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斷舍離的意義——直面你所恐懼的,才能專注你想要的

這一點聽著容易,但真正做到卻非常困難,因為“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會自己跳出來告訴你:“我就是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你需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而且還得有很好的判斷力,能夠識別出那個對最後結果有著至關影響的關鍵點。除此之外,你還將面臨情感上的挑戰,因為這個過程你會遭遇來自各方的誘惑和壓力,你必須有顆強大的內心才能將這個理念堅持下去,才能真正學會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強大的內心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只有當你真正相信自己的能力的時候,你才敢於做自己,敢於拒絕與自己目標和信念不符的事情。我不知道這種自信和內心的強大是否與先天基因有關係,但我敢肯定的是,強大的內心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訓練來獲得的。我甚至覺得,這個訓練強大內心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尋找自己和成為自己的過程。

那麼,我們要如何訓練自己的內心,讓它變得更強大呢?今天教大家一個好方法:從物品的斷舍離開始。扔東西這件事情看著雖小,但有過體驗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其實是一個與內心不斷做鬥爭的艱難過程。事實上,物品的斷舍離依賴的是同樣的能力:選擇的能力——你必須從滿屋子的物品中挑出那些自己真正需要的,以及捨棄的能力——你需要有勇氣和那些不需要的物品說再見。

選擇和捨棄之所以如此之難,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想不清楚的原因則在於我們被擔心和害怕的事情佔去了太多精力,這其實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所以,想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先得學會直面自己內心的恐懼,物品的斷舍離如此,自我發展亦是如此。

最好的選擇標準—怦然心動

關於斷舍離的書籍,我最喜歡的就是近藤麻理惠的那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當中最打動我的則是她的挑選時的評判標準:近藤麻理惠判斷一個物品是否要留下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你在觸碰到它的時候,是否能夠感覺怦然心動,然後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其他統統“丟掉”。

雖說“怦然心動”這個詞聽著似乎有些不切實際,因為已經擁有的物品是很難給我們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但是它背後的理念卻是十分值得推崇的。近藤麻理惠真正想要表達的應該是要用“心”去選擇,而不是用“腦”,也就是說,要憑感性的直覺,而不是理性的思考。為什麼不能依賴理性思考呢?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理性部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預測來提前為未來做準備,所以它經常會想到一些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不好的情況。這就會對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造成干擾,因為當我們開始擔心這、擔心那的時候,我們便無法聽到內心“想要什麼”的聲音。

過多的理性思考實際上會阻斷我們與內心的連接,它會讓我們在考慮未來的時候,過於關注那些自己擔心、害怕或者不喜歡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其實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是如此呢?你是不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想著怎麼應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都在擔心一些你害怕會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人生一定是缺乏激情的人生,因為擔心和害怕只會不斷消耗我們的能量,限制我們的想象和潛能,只有那些能讓我們“怦然心動”的事情才會真正激發我們,賦予我們能量和動力。

當我們學著用“怦然心動”這個標準去挑選自己的物品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訓練一種重要的能力——與自己內心直接溝通的能力。所謂的“心”指的其實就是我們的情緒腦,這是情感產生的地方。本質上來說,情緒就是一種價值判斷——我們感受的積極情感越強烈,就意味著它越重要,越值得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價值判斷是非常主觀的,它因人而已,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它也不受我們掌控。很多人都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事實上,想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其實就是要弄清楚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問題,我們只能問自己的內心,理性是無法告訴我們答案的,因為“重不重要”靠的不是邏輯推理,它是一種情感,情感不存在什麼“為什麼”。

不過,我們的情緒腦是沒有語言功能的,因為語言的功能區域在大腦皮層,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感知的方式與內心溝通——“怦然心動”其實就是內心在表達,它用這種強烈的情感告訴我們,這就是自己想要的。另外,我們還需要留意自己的第一反應,因為我們很難阻止理性腦的參與,不過它的反應總是慢於情緒腦的,所以第一反應通常最能代表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就是為什麼近藤麻理惠要強調“在觸碰瞬間,是否感覺怦然心動”,因為那一瞬間的感受是最存粹的。

格雷戈·麥吉沃恩曾在《精要主義》中提到說:“如果答案不是一個確定的YES, 那麼就應該是一個肯定的NO。” 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對“怦然心動”法則最好的詮釋。這也是我面對選擇時的評判標準。很多人覺得我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事實上,我的理性只用在存在客觀規律和標準的地方,以及策略和執行上,對於那些無所謂對錯,完全依賴於個人主觀價值的事情,我從不用理性去思考,我只跟著內心直覺去選擇。曾經有讀者問我,有沒有遇到特別糾結,不知道如何做選擇的時候。我的回答是沒有。我做選擇一般都很快,因為答案就在心中,我只要去聆聽就好——如果沒有感受到“怦然心動”,如果沒有聽到一個確定的YES, 那就一定是NO。

直面恐懼,建立安全感

如果說答案就在心中,那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聽不到的呢?原因很簡單,它被我們內心恐懼的聲音所掩蓋了——我們太害怕、太擔心了,我們總是在想“萬一XXX, 怎麼辦?”

