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他們白天混跡於上班的人群中,待在辦公室裡,做著五花八門的工作,與普通的“打工族”們並無二樣。而到了晚上,他們的想象力藉由夜色開始升騰,忘我地創造著屬於自己的世界……就是這些安於寂寞的小職員們,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

卡夫卡•保險公司職員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幼時受的是德語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學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後來迫於父命改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傷保險公司供職。


職業與寫作的矛盾長期困擾著卡夫卡。大學畢業時,卡夫卡對選擇職業的要求是:“這個職位不得與文學有任何聯繫;以文學為掙錢的職業在他的心目中是剝奪文學創作的尊嚴。掙錢職業和寫作應該絕對分開,二者的‘混合’,比如記者的行業,亦為卡夫卡所否定。”在這一點上,卡夫卡的朋友布羅德曾經深受卡夫卡的影響,這使布羅德也經歷了一陣非常痛苦的時刻,不過,後來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卡夫卡的觀點。“我(像他一樣)出於對藝術的尊重,在最可厭的、遠離藝術的、枯燥乏味的法律職業中折磨自己,直至很久以後才走上了戲劇評論和音樂評論的道路。今天我認為卡夫卡在這一點上的嚴格態度是一種高尚的迷誤。我後悔我自己像卡夫卡那樣在辦公室裡任由成百上千個毫無樂趣的時辰在幾乎是絕望的心情中流逝,從而褻瀆了上帝崇高的造物——時間。”卡夫卡卻沒有像布羅德那樣隨機應變,自1907年10月他進保險公司供職後,一直到 1922年退休,他均在保險公司工作。保險公司裡無所事事的無謂工作同他熱烈而執著的創作生活簡直是令人絕望的對比。

卡夫卡還說過,“寫作和辦公室相互排斥。寫作位於內心深處,而辦公室漂浮在生活的表面。這種永遠的忽上忽下必然將我撕成碎片。”卡夫卡的生存就是為了寫作,而要生存首先得工作。工作帶來不幸,不幸刺激寫作,寫作耗盡了生命。

卡夫卡為他的職業工作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他也因而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和資料,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寫作上的真正自由,而後者對於作家來講也許是最重要的。

佩索阿•外貿公司翻譯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佩索阿是位險些被埋沒的文學天才。像不少天才人物一樣,佩索阿生前一直默默無聞,鮮為人知,去世若干年後才為世人所“發現”,並顯示出他對葡萄牙現代文學的巨大影響,確立了他在葡萄牙現代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且漸漸在整個西方文學界受到推崇。


中等身材,略顯清瘦的臉上一副濃眉大眼,嘴上一撮小鬍子。他,總是穿戴整齊,通常是一套深色西裝,配上一枚端莊的領帶或領結,再加一頂薄呢帽子。他的生活也是那麼清楚規律,每天準時上下班,坐在辦公室裡為外貿公司翻譯各類商業書信。

他終身未婚,雖然有過一次短暫的羅曼史。他極少出門,17歲以後,基本上只呆在首都市內。他沉默寡言,沒有什麼親人或親近的朋友。除了酗酒,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雖然“杯中物”是他47歲就離開人世的罪魁禍首。

誰會想到,這個孤獨的現代單身上班族,不但是葡萄牙語詩歌史上的佼佼者,而且在他辭世半世紀後,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傑出的現代詩人之一?更令人驚訝的是,相對於他平淡規律的生活,他透過文學創造了一個可能是人類詩史上最豐富多元的虛構世界。

胡安·魯爾福•推銷員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現實生活中的胡安·魯爾福跟卡夫卡一樣,從來只是一名謹小慎微的小職員,他是一邊報考公務員,一邊開始其艱澀的文學創作的。魯爾福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移民處當一名管理檔案的職員,後來又當過旅社業務推銷員,而在1953年、1955年分別出版短篇小說集《燃燒的原野》與巔峰之作《佩德羅·巴拉莫》後,魯爾福亦並未投身全職作家的行列,照舊繼續他輪胎推銷的職業生涯,這其中的玄關可謂讓人費解。


