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潜艇关闭发动机,静卧在航空母舰下方的海底上,能不能被航空母舰发现呢?

蝶熙儿


首先,潜艇不能卧在海底的海床上。对潜艇很危险。有可能浮不起来。同时海底如果是礁石也容易对艇体造成损坏。

另一面,航母是高速航行的,在下方静止不动,很快就会被落下很远的距离。距离越远,跟踪精度越低。

潜艇在水下控制深度是需要不断调整水柜的水量和空气量,因为潜艇不可能和海水密度保持一样,通过航行可以动态维持水下航行深度。如果不动,不是上浮就是下沉。

知识不仅要掌握,还要会使用,会分析。


一叶枫流灵似舞妖


这事我说个据说是真实的案例。

某国曾经派潜艇跟随美军日本的军舰,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不过不是题主说的坐沉,而是低速跟随,基本就是在船底下,原则上军舰是看不见潜艇的,毕竟这是灯下黑,属于探测死区,然后突然浮起吓他们一大跳,这是潜艇战的基本做法。

有一回,某国如法炮制,结果跟到人家的港口(日本)里,军舰回港休息了,潜艇懵了,浮起来会被俘虏,跑又跑不出去,就这样坐沉几天,氧气基本耗光了,于是开始写遗书,并准备破坏潜艇设备。遗书写完了,炸药也准备好了,日本的军舰突然开动离开港口,某国的潜艇趁机也跟着离开了,那个军舰离开港口直奔公海,然后又回到港口,潜艇也因此得救。

题主的问题结合这个例子慢慢考虑吧。


观上灵云


潜艇关闭发动机,静默的埋伏在海底,这种情况下很难被发现,因此这种手段也成为潜艇伏击战术之一,而且是非常常用的招数。潜艇关闭发动机后,动力系统的噪音几乎不存在了,此时潜艇就完全融入了海洋背景噪声中,很难被发现。

潜艇擅长在黑暗的深海中出击,而不是浮在水面打仗,浮航的潜艇大都是在赶路,而不是作战。


潜艇关闭发动机,静卧在航母下方,予以跟随,这样的事情在美苏冷战中经常上演,苏联海军的627A型液态金属反应堆核潜艇K27号曾经在1965年对美国海军的CVS-15伦道夫号航母进行了为期6天的跟踪,跟踪中,K27号核潜艇时不时的关闭发动机,潜伏在美国海军航母的下方,并且在6天内,从美国航母的右后方、左后方和右前方分别进行了3次模拟鱼雷攻击,均未被美国海军发现。这样的经历成功证明了潜艇跟踪战术的成功。

潜艇和军舰配合作战中,经常会潜伏在军舰的下方,这样难以被发现。


在俄罗斯海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非常严重的一次核潜艇沉没事故,也就是库尔斯克号沉没事故,这艘核潜艇沉没的原因是因为鱼雷爆炸,但是人们在回顾当时的演习时发现,库尔斯克号曾经有一段时间潜伏在基洛夫号核动力巡洋舰下进行潜航,没有被发现,但是库尔斯克号随后判断错误,选择了上浮,碰撞了巡洋舰的下方,这可能引发了后来库尔斯克号的鱼雷爆炸。

动力系统是潜艇上的巨大噪声源,如果关闭或者削减动力噪音,那么潜艇的战斗力将会很强。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核潜艇的鼻祖,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核潜艇刚刚服役后,美国在太平洋上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反潜演习,以检测核潜艇的战斗力,当时美国海军派出一艘反潜航母,搭载有反潜飞机,2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去猎杀鹦鹉螺号,但是在为期两天的对抗中,这些军舰虽然对鹦鹉螺号发动了300多次攻击,但是其中的有效攻击不足3次,鹦鹉螺号经常跟随在其他军舰的下方,使得人们无法发现他,因为核潜艇的航速能够跟上军舰的航速。

水面舰艇对潜艇的攻击,很少是攻击性的,更多是防御性反潜,而潜艇则是进攻的一方,需要静默的接近敌人。


因此,潜艇关闭发动机,静默的埋伏在敌人航线的下方,是很难被发现的,甚至可以打开发动机,直接航行在敌人军舰的下方,这样依然很难被发现,而且是被证明了的。


海事先锋


很难发现,但是也并非不可能,目前来说反潜战仍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作战种类,想发现以静音航速潜航的潜艇都比较困难,更别说发现蹲点伏击状态的潜艇了。

