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字看著漂亮卻不算書法,而有些書法家的字看著一般卻被說是精品?

風清揚住別墅


書法這個國粹,既簡單又複雜,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皇家貴胄輔張揮筆日夜苦學,可到頭耒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簡單說,古人的書法理念中包含形象萬物的道合自然和言情達意的書為心畫這兩個範疇。換成大白話就是,既有視覺的形式美又有精神的參省悟。

舉個栗子,田英章的楷書工整、勻稱、平衡、美觀,視覺感受良好。李叔同的孩兒體,要橫沒橫要豎沒豎,但怎麼透著一種無為的禪意。

有人說田楷不是書法,說田楷沒有個性和味道。反過耒,如果普通人寫孩兒體,那叫不會寫字,更甭提書法啦。

所以,我以為書法是要把形式美和風格韻相互融合一體才是現代人應該提倡的書法理念。太工整和太混亂都不是好的書法,不論出自誰手。



老陳聊書法


書法形態,主要分為“妍”“拙”“醜”三個類型。醜即是醜,其實書法藝術的美感也就是分為“妍”與“拙”。何為妍,晉韻唐法多是妍,宋人尚意開始就有了拙,蔡蘇妍多些,米黃拙多些,然後,王鐸是大拙、董其昌是小拙,而到了傅山板橋,基本上就是全拙了。

就連民國文豪沈從文先生都感言,宋四家沒有一個認真寫字的,因此普通大眾看不懂拙、不喜歡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拙書尚且如此,更休題“醜書”了。但是“專業”的學者專家明顯對“拙”更感興趣、更為青睞,從國展大賽的作品看,“拙”佔主流、“拙”字當道,是無須爭辯的事實。



基於以上兩點原由,“大眾”與“專業”書法審美的角度眼光,嚴重地不在一個地平線上。一些被“業內人士”鼓掌叫好的書法作品,大眾絲毫審視不出美感,而一些被普通大眾相當看好的書法作品,往往在專家學者的眼裡一文不值。比如正書的田英章,拙書的金伯興(新一屆蘭亭獎獲得者)。

專家與大眾的審美有所差別是正常的,但走到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對書法藝術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藝術探索之路可以蜿蜒曲折,但大的方向不宜南轅北轍,不是東西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個矛盾需要有所調合。“專家”未必就對,而大眾未必就錯,在對“醜書”的批判上,我的態度屬於大眾這一方。



過度掘鑿解構書法藝術,可能本身就不可取。書法原本並不是非常複雜的事情,被解構抽象得都快要面目全非了。不管如何研究,書法的美感始終是藝術的重要組成,如果連大眾都看不出來美感,都覺得太拙太醜,這樣的創新與嘗試就是失敗的,即便有一萬條理論上的理由可以支撐,也是不值稱道的。


抱庸妄談。


抱庸詩書


為什麼有些漂亮卻不算書法,而書法家看著一般確實精品?

這句話有問題,漂亮的字為啥不是書法,只要是漂亮的書墨,即飄逸的藝術標準,而書家寫的一般化不一定是精品。視書墨的合度否。書家隨便塗抹的書墨不合度,而亂書一氣,也算是醜陋。不一定成為好書墨。

一種情況,書家自己的風格,寫的不是古人面貌,出自自己的情性之表現,屬於自己的筆法,創造性的寫書。若有了法外之法,超脫古人法度,而展示的書墨具有新意。這屬於創作之精品。



這種創作一般愛好者欣賞習慣有別,因為鑑賞力的不同,都是涉獵廣泛與否,而對新創作的作品缺乏一定的書法底蘊,看不出作品好在哪裡,屬於一種鑑賞力的低標準。僅僅能夠欣賞古法度的書墨,或是中規中矩的書墨景觀,對於今人書家的創新有一個適應過程,一如唐代李邕的書墨之境,在當時唐代很少關注,到了宋代也很少效尤,只有蘇軾與米芾,才開始給予認可,到了元代趙孟頫視為珍品,而玩味。屬於耐賞之作。由此可見現在的書法好壞,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定論。

