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寫作業時情緒暴躁,孩子成績受影響,如何陪寫作業減負?

9eN7y_sky


家長陪寫作業時情緒暴躁,對孩子的影響可不止於學習成績,實際上負面影響至少也有這麼幾點:

1.家長暴脾氣,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缺陷。一是也變成暴脾氣,沒有忍耐力,一遇事就急躁失控;二是變得很懦弱,畏畏縮縮,遇事往後縮,害怕困難;三是變得很敏感,過分在意別人的情緒變化和感受,容易失去自我。


2.家長暴脾氣,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一方面,孩子面對家長感覺不到溫暖和關懷,覺得這個家缺少溫度,ta會在情感上疏遠家長;另一方面,這種暴脾氣的畫面會刻在ta的心底,ta也會逐漸變得孤獨、冷漠,過分包裹自己,造成社交障礙。


3.家長暴脾氣,會讓孩子思考的能力下降。家長性子急,不能給孩子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只要不在家長認為的時限內完成思考過程,就要捱罵,孩子會緊張害怕,但大腦就是這樣,越緊張越遲緩,直至完全空白,不知道從何想起。

所以說,一時的成績尚在其次,可不能讓孩子背上一輩子的包袱:性格、心理、思維都有隱患!

其實,家長暴脾氣的根本原因不是針對孩子,而是對自己潛意識裡的不滿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壓根兒就是替罪羊。

1.如果孩子不夠聰明,那是家長基因出了問題;

2.如果孩子習慣不好,那是家庭教育出了差池;

3.如果孩子前景堪憂,那是家長當前混得不好,沒辦法給孩子一個無憂的將來。

總之,要麼是家長生得不好,要麼是家長教得不好,要麼是家長沒能力把孩子照顧好。但是,有的家長意識不到這些,或者不願意承認這些。

暴脾氣說到底就是缺少能力但藉助家長的權力來掩飾的一種表現。說句不客氣的話,在家裡對著孩子耍脾氣的家長,在外面往往比小綿羊還要溫順。

怎麼才能戒除這種暴脾氣?

1.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你三分鐘能解決的問題,不能也強迫孩子同樣花三分鐘。

2.認清自己,認清孩子。自己也就是個普通人,就別妄想孩子是個神童。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彆強加在孩子身上。可以提高對孩子的期望值,但一定要從自己出發,設定一個合理的區間。比如說,自己是個大專畢業生,孩子能上一本那就很不錯了,非要逼著ta奔清北去,那就太夠嗆了。


3.默默陪伴,懂得放手。不要什麼事都插一槓子,陪寫作業的重心要放在陪上,而不是放在寫上。要容忍孩子出錯,這很正常,天塌不下來。我孩子從小到大,我都只是儘量陪在身邊,但他做作業我從不插嘴,錯了我也不直接指出來,只讓他全部完成後再仔細檢查一遍,他逐漸就有了較強的自學自查能力了。

暴脾氣是家庭教育的大敵,家長朋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以免貽誤孩子的一生,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劍客談教育


和很多家長一樣,我們也為自家的孩子不愛學習而著急。小孫子今年念二年級,各方面都好,好奇心很強,一有機會便拉著奶奶去工地大門口看施工機械,研究它們的工作原理。男孩心裡崇拜英雄,喜歡槍炮坦克戰艦之類,別人考試忙答題,他考試畫他心中的航空母艦。用老師的話說,他不知道為何而學習,學習就象別人家的事。我批評他學習倒數第一,他倒一本正經地說"你們不用急呀!我後面還有一個人呢”。著急是肯定的,我和他談了學習的用途“你不是喜歡做坦克嗎?那可是個很費錢的事,國家絕不會用一個學習不好的人去做………。”道理講通了,也完全明白了,可拿起筆來還是願意畫槍炮,就是不愛寫字。沒辦法,胡蘿蔔加大棒,美國人那學來的。表現好了大人就高興就表揚就氣氛樣和,更多時候還要順順毛還有物質獎勵。表現不好氣氛就緊張,就氣憤,男孩皮糙肉厚,有時小本棍之類也往身上召呼。其實每個孩子都願意做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就看怎麼引導了。現在學習是好了,老師也很高興,家長也暫時不焦慮了,可是,這樣強行掐斷孩子的興趣真的好嗎?我不知道。心裡很茫然。


