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陳平貪財,劉邦為何仍然予以重用?

eyeshadow5647


秦漢時期,百姓為了祈禱來年五穀豐登,逐漸形成了社祭的風俗。社祭通常由當地有一定聲望的人來主持,此人除了要主持祭社神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為鄉民們分肉。在那個時代裡,吃肉屬實罕見,所以分肉這活很難辦,細緻程度和現在分金子差不多,估摸著得按克算。

每年分肉的場面堪稱全武行,鄉民們往往從挑肥揀瘦演變為大打出手,所以分肉這活兒實在是出力不討好,拉架的時候還容易捱揍。但有這麼一個人,他不僅肉分的均勻,沒有引起任何一家的糾紛,而且揚言這都不是事兒,等哪天有機會治理天下,和現在分肉的效果沒兩樣!

語出狂言的不是別人,他就是西漢智囊——陳平。

求娶五嫁寡婦,開啟人生光明大道

陳家家境貧寒,少年時期的陳平偏偏挺喜歡讀書,對黃老之學頗有心得。陳平的哥哥為了讓弟弟好好讀書,承擔了家裡所有的農活,還曾因此打跑了愛說閒話的老婆。到了陳平娶妻的時候,他長相俊朗但被家世所累,但熟讀史書的陳平知道目前婚姻是改變自己命運最有效的手段,他決心為自己物色一個“頂配”老婆。

十里八村一打聽,沒成想還真讓陳平物色到了這麼一個姑娘,不僅長得面容姣好、皮膚白皙、身段婀娜,而且還是當地大戶張家的孫女,妥妥的白富美。不巧的是這麼個女神級別的人物有點不大不小的毛病——“剋夫”,先前嫁了五次,五任丈夫都死了,在整個戶牖都無人敢再娶。

偏偏陳平不信這個邪,利用一切機會接觸張家人,不漏痕跡地獻殷勤、拉關係、攀交情,逐漸和張家人越走越近,最終得到了張家老爺子的首肯,成為了光榮的第六任孫女婿。

此次以命相搏所獲頗豐,娶了張小姐之後,陳平不僅沒被“剋死”,而且自此開啟了人生的光明大道。由此可見,陳平此人命也很硬,擱到今天進殯葬行業看完八字都能籤終身合同。隨後利用張家的資源和自己的學識,陳平迅速地從底層一躍而起,鄉鄰此後再也不敢小覷昔日的窮小子。

情報機構祖宗,影響楚漢爭霸結局

楚漢爭霸的前十年,劉邦、項羽、張良、蕭何、范增等所有大神紛紛登上歷史舞臺,你爭我奪,劇情反轉了N+1次,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色彩紛呈的歷史。陳平作為此時期最後一位重量級人物登場,為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楚漢爭霸關鍵時期,陳平時任劉邦帳下護軍中尉一職,這個職位簡單來說就是情報處處長,專門負責情報工作。劉邦基本上是國家大政方針聽張良,出兵作戰聽陳平,可見他對陳平的信任,但這份信任並非憑空而來。

起初陳平剛歸入劉邦帳下,菌種傳言陳平收受賄賂,行為很不檢點。劉邦於是找來舉薦陳平的魏其侯一頓呵斥,魏其侯絲毫不慌,直言劉邦所說是德行問題,而自己舉薦只看重才能。陳平本人也說自己初來乍到,不收受賄賂沒法安身立命,再者沒有錢怎麼開展情報工作?劉邦聽後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日漸倚重。

後來陳平向劉邦申請五萬金用來離間項羽團隊,劉邦二話不說就批了,不要立項報告,事後也不問賬單明細。劉邦就是這樣,用人不疑,而陳平也不負重託,成功離間項羽和帳下最重要的謀士范增,此舉直接影響到了楚漢相爭的走向和最後的結局。

