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走进孝姑镇紫云村2组,原来起伏不平的土坡、荒山,如今已是一片绿色的层层梯土,眼前是一株株、一排排、一片片冠如伞盖的柑橘树,鼻尖飘过阵阵橘花香。

眼前这800多亩柑橘林,正是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魏健带领周边群众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魏健查看正在坡改梯的荒山

回乡创业

时间倒回到2013年,外出打拼多年的魏健带着建设家乡的满腔热忱,放弃了外地高薪工作回到紫云村,准备带领乡亲创业致富,改善家乡贫困落后面貌。

紫云村有种植柑橘的历史,镇政府也在大力推进规模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后,魏健决定继续走柑橘种植这条路,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要走的是高品质、绿色水果路线。他先后流转土地、荒山共60余亩,经过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变荒山为梯土,改良土壤后,种上柑橘苗。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成长中的柑橘苗

在魏健的带动和鼓舞下,周边20户村民跟随他的步伐,种下了希望。柑橘苗成长初期,他一天24小时有10个小时都在山上、在地里。当大家都在家午休时,他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上山查看树苗是否有病虫害;当下雨时,他冒着风雨,去地里疏排积水。

200多亩的柑橘地,从改土、种植到管护他从未间断过,手把手的教农户管理技术。就这样,经过他的细心呵护与照料,幼苗一点一点的长大。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成片的柑橘林

艰难创业

2017年秋天,柑橘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魏健说:“小时候,我想当警察成为大家的英雄,随着时间的变迁,我渐渐明白了想成为英雄不仅仅是为民除害,让村民们更加富裕也是英雄。”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拼搏,花去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大笔的负债,他终于成功了。但是大家种下去的是希望,如今却为之苦恼了。

随着种植户和产品的增加,销售却成了难题。这一年,当地市场零售过剩,外地产品收购商,借机打压市场,导致收购价格极低,就连当年的成本都无法收回,还有那么多负债,面对银行高额利息,魏健不禁陷入了沉思,该怎么办?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魏建正在管护柑橘苗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果大味甜的紫云柑橘

2018年,全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魏健觉得产业发展的“春天”就要来了,他决定放手一搏。

他多次前往眉山、丹棱、浦江等地学习当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技巧。回来后,召集所有种植户开会商讨如何应对市场上的销售难问题。大家各抒己见,都在为发展出谋划策。

最后一致认为水果品质保证是关键,必须要做到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绿色无污染,其次是解决销售难的问题。转眼又到了秋天柑橘成熟的季节,这一年的柑橘通过严格管控,果然与去年大不相同,不仅果体均匀,有光泽,而且果味纯正,汁多皮薄。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火爆的朋友圈

一想到如此优良的果子却被批发商低价收购,魏健心里挺不服气的。为什么不自己做批发商呢?以往传统的销售模式单靠在本地市场售卖,不仅不可能销售完所有柑橘,而且价格也非常低廉。

只有将产品推向国内的大中城市柑橘市场,让更多回味乡下味道的城市人品尝到真正的“好货”,才有可能卖得起好价钱。

怎样才能推向这些大市场呢?网销模式!一开始,他先自己在朋友圈试点做起了微商,然后发动农户在各自的朋友圈内将紫云的柑橘产品展示出来,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

朋友们一传十,十传百,订单自然越来越多。精心挑选的上等果、精品果装进印有“孝姑云亭”商标的精美包装箱,这样一件一件地打包出库走出紫云,飞向全国各地。

带头致富

就这样,紫云的柑橘在微商界柑橘市场占了一席之地,分得了一杯羹,为群众创富增收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网络销售,农户平均每吨柑橘多卖3000元,仅是每吨多卖的钱,就够他们一年的管理和其他花销费用。看着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橘子,魏健笑了,其他的农户也笑了,而且是笑的那样幸福。他说:“感谢乡亲们的信任,更要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柑橘采摘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柑橘的筛选和包装

今年,魏健还在寻求其他网销模式,争取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聚划算等知名购物网站再占市场,为群众找到更多、更好的销售道路,带领更多的人致富奔康。

想吃紫云柑橘的请联系

魏健:13541942868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策划:卞仁超

监制:岑正权

审核:陈伟丽

吃!孝姑“紫云山”“花果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