我們的大腦有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相比快樂,它會更關注危機。當感覺到有潛在危險的時候,大腦就會本能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躲避潛在危險上,只有等到潛在危險消失了,有了安全感之後,它才會追求發展,才會去思考到底什麼讓自己最開心,以及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可以說,擁有安全感是自我發展的前提。因此,想要聽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想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就得先消除內心恐懼的聲音,讓自己擁有安全感。

1933年,面對美國當時的經濟大危機,羅斯福總統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是害怕本身——這種難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毫無道理的恐懼,把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之前我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害怕本身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會讓人變得脆弱和無助,而當一個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不相信自己擁有掌控力的時候,他就不會選擇努力,不努力也就失去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而沒有改變,就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就會一直處在害怕和擔心之中。這種惡性循環的最後結果就是,我們所害怕的事情最終成為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何才能消除內心恐懼的聲音,打破恐懼所引起這種惡性循環呢?關鍵在於,我們要相自己是有掌控力的。中國有句古話:“事在人為,境由心造”,它所要表達的就是,人一定要相信自身的力量,雖然世事無常,但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取決於我們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便最後改變不了外在結果,我們還能改變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選擇接受。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我們並非無能為力。當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就不會那麼害怕不確定性了。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當你發現自己在擔心或者害怕的時候,那就直面你的恐懼——先弄明白自己擔心和害怕的到底是什麼,然後想象它已經發生了,最後接受它。這實際上也是斯多葛主義所提倡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情緒訓練方法。接受,就意味著內心不再抗拒,不再抗拒,也就不會在擔心和害怕。一個簡單有效的直面恐懼的辦法,就是問自己:“發生了又如何?” ,比如如果你怕自己寫文章寫不好,那就問自己:“寫不好又怎樣?”; 如果你害怕自己失敗,那就問自己:“失敗了又如何?” 很多時候,當我們正視和麵對自己內心的恐懼之後,就會發現真的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當我們不再恐懼,不再害怕的時候,我們便戰勝了脆弱,也就擁有了安全感。這個時候,我們便能夠把精力從之前的擔心和害怕,轉移到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才是真正重要這些問題上。

實際上,我們同樣可以用物品的斷舍離來訓練自己直面恐懼的能力。扔東西在情感上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是因為我們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本質上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體現,我們需要從自己所擁有的外在事物上獲得安全感。然而,真正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是外在事物所能賦予的,它源於我們自身那些穩定的、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比如思想、能力、品格等等。捨棄其實是一種很好的自我訓練,它不僅能讓我們直面對失去的恐懼,同時也會讓我們慢慢開始向內探尋,通過發展自身一些穩定不變的品質來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從斷舍離開始自我訓練

說實話,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真的沒有意識到斷舍離原來有這麼強大的力量。現在我才明白,斷舍離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從向外尋求安全感,轉變成向內尋求安全感的過程。當我們把注意力轉向內在,去努力發展那些自己永遠都不會失去的品質的時候,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感。有了這種安全感,我們就有了反脆弱的能力,才不會讓自己的一生被恐懼所挾持。這時,我們才能清楚地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後漸漸明白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渴望改變,卻不知道如何開始,那麼不妨把物品的斷舍離當成是一種自我訓練的手段:通過“怦然心動”法則,去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心溝通,去傾聽內心真實的聲音,去體會那種被心動事物所激發的美好感覺;與此同時,通過捨棄物品去訓練自己直面恐懼的勇氣,然後把目光逐漸從外在事物轉向內在品質,通過培養自身能力和品格,來建立內在安全感。這樣的安全感才是真正可靠和長久的。完成了物品的斷舍離之後,再去關注人生的斷舍離——學會對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說NO,然後把時間花在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人和事情上。

最後,給大家一個實用的建議:在物品的斷舍離過程中,如果你感覺難以割捨,或者感到內心有股抗拒的力量,那麼就問自己:“失去了又能怎樣?” 然後再想想,什麼是別人拿不走,我們也永遠不會失去的。這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在意和花時間投入的,因為它們是安全感最穩定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