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趁自己还能干得动再干几年,为老百姓再干点实事,培养个接班人,把康宿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也就安心了。”说这话的人叫苗会田,是有着114名党员的北安乐乡康宿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康宿村有6700多口人,今年64岁的苗会田担任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已经22年了。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一直在为“让康宿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个目标奋斗着。如今,他不仅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迅速进入角色

二十多年前的康宿村,村容村貌破旧,社会治安混乱,村民生活质量差。村里没有完整的村“两委”班子,村委会职能基本瘫痪,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群众对此十分不满。北安乐乡党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找到了正在办企业的苗会田,想让他出任村支部书记。经过乡党委的一番劝说,他决定放弃经商回到村上。但他有股子倔劲儿,他明确向乡党委提出:“要我当支部书记也行,我不要党委任命,必须走正规选举程序,看看康宿村的党员干部对我是否认可。”1997年,苗会田带着全体党员的信任和重托顺利当选为康宿村党支部书记。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苗会田上任后第一次来到村委会就被“吓”到了。满院子都是村民的牛、驴和杂物,气味冲天、脏乱不堪,哪像个村委会的样子?他暗自下定决心,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他一边大喇叭广播,一边发动党员干部下通知让群众把牲畜牵走,又带头将村委会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阵地捡起来了,脸面撑起来了,苗会田觉得可以打开大门干事情了。由此,他开启了改变康宿村的大门。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不忘初心,真心为民,让群众得实惠

为政之要,在乎民心。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急需解决的事,就是苗会田工作的重心。

苗会田刚上任后,村民都来向他反映,村里16眼机井堵的堵、塌的塌,根本不能浇地了。康宿村是个农业村,村民收入全靠那3000亩肥沃的水浇地。得让老百姓有饭吃呀!一定得把机井掏干净了。说干就干,没有人,苗会田就带领着党支部和治保会的16名成员亲自上手;没有工具,就拿自己家的家伙什儿。他们每天早上7点上工,太阳落了才收工,就这样徒手将填在井里的玉米秸秆、杂物一点一点掏了出来。一个月后,16眼机井终于全部掏干净了。为了防止井眼再次被堵,他们还自己动手焊井架将井口抬高,并盖上了井盖。次年,苗会田又筹措资金新打了2眼机井,修筑了3000米防渗渠。18眼机井满足了康宿村田地一年5次的灌溉用水。庄稼丰收了,村民增收了,个个脸上喜笑颜开,都夸赞苗会田道:“要不是苗书记带头给咱们掏井,吃喝都成问题。这以后就再也不愁了!”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机井问题解决了,苗会田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污水横流、泥泞不堪的土路,心想:“要解决路的问题就得向城里学习,得铺上水泥地,通上下水道。”这么大的村全部硬化再通上下水道谈何容易?资金就是个大问题。苗会田是那种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办成功的人。办法总比困难多,苗会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向村中名人“化缘”,还召集村民集资,修路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修路的时候,苗会田天天盯在工地上,带领干部们光着膀子亲自上。从2002年到2004年,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将康宿村所有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到位,并全部通上下水道,安上了路灯。随后几年,苗会田又想办法修通了通往北安乐村的道路,硬化了老永峰路,绿化了街道,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苗会田再一次站在村委会门口时,看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心里别提多美了。路通了,心宽了,群众笑容也多了,谁人提起苗书记无不竖起大拇指。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街道硬化前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街道硬化后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修建中的广场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修建后的广场

还有一件让村民们服气的大事,那就是修泄洪沟。康宿村村中有一道土沟穿村而过,每到雨季村西附近山上形成的径流经过土沟汇入洺河。两侧居住的村民随手会将生活垃圾倾倒到土沟里,一到夏季气味难闻、蚊虫乱飞,而且还存在严重的防汛隐患。为了彻底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也为了泄洪道彻底畅通,2012年苗会田决定修整泄洪沟,他将整个土沟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起来,同时将沟体由原来的3米宽1米深拓宽加深至5米宽4米深。宽敞的泄洪沟修建成了,村民也自觉不再向沟里倾倒垃圾。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从泄洪沟穿过,由于泄洪沟够宽、够深,暴雨过去了,村民的生命没有受损失。事后,全村人都说:“要不是苗书记未雨绸缪,早早地将泄洪沟修整好,康宿村的损失不敢想象。”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泄洪沟修整前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泄洪沟修整后

头顶正义,坚持原则,维护村情稳定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康宿村是北安乐乡人口最多、企业最多的村,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土地、企业、劳资等纠纷。但康宿村几年来却没有发生过一起越级访和到邯郸市及以上信访部门的信访案件。问苗会田有何经验时,他说道:“小隐患酿成大祸事,平时将工作做到位了,就不存在信访问题了。”

2017年,北安乐乡聚全乡之力准备修筑刘西线通永峰线至红山寺景区道路。这条路是北安乐乡乃至整个城北三乡镇盼望多年的民心路,计划2017年12月份通车。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这条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地界争议,因为通往景区的路属于康宿村地界,但是景区却属于北安乐村,所以康宿村村民在征地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道路所占土地共涉及3个队、40多户村民,却有30多户村民不同意,特别是其中需要迁坟的2户抵触情绪更大,征迁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状态。面对困难,苗会田向乡党委保证:“康宿村征地工作我们自己解决,绝对不会耽误工程进度。”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苗会田带领支村“两委”干部挨个上门做工作,分队分户做工作。从早晨到黑夜,他们一直在村民家门口蹲守。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坚持原则,严格按照上级征地补偿标准行事,以真情感化群众,40多天后,最后一户村民终于签订了征地协议,苗会田也松了一大口气。但是他不敢停歇,带领村干部一鼓作气完成了地面清表、道路施工和后期两侧绿化等工作,保证了道路顺利通车。

当问到苗会田22年如一日的工作秘诀时,他说道:“我是军人出身,部队造就了我严于律己、肯吃苦、敢于较真碰硬的军人品质,这就是我做一切工作的秘诀。”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苗会田身上的军人特质不知不觉影响着班子里的成员,守纪律、负责任、乐助人……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22年过去了,苗会田将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康宿这片土地。而他,也实现了当初的愿望,那就是康宿村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街道整洁,路灯明亮,新民居拔地而起,群众喝上了自来水,幼儿园、小学、初中跟市里学校一个标准……看着如今的康宿村,苗会田觉得,这22年没白干,值了!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摄影:安伟 万菊飞 北安乐乡

■编审:张志芳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当了22年村支书,他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