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字看着漂亮却不算书法,而有些书法家的字看着一般却被说是精品?

风清扬住别墅


书法这个国粹,既简单又复杂,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皇家贵胄辅张挥笔日夜苦学,可到头耒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简单说,古人的书法理念中包含形象万物的道合自然和言情达意的书为心画这两个范畴。换成大白话就是,既有视觉的形式美又有精神的参省悟。

举个栗子,田英章的楷书工整、匀称、平衡、美观,视觉感受良好。李叔同的孩儿体,要横没横要竖没竖,但怎么透着一种无为的禅意。

有人说田楷不是书法,说田楷没有个性和味道。反过耒,如果普通人写孩儿体,那叫不会写字,更甭提书法啦。

所以,我以为书法是要把形式美和风格韵相互融合一体才是现代人应该提倡的书法理念。太工整和太混乱都不是好的书法,不论出自谁手。



老陈聊书法


书法形态,主要分为“妍”“拙”“丑”三个类型。丑即是丑,其实书法艺术的美感也就是分为“妍”与“拙”。何为妍,晋韵唐法多是妍,宋人尚意开始就有了拙,蔡苏妍多些,米黄拙多些,然后,王铎是大拙、董其昌是小拙,而到了傅山板桥,基本上就是全拙了。

就连民国文豪沈从文先生都感言,宋四家没有一个认真写字的,因此普通大众看不懂拙、不喜欢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拙书尚且如此,更休题“丑书”了。但是“专业”的学者专家明显对“拙”更感兴趣、更为青睐,从国展大赛的作品看,“拙”占主流、“拙”字当道,是无须争辩的事实。



基于以上两点原由,“大众”与“专业”书法审美的角度眼光,严重地不在一个地平线上。一些被“业内人士”鼓掌叫好的书法作品,大众丝毫审视不出美感,而一些被普通大众相当看好的书法作品,往往在专家学者的眼里一文不值。比如正书的田英章,拙书的金伯兴(新一届兰亭奖获得者)。

专家与大众的审美有所差别是正常的,但走到截然相反的对立面,对书法艺术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艺术探索之路可以蜿蜒曲折,但大的方向不宜南辕北辙,不是东西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个矛盾需要有所调合。“专家”未必就对,而大众未必就错,在对“丑书”的批判上,我的态度属于大众这一方。



过度掘凿解构书法艺术,可能本身就不可取。书法原本并不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被解构抽象得都快要面目全非了。不管如何研究,书法的美感始终是艺术的重要组成,如果连大众都看不出来美感,都觉得太拙太丑,这样的创新与尝试就是失败的,即便有一万条理论上的理由可以支撑,也是不值称道的。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为什么有些漂亮却不算书法,而书法家看着一般确实精品?

这句话有问题,漂亮的字为啥不是书法,只要是漂亮的书墨,即飘逸的艺术标准,而书家写的一般化不一定是精品。视书墨的合度否。书家随便涂抹的书墨不合度,而乱书一气,也算是丑陋。不一定成为好书墨。

一种情况,书家自己的风格,写的不是古人面貌,出自自己的情性之表现,属于自己的笔法,创造性的写书。若有了法外之法,超脱古人法度,而展示的书墨具有新意。这属于创作之精品。



这种创作一般爱好者欣赏习惯有别,因为鉴赏力的不同,都是涉猎广泛与否,而对新创作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书法底蕴,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属于一种鉴赏力的低标准。仅仅能够欣赏古法度的书墨,或是中规中矩的书墨景观,对于今人书家的创新有一个适应过程,一如唐代李邕的书墨之境,在当时唐代很少关注,到了宋代也很少效尤,只有苏轼与米芾,才开始给予认可,到了元代赵孟頫视为珍品,而玩味。属于耐赏之作。由此可见现在的书法好坏,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定论。

对于漂亮的书法,可定论为正书,属于中规中矩的古法继承,也是一种中肯的书法妙境。只要写的漂亮,应该是飘逸之风格。不能说非书法。

现在面临的书法景象大体有两类,一则是在继承古人而加上自己的才情书写的中规中矩的书墨作品,一类属于法外之法创新笔墨,属于哪些独步风格的书法家,能够写出自己的风貌,具有创新,在古人法度的基础上而变创成自己的书墨笔墨技巧。所写的草书或行草,或隶变及魏碑体,都有一定的自己情性的发挥,体验自己的笔墨姿态,观众一般少见多怪的感觉。初见不美,而细细观瞻,书墨寓深厚的法度。一般都出现在草字的结体变化无端。



而前几年启功体因为书写行书与楷书,很少见到草书,因而字娟秀飘逸。现在学习二王体,一般都是漂亮的书貌,而追踪清代书家的我碑体味道,如何绍基的行草,赵之谦行草都是经过了糅合篆隶碑体笔意,出现的笔墨就有一种难以识读,达及朴拙情趣,追求一种姿态的别具一格。

