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拍的《绿巨人浩克》如何?

丽萍唠娱


爱德华诺顿演的那版《无敌浩克》是我为数不多去影院看的漫威电影,至于李安导演的《绿巨人》,当初看预告片,花絮,集锦的时候,确实十分好看,02年蜘蛛侠1上映,03年就出了绿巨人,可以说漫威不爽索尼赚钱,把大任给了李安,然而,这部让我期待这么久的电影,多年后终于在电脑后上看了在线版,可是我却睡着了...没错,节奏完全不对,感觉这个很压抑,李安事后访谈说自己就是想给观众一种压抑感,让绿巨人变身的时候更狂野,很显然失手了,而爱德华诺顿那版我只能说整部节奏非常好,开头的跑酷追逐,中期的围剿,后期的对决,整个节奏让人就觉得是那么回事,李安的电影太过水墨画,给人感觉拖沓,不过华人导演的整体水平来看,李安是不算差了,不说卧虎藏龙,人家有少年派,当然,华人真正能拍这种动次打次节奏很强的,也只有徐克了,徐克拍过《黑侠》,你们知道的吧

小晨娱乐说


我是小赛,我来回答。


李安是一名出色的导演,这是毋容置疑的。


但他在2003年拍摄的商业漫改大作《绿巨人》,平心而论的确相当平庸。

或许是因为李安比较擅长拍摄文艺片,对于商业片而且是浩克这种较为特殊的英雄,他一开始摸索的方向其实就是错误的。


浩克的定位错误与商业元素过少


《绿巨人》这部电影是李安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接触的超级英雄大片,显然李安希望能将自己设想的一些元素添加进去,尽可能地挖掘出浩克这名英雄的内涵。


因此在电影前面花费了大量文戏来作铺垫,浩克直到电影40分钟才第一次出场,60分钟才有第一场正式的战斗。

但众所周知,浩克是以战斗力着称的超级英雄,这类型的角色首要注重的就是大场面以及特效战斗。


并不是说这类英雄不能挖掘其他,但刺激观众肾上腺素的战斗是重中之重,这是商业大片最需要具备的基本元素以及节奏感,对于浩克这种英雄更是如此。


2006年也有一部漫改电影,主角是一个能上天入地战斗力爆表的英雄,但最终也因为商业元素过少而惨遭失败,这部电影叫做《超人归来》。


其实在超级英雄的起源第一部作品就要挖掘内涵深度,是难度很高的事情。

比如经典的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在第一部《侠影之谜》里面只是塑造了一个框架,在第二部《黑暗骑士》里面才开始深入地挖掘蝙蝠侠的深度。


家庭关系不适合浩克


《绿巨人》这部电影中,李安特地将漫画中反派吸收人的设定更改,改成主角布鲁斯·班纳的父亲。


李安以前导演过的《推拿》《喜宴》《饮食男女》被称为“家庭三部曲”,也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


所以可以看出,李安本来是打算从自己最擅长的家庭问题、父子关系的纠葛方面入手,去挖掘浩克这名英雄的内涵。

但.....这其实是非常不合适的。


原作里面,浩克跟班纳是两个不同人格,而浩克这个人格的产生就是来源于班纳小时候被父亲虐待,并最后因为班纳意外受到伽马射线的影响而导致浩克的人格实体化。


换句话说,班纳的父亲在剧情上其实只是相当于一个催生浩克的工具而已,绿巨人的漫画故事更多是聚焦在班纳与浩克两个意识的故事。

正因为原作里面关于班纳父亲的故事以及两者的互动太少,所以李安电影要拍这条线,势必要有大量的原创的部分,带入更多个人的设想元素下去。


然而这样一来反而使得浩克这名角色偏离了原著的设定,加之上面说到过的商业元素过少,没有什么热血沸腾的战斗,观众自然不可能卖帐。


实际上,倘若真正要深度地去挖掘绿巨人的内涵,最好的方法是从浩克跟班纳两个人格入手。

因为他们虽然共用一个躯体,但彼此之间有一段时间相当憎恶对方,班纳将浩克当成疾病想要根除他,使得浩克越发的想夺取躯体的主导权,但他们之间的各种冒险又让双方都明白要活下去必须依靠彼此的力量。


浩克本身心思其实相当于一个孩子,很单纯的想交朋友,但因为他保持形态的根本在于愤怒,所以总是很容易生气而且一旦生气就不顾后果,因此一直被地球军队追捕,一方面班纳因此受到连累只得没日没夜地逃亡,还需要控制自己情绪不让自己生气,但另一方面当军队的炮火打过来的时候班纳还是需要让浩克来应付。

班纳跟浩克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的微妙,可挖掘的东西显然比起那个原作里就是个工具式的家暴狂老爸要多得多。