陳平此人可以說是後世情報機要機構的祖宗,他以實踐完美地定義了情報工作這條隱藏戰線的工作方式及其巨大成果,以最小的投入產出了最大的戰果。

輔佐六任君主,一生用計從未落空

陳平家在魏地,最開始效力於魏王,但不得魏王重用,陳平的一腔抱負無法施展,於是轉向項羽帳下。項羽此人疑心很重,陳平始終無法取得他的信任,加上在一次戰敗中陳平擔心自己受到牽連,於是他又一次跑路了,轉投劉邦帳下。話說劉邦的眼光著實毒辣,陳平在他帳下效力功勳卓著。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陳平作為丞相左右逢源,夾縫求生,一面輔佐孝惠皇帝保留劉漢政權,一面迎合呂后及其身後的呂氏家族,沒讓自己和眾多老臣受呂后株連。在此期間西漢難得的沒有內戰,發展也沒有停滯,丞相陳平功不可沒。呂后去世後,陳平力排眾議迎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漢文帝入朝,開啟文景之治,並最終死在丞相任上。

任憑君主更迭,陳平都能憑藉自己的謀略在險惡的官場中安然無恙,而且一步步達到了官場的頂峰,並且善始善終,名列《史記》世家之列。

陳平一生策無遺算,離間項範,直接影響楚漢爭霸結局;滎陽脫困,沒有陳平,劉邦在滎陽就殺青了;追擊項羽,扼殺此後項羽東山再起的後患;計捉韓信,一解劉邦心頭大患;此外,無論是六出奇計、白登解圍,還是平異姓王、畫謀除呂,陳平的每一個決定都直接影響了大漢王朝命運的走向。

他英俊瀟灑,卻不好色;他胸藏錦繡,卻不曾留下隻言片語;他一生謹慎,善於規避危險;他一生用計,卻從不落空,陳平一生在政治漩渦中沉浮,幾乎一直掌握實權,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做官的人,可以說是中國的官聖、官場不倒翁。


刀墓手札


提到陳平貪財的問題,我想到的一句話是:“不招人妒是庸才”。說陳平貪財的人,目的就是不希望劉邦重用陳平,說直白一點就是眼紅。但劉邦的一句話,讓到自己面前說陳平壞話的人無言以對。“陳平是個人才,我不用,難道讓其他人用來對付我嗎?”

貪財不過是品格不高,和能力強不強沒有什麼關係。用人以長,略人之短。這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用人之道。因此才有了執戟郎韓信的登臺拜帥,才有了陳平的屢獻奇謀,才有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古語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完人是不存在的,用人最重要的是業務能力,而不是道德水平的高低。對於不同類型的人態度不同、用法各異,這是為君者的基本功。劉邦更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陳平貪財但不失信,好利但不忘義,追隨劉邦後屢獻奇謀,成為劉邦身邊的頂級謀士之一,最大的原因是劉邦對於陳平的信任。這不僅僅是靠陳平的好友魏無知的一封推薦信得來的,而是通過陳平自身的努力得來的。接受缺陷,發掘貢獻。劉邦和項羽在用人上的不同,除了劉邦捨得之外,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而不是用世俗的眼光,去評價一個人的品格的高低,直白點:“能助我打天下者,封王封侯,不論出身!”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貪財,很好理解,陳平愛財,史書有載,竊以為是其通過“自汙”而獲得善終的手段。

盜嫂,則指的陳平和嫂子通姦,我認為史料不足以證實這一點,更有可能是他人對他的汙衊。

說陳平“盜嫂”的史料原文是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

“臣聞”二字用的實在精妙,這是絳侯周勃和灌嬰向皇帝告陳平的惡狀,大意是“我們聽說陳平在老家的時候和他的嫂子通姦”。



毫無根據的說法,其實就是在漢出山頭林立的朝堂爭鬥時的一盆莫須有的髒水而已。

《陳丞相世家》裡還有一段記錄也可以側面證明陳平和其嫂子不可能通姦,記載如下:

“平為人長大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出產,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意思大概是,陳平長得高大帥氣,旁人就愛以此調侃陳平說:你們家這麼窮,怎麼讓你吃的這麼好,長得這麼魁梧英俊?

陳平的嫂子聽到了這種調侃,憤憤的說道:當然是吃糠裡的核啦(這裡不直接說糧食,透露出濃濃的不滿之意),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



因為陳平的哥哥希望他出人頭地,所以讓他安心讀書,粗活重活都不讓陳平做,只和妻子去做,所以妻子特別有怨氣。

到了後來,陳平的嫂子還因抱怨陳平不幹活被陳平的哥哥趕出過家門。

可見,陳平和嫂子的關係肯定是那種水火不容的地步,又怎麼可能通姦呢?