對於漂亮的書法,可定論為正書,屬於中規中矩的古法繼承,也是一種中肯的書法妙境。只要寫的漂亮,應該是飄逸之風格。不能說非書法。

現在面臨的書法景象大體有兩類,一則是在繼承古人而加上自己的才情書寫的中規中矩的書墨作品,一類屬於法外之法創新筆墨,屬於哪些獨步風格的書法家,能夠寫出自己的風貌,具有創新,在古人法度的基礎上而變創成自己的書墨筆墨技巧。所寫的草書或行草,或隸變及魏碑體,都有一定的自己情性的發揮,體驗自己的筆墨姿態,觀眾一般少見多怪的感覺。初見不美,而細細觀瞻,書墨寓深厚的法度。一般都出現在草字的結體變化無端。



而前幾年啟功體因為書寫行書與楷書,很少見到草書,因而字娟秀飄逸。現在學習二王體,一般都是漂亮的書貌,而追蹤清代書家的我碑體味道,如何紹基的行草,趙之謙行草都是經過了糅合篆隸碑體筆意,出現的筆墨就有一種難以識讀,達及樸拙情趣,追求一種姿態的別具一格。

由此現在書家都有了自由舒和的筆意,追求藝術的另類,大都書寫的不被人理解識讀,咋看一般,實際不一般。當然必須合度的書法。才具有如此之耐賞的境界。



對於現在無基礎的書墨模仿秀,書法實為幼稚,點畫彆扭,乃一般也不如。故欣賞每一件作品不是從表面鑑定,無論漂亮字還是書法家的一般字(精品),只要不合度,就不算是優秀作品。


狂喜淡墨a


我覺得寫的漂亮的字,如果拿出來大家都認為覺得好,就可以算書法,寫的不好看但筆峰結構重心,各方面都好也可以算作品。

就像一個人大家都覺得好看,從來沒有醜過,三庭五眼全部到位,五官比例合諧,她絕對是美女無疑,而長相不按常規,但有韻味有氣質也算美女如莫文蔚。美不是千篇一律,要百花齊放。想說寫的不好看,但只要專業人士認可覺得好,也是書法作品。我強調大家對醜書很反感我也這麼以為,就像鳳姐都認為是不美的。

漂亮的字四平八穩,結構合理,筆峰有勁,悅目就足矣,能不能算書法作品由別人去評說,做好自己就好。下面我傳米芾和董其昌都是漂亮的書法作品大家欣賞。漂亮的書法終將贏得大眾的喜歡。不好看的書法作品,小眾化讓懂看喜歡的去欣賞,我不管它是否是書法作品。大家各有各自的喜好,因人而異。






書漫007



這是欣賞者的眼光問題。

一般人以為字寫得方正、端莊,就漂亮,就是好書法;以為寫得不整齊,寫得奇異,就以為是“歪瓜裂棗”,不美。

其實,方正端莊不見得就是好書法。 明清時盛行一時的“館閣體”,其特徵就是烏黑、方潤、墨色光亮。館閣體看起來似有正大氣象,實際上是死水一罈,了無情趣。因為書法要有人情味,所以孫過庭說書法要能“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韓愈說“可喜可愕,一寓於書”。館閣體追求外表的端莊,忽視了內在的情趣,初看感覺金玉其外,諦觀之下敗絮其中。



書法要以“不正為正”、“似奇反正”。孫過庭《書譜》以為學習書法有三個階段:“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正”和“奇”實是一個辯證關係。如果一味求正,會走入死衚衕,如果一味求奇,會淪入怪異,都非正道。我以為米芾說的“穩不俗、險不怪”說得在理:“穩”是端正,但容易“俗氣”,要“穩不俗”才是精品;“險”是險絕,但容易“怪異”,要“險不怪”才是佳作。