另外,银幕上经常看到以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浩克是野蛮浩克,班纳体内还有诸如恶魔浩克等邪恶人格的存在,这些全都是可深挖的点。


表现方式有问题


在《绿巨人》里面经常可以看到下面这种类似漫画式的分镜。

至于具体效果嘛...其实看图就能感受到出来,只能说让人觉得相当不协调。


因为李安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文艺元素,但在剧情偏真实的情况下加上这种表现方式,实在有点不伦不类。



《绿巨人》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高达1.37亿美元,但最终北美只有1.32亿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也不过2.45亿美元的成绩,可以说实在惨淡。


这一结果直接导致环球影业数年不敢再拍摄浩克的相关电影,使得浩克这名英雄的影视拍摄权回到了漫威手上,不过环球至今仍然保留浩克个人电影的发行权利。


总的来说,李安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导演,但《绿巨人》并不是一部及格的商业漫改大片。


维赛迪


李安执导的这部电影叫《绿巨人浩克》,发行于2003年。出品方不是漫威,而是环球影业。当漫威还是一家低俗小说出版社时,曾到了破产的地步,于是开始抛售旗下角色改编权,例如《蜘蛛侠》被索尼购买、《黑寡妇》是被卖给了狮门影业、《神奇四侠 》被卖给福克斯、《绿巨人》卖给了环球影业……当漫威走出困境后,他开始重金收回卖掉的角色,可惜像《金刚狼》是难以收回版权了。

李安导演的绿巨人由澳大利亚集演员、制片人、编剧、导演于一身的艾瑞克·巴纳饰演。中国观众对他比较熟悉的是他主演了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奇幻动作片《亚瑟王:斗兽争霸》。(漫威买回版权后拍摄的《无敌浩克》,由爱德华·诺顿饰演,因为后来爱德华·诺顿跟漫威闹翻了,于是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片中,绿巨人换成了马克·鲁法洛扮演)。

大家知道,李安拍摄电影的手法质朴自然,叙事平易近人,情节细腻别致,是华人导演中标杆式的人物。但超级英雄电影是通过虚拟的影像圆了大家的英雄梦,特别是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持续的让观众兴奋的高潮和爆点。显然,李安的风格不是这样子的。

电影中,李安很细致的人物心里描写,被观众认为很枯燥乏味。特别是电影已经开场近40分钟,超级大的绿色怪物仍然没有出现,大家都等待得不耐烦了。这样的叙事手法非常让人失望。



李安在片中大量模仿漫画分镜的画面、充满科幻感的细节还有最后用漫画对话气泡打出来的字幕。可惜对这样的表现方式观众不太买账,甚至有人说,像看到了《海绵宝宝》。


《绿巨人浩克》的票房也是一败涂地,首周末收获6260万美元票房,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电影只得到与首周末一样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在美国国内总票房是1.32亿美金,但它的制作成本高达1.37亿美金,加上发行等成本,说明片商不但没赚还赔钱。从情感上来看,这部电影拍得不错,但从观众的观感来看,的确不如人意。


丽萍唠娱


  

 2003年的《绿巨人》是环球影业出品的。我猜测:环球影业希望李安在保留“好莱坞”模式的基础上,能够更为细腻地塑造人物,同时为电影带来一些不同于好莱坞的新鲜的视角。

所以好莱坞向李安投橄榄枝,而正好绿巨人这个超级英雄角色非同寻常的复杂人生,以及可能从他身上发掘出的引人遐思的东西,让李安心动:以绿巨人作为自己进一步发展事业的跳板。

李安版本《绿巨人》影片讲述了布鲁斯·班纳的父亲在军方的资助下研究超级免疫系统,他用自己做实验,并把变异遗传给了布鲁斯·班纳。而布鲁斯·班纳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生物学博士,在一次实验室意外中他为了保护同事而受到了伽马射线的辐射,激活了他体内的变异。浩克的破坏力大家是知道的,只有 在女友贝蒂·罗斯的安抚下,浩克才能恢复平静(复联里是寡姐)。浩克被抓住做实验,他跑了出来,于此同时,老班纳跑进了实验室主动接受伽马辐射变成了反派吸收人。愤世嫉俗的老班纳劝说儿子跟他一起反抗世界,老班纳最终黑化,他想吸收浩克的能量,最终在军方发射的伽马弹下自爆了。

李安版本《绿巨人》他给了绿巨人一个丰满的性格与角色定位以后才让他去战斗,去抗争,他的情感是他变身的主导线。影片长达两个多小时,比较沉闷,没有超级英雄电影应有的豪爽打斗,镜头对准的是布鲁斯班纳的心理刻画。但浩克作为漫威电影英雄的一员,动作与冒险是浩克的最大特色与人物展示方式,浩克是在不停的战斗中才得以变成一个鲜活的角色的。