逸泉212



每年大家都會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視頻,有的孩子和家長針鋒相對,有的家長是連打帶罵,更有甚者被孩子氣得直接住院,長期輔導作業,家長也是身心俱疲,難以控制情緒,久而久之對孩子的成績就會產生影響。

經常被大家拿來形容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那句話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雖說有點玩笑的成分,但這樣的情況經常上演,很多家長也很頭疼,成為了困擾家長的頑疾,如果找問題的根源,學校、老師、家長、孩子誰也不是全責,但誰也不能擺脫責任。

1. 學校方面

從國家層面,不論是今年的兩會,還是之前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關於減負的文件,以及去年開始的關於治理課外輔導機構的通知,其目的都是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家長的教育負擔。

但從學校的角度來講,不論是九年義務教育還是高中階段,升學成績仍然是學校對外宣傳的主要業績,也是招攬優質生源的終極大招,什麼“市五所”“市八所”,都是口口相傳的所謂優質校,而學校的成績終究還是要靠學生的升學成績來提升,學校通過老師來具體實施,老師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責無旁貸,但不論是時間還是精力都十分有限,面對孩子的學習自然會著急,導致家長和學生之間經常發生“衝突”,影響孩子的成績。

2. 家長方面

在學校的學習自然有班主任及課任老師負責,而放學後或假期裡,家長就變成了絕對的輔導主力,就以小學階段為例,一般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有的甚至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了,基本上爺爺奶奶無能為力,年級越高,家長的任務越繁重。

現在雖然國家對微信等形式佈置作業表明了態度,但這種通過社交軟件或APP佈置作業仍然很流行,稍有不慎,可能就錯過了老師佈置的內容,而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孩子,因為沒完成作業肯定會被批評,因此,置頂學校或班級的群,瀏覽聊天記錄已經成了家長必做的工作,還有閱讀、背誦等打卡任務,對於忙碌一天的家長來說,只有孩子入睡後才算是一天任務的結束。當面對孩子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不佳的情況,情緒爆發是遲早的事,我們常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但是面對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時,很難再保持克制。

因此,為了家長自己,也為了孩子,解決家長和孩子之間輔導矛盾的問題根本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 要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學習並不是為了完成老師和父母的任務,這一點至關重要。孩子如果不能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和本質,就不可能真正為了自己去學習,也不可能主動學習。在這一點上,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聽不懂,一是你完全低估現在孩子的理解能力,二是父母其實不用講什麼大道理,只需要從生活中找一些事例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就可以了。

2. 讓孩子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感受到學習成功後的喜悅,覺得學習很有意思,而不是想象中那樣枯燥無味,自然會願意學習。可以嘗試從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入手,讓孩子形成對知識的渴望,就要啟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3. 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可以從一張卷子開始,可以從一次活動中的表現開始,當孩子清楚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後,會自然而然地想辦法揚長避短,而主動學習就是好辦法,同時,家長也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即使是點滴的進步。

4. 要求孩子對學習精益求精。對於處於逆境中的人來說,學習是否主動更容易發現;但對於學習上處境和形勢比較優越的人,判斷是否主動卻比較難。其實對於學習處境和形勢比較優越的人,學習上的主動性可以從是否精益求精上看出來。知識是無窮盡的,具有主動學習能力的孩子總能尋找到自己的發展點,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新的知識。

教育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生的任務,也是需要不斷學習和交流的,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教育觀察號


首先一個人是否對某樣東西持續自覺去做,不外乎兩點:興趣或者是責任。先說興趣,老實說孩子剛入學的時候,其實對學習新的事物包括學科有著新鮮感和興趣的,這毋庸置疑,人類的好奇心和學習力是天生的標配,尤其是孩子,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想象,同時從人的心理上來說,好奇能否變成持續的興趣,那就要看過程中是否讓人感受到有趣好玩,以及成就感。除此之外就是責任感了,就是這個事情是屬於自己分內的必須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說一個人能持續做某事,有這樣一個路徑:好奇—興趣—責任。