再說說貪財的事情,在被告發貪汙以後,劉邦找來陳平,有過以下記錄。

“臣裸身來,不受金無認為資。誠臣計畫有可採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

意思是我陳平是光屁股來向您打工效力的,我用金子都是用在工作上的,說到底,最後還是用在大王的事業上的。您如果覺得我沒用,這些金子都在這,您趕我走便是。



這就是陳平這隻算計了一輩子的陰謀家的過人之處,他用的這招叫做“自汙”。

一個貪財的開國功臣,更讓皇帝放心,因為你既然貪財,朝便不會找我要權,眾人也會因為你貪財而不服你,就更不可能聚眾和我唱反調。

同為漢初三傑的韓信就不懂這一點,最後鬧了個身死下場,而陳平,卻得了善終。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劉邦的格局在天下

陳平為劉邦獻計,說:項王身邊就那麼幾個剛直之臣,范增、鍾離眛、龍且之輩。大王只要花幾萬金,就可以行反間計,離間他們的君臣關係。項王愛猜忌,信讒言,這必定引起內訌。到時,我軍趁機進攻,定能大獲全勝。”

劉邦覺得可行,也不問到底要多少萬金,直接給了陳平4萬斤黃金,讓他便宜行事。

劉邦在此事上充分信任陳平,可謂“用人不疑”。

劉邦能大筆一揮批給他4萬斤黃金,足見劉邦的格局之大,目標之堅。

畢竟,與謀取天下相比,4萬斤黃金何值一提。

劉邦的目標是天下,陳平只要能有計謀幫他達到目標,細枝末節上的貪財,劉邦還是可以容忍的。


陳平的弱點反而讓劉邦更放心

而且,貪財是一種弱點,有弱點的人才更好掌控。

你只要滿足了他的慾望,就能駕馭他,讓他為自己所用。

作為一個行陰詭之計的謀士,陳平這樣有弱點的人反而能讓劉邦更放心。

陳平一出手就離間了項王最重要的謀士范增,這樣的謀略相比失掉一點小財,劉邦非常的值。


博學書院館


用人用其毒。

劉邦和項羽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劉邦的用人之術,可謂不拘一格:一則不問出身,因為他本人的出身也很一般,但他也不排斥出身高貴者。二則不問來歷,無論是對項羽那邊投降過來,還是原來六國的遺老遺少,甚至是秦朝的官吏,他都能坦然接受,而且用人不疑。三則不問道德,對於手下的各種毛病,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白了,他自己也就是個市儈,五毒俱全。

陳平確實名聲不好,不僅僅是因為貪財。人們對他的議論,一是盜嫂,也就是和嫂嫂私通;二是不忠,先跟隨魏王,後投靠項羽,再又來到劉邦門下,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三是貪財,誰給他送錢,他就為誰說好話。

對於第一點,劉邦壓根不在意,所以連問都不問。

對於第二點,陳平解釋:“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就會發揮不同的作用。魏王和項羽都不能讓我發揮應有的作用,我為什麼不能投奔您呢?”劉邦一聽,這話沒毛病啊!也就不在意了。

對於第三點,劉邦一開始還真有點介意。下屬收錢辦事,對於任何一個老闆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這叫中飽私囊,這叫假公濟私,怎麼都說不過去。陳平對此解釋:“您知道我是光著身子到您這裡來的,一文錢都沒有。不收點錢,怎麼過日子嘛!”這倒是人之常情,當時劉邦的形勢也不太好,給陳平開的工資肯定不高。他要過體面的日子,就得想辦法。而且陳平還表了個態:“您如果對這件事不滿意,我馬上把這些錢退出來,請讓我回家種田好了。”

劉邦是個不拘小節的人,陳平的解釋讓他很滿意。在他看來,貪財好色,乃是人的真實本性。作為領導,他必須容忍下屬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毛病坦然說出來,既不文過飾非,也不推卸責任,更不胡攪蠻纏,這樣的下屬其實是好下屬,為什麼不用?