由此现在书家都有了自由舒和的笔意,追求艺术的另类,大都书写的不被人理解识读,咋看一般,实际不一般。当然必须合度的书法。才具有如此之耐赏的境界。



对于现在无基础的书墨模仿秀,书法实为幼稚,点画别扭,乃一般也不如。故欣赏每一件作品不是从表面鉴定,无论漂亮字还是书法家的一般字(精品),只要不合度,就不算是优秀作品。


狂喜淡墨a


我觉得写的漂亮的字,如果拿出来大家都认为觉得好,就可以算书法,写的不好看但笔峰结构重心,各方面都好也可以算作品。

就像一个人大家都觉得好看,从来没有丑过,三庭五眼全部到位,五官比例合谐,她绝对是美女无疑,而长相不按常规,但有韵味有气质也算美女如莫文蔚。美不是千篇一律,要百花齐放。想说写的不好看,但只要专业人士认可觉得好,也是书法作品。我强调大家对丑书很反感我也这么以为,就像凤姐都认为是不美的。

漂亮的字四平八稳,结构合理,笔峰有劲,悦目就足矣,能不能算书法作品由别人去评说,做好自己就好。下面我传米芾和董其昌都是漂亮的书法作品大家欣赏。漂亮的书法终将赢得大众的喜欢。不好看的书法作品,小众化让懂看喜欢的去欣赏,我不管它是否是书法作品。大家各有各自的喜好,因人而异。






书漫007



这是欣赏者的眼光问题。

一般人以为字写得方正、端庄,就漂亮,就是好书法;以为写得不整齐,写得奇异,就以为是“歪瓜裂枣”,不美。

其实,方正端庄不见得就是好书法。 明清时盛行一时的“馆阁体”,其特征就是乌黑、方润、墨色光亮。馆阁体看起来似有正大气象,实际上是死水一坛,了无情趣。因为书法要有人情味,所以孙过庭说书法要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韩愈说“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馆阁体追求外表的端庄,忽视了内在的情趣,初看感觉金玉其外,谛观之下败絮其中。



书法要以“不正为正”、“似奇反正”。孙过庭《书谱》以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正”和“奇”实是一个辩证关系。如果一味求正,会走入死胡同,如果一味求奇,会沦入怪异,都非正道。我以为米芾说的“稳不俗、险不怪”说得在理:“稳”是端正,但容易“俗气”,要“稳不俗”才是精品;“险”是险绝,但容易“怪异”,要“险不怪”才是佳作。



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说的是书法不能拘泥于平正,要随其字势,随其感情,任情恣性。好的书法都是“偶然欲书”,不是事前计算、事先布局、精心设计而成。所以王羲之的行书字形移位,米芾的行书自然跳脱,王铎的草书穿插腾挪,都是打破常规,直抒胸臆的好作品。



有人以为书法要打破常规,所以着意追求变化,我以为也不对。好的作品要有度,要有深厚的功夫后才能去变法,且不能突变,而要渐变。张旭的草书惊天地、泣鬼神,但细看无一失笔,是因为平日功夫做得细。王羲之“末年方妙”,是因为之前的积累都是铺垫,渐渐形成了他的风格。所以,如果功夫不到家就去变化肯定就沦入“作意”或者是“妖冶”,其品自然不高。

所以一般人看着漂亮的字,应该是写得端庄的字,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不是好作品,评判的标准是看其内质是否丰富;一般人看起来不漂亮的字,应该是写得不端正的字,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不是好作品,评判的标准也是看其是否有内质,是否有扎实的功夫。


冯勇书法


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和收藏性。普通群众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处于较为浅表的层次,也就是觉得写的好看就是好书法。但若从艺术角度欣赏书法,则对一幅作品的意境、笔法、章法、线条、墨色等会有较高要求,这也是普通群众对一些专业书法家作品欣赏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法‘入古’难,‘出古’亦难,创新更难。书法家首先要当一个杂家,只有博取众长,融汇贯通,锐意创新,才能书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专业书法家只有博观经典,融通古今,碑帖并蓄,集成杂糅,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书法作品才能日臻成熟老道,才能从传统中转化出新意。

对于专业书法家来说,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是一种生活需要,一种自我生命的砥砺。





冯立君书画


书法审美亦如衡量一个人的美丑。



一个曼妙的女子,莲步摇曳,婀娜含情,如果再加上顾盼妩媚的眼神,侬声柔语的惜婉,真真是情爱缱绻,我见犹怜!



她美吗?我也说很美,我也喜欢!那她没有学识,没有品味,没有人格,你也喜欢吗?当然,喜欢的人还有,可以说非常之多!正常,她真的有勾人魂魄的魅力!



前段时间霸屏的小鲜肉也是如此,涂脂抹粉,染发衔环,学一学兰花指,秀一秀娇滴滴的唇音,即便是美女也自惭形愧,退避三舍啊!



