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華南虎”粵泰股份忽悠式增持被罰 扣非淨利潤下滑近100%

業績暴跌、債務滾雪球、忽悠式增持等事件頻出,讓投資者難以相信這家昔日的“華南虎”粵泰股份會威風重振。那麼,導致這家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成功逆轉?

《投資者網》謝瑩潔

曾經與富力並稱“華南虎”的粵泰股份,如今已經奄奄一息。連續發佈多則控股股東股權被輪候凍結公告後,公司披露了去年年報,2018年歸母淨利潤為2.9億元,同比減少75.17%,扣非淨利潤僅0.02億元,同比減少99.8%。受困於債務危機,粵泰股份自2018年11月起資金、資產陸續被凍結,公司經營遭受重挫。

4月10日,公司公告稱,實控人楊樹坪因增持計劃違規,被廣東證監局警示。而就在市場對粵泰股份利空消息已習以為常時,4月24日粵泰股份公佈了一則重磅,北方信託擬向其提供不超過63億元的授信規模。不過二級市場情況反響平平,投資者似乎仍對此不抱有任何希望,對於此次授信,有媒體評價為,北方信託不得以才出手營救,但這一舉動無異於“抱薪救火”。

昔日“华南虎”粤泰股份忽悠式增持被罚 扣非净利润下滑近100%

債務危機重重

隨著監管層的介入,粵泰股份的資本故事再也難以續寫。4月29日,公司發佈年報稱,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2.76億元,同比減少41.52%;歸母淨利潤為2.9億元,同比減少75.17%。對於業績驟降的原因,公司的解釋為“上年同期將淮南中校區項目一次性轉讓給永嘉商業,形成一次性收入21.22億。”

昔日“华南虎”粤泰股份忽悠式增持被罚 扣非净利润下滑近100%

2017年,粵泰股份通過出售上述項目,業績實現飛躍,實控人楊樹坪於是打算如法炮製,並不斷謀求江門市碧海銀湖房地產有限公司控制權。2018年,該項目原實控人李嘉誠撤出,楊樹坪間接取得其控制權,並意圖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但因公司資金狀況吃緊,交易難以順利。

2018年3月,粵泰股份找來了幫手,北方信託向其全資子公司江門市粵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供不超10億元的借款。三個月後,粵泰股份公告,擬以現金22.92億元收購碧海銀湖公司60%股權。

但這一關聯交易引起上交所警覺,2018年6月,上交所發出問詢函直指其“依賴出售項目盈利”,提到粵泰股份能完成業績承諾,賣項目是重要原因,並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是否有足夠資金完成相關交易、是否有具體的資金籌措安排,本次收購是否進一步加劇公司的債務負擔。不久後的7月4日,粵泰股份宣佈取消此次收購。

授信與紓困

交易最終以失敗告終,毫無疑問,粵泰股份靠出售成熟項目來扭虧的算盤再也打不下去了。更為慘淡的是,因債務危機爆發,公司資金、資產遭遇大幅凍結。2018年11月14日,粵泰股份公告稱,因涉及借款糾紛,公司及下屬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總計11個,合計司法凍結金額10.16億元,實際凍結金額442.37萬元,且多處資產被查封。

此後,粵泰股份一直利空不斷,控股股東股權被輪候凍結,公司陷入借款糾紛案,股價跌跌不休。不忍看著10億元貸款被打水漂,北方信託決定出手相救,4月24日,粵泰股份公告,北方國際信託將為粵泰股份提供不超過63億元的授信規模。雙方合作期限不超過5年,融資成本高至年11.2%以上。

具體而言,北方信託將包括,但不限於就粵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票質押融資、查封的資產開展再融資合作,或其他方式開展投融資合作,合作規模不超過15億元;同時將就粵泰股份旗下廣州天鵝灣二期和廣州僑林苑底商、江門悅泰70層、淮南公園天鵝灣、淮南洞山天鵝灣共計五個項目,通過債務重組及新增開發資金的方式提供融資約48億元。

抱薪去救火

對於北方信託此時的入場紓困,業內評價為“抱薪救火”,63億元的授信僅夠公司償還短期欠債。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3.91億元,短期借款已高達35.3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4.44億元,代表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為1.54與0.4,低於正常值。

眼下,粵泰股份債務問題或許能因此迎刃而解,但後續發展仍是難題。因經營問題爆發,公司已遭遇一輪高管離職潮,今年1月,粵泰股份公告稱,為了公司儘快化解債務風險,建立符合公司長遠發展的機制,楊樹坪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而就在公告發布的10多天前,公司董事何德贊、範志強、陳湘雲3人也由於工作原因,集體請辭董事職位。

除此之外,公司亦遭受了監管與輿論的壓力。4月9日廣東證監局下發,《關於對楊樹坪採取出具警示函的決定》,指出實控人楊樹坪未在承諾期內完成增持粵泰股份股票計劃,且未提出新承諾替代原有承諾或者提出豁免履行承諾義務提交粵泰股份股東大會審議。

在此之前的3月20日晚,粵泰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楊樹坪等因未能籌集到相應的增持資金,決定終止實施原定的4億元至10億元增持計劃。這一增持計劃發佈於2018年6月,彼時公司股價遭遇重挫,但粵泰股份控股股東質押率已接近100%。

在被出具警示函後,公司為何仍未提出新的增持承諾?而導致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目前公司又建立了怎樣的新機制?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近日《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致電並向粵泰股份董秘蔡錦鷺、證券事務代表徐廣晉發去採訪函,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郵件也未得到回覆。(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