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親水垂釣、可賞花觀景…南部這邊風景獨好


可親水垂釣、可賞花觀景…南部這邊風景獨好


八爾湖風景區。

在風景秀麗的升鍾湖、八爾湖,可享受親水垂釣的樂趣;在地勢險要的長坪山上,可感受革命先烈的錚錚鐵骨;在保城鄉的油菜田裡,可欣賞滿山盡帶黃金甲的壯觀景象……南部,堅持全域旅遊發展,實現了處處有景,四季能遊。

據介紹,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南部縣致力於構建“兩帶、四區、多支點”的全域旅遊格局。“兩帶”,即打造嘉陵江沿江生態休閒帶和鄉村休閒旅遊示範帶。“四區”,即創建升鍾湖5A級景區、禹跡山4A級景區、八爾湖4A級景區、文旅新城5A級景區。“多支點”,主要依託川陝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建設革命傳統教育、客家文化展示、休閒娛樂、生態度假等補充式旅遊景點。

1 親水體驗遊

“一江五湖”和48條溪流,成就南部無與倫比的親水景觀

小家碧玉八爾湖,婀娜秀美小江南。3月11日,筆者來到八尓湖風景區,只見湖岸彎彎,白鷺翩飛,古樸典雅的仿古民居次第而建,倒映在一碧如藍的湖面上,隨著小船蕩起的漣漪歡快跳躍。

八爾湖風景區交通便利,蘭渝高速、巴南高速、蘭渝鐵路途經景區。景區內景點眾多,“一江五湖”的微縮景觀仿若仙境,光影浮動的音樂噴泉美輪美奐。八仙文化廣場可聆聽美麗的傳說,環湖遊步道能感受竹園清幽,水韻花谷裡體驗親子童趣,農耕博物館內觸摸先民智慧。更有川北洞穴人遺址大石腔、清朝工部尚書李先復母校龍樓廟,以及《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老師譙周故里等人文景觀。

而4A級風景區升鍾湖,島嶼棋佈、島岸相攜、港灣交錯。湖壩左側,升鍾半島連山突進湖面,三面三灣與臨江坪首尾相顧。湖心的龍馬鎮村半島,丘陵民舍群起俯臥、喬灌桑竹參差幛疊。彼岸的臨江坪,地勢平坦、依山傍水,果蔬花卉點綴萬畝稻田,“西部最美漁村”的風姿卓顯。湖中的鳳凰島,宛如玉鳳凌翅于波光粼粼的湖面,野鴨白鷺相戲水面,夕陽西下,漁歌互答。升鍾湖蓄水量13.39億立方米,被譽為“中國人的水立方”,連續10年成功舉辦的升鍾湖國際釣魚大賽,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釣魚人的目光。

嘉陵江最美麗的身段在南部蜿蜒輾轉,形成的“一江五湖”和48條溪流,成就了南部無與倫比的親水景觀。

紅巖湖又名紅巖子湖,毗連南部縣城,由紅巖子電站大壩連接火峰山、凌雲山,橫攔嘉陵江水流而形成。這岸的凌雲山、桂博園,可小憩仙遊,亦可深度體驗。對岸的火峰山,曾是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指揮戰鬥的戰場。滿福壩城市公園更是移步換景。舟行紅巖湖,只見遠山如黛、煙波浩渺,細浪拍船、漣漪微蕩,江上白鷺翩飛,汀州水草繁茂,形成了“一方山水天下鮮,和諧共處享悠閒”的和諧畫卷。

順流而下,水戲千山的盤龍湖,湖面平坦寬闊,湖水清澈碧綠,兩岸山峰連綿,形成了典型的曲流、淺丘、溼地等地貌,保存了最完好、最原生態的湖上田園風光。漫步盤龍古碼頭,憑江遠眺,任思緒穿梭在歷史和現實之間,品味著古碼頭的往昔繁華和歲月荏苒。

2 歷史人文遊

人傑地靈的南部,歷史名人層出不窮,文化遺產熠熠生輝,詩聖畫聖留跡於此

南部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先後湧現出驍將張巍、成都王譙縱、工部尚書李先復、大學士蒲宗孟等諸多歷史名人,以及柴意新等抗日英烈。也積澱了儺戲、剪紙、皮影、花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了大禹文化、伏羲文化等經典文明,西漢嚴君平、唐代畫聖吳道子、詩聖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名流都在此留有足跡。

長坪山烈士陵園位於南部縣中心鄉漏米巖村。長坪山四面峭壁懸崖,地勢險要。史料記載,1933年,為解決川陝根據地食鹽問題,紅四方面軍發動了儀(隴)南(部)戰役,進入南部後一舉攻下長坪山,在長坪山構建工事,建了九道寨門,駐紮長達一個多月。到如今,走在這條僅百米長的老街,依舊可以看到木門瓦房上的“紅四方面軍西北軍政委員會舊址”“閬南遊擊隊司令部舊址”等字樣。