潜艇对抗水面舰艇演习取胜实例

2003年环太平洋军演中,澳大利亚“柯林斯”级AIP潜艇成功“击沉”美国“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除此以外澳海军潜艇多次在演习中成功“击沉”美海军驱逐舰。南非装备的209型潜艇,在与北约军演中成功突破反潜网,“击沉”多艘北约水面舰艇。2013年德国海军潜艇赴美国当“陪练”,击沉美国航母。2015年法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在演习中击沉美国核动力航母。虽说这些都是演习中取得的战绩,但是演习的过程和目的也是尽量贴近实战,评估作战效能,这些战绩可以说明潜艇存在突破反潜网,攻击航母的可能性。

现代反潜战都是体系作战

包括反潜战(Anti-submarine)在内的许多作战模式都是体系作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界的共识。但是由于相关领域资料的缺乏,很多军迷朋友似乎对于体系反潜并不理解,常有人认为驱逐舰搭载一架反潜直升机就能反潜亦或者航母编队中带几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就可高枕无忧,这些想当然的看法,其实只是体系反潜中的一个小节点而已,现代反潜所需的装备种类、技术含量、资金支持都超乎想象。就说前一段时间巴基斯坦发现印度潜艇并驱离的新闻,让一帮媒体和“某陆军专家”兴奋唱衰“鲉鱼”级潜艇,这都是不专业的表现,平常逗个乐子可以,要是当真那就是天真了。且不说巴基斯坦没有体系反潜的能力,也不知道当时印度潜艇执行的具体任务,就连巴基斯坦如何发现并驱离的细节都不得而知,怎么就能证明鲉鱼级潜艇不行了呢?如果人家本来就是通气管状态航行或者开了主动声呐,被发现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反潜的层次划分

根据现代反潜作战的实际状况,一般可以划分为驱潜、拒潜和灭潜三个能力层次。驱潜是指一方反潜兵力通过巡逻重要航道、敏感水路或者航行海域,迫使敌方潜艇不能自由进出或不受威胁的蹲点隐蔽在有威胁的区域位置。

比方说在航母编队行进的水道上,一般都会派出水面反潜兵力、空中反潜兵力做搜潜巡查,不过这种方式一般很难发现“静默蹲伏”状态的潜艇。但是,如果派出编队随行的攻击型核潜艇前出巡逻,水下反潜装备配合水面、空中反潜设备共同作用,还是基本可以保障航道安全的,不过万事没有绝对,凭目前的技术手段还做不到万无一失,这还需要一些“运气”或是“巧合”。目前大多数能凑出初级体系反潜能力的国家,基本上也就处于“驱潜”这个能力层次。

拒潜是指一方的反潜力量有能力划设出一片安全区域,拒止敌方潜艇进入这一区域,对于进入该区域的潜艇可以保证很高的发现和攻击概率。一般的航母编队所配置的反潜力量也就是战术拒潜而已,能做到区域拒潜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也只有美国一家而已,这得益于美国花费巨大代价在大西洋和亚太地区布设的固定式水下监听系统SOSUS,先进的水声情报船、海洋监视船以及配套的岸上水声信息处理站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特定海域,你方潜艇刚出港就可能已经被探测到,继而被其他反潜设备持续追踪、监视或者消灭,这样的话你即使到达指定战位,开始静默蹲伏意义也不大,敌方已经知道这片海域存在潜艇威胁,要么派出大量反潜兵力搜索直至消灭你,要么即使无法准确找到你的位置,书面编队也会远离这片水域,岂不是白蹲了?

虽说区域拒潜层次的反潜能力已经极高,也仍然不能说是没有纰漏,在冷战时代,许多苏联潜艇确实一出港就被美军侦测到,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苏联海军通过战术欺骗手段可以躲过美军的后续追踪。从这里也就可以说明反潜战最高层次的“灭潜”阶段,还没有国家可以实现,这里说的灭潜不是说消灭一艘或者几艘潜艇,而是指你有能力在无论敌方潜艇做什么、在哪里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发现、找出、追踪、监视、消灭,可以说是反潜作战的最高技术形态和理想目标。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回到本题目,题中描述的蹲伏状态的潜艇很难被发现,到也存在发现可能性。


卫青点兵


实际上潜艇关闭发动机,坐沉于浅海,是潜艇的典型战术之一,这种战术通常用于战争期间,潜艇在坐沉后打开被动声纳侦测来往的舰只。发现敌方军舰或者说民用船只之后默默鱼雷管注水放鱼雷。成功率杠杠的。

但是这种战术的使用难度非常大,或者说,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战争了



第一现代通常使用主动声纳进行反潜

被动声呐,就是看看附近哪有声音,看看哪里有灯然后来一发

主动声纳就是拿着个手电筒到处转转,看看哪里有人。


的确,坐沉后使用被动声呐不会有太大的噪音,可以让潜艇融入海洋背景噪音之中。

但是奈何对面是招摇过市,直接把手电筒照你身上,你躲得过去吗?