那我們再看陪寫作業這事情,是否是給這幾個方面加分的。陪寫作業,假如只是單純的坐在邊上陪伴,同時做自己的事情,並不是一個壞事。假如陪寫作業的過程不斷干預比如時不時的說:寫字姿勢要端正!這個字寫的不好!你注意力集中!快點寫....等等,那麼這個陪寫作業就是監督作用比較大,那麼此時被監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即便是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在別人的監督之下說你這個做的不對,那個做的不好,他是會繼續興趣盎然,還是索然無味?同時在不斷被挑刺過程中,這個事情比如寫作業自然也不可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然後我們再說責任,誠然學習就是學生的首要責任,但是一旦父母不斷過問孩子你做的怎麼樣了,有沒有作業沒有做的時候,這個責任很快就轉移到了父母身上,於是,學習不再是為自己,主要是為父母。既然是為父母,那種心不甘情不願的被動學習,自然成績會受影響。

有人說不管不行,他不自覺,我要說管了更不自覺。唯有根據人的心理架構去引導和培養出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的興趣和成就感,會是孩子自覺學習的動力。孩子作業做的不好,或者錯的多,自然會面臨老師的批評,這就是他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最好時機,也就是說學習是你的事情,你沒做好,自然你自己為後果負責。然而其實是家長過不去那一關,就是孩子被老師批評的這一關,尤其是被老師喊去學校是許多家長最撓頭的事情,然而這是家長要面對的,不能以預防孩子犯錯來回避自己害怕被老師喊的恐懼,這是兩件事,孩子為自己錯誤負責,家長做假如老師喊我去我可以怎麼應對。當你不混為一談的時候,孩子自然會養成自己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的習慣。

那麼家長怎麼應對被老師喊去呢?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成年人對成年人,總是有辦法的:)


作者:曹蕾,一轉之念平臺專職心理諮詢師、心靈成長講師,所授課程有:《幸福密碼解析》,《生活與工作平衡》,《婚姻關係和諧之道》,《做孩子的好導師》《NLP智慧語言模式》,《做情緒的主人》等。


一轉之念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新浪微博同名簡稱“一轉之念”。一轉之念是由多位心理學家、企業高管組成的一個心理、管理諮詢類平臺,此平臺致力於用最簡單、直接、有效的管理、諮詢方式,解決有關於個人(情緒、職場、婚戀、親子、成長)、團體(學校、企業、組織、社團)的困擾。


一轉之念


先明確一點: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主導在孩子,家長只是旁觀。不能本末倒置。解決了這個問題,再進行下一步。

大多數家長在陪寫作業的過程中一般都要經歷三個過程,先是溫聲細語,後是河東獅吼,最後訴諸暴力。有用嗎?沒用。低年級的時候,可能還會對孩子起到震懾作用,高年級後,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噢。對,還有作用,是反作用。孩子越來越不聽你叨叨,各種磨蹭拖延,甚至頂風而上。當我們看到孩子的這種情況時,估計沒法歲月靜好了。更多的是暴風驟雨——不是過多幹預,就是情緒化的批評指責,再或者喋喋不休地嘮叨。所以,陪寫作業第一步,閉上嘴,先把無用的嘮叨收起來。第二步,動動腦。動腦想一下,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或是寫不好作業?是當天的課程沒學會?還是時間安排不合理?前者是技術問題,後者是方法問題。找到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想辦法幫助孩子。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找到原因,想到方法,就訴諸實踐。這個方法不行,就換另一個方法。總之是方法總比問題多。心理學家李中瑩老師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指出,凡事至少都有三個以上的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耐心。沒有人不犯錯,尤其是孩子。關鍵是犯錯之後,我們不要盯著錯誤本身不放,最應該做的是分析錯誤背後的原因,應該怎麼對待,儘量下一次不要犯同一樣的錯。只有不斷犯錯,不斷改正,才能進步。

以下是寫作業的一個基本流程,也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流程。簡單說一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靈活機動的運用。