為緬懷革命先烈,長坪山上高高矗起“長坪山紅軍紀念碑”,紅軍烈士劉連長的墓前古柏蒼蒼。這裡的故事還在繼續,南部村民世代堅持為劉連長守墓、為紅軍守墓。

禹跡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跡得名,這裡作為川東北地區重要的千年名勝之地,自古有“閬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之美譽。置身山中,東有魚池山、金雞嶺之秀,西有飛來石之奇,濤濤松林,風光綺麗,雲海蔚蔚。還有禹跡石、七星石、和合二仙、金龜朝聖等奇石景觀遍佈山林,尤其山頂大面積的陸相沉積地貌更堪稱一大地質奇觀。

沿鬥折的遊步道拾級而上,刻鑿於唐末的禹跡山大佛負巖而立,雕琢線條簡潔流暢,刻工精細,頗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之形意,與樂山坐佛、大足臥佛並稱“巴蜀三大佛”,其儀態、神韻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稱上乘。“五門合圍”的禹跡山寨和古堡秘道,構築起四川境內規模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軍事防禦工事,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觀,世所罕見,引人入勝。

走進升鍾鎮,距離場鎮約500米遠的馬龍廟村升鍾字庫是南部境內字庫的代表,其字塔建於清代光緒年間,基座為正方形,邊長3米、高10餘米,五層,均為石料建成,建造工藝精湛,顯得端莊肅穆,氣度非凡。石簷之上有游龍四條,生動傳神。第一層刻有“與河山而並壽,共奎璧以聯輝”,陰文,字跡俊傑古拙。明清時期,文風濃郁,升鍾字庫是當時文風濃郁的見證。

香柱山奇石地質公園位於保城鄉香炷山村,山上地勢險要,群石環抱,風景秀麗,峭壁異洞,現已發現的景點就有48處,以形象命名的雄獅迎賓、石魂、聚仙石、御印等石景有24個,是川北地區奇特的洞天福地。在保城鄉西南方向的丘埡鄉謝家山山樑上,建於元大德十一年的李封觀(又名醴峰觀)坐落於此,古廟現有大殿三座,大雄寶殿中樑上題記:“大元大德十一年太歲年丁未正月丙寅”。大雄寶殿為抬梁式樑架,各旋角鋪作斗拱,是全省7處元代建築之一,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3 特色節會遊

堅持農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通過舉辦各種特色節會,不斷豐富鄉村休閒旅遊內涵

野徑閒遊嗅草香,美麗鄉村菜花黃。每年3月,在保城鄉香柱山村舉辦的油菜花節總是讓人流連忘返。連片種植的千畝油菜花競相開放,遊客置身花海,或拍照,或賞花,感受濃濃春意。其中,踏青賞花品美食、遊香柱山奇石公園、體驗農耕文化、特色農產品展銷、攝影比賽、微電影展播等成為遊客必不可少的體驗項目。

人間四月天,美味是桑葚。4月的碧龍鄉,串串紫色的桑葚綴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慕名而來的遊客身穿各色服裝,擺著各種造型拍照,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撒歡。已連續舉辦5屆的採桑節,不僅促進當地群眾增收,更成為周邊“好吃嘴”的近郊遊首選。

到了初夏,草木繁茂。玉鎮鄉大力寨村一年一度的“牛王節”便會精彩上演,吸引上萬群眾參與。大力寨村黨支部書記趙仕行介紹,每年“牛王節”期間,方圓數百里的群眾集聚在此,祈福平安。眾多攝影愛好者也接踵而至,採風觀景。

到了6月,陽光正好。玉鎮鄉微電影節此刻在該鄉正覺寺村拉開帷幕。觀看精彩的微電影展播,欣賞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體驗原生態的鄉村風情,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收穫滿滿。藉助微電影節的“東風”,正覺寺村先後種植月季等花卉200餘畝,香桃、枇杷等果樹300餘畝,建成了月季長廊、崇文書巖、忠孝廣場、香桃別徑、昆橋荷影等景點。其中的寺外桃源景區已成功創建為國家2A級風景區。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魅力七月,荷田裡的蓮花次第綻放。在南部縣蓮花博覽園核心景區四龍鄉黑龍觀村舉辦的蓮花節已然成為一場盛會。走進村子,一望無邊的碧蓮撲入眼簾,一株株蓮花亭亭玉立、隨風搖曳,一撥撥遊人醉賞蓮間、流連忘返。

八月好時節,脆桃壓枝低。八月的升鍾湖畔,臨江坪村、寨子山村採摘基地裡,碩大的脆桃掛滿枝頭,散發出誘人的果香。以脆桃為主的1100畝農業基地裡,獼猴桃、葡萄等水果也相繼成熟,各類蔬菜、花卉等笑迎八方遊客。

近年來,南部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通過舉辦各種特色節會,不斷豐富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內涵。截至目前,保城鄉已成功舉辦3屆菜花節,玉鎮鄉舉辦了3屆微電影節,碧龍鄉舉辦了5屆採桑節,四龍鄉舉辦了7屆蓮花節。

據介紹,南部縣還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旅遊+扶貧新村”“旅遊+特色農業”“旅遊+特色農產品”結合起來,營造農旅融合“一盤棋”的格局和氛圍。(張櫪 李果 曹伯同)

南部縣旅遊資源

4A級景區1處

3A級景區2處

2A級景區3處

名勝古蹟1170處

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

農業生態體驗莊園30餘處

傳統古村落眾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