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在30歲生日的這天晚上,在朋友圈寫了很多感悟。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30歲的我有事業,有家庭,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年輕人,你為什麼越來越焦慮》,焦慮感和安全感,都是我們這個時代年輕人很缺乏的東西。論物質生活,知識水平,我們都比父輩要高,但是卻比他們缺乏安全感。
因為人很脆弱,活在世上本來就沒有多少安全可言?
而我們這一代人,缺失的安全感來源於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職場,永遠還不完的貸款,昂貴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以及永遠複雜的人際交往。更多的是,我們對自己的不自信,不知道哪一天就會被他人取代,如果當下的狀況有一丁點改變,自己能否應付的來?能否將生活維持原狀?而這種壓力,會讓大部分不是那麼如魚得水的人,感覺生活壓力很大, 感覺生活充滿了危險。最起碼明天失業了,要還近萬的房貸不知道朝誰要去。
換種思維,這種不安全感,其實恰是一種人生的動力。它讓我們珍惜眼前所有。
擁有安全感就是感覺你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不會受到干擾和威脅,安全感是一種信念,它會變化,就是說你可能在一個時期有安全感,在另一個時期沒有安全感。安全感的主要表現是相信,即對自己存在的世界的信任感,無論你的遭遇和所處環境是好是壞,只要你信任這個世界,那你就是有安全感的。
安全感實際上是一種錯覺。缺乏安全感也可以是一種對危險的警覺,並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如何面對這種不安全感,不要讓它莫名干擾我們的生活。居里夫人曾經說過:生活中沒什麼可怕的事情,只有需要被理解的事情。
當你理解並接受“不安全”,並學會和它相處之後,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才更可靠。
所以,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不害怕自己不好”。
我相信我是好的,這也會讓一個人相對比較自信。
安全感的形成當然跟最初一個人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也跟成長經驗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這個東西好像是可以傳遞的,一不小心,我們就容易成為“恐懼”的奴隸。
我們追求的並非是安全感,而是幸福和快樂,追求的是生活有更多未知的東西,追求挑戰、刺激和更加完整的人生體驗。
安全感的缺失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通病,我們更不能因此而自我懷疑。安全感也好,焦慮感也好,都是自我認知。人一旦陷入這種自我缺失當中,就很容易變得負面。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負面情緒的人,面對壓力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絕不停下前進的步伐,認真走好每一步,才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
最後送大家一句我最近看到的話:
漸漸地知道了,很多東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屬於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閱讀更多 念念初心1819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