多天然湖,水情好坏直接影响到门巴族群众的生活及安危,当人们还未能认识这种现象时,产生了祭供神湖的习俗。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祭祀时,还有咏诵《措索》、《赞索》、《吉索》、《鲁索》的习俗。诵《赞索》和《吉索》时要煨桑叶,用红茶和酥油在火苗上烧;诵《赞索》时不能食肉饮酒,要用五米包谷和荞麦撒在象征“鲁”的祭坛上并加点水。根据所祭对象不同,祭品也有所差异。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拔羌姆中有介绍门巴族地区风俗人情的内容,也有介绍人间生死轮回的藏传佛教内容,还有在封建阶级社会中人们向往自由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内容。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在拔羌姆的演出程序中,“萨堆”起净化场地的作用,由两个人表演,一个扮猪神或十二生肖之猪,一个人扮演牛神或十二生肖之牛,牛神面具是黑、黄色;猪神面具是黑色。两人服饰一样——即门巴群众生活中穿的上衣和裤子,上披“波嘎”服,即一般羌姆舞中通用的宽袖大袍。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用五色布做成的带子,从两肩上斜有小铜铃,背上挂有小佛盒和一把小刀。右手持长刀,左手“扁达”,腰系五色绸带,如今也用门巴族自己编织的红色宽腰带,做工精细,用起来简便。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拔羌姆的伴奏乐器只有鼓和钹,鼓点有二鼓、八鼓、十四鼓、九鼓、四鼓、六鼓、十五鼓、三鼓、十三鼓、二十八鼓;舞蹈动作粗犷而肃穆。舞蹈队形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绕圈、内收圈、羊肠形、两横交叉形、八角形等;唱腔与门巴族的民歌有相似之处。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另外,拔羌姆还有 “四介绍”:一介绍门巴族人民打猎生产情况;二介绍门巴族婚庆等节庆习俗,三介绍世间轮回;四介绍门巴族人民如何与自然和压迫阶级斗争,以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作比喻,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撰文/索穷 图片来源/本刊编辑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