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1955年,北京電車公司新建的從天橋到紅橋有軌電車線路通車。不到十年後,最後一輛噹噹車從北京的路上消失。圖:高宏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2、1956年,北京宣武門內大街。遠處的城樓即宣武門城樓。如今連宣武區都沒了。 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3、1956年,從北京展覽館鳥瞰西直門外大街。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4、1957年,北京南禮士路。南禮士路曾經是北京的西郊,其實坐地鐵的都知道,從復興門站 坐到南禮士路站剛起步就停車了。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5、1958年,北京胡同大掃除。其實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居委會還時不常給家家戶戶帖條, 通知某月某日集體搞衛生。後來,有了物業,再難見到此情此景。圖:馮文岡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6、1958年,位於復興門外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址落成。在當時,畫面右邊的城牆如同“老北京”與“新北京”的天然分界線。幾年後,這道分界線消失了。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7、1958年,西長安街西單路口。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8、1958年,北京街頭郵遞員。那時候騎個三輪兒摩托那是相當的拉風,遠不像今日摩的那般不上檔次。圖:馮文岡。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9、1959年,北京四大百貨商場之一——北京東安市場。如今這兒叫新東安。圖:陳肇宗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0、1960年,德勝門外的首都出租汽車公司停車場。那時,出租車更多是為有限的外賓和高級內賓服務。畢竟五毛錢起步,對於當時習慣於以“分”為單位買票的市民來說,著實有點無福 消受。圖:魏中時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1、1961年,北京長辛店機車車輛廠一瞥。 圖:高宏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2、1962年,北京西單遊藝社舊址。早年間,王世臣、侯寶林、郭啟儒、連闊如、魏喜奎等藝術家當年都曾在此演出,後改為“戲曲演員學習班”,由政府組織戲曲演員學習革命道理,為舊演員成為革命文藝工作者打下基礎。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3、1964年,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老北京離市中心最近的監獄。圖:西檔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4、1963年,東四人民市場百貨部一角。暖瓶不但被擺在顯著位置,還擺了好幾個櫃檯,不難看出當時其在家居生活中的奢侈品地位。 圖:陳黃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5、1969年,北京地鐵一號線通車。當時的地鐵擠麼?答案是不擠。因為那會兒地鐵主要是服務戰備。在當時坐地鐵是不買票的,但得有介紹信。圖:王胡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6、1973年春,鐵道部門外。圖:黃小兵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7、1979年,王府井大街。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8、1975年,西城區許多多群眾熱烈歡送知識青年赴農村插隊落戶。跟“老三屆”比起來,他們還是幸福的。畢竟就在京郊插隊,有條件的青年週末還能坐長途車回家打打牙祭。圖:王胡.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19、1976年,站在當時北京制高點北京飯店新樓眺望老北京。圖:黃小兵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20、1979年,北京崇文門。當年崇文門菜市場是當地的商業地標。如今,地標是新世界百貨。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北京,居委會通知集體搞衛生,坐地鐵不用買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