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我妈是个极敏感的人。

她到中年还总是哭,哭时双手一摊,像刺猬往被窝一钻。肿着眼,胡思乱想到天明。

和闺蜜闹别扭哭。拒绝沟通,要等人家主动上门和解。

工作受委屈哭。哪怕自己没错,也不据理力争,任由误会加深,不管不顾。

被公婆欺负哭。责骂父亲、命运,甚至连住的房子也躺枪。

她说,卧室风水不好。

她的消极成功感染了我。

我也学会在遇到困难时,钻被窝哭。

在演讲比赛前,吃火锅到嗓子发炎,站在台上哑口无言,被淘汰,错失良机。

大考前不复习,看不起临时抱佛脚的同学,还自以为尊重比赛规则。

被喜欢的男孩子拒绝,怪父母没帮我养成一个好性格,不是白富美,不可爱。

上班后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怨爸妈教育方法太low,导致我情商太低,格格不入。

就这样,日复一日。

眼巴巴等着好事降临,渴求别人主动理解我,包容我,爱护我,拯救我。

若等不来,求不得,就失落,失望,怪命运不公,世风日下,标准沦丧,世道配不上我。

……

其实,喜欢给自己挖坑设限的人很多,把失败归咎于其他人的人,也很多。

这都不算可怕。

不至于让人一败涂地。

真正可怕的是,那时我还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就开始相信“宿命”一说。

相信文学作品中的“因果”;相信苦情戏里,拆散男女主的“无形的手”;相信悲剧里,毁灭一个人的“不可抗力”。

我开始读莎士比亚上瘾。

读托马斯·哈代,上瘾;读菲茨杰拉德,上瘾。

总之什么惨我读什么,给自己找不痛快。

居然还产生了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感。

这就可怕了。

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记得薛兆丰问李诞:人为啥要读悲剧?

就像问中年女人:干嘛整天老看些凄凄惨惨戚戚的赚人眼泪的苦情戏?

是啊,为什么?

为什么人长大后,要去回忆自己童年时不好的经历?

老夫老妻之间为什么要翻旧账?

为人么女人总想些不开心的事?

为什么我们要反复体验痛苦的滋味?

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对此,心理学家曾奇峰有一个解释。

他说,我们是在寻找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曾经有过痛苦的经历,痛苦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

我觉得没这么复杂。

哪有这么复杂,不过是因为“相信命运”,让我们活得更加心安理得,让我们有借口去放弃努力,放弃抗争。

有了“命运”这个背锅侠,我们就能容忍自己的懒惰、拖延、软弱、矫情......

学习成绩不好,怪教育资源不平均。怀才不遇,怪生不逢时。离婚了,怪对方渣。自己出轨了,怪妻子无趣,没情调,不懂你,不上进。

总之,错不在己。是命运,是因果。是那些我们生下来没有得到的东西(财富,关爱......)导致了我们一生的匮乏,指引我们走向穷途末路。

所以你看到,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在中年时,吸毒,自杀,杀人,自毁。

然后我们感慨:爬得再高还是会跌下来,终究还是逃不脱,逃不脱。

可究竟逃不脱什么?

那个东西,真的存在吗?

未必。

我们只是在自找麻烦。

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无助,很好理解:陷入困境不知道怎么解决。

比如工作上,你遇到了瓶颈,前进不是后退也不是。似乎没得选,只有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假象。

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上大学时,有一次跟男朋友吵架,我耍小脾气,非要他大半夜出来安慰我。

他说,做不到。

为什么?因为寝室十点锁门,禁止出入。

且不讨论他爱不爱我这个问题,毕竟,那之后我们又在一起了五年。

但我怎么就能出来?女生宿舍没有宵禁吗?

当然有。只是我心里没有那道坎——

我不怕被宿管阿姨骂,不怕被学校惩罚,甚至不怕丢了学籍。

那一刻,我只想见他,所以能排除万难。

很多时候你觉得:规则限制了你,客观因素阻止你达到目的。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这是张小龙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提取的一句话,我们把它反过来看。)

因你看不见,所以不存在。

那些你躲不过的,逃不脱的障碍,困难,痛苦,牵动你命运的无形力量......

你不去看它,它还存在吗?

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我开始努力挣脱“命运”这种魔障,是从读了冲姐的《萧红》一文之后。

萧红是作家,有才有貌有男人爱,却含恨而死。

看到这,你只能叹口气,说她时运不济。

但事实如此吗?

同样都是人生坎坷的女子,萧红和徐悲鸿前妻蒋碧微,就完全是两种人。

前者必然沦落,后者注定精彩。

萧红习惯寄希望于别人的拯救:

爱上一个男人时,肚子里总是怀着另一个男人的孩子。

不知道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尊重对方。

怀胎数月,身子单薄,也要为了一份温存去跟人做爱,翻云覆雨,死而无憾。

酷是挺酷的,可她不懂珍惜。

不珍惜青春,不珍惜每一个爱过她的人,不珍惜生命。

反过来,生命也不会珍惜她。

所以她落魄而死,死的时候一点都不酷,满是悔恨和不甘。

蒋碧微呢,年少单纯不知事,爱上徐悲鸿,十几岁跟对方私奔,放弃荣华富贵,说走就走。

在那个年代,甘愿当裸体模特,成就爱人的绘画梦想。

后来徐悲鸿爱上别人。

她不受伤吗?谁的心不是肉长的?

只是她没有就此幻灭。幻灭是容易的,但坚持下来,在废墟中一点点捡起自信,重拾对生活的希望,难。

后来,她创办著名服装品牌,体体面面地过了后半生,有钱有闲,受人尊敬。

老年时独居孤岛,撰文数十万字来追忆前夫徐悲鸿,将所有对他的爱珍藏。

徐悲鸿为她画的《琴课》,她常常一呆看就是大半天。

她不恨吗?一定恨过,但依然珍惜。

正因她珍惜,才不会把受过前人的伤,当做伤害后人的借口,不会用“报复”心态对待余生。

她认真对待生命,生命也“认真”回报她。

没有命运一说,即便有,命运也从未脱离我们掌心。

你知道吗?痛苦是会上瘾的

贝多芬说,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耳朵听不见,依然成为钢琴大家。

《霸王别姬》中说,“人呐,得自个成全自个。”

程蝶衣听进去了,他成了角儿。

斯科特·派克坚信:“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获得幸福。”

他成了著名心理学家,获得了不可估量的成功和影响力。

我们编辑部的卓绝也常说:“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人,一定要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走出大山,从一贫如洗到月入上万,从无名小辈到粉丝成群。

我们的起点,并不比他们低。

他们都能做到认真生活。

那我们,为啥不能选择拒绝厄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