当然了如果对方对这个地区的水文环境以及海洋地形不是太了解的话,这也是有可用之处的,比如说藏在一个岩石群中。静静的等发射鱼雷。

但是如果这条水道是敌方军舰调动的必经之处,那么敌方绝对会调查这里的水文,那么这个战术很难有用武之地。(情况叫做我怎么记得前两天这还没墙的,寻思着有点不对劲 要不两枪试试。)


并且这种战术仅仅能够应用于对面的必经之处,或者这重要的战略水道,比如说蹲到马六甲海峡,再比如说蹲到苏伊士运河门口。

否则的话,对面为什么要从你脑门上经过?

并且让潜艇坐沉危险性也太大了,要知道你既然都坐沉了,那么就证明你没开发动机或者是发动机的低功率运行状态。

也就是绝对跑不了,那么没有上来就干掉对全部战舰的话,这些潜艇上绝对是凉了。

捞都捞不起来的那种。


啸鹰评


其实题主所说的潜艇关闭发动机然后静卧在航母下方只能是一种情况,那就是潜艇的伏击战术,在战争期间,潜艇经常需要跑到敌对方的港口外围或者大型军舰的必经航线上,关闭发动机,然后沉底执行潜伏任务,只保留被动声呐开启状态,当有军舰路过的时候,出其不意发动突袭,给予对方重创!而如果说潜艇主动跑到敌人的航母船底然后沉底,各种反潜舰和反舰机绝对让它有去无回。

那么如果航母路过保持静默状态的潜艇,能不能发现它呢?答案是可以,但是难度很大!目前的反潜手段主要是依靠主被动声呐,首先通过被动声呐监听潜艇运转所发出的低频声波确定出潜艇的存在以及所处的大致区域,然后再使用定向性更强的主动声呐回波探测潜艇的准确方位。也就是说航母乃至护航舰艇的主动声呐一般只有在被动声呐探测到目标后才会开启主动声呐,因为主动声呐虽然稳准狠,但是也很容易暴露出了自身的位置。

而目前即使最先进的被动式拖拽线列阵声呐也无法有效探测到低于海洋背景声(100分贝)的潜艇,像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噪音110分贝,就这样还被称为大洋黑洞,而目前美国的“俄亥俄级”“海狼级”以及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和我国即将服役的096级核潜艇都已经达到了100分贝以下的水平,如果这几种潜艇真的潜伏在海底,即使航母从潜艇上方海域经过也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海狼级潜艇)

当然了除了声呐,探测潜艇还可以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探测、磁探测等方式,但是由于潜艇关机沉底,这些对付活动潜艇的手段基本上都用不上,唯一可以的就是利用潜艇声纹对比,通过潜艇其他无法关闭的设备,比如照明、换气、供氧装置所发出的微弱声音,通过收听、过滤、辨别低频音谱察觉到潜艇的存在,不过这种方式实在太难,也太费时间,没有实现的可行性,总结来看,潜艇真的静默坐底在航母下方海域,被发现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正是潜艇的可怕之处!

(高新六号尾部长达六米的磁探测针)


军史吐槽君


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对于如果潜艇关闭发动机,静卧在航空母舰下方的海底上,能不能被航空母舰发现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能。或许这个答案有些绝对了,但是就这个问题的限定条件来看,已经是无限有利于潜艇的隐蔽了,就这样潜艇都还被航母发现,我只能说这艘潜艇一定是得罪了老天爷。

美国航母战斗群

首先,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艘潜艇要被航空母舰发现,这个条件实在是太作弊了,众所周知,航母出战都是以航母编队的形式,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核心,自然是由一干舰艇为航母保驾护航,以之前美国开往中东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为例,除了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之外,战斗舰艇还编有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及2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承担舰队的防空、反潜任务自然是这些护卫舰艇的重要职责,在反潜探测能力上,这些驱逐舰以及核潜艇肯定比航空母舰更专业,所以要依靠航空母舰自己来发现潜艇,是不现实的,潜艇在作战时面对的肯定是整个航母舰队反潜力量的考验。

