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的过程分解,心脏支架是如何装进去的?

刘屹珺


冠脉造影是目前检查是否有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能清楚的看到心血管的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决定是不是要进行支架或搭桥手术。



简单说心脏造影是一种检查,心脏支架是一种治疗。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在有必要做心脏支架的情况下,会做完造影顺便植入支架。但造影并不一定要支架,造影结果如果心血管正常,自然无需支架,或造影结果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不严重也无需支架,或造影显示心脏血管病变很复杂或许只能搭桥治疗了。


那么心脏造影是怎么完成的?全身的血管都是和心脏间接相连接的,因为心脏要供给所有组织器官血和氧。 心脏造影最主要的技术就是:我们要从外周血管到达心脏血管。

1、首先我们从手腕的桡动脉或大腿的股动脉穿一个针,放一个动脉鞘管进去,这个动脉鞘管就是外界和血管内连接的途径,所有的操作都必须经过这个鞘管,也就是开通了一条血管与体外的路。


因为造影和放支架的过程非常相近,我们不啰嗦造影了,我们就直接从心脏支架植入说。

2、从我们准备好的鞘管放一根导管,导管里面有一根金属导丝,引导导管前行,避免导管折断或乱跑。导丝及导管沿着血管逐渐抵达冠脉开口附近,撤出导丝,轻微调整导管开口,适当导管开口对准冠脉开口,这时候鞘管外面导管的尾巴在我们手里,就与心脏的血管形成了一条通路。

3、我们就可以通路这个导管,进入心脏血管,我们沿着通路(导管),把球囊送进心脏血管的病变处,球囊就是一个空心装置,通过体外压力泵打气,把远端处的球囊打起来,以撑起狭窄的病变,球囊到位后,我们在鞘管连接处,把压力泵和导管尾巴连在一起,打压力,心脏血管处的球囊就鼓起来,把病变撑起来。



4、我们按照起球囊的步骤,把支架放到病变处,支架和球囊基本一样,区别在于球囊就是一个囊,支架是在球囊这个囊外面包裹着一个支架。外面再起压力泵,打压后,支架被撑起来,与血管壁贴在一起,释放压力后,球囊恢复,撤出体外,支架就贴在病变处的血管壁上了。 支架到达球囊把支架打起来 简单说,就像刚才送气球一样,把支架送到狭窄血管的地方,把支架再用气球撑起来,这样支架就算放到血管里了。


大家了解心脏支架的植入,不要对心脏支架再感动神秘,这个过程我也无需熟悉,我们只作为了解。我们更需要了解心脏造影是一种检查,不是所有的造影都需要支架。

还需要了解,心脏支架只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和缓解严重心绞痛的一种方法,做完支架也必须正规的治疗冠心病,必须健康生活,必须正规用药。

最后还要明白,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支架,只有大部分的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药物不能控制的心绞痛才需要支架治疗。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心血管王医生


冠脉造影检查是了解我们心脏供血血管有无狭窄或闭塞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冠心病诊断中必不可少方法。随着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不断增加,冠脉造影的检查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希望大家正确认识。


冠脉造影是通过我们外周桡动脉或股动脉,将导引钢丝放入,并将支架随着导引钢丝放入到冠状动脉最狭窄处。而后,通过球囊的高压扩张作用,使支架与血管内皮紧贴在一起,继而达到扩张血管的功效。

当我们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时,即考虑为冠心病。冠心病诊断一经确立,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规律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等药物。

当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或频繁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行支架介入治疗。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