王羲之說“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說的是書法不能拘泥於平正,要隨其字勢,隨其感情,任情恣性。好的書法都是“偶然欲書”,不是事前計算、事先佈局、精心設計而成。所以王羲之的行書字形移位,米芾的行書自然跳脫,王鐸的草書穿插騰挪,都是打破常規,直抒胸臆的好作品。



有人以為書法要打破常規,所以著意追求變化,我以為也不對。好的作品要有度,要有深厚的功夫後才能去變法,且不能突變,而要漸變。張旭的草書驚天地、泣鬼神,但細看無一失筆,是因為平日功夫做得細。王羲之“末年方妙”,是因為之前的積累都是鋪墊,漸漸形成了他的風格。所以,如果功夫不到家就去變化肯定就淪入“作意”或者是“妖冶”,其品自然不高。

所以一般人看著漂亮的字,應該是寫得端莊的字,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不是好作品,評判的標準是看其內質是否豐富;一般人看起來不漂亮的字,應該是寫得不端正的字,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不是好作品,評判的標準也是看其是否有內質,是否有紮實的功夫。


馮勇書法


書法是一門視覺藝術,具有實用性、欣賞性和收藏性。普通群眾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處於較為淺表的層次,也就是覺得寫的好看就是好書法。但若從藝術角度欣賞書法,則對一幅作品的意境、筆法、章法、線條、墨色等會有較高要求,這也是普通群眾對一些專業書法家作品欣賞不了的一個重要原因。

“書法‘入古’難,‘出古’亦難,創新更難。書法家首先要當一個雜家,只有博取眾長,融匯貫通,銳意創新,才能書寫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好作品。”專業書法家只有博觀經典,融通古今,碑帖並蓄,集成雜糅,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其書法作品才能日臻成熟老道,才能從傳統中轉化出新意。

對於專業書法家來說,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創造,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且是一種生活需要,一種自我生命的砥礪。





馮立君書畫


書法審美亦如衡量一個人的美醜。



一個曼妙的女子,蓮步搖曳,婀娜含情,如果再加上顧盼嫵媚的眼神,儂聲柔語的惜婉,真真是情愛繾綣,我見猶憐!



她美嗎?我也說很美,我也喜歡!那她沒有學識,沒有品味,沒有人格,你也喜歡嗎?當然,喜歡的人還有,可以說非常之多!正常,她真的有勾人魂魄的魅力!



前段時間霸屏的小鮮肉也是如此,塗脂抹粉,染髮銜環,學一學蘭花指,秀一秀嬌滴滴的唇音,即便是美女也自慚形愧,退避三舍啊!



這些男人,女人,固然是凡俗矚目的對象,但是,讓一個有品味,有思想的人來評價,只能歸結兩個字,媚俗!



書法也是如此,你把字寫的顧盼生情,搖曳嫵媚的,那是什麼?中國古典的審美就是媚俗,獻媚於世人之前,取悅世人,博得寵愛,博得嘖嘆!我也覺得好看,我也承認是功力不淺,但是!她真的不是書法的審美方向,或者可以說她就是書法所反對的,所惡批對象!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書法需要文人氣,這個氣可以是骨氣,也可以是氣質,神韻,是那種寫出來就能讓人感覺卓犖不凡的氣場,或是溫文爾雅,或是力拔千軍,或是灑脫不羈,或是渾厚古拙,只是,絕不能是妖豔,狐媚之氣!



書法自古就是文人風骨的體現,可以是顏真卿的忠肝鐵膽,也可以是王羲之的書卷瀟灑,可以是柳公權的剛正遒勁,也可以是米芾的個性卓然!



就像音樂的七聲比五聲更豐富,更具表現力一樣,書法也需要把完美打破,所以有傅山的寧醜的理論,完美不是不好,不是不美,是太相似,基本差不多,反而失去了美的延續。寫小說有幾個喜歡著完美生活的?有句話說的好,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而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



或許,維納斯的手臂折斷了,她才流芳千年!


