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容易得胃癌?

v1513824


很遺憾,我家中就有一位親人是胃癌晚期,他就是長期的胃病,整天不舒服,整個人又偏偏特別倔,讓他去醫院,就是不去。讓他檢查也不查,難受的厲害了,就自己隨便買點藥吃吃,結果最後發現的時候,已經轉移了。

說到容易得胃癌的原因,長時間的胃部疾病肯定是一個高危因素。比如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部息肉等,畢竟胃部長時間受到刺激,反反覆覆的遭受損傷,就更容易出現惡變。



幽門螺旋感覺的長期感染,和嗜食醃製食品,煙燻食物,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鹹菜,鹹魚等這些醃製食品吃得太多的話,就容易攝入含量比較高的亞硝酸鹽,這是一種致癌物,會讓胃癌的發病率升高。

長期抽菸和酗酒,也是胃癌的一個高危因素。酒精的比例,和抽菸時候吸入的多種致癌物,無疑都是在為胃癌的發生添磚加瓦。雖然遺傳基因也是一方面,但是後天的因素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種,就是沒有健康意識,不做體檢,發現了問題也不去醫院,自己胡亂吃藥的人。有了不舒服一定要記得及時檢查,該治療治療,不要諱疾忌醫,不然耽誤了病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只能徒勞的掙扎和遺憾!

#滾蛋吧腫瘤君#


婦產科女司機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很高,因為胃本身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我們吃的食物,會直接進入胃裡,與胃接觸。因此,胃癌的發生,除了遺傳因素,和吃也就最密切相關了。


飲食習慣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最容易增加胃癌風險的不良飲食習慣主要是以下三點。

首先,鹽(鈉)攝入過多,重口味的人群,胃癌發病率明顯較高。很多人知道鹽攝入過多,容易升高血壓,不利於血壓控制,但不瞭解鹽攝入過多,還會增加胃癌風險。研究就發現,與清淡少鹽飲食的人群相比,鹽攝入偏多,或者高鹽飲食,都會增加胃癌發病風險。這可能與過多的鹽進入胃中,使胃黏膜細胞與外界產生較高的滲透壓,進而直接損傷胃黏膜,增加胃黏膜細胞的癌變風險有關。為了減少鹽的攝入,除了炒菜本身少放鹽之外,少吃鹹菜和鹹醬等高鹽食品,也是很重要的,醬油、味精等調味品本身也含鈉,加了這些調味品應該適當的再少放一些鹽。

其次,經常吃醃製品和熏製食品,也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不管是醃製的蔬菜,還是醃製的肉或魚,不僅本身就是高鹽食品,醃製過程中還會產生亞硝酸鹽(生產不規範,還可能產生過量的亞硝酸鹽),經常吃的話,就可能因亞硝酸鹽在胃裡反應生成較多的亞硝胺(致癌物),而增加胃癌風險。燻肉、燻魚和火腿等熏製食品,因為加工過程中本身容易產生各種致癌物(如多環芳烴、苯並芘),同時很多還會加入不少亞硝酸鹽來提鮮、防腐,經常吃的話,也很容易增加包括胃癌在內的多種癌症風險。

最後,不愛吃蔬菜水果,也會增加胃癌風險,尤其是蔥類蔬菜和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西蘭花、甘藍、蘿蔔等),這可能與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和植物活性成分有關。總之,爭取頓頓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不管對胃癌預防,還是整個身體健康,都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戒菸限酒,規律進食,多活動,保持健康體重,也對預防胃癌有幫助,都是不能忽視的健康生活方式。


營養科普趙之德


胃癌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但主要和飲食習慣和吸菸、飲酒等有關。

一、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目前被認為和胃癌有關一類致癌物有:菸草、酒精飲料、檳榔、中式鹹魚等,二類致癌物的有丙烯酰胺、鉛、4-甲基咪唑等,主要來自於生活中的高溫油炸、燒烤、高溫烹製食物,所以,有上述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人群,胃癌的發病率會高於普通人群;長期的高鹽飲食,也被認為和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二、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被認為和胃癌的發生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尤其是有慢性胃病的人群,幽門螺桿菌的對於慢性胃炎、胃潰瘍向胃癌轉化有著促進作用。

三、地域因素

遼寧莊河曾經是我國胃癌的高發區,1984年開始時,中國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在莊河地區的進行了長達22年的調查研究,後續證實這種風險因素和當地人長期嗜食醃製食品,特別是和長期進食鹹豬肉有關。所以,某個地域高發區,也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四、遺傳相關

家族性胃癌在臨床並不罕見,一般認為和攜帶了突變的CDH1基因有關,如果家族直系親屬中有多個胃癌或其它癌症患者,其它成員也應該警惕, 必要時做基因檢測明確。

總之,胃癌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除了遺傳相關以外,絕大多數是某些不良刺激長期作用下的結果。