虽然李安在片中多次采取了分屏的表现手法,让电影更接近于漫画的感觉,可惜对这样的表现方式观众不太买账,当年这部绿巨人上映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还被称为是李安电影生涯中的污点。当差评一堆,我想李安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看他一如既往的耗费自己的心血,还是尝试新的技术拍摄《Life of Pi》并且耗费四年光阴,就明白他誓死,忠于自己想要挑战的决心绝对不是获得一些差评就能改变的。

    其实在李安版《绿巨人》班纳在昏迷时和浩克心灵相通了一瞬,浩克一把握住班纳说了一句:“Puny human(弱小的人类啊).”而在《复仇者联盟》里浩克猛锤Loki后丢下的那句话:“Puny god(弱小的神明啊).”真不知道妇联的导演这么做是不是故意的。

  李安擅长处理人物关系与细腻的情感的表现,但是这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模式是想违背的。惊心动魄的打斗拼杀,畅快淋漓的视觉观感,帅哥美女之间再来点小情调,这是美式的商业电影的套路。在商业电影以快餐时间出品的时间下,李安没有时间去磨他的想法。自己的追求与最后观众买不买账就是两回事了。

最终《绿巨人浩克》赢得了一句“21世纪初最具思想性的漫改电影”之评价,也算是李安老师的心血没有完全白费。

 





那是四维


2003年的《绿巨人》是环球影业出品的。我猜测:环球影业希望李安在保留“好莱坞”模式的基础上,能够更为细腻地塑造人物,同时为电影带来一些不同于好莱坞的新鲜的视角。

所以好莱坞向李安投橄榄枝,而正好绿巨人这个超级英雄角色非同寻常的复杂人生,以及可能从他身上发掘出的引人遐思的东西,让李安心动:以绿巨人作为自己进一步发展事业的跳板。

李安版本《绿巨人》影片讲述了布鲁斯·班纳的父亲在军方的资助下研究超级免疫系统,他用自己做实验,并把变异遗传给了布鲁斯·班纳。而布鲁斯·班纳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生物学博士,在一次实验室意外中他为了保护同事而受到了伽马射线的辐射,激活了他体内的变异。浩克的破坏力大家是知道的,只有 在女友贝蒂·罗斯的安抚下,浩克才能恢复平静(复联里是寡姐)。浩克被抓住做实验,他跑了出来,于此同时,老班纳跑进了实验室主动接受伽马辐射变成了反派吸收人。愤世嫉俗的老班纳劝说儿子跟他一起反抗世界,老班纳最终黑化,他想吸收浩克的能量,最终在军方发射的伽马弹下自爆了。

李安版本《绿巨人》他给了绿巨人一个丰满的性格与角色定位以后才让他去战斗,去抗争,他的情感是他变身的主导线。影片长达两个多小时,比较沉闷,没有超级英雄电影应有的豪爽打斗,镜头对准的是布鲁斯班纳的心理刻画。但浩克作为漫威电影英雄的一员,动作与冒险是浩克的最大特色与人物展示方式,浩克是在不停的战斗中才得以变成一个鲜活的角色的。

虽然李安在片中多次采取了分屏的表现手法,让电影更接近于漫画的感觉,可惜对这样的表现方式观众不太买账,当年这部绿巨人上映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还被称为是李安电影生涯中的污点。当差评一堆,我想李安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看他一如既往的耗费自己的心血,还是尝试新的技术拍摄《Life of Pi》并且耗费四年光阴,就明白他誓死,忠于自己想要挑战的决心绝对不是获得一些差评就能改变的。

其实在李安版《绿巨人》班纳在昏迷时和浩克心灵相通了一瞬,浩克一把握住班纳说了一句:“Puny human(弱小的人类啊).”而在《复仇者联盟》里浩克猛锤Loki后丢下的那句话:“Puny god(弱小的神明啊).”真不知道妇联的导演这么做是不是故意的。


风流雅痞


我就觉得2004年上映的绿巨人很不错,我就是从该片开始喜欢漫威的!


threekkm


这么说吧,漫威所有的电影我都刷过N遍,包括隔壁福斯的X战警,神奇四侠,索尼新版老版蜘蛛侠本,甚至更老的刀锋战士,恶灵骑士什么的。而这一部李安导演的绿巨人我一遍都没完整看过,总是睡着……尝试了两次,都看不动,所以放弃吧,


心中有爱喷全场


没有现在的绿巨人看着爽,多了一些人性的东西,即使变成浩克,他的智商也在线,最完美的一版本,但是观影体验一般,主要是剧情太无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