第一步,桌子清空,只留書本及作業。寫前讓孩子上廁所,解決喝水吃東西等瑣碎小事。

第二步,深呼吸,保持安靜 。

第三步,拿出一張紙。回憶白天所學的課程。把重點列在紙上。

第四步,預計作業時間並規劃一下,先寫哪個,後寫哪個。

第五步,記錄開始作業時間,並正式開始寫作業。這個過程,家長一定不要打擾。孩子有不會的,可以先空著。等寫完後統一解決。

第六步,記錄作業結束時間。並檢查作業,這個,是讓孩子自己檢查,而不是家長代替他檢查。家長只負責看看完沒完成的簽名。

第七步,預習第二天的課程。這一步很重要。

一直堅持這樣的流程,孩子就會養成規律的作業習慣。尤其是在低年級的時候,這個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等高年級時再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比低年級還要付出更多努力和辛苦。


米粒兒20190101


陪孩子寫作業情緒不好,家長的心態是關鍵!

陪孩子寫作業情緒暴躁,我想這是每個家長都碰到過的問題吧,重點在於家長如何調整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常心態來陪伴孩子!



多鼓勵,多表揚,不要指責打罵!用全心全意的愛來陪伴孩子!

學會正確引導孩子,體諒孩子的辛苦!比如:“寶貝,寫作業累了吧!來吃個水果……”,“孩子,看你寫作業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需要我怎麼配合你呢?……”,“每天熬夜太晚了,我很擔心你,這樣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應該從愛孩子的角度來坦誠溝通,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他就會發自內心的努力提升自己!


親子教育文化


作為師範專業的學生,我對於教育有自己的見解,希望樓主能夠參考。我的觀點非常直接,就是家長不要陪孩子寫作業。而是等孩子寫完作業後,參與到作業的檢查與答疑。如果孩子有不會的題目過來問你,你再向他解答。等到孩子寫完作業交給了你,你再進一步向他提問,再把他的錯誤指出來,讓他自己改正。

作業的本質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讓孩子自我複習、自我思考的一個過程。在課堂上,老師肯定已經講過了最為基本的知識點,但是課上講的內容在課後為了防止孩子忘記,從而就產生了課外的家庭作業。最為科學的複習方式,是孩子回家以後自己把教科書再看一遍,然後再動筆開始寫對應課題的作業。教科書上面容納了非常詳細的知識點,也是老師講課的參考資料,孩子完全是可以看得懂的。習題則是源於課本,通過對課本例題的變形與拓展。孩子看完課本和上面的題型,再做作業肯定效率更高,理解力也會更加紮實牢固。

學習永遠是自我學習,家長能做的只是輔導。家長沒有必要每一題都在旁邊糾正孩子,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壓力,孩子就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了。家長完全沒有必要一直像盯著勞犯一樣盯著孩子。你雖然指出了他現在的錯誤,但是他只知道自己錯了,很有可能就不會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而錯,應該如何改正。我相信作為家長肯定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每天只忙著陪孩子寫作業。所以我覺得更科學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寫完後再參與到作業的檢查之中,給孩子更多空間思考。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否則你的孩子終究只會對你產生恐懼而學不到一點兒知識。


且佔丹楓系釣舟


我會跟孩子商量:我去洗菜,有不懂的空著我一會來看,先做其它的題目。如果是抄寫作業,我會挑一兩個寫得好的說,這個字寫得真好!這一行不錯!整齊清潔。孩子會心情愉快,作業完成速度快,家長別要求那麼高,字體工整筆畫正確就行,練書法空餘時間再說。要掌握好作業完成的時間和節奏,解答問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跟孩子一起翻書查字典,有書為證,孩子也不會和你槓。上到四年級以上培養獨立完成的習慣,還要學會自己檢查。輔導孩子作業,自己也能溫故知新,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孩子學好家長也學好了不是?😊😊😊


飛阿逸


家長可不能做河東獅吼啊,情緒暴躁的話,無濟於事,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陪孩子學習,是一個耐心教導、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的情緒、態度、言行舉止尤為重要,會讓孩子產生恐懼、自卑或者自信等。

