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每個企業家都對家族企業的發展都持不同的觀點,而對於香港的企業家們來說,他們非常注重家族產業的隱私問題,他們會把家族產中最重要的業務只交給家族的直系親屬來打理。李嘉誠家族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但是李澤鉅在前段時間的公司年會上表示,自己可能會選擇在60歲時就退休,不會像父親那樣做到90歲。目前李澤鉅已經接手了父親的長和實業,他還表示未來很有可能將引進職業經理人去管理公司核心事務,這也就意味著李澤鉅要逐漸去掉公司的家族化。其實這樣也未曾不可,找一個比自己更適合管理企業的人,自己能更有時間來享受生活。

實際上中國將公司去家族化做的最好的當屬王健林,很多人只知道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卻不知道王健林還有4個弟弟。從公司成立那天起,他的這4個弟弟就從來沒有進過萬達集團上班。在外界看來甚至會覺得王健林對親戚不管不顧,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我們知道,王健林持有萬達集團98%的股權,其餘2%則由兒子王思聰持有,但是王健林不讓弟弟們來公司工作,並不代表他對弟弟們不管不顧,實際上他在萬達電影上市之際,就已經送給了每個弟弟600萬股,並且每個人在年底還能得到上百萬的分紅。如今萬達電影的股票上漲,弟弟們手中的這些原始股的價值也達到了上億元。

除了王建林之外,還有一位大佬同樣對於去企業家族化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就是遼寧忠旺集團創始人劉忠田。很多人可能對於這個名字很陌生,在歷屆富豪榜上也很少關注過他,但是劉忠田可是一位被大大忽略的隱形富豪企業家,他的身家最高時曾經達到460億元。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劉忠田出生於1963年,在他15歲時就敢一個人來到吉林山區做木材生意,當時他的兜裡只有200元,不過他硬是靠著自己與生俱來的商業頭腦把生意做起來。80年代時,小有積蓄的劉忠田又來到浙江做起了鋁製品生意,並且在30歲時創辦了忠旺集團。

公司最初只不過生產鋁材質的窗框和門框,不過靠這些生意卻讓劉忠田公司的資產積累到上億元。到了1996年,有一家美國鋁業公司看上了劉忠田的公司,開價4個億想要併購忠旺集團,當時美國人開出的這個價碼非常吸引人,但是劉忠田卻認為不能將中國的企業落入到外國人手中,於是就婉言回絕了。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事實證明,劉忠田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他沒有因小失大。2008年忠旺集團已經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鋁材料製造商,並且很快就成功在香港上市。在經濟危機爆發的背景下,仍然創造了當時全球最大的IPO紀錄,劉忠田也以460億元的身價第一次成為中國首富。

實際上,為了能夠加快公司上市的進程,劉忠田在忠旺集團上市的10年前就實行了去企業家族化,當時包括他的妻子和親弟弟在內的很多親戚都在他的公司擔任不同的職務,而劉忠田此時開始“大義滅親”,將這些親戚們都請出了公司,就連自己的妻子都被他趕回了家中。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劉忠田在每個親戚離開之前,給每人500萬元讓他們自己去發展,也算是讓他們沒有白跟自己一場。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

要知道20年的500萬可是相當於如今的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劉忠田當時的實力有多麼雄厚。劉忠田是一位非常有頭腦的企業家,他早就預測到公司家族化是阻礙公司發展的一大因素,於是很早就實行了去家族化的措施,並且還給了每個親戚500萬元。劉忠田的想法就是,雖然你們不跟我幹了,但我也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15歲用200元做生意成首富,為事業將親戚請離公司,卻每人給500萬。其實相比較於財富榜坐擁上千億資產的富豪們,劉忠田手中的財富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他是不折不扣的隱形富豪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