深藍醫生


胃癌是非常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發現時常常已是中晚期。胃癌的發病與環境、飲食習慣、感染、年齡、遺傳等因素均有關係,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某些地區、某些家族的人更容易患胃癌,所以有相關易發因素的人群要注意篩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當然疾病重在預防。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下胃癌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一、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的人群更易患胃癌

研究顯示,胃癌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家族中父母、爺爺、奶奶等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其後代發生胃癌的概率就會增加。當然,遺傳只是胃癌發病的一環,不是說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一定會有胃癌,只是同等條件下比沒有家族史的人群概率高。

二、飲食習慣差的人群更易患胃癌

長期食用煙燻製品(煙燻肉等)、醃製食品(醃菜等)、燒烤(尤其是烤焦的食物)的人群,因食物中亞硝酸鹽可以轉換為致癌物或含有致癌物和對胃黏膜的反覆刺激,後期易出現癌變。同時。吃的過於辛辣刺激(火鍋、冒菜等)、過燙的人群更易損傷胃黏膜,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率。


三、西北、東部地區的人群較南方人群更易患胃癌

有關循證醫學證據顯示,我國西北、東部地區的胃癌發生率更高,這可能與當地環境及飲食習慣有關。

四、反覆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不徹底的人群更易患胃癌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有明確的關係,反覆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易導致胃黏膜破壞和反覆的炎症刺激,後期可出現癌變。

五、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反覆潰瘍、多發息肉等人群更易出現癌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反覆胃潰瘍(尤其是巨大潰瘍)、胃多發息肉(尤其是家族性多發息肉)和胃腺瘤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癌前病變,易出現癌變。


六、年齡大於40歲以上的人群為高發人群

<strong>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40歲以上的人群胃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七、其他因素

菸草等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會導致胃癌的發生率增加,而酒精反覆刺激胃粘膜同樣會引起胃部慢性炎症刺激,可出現胃癌。

感謝閱讀,胃癌重在預防,我們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飲食習慣,少吃煙燻、醃製、辛辣刺激等食物;對於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應正規足療程徹底的清除;對於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要戒菸、戒酒,尤其是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同時,對於年齡大於40歲、有家族史等的人群,要注意篩查。通過胃鏡我們可以早期發現胃癌,胃鏡也是胃癌診斷的必不可少的項目。

<strong>


全科掃地僧


  胃不好的人容易得胃癌,由局部的“小毛病”慢慢發展成胃癌,所以當身體開始出現一些不適,將其忽略掉就等於慢慢給與病變以溫床,哪些胃病容易演變惡化

  有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病很容易進一步發展成胃癌的幾率大大增加 ;  胃息肉,會變為胃癌者為3%~10%;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為2%~8%,另外精神不愉快對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不良影響,無法用針對某一器官病變進行評估,  壓抑、憂愁、抑鬱、憎恨、厭惡、自卑、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崩潰、生悶氣等,都會導致提高胃癌的發生幾率。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也會致胃癌,對照自己平時習慣看看有沒有以下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食煙燻食物和高鹽食物、長期抽菸酗酒等,都是易患胃癌的重要因素。  長期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者及金屬行業的工人,不僅對呼吸道有非常大的損傷,胃癌風險明顯升高。做過胃切除手術的人發生胃癌高於常人。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大家。

近些年來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發病年齡卻越來越低,尤其是胃癌已經成為消化道發病率的首位,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樣的人群比較容易患胃癌那?我們又該如何防止那?

一個就是飲食因素,平時願意吃醃製食品的、吃高鹽食品的、吃燻烤類食品的、以及變質食品的人群,得胃癌的幾率明顯增高!

胃部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能增加患胃癌的幾率,比如胃出血、胃潰瘍、胃息肉等病症,如果我們不及時有效的治療,很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吸菸喝酒的人群同樣能增加患病幾率,尤其是常年酗酒的人,對胃的傷害是最大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戒菸戒酒或者是適量飲酒。


綜上所訴我們想要有一個好的身體,遠離疾病就一定要合理安排飲食、戒菸戒酒、發現胃部有異常要及時就診,將疾病控制在萌芽,還是那句老話“再好的治療不如預防”。最後我祝願朋友們都能健健康康、萬事如意。


笑看人生品百味


要想知道什麼人容易得胃癌,就要先知道哪些因素可以引發胃癌的發生。小克為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1.飲食因素:一些過燙的,過於刺激性的食物長期食用,可以刺激胃黏膜細胞的變性,使得胃癌發生風險增加,高鹽飲食,比如醃製的食物,鹹菜,香腸,等這些食物之所以會致癌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西北地區的人平常都比較喜歡食用此類高鹽飲食,這也是為什麼胃癌會在西北地區常見的一個原因。