所以,劉邦不但把陳平留下來了,而且予以重用。而陳平也沒有辜負劉邦,不但幫他得到了天下,還在後來呂氏專權的時候,為恢復劉氏江山立下了關鍵的一功。


龍鎮


說陳平貪財,劉邦仍然加以重用。"貪財"二字用在這裡不確切。


按陳平的話說,沒錢辦個屁事。老闆要下屬辦事,沒錢,一般辦不成。劉邦先生給了官職,薪水可是人家自己的,再說戰亂時,不沒個確切的時候發,衣食都成問題,就別說幹工作辦事情了。陳平是幹大事的人,離不開錢。所謂"長袖善舞,多錢善賈"。這該明白是啥意思。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陳平有錢,離間必成。陳平是搞計謀壞別人大事的人。離不開錢,這些用處都是大錢才搞得定的。簡單地說,反間計用錢買對方混亂,然後於中取事。秦始皇統一六國就用過,百試不爽,這是尉繚提出的,陳平得了真傳。


他開始時候,自己籌集資金為漢王辦事。卻讓周勃灌嬰等沛縣成員心頭冒火,告了陳平的黑狀。劉邦一聽,跟著窩火,把舉薦人魏無知找來責備了一通,責備陳平品質有虧,又好金錢。魏無知說,現在是靠能力打天下辦大事。與道德沒多大關係。德行再好,有個庇用。劉邦認為話難聽,卻有理。不追究了。又找陳平來問這用錢是咋回事。陳平說,貼已錢用完了,不收點錢就沒有資金,沒有資金辦不成事。你現在同項羽爭天下,他們緊得一團石頭樣,只要用數十萬錢離間他們一下,他們不齊心,事情就好辦了。要是辦得成,功勞歸大王,辦不成,我光棍一個,錢在,裝個包袱還你。劉邦一聽,有理。馬上道歉,再加官,又給陳平一把金庫鑰匙。讓他自己支配這些金錢。該幹嘛幹嘛去。不用別人管,並警告別人不準亂說。



陳平就有了大筆資金,金錢所到之處,金石為之而大開,他的計謀讓漢王的事出突飛猛進,每每化險為夷。


劉一千五


在亂世,考量一個人,重點不是看他的德行和學問,而是看這個人有沒有貨。這個貨可以指一個人的才幹,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勢力以及其他非常有用的東西。

對此,李世民就曾說過: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



陳平確實是收了別人錢財,這是他自己承認的。至於盜嫂的事,陳平沒說有,也沒說無,反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雖然陳平人品有問題,但是他的才能確是當世少有的。

陳平是魏無知引薦給劉邦的的。魏無知深知亂世用人的道理,知道劉邦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有德之士。所以在向劉邦推薦陳平時,魏無知只是重點談了陳平過人的才幹,而對於陳平的那些醜事,隻字未提。



然而,劉邦卻在這事上犯了糊塗,對陳平收金盜嫂,頻繁跳槽的事頗有微詞。因而問罪魏無知。魏無知就解釋說:“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無益於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眾所周知,劉邦也並不是一個德行高尚之人,也許還不如陳平呢。推己及人,劉邦對於個人的枝末細節其實並不十分在意。所以經過魏無知一番講解,劉邦很快就釋然,對於陳平那些事也就不計較了。不過,劉邦心中還有疑惑未解,在大節“忠”的問題上,他不知道陳平是否有問題。



之後,劉邦又找來陳平答疑解惑。劉邦不喜拐彎抹角,直接對陳平說,先生換了兩個老闆來此,忠義之士就是這樣反覆無常。陳平解釋,跳槽是因為老闆任人唯親,自己無用武之地。收金是因為趕路需要資金。如果不用我,就請讓我走吧。劉邦趕緊向陳平致歉,並對其加封官爵。

綜上所述,劉邦先前確實對陳平的道德品行乃至整個人都有質疑,但是經過魏無知,陳平的釋疑後,也就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神遊五千年


《資治通鑑》裡面已經說明白了。劉邦有一天罵舉薦陳平的人,為什麼舉薦人品如此差的陳平?舉薦回答“我舉薦此人是因為他的才華不是他的品德,你用此人也是用才不用德”。劉邦於是給了陳平一大筆錢,不問錢出入。結果陳平依靠陰謀詭計,離間了項羽集團裡面君主謀臣和猛將之間的關係,當然順便的自己錢也撈了不少。就是這樣。


吳疆37


首先陳平是有本事和能力的,這是立身發展最重要的基礎,然後貪財和嫂子有一腿,貪的不離譜,品德有缺陷,統治者用的才放心,一個有能力品德完美的人,統治者是不敢放心用的,怕有能力品德完美受人愛戴,哪天就取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