如果說《佩德羅·巴拉莫》在1955年遭到冷遇的情況一直未變的話,魯爾福的選擇最為順理成章,然而當兩年後此書被伯樂所識、並奉為經典後,魯爾福仍然甘心於小職員的生涯,便是讓後人難解的一個謎題。對此,《燃燒的原野》譯者張偉劼說他了解到的有兩種說法,一說魯爾福在寫出《佩德羅·巴拉莫》後意識到自己江郎才盡,於是主動退出文壇;二說他活在《佩德羅·巴拉莫》的巨大陰影下,終日嗜酒消沉。

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而第二種說法則比較無稽,像魯爾福這樣遊歷豐富的堅韌角色,豈是說垮就垮?要想尋覓魯爾福悄然隱退文壇的線索,也許只能回到他那篇《回憶與懷念》,也許魯爾福並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在寫完《佩德羅·巴拉莫》後便金盆洗手,因為在《回憶與懷念》裡,他寫道:“不是我綴筆不寫作了,我仍在寫我沒有完成的東西。在整個那種局面下,我覺得有點孤獨”,也許魯爾福並沒有金盆洗手,他只是如博爾赫斯所說的,從來不認為出書是一個作家的本命,相反,他可能認為被遺忘與被冷落才是作家的本命,而那些追逐斗轉星移的文學花招的新秀,魯爾福形容他們為“狼群”,他本人卻只是沉默耐勞的金牛,用最低的姿態開拓最苦的文學之路,那是一種懼怕聚光燈的性情。

1952年胡安·魯爾福失業,導火索是他向公司要求提供一部收音機,以稀釋荒涼旅途上的孤寂,這個不擅自剖的人到底要從收音機沙粒似的雜音中獲得怎樣的藉?可能是那“沙沙……”聲所提示的遙遠過去。他沒有辦法回到過去,最後只能把自己的沉默融化成童年小鎮的煙霧,恐怕是連八卦先師毛姆大叔都無從穿透魯爾福的沉默了。

布魯諾·舒爾茨•中學美術教師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舒爾茨1892年出生于波蘭的德羅戈貝奇小城。父親是個藏書家,經營一家衣料鋪。這個鋪子後來為舒爾茨的作品中成為儲藏幻想的倉庫,存放神話的密室。他學過三年建築,自學繪畫,最終成了一名中學美術教師。他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萌生寫小說的念頭,想用文學創作調劑枯燥的生活。


布魯諾.舒爾茨一生居住在這個漂移不定的家鄉小鎮,如同寄居於一塊浮冰之上。他雖然很少離開故鄉,但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故鄉卻先後歸屬於四個國家。在大地上沒有固定的國土,只有生活在無邊的時間和想象中。這就是猶太人的命運。

年輕的時候,布魯諾.舒爾茨曾短期在維也納和省城利沃夫學習過建築,後來回到家鄉在一所中學做美術和手工課教師。他的學生、戰後成為指揮家的阿爾弗雷德?施賴爾回憶說,舒爾茨總是穿著一件法蘭絨外套,脖子上圍著圍巾,走路的姿勢像一隻鳥。他喜歡在課堂上講故事,在他講述中,一支鉛筆,一個不顯眼的水罐或者一個磚爐都有自己的歷史以及與我們相似的生活方式,就像人類一樣。

布魯諾·舒爾茨生性害羞,從小體弱多病,被人稱為“納迪恩加”,意思是:倒黴蛋。這是他的“駝背小人”。儘管他六歲時就畫出成熟得令人吃驚的畫,但笨拙和孤僻使他無從立身。布魯諾•舒爾茨和本雅明都屬於不可歸類的天才,他們同樣複雜、深刻、格格不入,同樣敏感、憂鬱、自憐,同樣一生平淡無奇,死的驚世駭俗。“熟悉各種命運的人,有一種命運熟悉他(西川語)”。