一笑貫長天


這個題目應該這麼回答,與拿范冰冰與李雪健的長像比較,純屬狗帶嚼子一胡勒!首先說寫字這人,連最基本的正規字都沒寫好,拿起毛筆,就龍飛風舞的甩起來。不敢多說,各級書法協會,有三分之一這種人,包括國家書法協會。一段時間,別管什麼人,只要你捐錢贊助,入會很容易,視錢多少,官位也可給,據說某市書法協會70多個副主席,每次辦展,這些人再加上各級領導的大作就掛一大廳。有些人沒有新作,往往是一副作品掛數年。上行下效,於是書法家就臭大街了!一些真有內涵的作品也就被一概而論了,也就有了"心在情婦處"的笑話。怪誰!怪一切向錢著!藝術讓錢弄的臭大街了。要改變這種局面,在不挫傷一些人寫字的愛好的基礎上,對各級書法協會進行整頓,取消或合併各種類型的書法協會,重新登記會員,要有楷隸篆三種正規字的投名狀,要組織現場筆試,上來就跑的書者謝絕!這樣就會慢慢迴歸正途,人們的欣賞水平也會提高,也就會區別什麼是醜書,什麼是在有基本功之上書法作品……廣大人民群眾過年貼幅對子,屋內掛套中堂或四條幅,你寫的光怪陸離,如原來書協的張主席的"漢簡體",是那時沒桌子,一手持筆,一手持竹簡,懸空寫……但那是幾千年古人的作法,你發揮,也這麼寫,有人戲言,枇材題。別人不能說,說就是沒文化……廣大人民群眾不買帳,問一老者,喜歡這種字嘛?呸!還不我孫子寫的好呢!無語!青島一位菸廠老闆作文張主席書寫在泰安岱廟石刻園立了一塊碑,與之相據約二百米季羨林作賦歐陽中石書寫的一塊碑,一比較,評價自有公論,諸位如有興趣,可實地一觀。


愛山的小女孩的爺爺


書法是由書法的線條構成的漢字。

毛筆字是不是書法的線條構成的漢字。

這就是問題的根本。

要搞清楚什麼字是書法

什麼字不是書法

必須要搞清楚什麼樣的線條才是書法的線條。

這個問題即簡單又深奧。

因此有的人寫了一輩子,雖然字看起來很漂亮了。但是他根本看不懂什麼是書法的線條,更不要說他能寫出書法的線條了。所以他寫了一輩子,都不是書法。

漂亮。流利。這些詞對書法來說不是誇獎,而是貶低。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書法的線條?

希望大討論。


王叔鈞水墨工作室


其實這個問題正是現在最有爭議的話題:即廣受批判的“醜書”問題。何謂“醜”。有人認為字的變形,不符合審美預期,即為醜書。

美和醜,有視覺上的美和醜,有審美上的美和醜。比如徐謂,何紹基的字,視覺上不漂亮,但在審美上卻有大美。而黃自元,田英章等人的字看上去很漂亮,卻沒有意境,沒有藝術個性,猶如電腦打印。是沒有藝術價值的。

現代社會,書法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越來越脫離。評論者如果用實用的眼光看書法,那很多書法家的字都是醜書。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雕塑過一個《歐米艾爾》的作品,一個老醜的女人。可是能說這個作品不好嗎?范冰冰視覺很漂亮,但網絡討厭她的很多。李雪健不漂亮,很多人很喜歡他。很多人用視覺的漂不漂亮來作為審美評價的唯一標準,這可是連高中生的水平也不夠。

評價書法作品是需要專業知識的,否則就不存在這門學問了,也沒有鑑賞家了。

但確實書協裡有人寫的很差,不能用醜書這個詞來評價,應該用好和差來評價。醜書也有藝術性高的和藝術性差的。美書也有藝術價值高的和藝術價值低的。漂亮和醜是一個視覺感受問題,不是一個審美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