一、陪伴的時間階段

陪伴孩子,一般都是小幼兒和小學階段,到了初中階段後就應該獨立了。

1、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於進入學習狀態,很多開始都不會太適應,家長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而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也不能想當然的覺得很簡單,也不去考慮孩子的思維問題。

2、想想自己小時候是怎麼樣的學習狀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

二、陪伴的方式和技巧性

1、耐心

耐心是前提,這是必須要做到的,為人父母,仁慈和寬容是第一步,尤其是孩子作業做不出來,不理解的時候,情緒更加不能暴躁不能打罵和大夥,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實際是最需要幫助的,會比你更著急,更難受,更想做出來證明給家長和老師、自己看,家長怎麼能夠在這個情況下失去理智呢,這是堅決不能的。

2、那就是鼓勵和引導

不管處於什麼狀態,一定要鼓勵孩子,如以下:

“你能行的”、“要相信自己”、“就差一點了”、“再加把勁”、“我們一起研究下”、“我們比比看誰先解答出來”等鼓勵的話語,用來安撫孩子焦慮的情緒和對學習的不自信。

3、一定的技巧引導

一般當天佈置的作業,都是最近一兩天學習的內容或者一個單元的內容。

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會做,可以跟孩子一同共同回憶今天課堂老師講了哪些內容,讓孩子能夠講出來,看看到底是不是上課認真聽了,也能便於孩子的記憶強化。

如果孩子對於學習的內容講解到了,那麼可以打斷孩子之下,讓他自己對照題目,去思考,讓他自己動腦子,對上學習的內容,如果不行就讓孩子兩遍三遍的重複講解,然後面對這個題目思考,一般情況下,只要真動腦子了,都能解答出來。

4、重複練習

等孩子能夠理解了題目,能做出來之後,趁熱打鐵,連續出幾道相關的題目,讓孩子強化練習,讓他真正的搞懂,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5、速度訓練

培養孩子思考能力和應變能力,更快的適應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等。

可以共同做題,比較誰的快誰對的多等,可以有適當獎勵,也可以適當放水,讓孩子處於優勢狀態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活絡思維等。

6、培養獨立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陪著孩子,各做各的事,也就是人陪事不陪,你不要盯著孩子作業,有的孩子可能會感覺到有壓迫感,反而不能認真學習。而如果你是人陪,不看他作業,而是專注的做自己事,直到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才跟孩子交流和引導。

三、耐心堅持

學習是一個培養習慣的過程,家長必須耐心對待和堅持,通過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以上的堅持,孩子自然而然的會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和方法等,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會如此明顯,還會變得更加自覺、自信,對學習感興趣等。

所以,耐心,引導教育,孩子能夠弄懂或者獨立學習,那才是真正的陪伴。


逆流說教育


家長陪寫作業,我有過,家長的情緒來源是看到孩子把我們看似簡單的作業做錯了,覺得這孩子怎麼啦?這麼容易的題目也不對啊!心裡著急,於是河東獅吼。這就是一種焦慮症。怎麼減少家長的壞情緒?需要了解一下以下知識。

1,孩子的大腦發育期在0-3歲是快速發展期,2歲左右達到成人的四分之三,如果這個時間我們注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開發他的其他智力,就是贏在起跑線上。

2,孩子上學時間:女孩至少達到6歲半比較合適。男孩一定要達到6歲9個月或者7歲比較好,這樣孩子做作業時,用家長陪的時間就會少好多,省心得多,而且在班裡他們有一種優越感,因為老師講完後他們基本不用老師再強調就懂了,有些在班裡還可以當班幹部,不當班乾的也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注意。如此良性循環,孩子每次作業時,身心是愉悅的,不用家長擔心,他們在家也會處理好作業和玩的事情。

3,既然孩子已經上學了,那就要考慮到孩子的智力問題,智力從認知結構看包括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等方面。家長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觀察力和思維力需要一個過程,著急不得,他們和成年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大人們必須有耐心去引導孩子,多看到孩子積極向上的一面:表揚好的,委婉指出錯誤的。以後孩子有什麼事情就喜歡和大人商量,他們也就越來越自信,做事情會有自己的計劃而不用家長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