理查德·耶茨•文案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耶茨1926年出生於紐約揚克斯市,幼年時家庭生活並不安穩,三歲那年父母離異,在大蕭條時代,母親帶著他和姐姐在曼哈頓艱難度日,母親酗酒、容易歇斯底里,“當他們飢餓難耐或等著被人再一次轟走時,”母親卻對著他們高聲朗讀《遠大前程》。1944年從埃文中學畢業後,他沒有讀大學,原因之一是他受海明威的影響,認為作家應該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過鬥爭在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他參軍去了法國,像許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家一樣,他經歷過戰爭,但不幸在軍隊中染上肺炎,治療康復後,從德國退役,回到紐約,在此結婚。1951年,他帶著軍隊發給他的肺炎補償金舉家遷到歐洲,在歐洲的幾年中,除了寫作他什麼也不幹。他坐在租來的房間裡,不停地抽菸,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寫,一篇又一篇,但都不成功,《紐約客》拒絕了他的每一篇投稿 。1952年對他來說具有特別意義,這一年,他終於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篇小說,那是他旅歐一年後寫下的十五篇小說中的一篇。


耶茨在用文字建築他的文學之家時,現實中的家倒塌了,與妻子的關係破裂,妻子帶著他們的女兒從倫敦回到美國,暫時分居,1959年正式離婚,兩個女兒的撫養權歸了妻子。

從歐洲回來後,他先後在合眾國際社、雷明頓-蘭德公司工作過。為付賬單,他為人捉刀,代人寫作。1962年在佈雷德洛夫作家創作班上,他繞場裸跑,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他走了菲茨傑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萊塢寫劇本。1963年他為時任司法部長的羅伯特·肯尼迪撰寫發言稿,在約翰·肯尼迪遇刺後,他接受了依阿華大學作家創作班的教職,但那一段經歷並不愉快。

此後許多年,他都是孤單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在波士頓。居住條件極為寒酸。

生命的最後十年,他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由於肺結核,他呼吸困難,不停地咳嗽、氣喘,但他仍抽菸抽得像在燒爐子,即使在最後一年裡他得藉助氧氣面罩來呼吸時,抽菸也沒中斷過。喝酒是他又一個狂熱的嗜好,美國文學史與酒的關係異乎尋常地密切(福克納、菲茨傑拉德、哈特·克雷恩、海明威、伯裡曼、契弗),但沒有幾個作家能像耶茨那樣全身心投入酒精之中。他白天不喝酒,他要寫作,一到晚上卻總是爛醉如泥,不醒人事。有一段時間他精神崩潰,幾次住院,他自己也說,“是的,我不斷進出精神病院。”彷彿他想盡快透支完自己的身體,1992年11月,耶茨死於肺氣腫及併發症,年僅六十六歲。

亨利·米勒•多種職業

不安現狀才有更多可能|隱藏在小職員中的文學大師們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為了逃避德國的兵役而來到紐約的。亨利·米勒出生後不久,全家從曼哈頓搬到東河對岸的布魯克林,居住在工廠和小商小販中間。成長中的亨利·米勒所處的家庭條件和社會環境都並不優越,他也沒有受過很高的正規教育,1909年他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學習,兩個月後即放棄學業,然後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水泥公司的店員、陸軍部的辦事員兼不拿薪水的《華盛頓郵報》見習記者、他父親裁縫鋪的小老闆、電報公司的人事部經理,以及洗碗工、報童、垃圾清理工、市內電車售票員、旅館侍者、打字員、酒吧招待、碼頭工人、體校教師、廣告文字撰稿人、編輯、圖書管理員、統計員、機械師、慈善工作者、保險費收費員、煤氣費收費員、文字校對員、精神分析學家等等,有的工作他幹了甚至不到一天 。


1930年遷居巴黎,此後的十年裡,他同一些窮困潦側的僑民和放蕩不羈的巴黎人混在一起,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亨利·米勒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是美國文學史上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怪傑,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少數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世界文學殿堂中的大師艾略特、裡德、龐德、貝克特和達雷爾等公推米勒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曠世奇才,是最具獨創性的作家,認為他為時代的文學做出了最有意義的貢獻。西方文學界盛讚他的叛逆,甚至封他為歐美現代文學的另一高峰。

參考資料:曾豔兵《業餘作家卡夫卡的啟示》、奚密《靈魂的無政府主義者——葡萄牙詩人佩索阿》、未孩孩《關於胡安·魯爾福我們還能“人肉”出什麼?》、瓦當《尋找布魯諾·舒爾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