这些男人,女人,固然是凡俗瞩目的对象,但是,让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来评价,只能归结两个字,媚俗!



书法也是如此,你把字写的顾盼生情,摇曳妩媚的,那是什么?中国古典的审美就是媚俗,献媚于世人之前,取悦世人,博得宠爱,博得啧叹!我也觉得好看,我也承认是功力不浅,但是!她真的不是书法的审美方向,或者可以说她就是书法所反对的,所恶批对象!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需要文人气,这个气可以是骨气,也可以是气质,神韵,是那种写出来就能让人感觉卓荦不凡的气场,或是温文尔雅,或是力拔千军,或是洒脱不羁,或是浑厚古拙,只是,绝不能是妖艳,狐媚之气!



书法自古就是文人风骨的体现,可以是颜真卿的忠肝铁胆,也可以是王羲之的书卷潇洒,可以是柳公权的刚正遒劲,也可以是米芾的个性卓然!



就像音乐的七声比五声更丰富,更具表现力一样,书法也需要把完美打破,所以有傅山的宁丑的理论,完美不是不好,不是不美,是太相似,基本差不多,反而失去了美的延续。写小说有几个喜欢着完美生活的?有句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而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



或许,维纳斯的手臂折断了,她才流芳千年!


一笑貫长天


这个题目应该这么回答,与拿范冰冰与李雪健的长像比较,纯属狗带嚼子一胡勒!首先说写字这人,连最基本的正规字都没写好,拿起毛笔,就龙飞风舞的甩起来。不敢多说,各级书法协会,有三分之一这种人,包括国家书法协会。一段时间,别管什么人,只要你捐钱赞助,入会很容易,视钱多少,官位也可给,据说某市书法协会70多个副主席,每次办展,这些人再加上各级领导的大作就挂一大厅。有些人没有新作,往往是一副作品挂数年。上行下效,于是书法家就臭大街了!一些真有内涵的作品也就被一概而论了,也就有了"心在情妇处"的笑话。怪谁!怪一切向钱着!艺术让钱弄的臭大街了。要改变这种局面,在不挫伤一些人写字的爱好的基础上,对各级书法协会进行整顿,取消或合并各种类型的书法协会,重新登记会员,要有楷隶篆三种正规字的投名状,要组织现场笔试,上来就跑的书者谢绝!这样就会慢慢回归正途,人们的欣赏水平也会提高,也就会区别什么是丑书,什么是在有基本功之上书法作品……广大人民群众过年贴幅对子,屋内挂套中堂或四条幅,你写的光怪陆离,如原来书协的张主席的"汉简体",是那时没桌子,一手持笔,一手持竹简,悬空写……但那是几千年古人的作法,你发挥,也这么写,有人戏言,枇材题。别人不能说,说就是没文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买帐,问一老者,喜欢这种字嘛?呸!还不我孙子写的好呢!无语!青岛一位烟厂老板作文张主席书写在泰安岱庙石刻园立了一块碑,与之相据约二百米季羡林作赋欧阳中石书写的一块碑,一比较,评价自有公论,诸位如有兴趣,可实地一观。


爱山的小女孩的爷爷


书法是由书法的线条构成的汉字。

毛笔字是不是书法的线条构成的汉字。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

要搞清楚什么字是书法

什么字不是书法

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线条才是书法的线条。

这个问题即简单又深奥。

因此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虽然字看起来很漂亮了。但是他根本看不懂什么是书法的线条,更不要说他能写出书法的线条了。所以他写了一辈子,都不是书法。

漂亮。流利。这些词对书法来说不是夸奖,而是贬低。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书法的线条?

希望大讨论。


王叔钧水墨工作室


其实这个问题正是现在最有争议的话题:即广受批判的“丑书”问题。何谓“丑”。有人认为字的变形,不符合审美预期,即为丑书。

美和丑,有视觉上的美和丑,有审美上的美和丑。比如徐谓,何绍基的字,视觉上不漂亮,但在审美上却有大美。而黄自元,田英章等人的字看上去很漂亮,却没有意境,没有艺术个性,犹如电脑打印。是没有艺术价值的。

现代社会,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越来越脱离。评论者如果用实用的眼光看书法,那很多书法家的字都是丑书。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雕塑过一个《欧米艾尔》的作品,一个老丑的女人。可是能说这个作品不好吗?范冰冰视觉很漂亮,但网络讨厌她的很多。李雪健不漂亮,很多人很喜欢他。很多人用视觉的漂不漂亮来作为审美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可是连高中生的水平也不够。

评价书法作品是需要专业知识的,否则就不存在这门学问了,也没有鉴赏家了。

但确实书协里有人写的很差,不能用丑书这个词来评价,应该用好和差来评价。丑书也有艺术性高的和艺术性差的。美书也有艺术价值高的和艺术价值低的。漂亮和丑是一个视觉感受问题,不是一个审美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