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德國重罰40多億!保時捷也造假,還想緊抱中國大腿

近日,奔馳汽車發生在中國維權風波後,國際對於德國汽車品牌的"製造技藝"的質疑也隨之"甚囂塵上"。

5月7日,據聯合早報消息,德國斯圖加特檢察官辦公室指出,德國大眾集團旗下的保時捷(Porsche)公司已接受約40.5億元人民幣(5.35億歐元)的罰款,成為因柴油車"排放門"醜聞中被處罰的又一德系汽車巨頭。

遭德國重罰40多億!保時捷也造假,還想緊抱中國大腿

德國中文網瞭解到,保時捷週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保時捷本身從未開發過柴油發動機,但其管理人員未能正確監督柴油發動機在車輛中的使用,導致了斯圖加特檢察官的調查。

斯圖加特市檢方還表示,保時捷尚未對檢察官的調查結果提出上訴。但保時捷證實了這筆罰款,並表示檢方對該公司的訴訟已經結束。

保時捷公司放棄上訴,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訴訟畫上句號是邁向徹底結束柴油車“排放門”事件的重要一步。

不過,檢方補充稱,罰款並不妨礙針對與保時捷柴油操縱有關的個人的訴訟。

遭德國重罰40多億!保時捷也造假,還想緊抱中國大腿

德國汽車業“排放門”醜聞於2015年爆發。

從大眾汽車集團開始,寶馬、戴姆勒陸續被查實通過軟件調整柴油發動機工作狀態,從而使氮氧化物排放在尾氣檢測狀態下達標,以掩蓋發動機在正常行駛狀態下排放大幅超標的真相。

遭德國重罰40多億!保時捷也造假,還想緊抱中國大腿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交通局針對保時捷公司的調查結果,排放造假涉及大約9.9萬輛保時捷汽車。

然而,對比罰款帶來的"傷害",更讓保時捷感到擔憂的,無疑是品牌在國際已經名譽掃地。

據瞭解,保時捷是利潤率最高的豪華車企。2018年財報顯示,保時捷全球實現營業收入258億歐元,同比2017年的235億歐元增長10%,營業利潤增長2.7%達到41億歐元,營業利潤率達到15.9%。

相比之下,2018財年奧迪的營業利潤率為6%,戴姆勒集團為4.5%,寶馬集團為10.1%。

尤其是,中國市場對保時捷的重要性更是不在話下。 數據顯示,2018年保時捷在中國賣出了80108輛汽車,同比增長12%。

據此,中國連續第四年成為保時捷全球銷量最大單一市場,佔據保時捷全球銷量的30%。

遭德國重罰40多億!保時捷也造假,還想緊抱中國大腿

近日,同為德國汽車巨頭的寶馬公司也被爆出,因涉嫌勾結壟斷,寶馬即將面臨14億歐元(16億美元)的潛在罰款。

然而,在"罰款烏雲"的籠罩之下,寶馬卻能在中國市場實現動態增長,第一季度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10.2%至16.8萬輛。

對此有人認為,保時捷想起死回生,就不得不"緊緊抱住"中國這棵大樹。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