2.幽門螺桿菌因素:早在20年前,幽門螺桿菌就被定義為能夠引起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素,雖然不能夠完全的解釋幽門螺桿菌為何會致癌,但是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較高的地區,胃癌的發生率也同樣增高,而且在有效的殺滅幽門螺桿菌後,胃癌發生率也同樣降低。還有一種說法是幽門螺桿菌可以還原出那些醃製類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從而導致胃癌發生。


3.遺傳因素:當身邊的直系親屬有胃癌時,胃癌的發生率相比其他正常人是增高的,所以應該定期的胃鏡檢查。

4.癌前疾病,癌前病變:一些胃部疾病也可以導致胃癌的發生或者患癌的風險增高。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異性增生和腸化的時候,還有就是胃息肉(腺瘤性),胃潰瘍極少癌變,癌變的幾率大概在百分一左右。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科的醫生孫金利是這樣說的,他說有早期胃病,吸菸酗酒的人,有家族遺傳病史,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胃腸保護的人,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其實很多病都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都不是一天就出現的,是長期累積的不良因素到了一定節點,爆發。


這和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免疫力有很大關係,當然,癌症更多的誘發因素還來自於是不是在生活中積累了過多的不良因素。很多人老死一生,而不是癌症奪命,這也說明這個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是一個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談到健康,每個人都知道對錯,選擇,是非判斷。但現實的情況是往往做不到。

最近身邊又出現了第三個切除膽囊的朋友,他從高中到現在,大約有將近數年的時間,一直堅持一個習慣——壞習慣,那就是不吃早飯,膽結石發作之後,他要在5月份到北京協和醫院做膽囊切除手術,全切。


胃癌的發生,在絕大多數的因素上是和長期老胃病,小胃病,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所以打響保胃戰,就得從現在做起:

堅持吃早飯;不要過飽;減少菸酒刺激;減少高油高脂類食物的攝取量;多吃水果和蔬菜等等。聽起來很簡單,但你能做到不?


遼瀋名醫


現年輕人得胃癌的機率也是很高的,主要還是飲食方面及生活規律的不當習慣。



第一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的人

餓一頓,飽一頓,有時又暴飲暴食,生活無規律的人。專家表明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

第二 長期喜歡吃醃製品的人

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第三 長期吃煙燻和油煎等食物的人

燻得魚和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3-4苯並芘和環芳烴。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複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

第四 長期吸菸、飲酒的人

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菸,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第五 有萎縮性胃炎人容易得胃癌

萎縮性胃炎其胃酸分泌較低,胃黏膜也易形成腸上皮化生,胃癌的機會增加。年齡愈大,慢性萎縮性胃炎與黏膜腸上皮化生的比率也愈高,萎縮性胃炎在老年人發生率較高。另外胃潰瘍也是容易轉化為胃癌。

第六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也有極少數的可能

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香菇、獼猴桃、蘋果、蜂蜜、牛奶、豬肝、猴頭菌、甲魚等


胃癌是可以預防的,尤其是飲食方面,非常重要的,有胃病的人早治療,好好愛護自己的胃。


卿莫言74


在世界範圍內胃癌死亡率居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中國的發病率佔了全世界的40%左右,包括越來越多的中輕年人也加入了胃癌的大軍。據國內多家醫院報告,35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佔到胃癌總數的6%~11%,如果按照胃癌的平均死亡率估算,每年因胃癌死亡的年輕人約9000~10000人。那麼到底哪些人容易得胃癌?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癌發生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密切相關,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當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是一定會得胃癌,也不要過於擔心。

2、合併有胃癌癌前病變的一些疾病,如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於2cm的胃息肉等。

3、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 如食鹽攝入過多、喜歡吃含有大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如煙燻肉等、吃黴變食物、吃飯速度快、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過少等。

4、遺傳因素。如果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有胃癌病史,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特別是自身有CDH1基因的突變,70%以上的可能會患上胃癌,應該做預防性全胃切除。

5、吸菸酗酒的人群,其胃癌風險增加5倍,且與吸菸年齡、每天吸菸次數與飲酒次數均有關。

6、工作環境。長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煙塵、石棉和鎳環境的人,胃癌的風險增加。

7、其他,如長期喜歡生悶氣、抑鬱等。

胃癌的預防主要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對於有胃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每年進行胃鏡普查,特別是伴有上腹部不適、黑便、食慾下降、體重下降等症狀的人,應儘快進行胃鏡檢查。早期胃癌經治療後90%以上的患者能夠生存5年以上,而晚期胃癌患者,生存5年的幾率不足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