反潜作战示意图

那么退回来说,若真要航母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发现潜艇该怎么办呢,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虽然航母本身的声呐可能对探测潜艇不是特别在行,但是别忘了航母最强的战斗力是舰载机啊,舰载机发现的肯定能算是航母发现的吧。而在舰载机中肯定是配置有反潜机的,我们还是以美国的航母为例,之前美国航母上搭载有S-3反潜机,不过现在基本都退役了,如今反潜任务主要由搭载的SH-60反潜直升机来承担。那么稍微说说反潜机怎么发现潜艇吧,说这反潜机飞在空中,怎么探测在水下的潜艇呢?

S-3反潜机

当代反潜机侦测潜艇主要依靠三种手段,一是雷达。这雷达怎么发现潜艇呢?主要是得益于现在日益先进的雷达技术,就算是不大的物体也会被雷达捕捉,虽然雷达肯定是探测不到水下的东西的,但是探测潜艇的潜望镜或者通气管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雷达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使用的,但是对于今天我们的问题来说,显然雷达是用不上了。

SH-60反潜直升机

二是声呐浮标,虽然这飞机不能接触水面,但还是有办法使用声呐的,那就是投放声呐浮标,或者是使用线将声呐投入水中,前者多用于固定翼反潜机,后者则在反潜直升机上可以看见。声呐也分主、被动两种。被动声呐的话主要就是依靠探测噪音来发现目标,对于已经停机静卧的潜艇来说,发出的噪音完全可以被大洋背景噪音掩盖,所以被动声呐在这种情况下无能为力。那么主动声呐呢?主动声呐会主动发射水声信号,然后通过回声信号来探测目标,这样的话潜艇就算是不发出噪音,也会被回声信号探测到。这样看起来似乎航空母舰了有胜利的希望,但是可惜的是,这艘潜艇是静卧在海底的,主动声呐对于直接躺在海床上的目标的辨识能力就会大幅降低,毕竟潜艇坐底就像是和海床融为一体了一样,回声信号的特征就不会那么明显了,所以主动声呐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没有办法。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最后就是磁性探测仪了,这主要是针对潜艇金属对地球磁力线会产生影响来实现探测的目的,这个方法倒是不受潜艇深度的影响,但是可惜的是,这种听起来就很悬乎什么影响地球磁力线的原理,缺点就是探测效果不够精准,想想就能明白,小小潜艇影响地球什么的,能把这个微小的影响侦测出来就不错了,还想要什么精确的信息实在是过分了,所以这种探测方法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探测,而且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想依靠磁性探测仪来找出藏在航母底下的潜艇,也太难了。

俄罗斯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综上所述,航空母舰想要依靠自身反潜机来探测潜艇的希望也落空了,这也不能怪航空母舰不行,反潜本就是世界性难题,在冷战期间,就算是有重重护卫的美国航母编队都难免被苏联核潜艇钻空子,更别说已经这个问题中已经占据了绝佳位置,还和航空母舰单挑的情况了,所以我说在这个问题中航空母舰是不能发现潜艇的。


桌面战争兵棋


目前对付潜艇的不是航空母舰,而是漫天飞的海上反潜巡逻机。P-3C猎户座海上反潜巡逻机是装备数量最多的海上反潜巡逻机,这是一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商用客机上成功改造的型号。潜艇最大的对手就是这些海上反潜巡逻机,这些海上反潜巡逻机主要的探测手段是声呐浮标和磁异常探测器。

理论上潜艇在水底是无法关闭所有的发动机的,这是因为潜艇需要能源进行运行,目前的柴电潜艇在水底航行是采用蓄电池驱动螺旋桨拉实现运动,另外也有使用AIP不依赖空气的发动机等。当然如果是核潜艇的话就是利用蒸汽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在带动螺旋桨来驱动潜艇。潜艇为了保持整体的内部的生命保障系统的运行所以不能完全关闭发动机,不然所有人都要出现问题了,因此潜艇就算停在海底还是会有噪音产生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航空母舰,仅仅依靠其本身携带的声呐装置可能无法发现躲在水底的潜艇,但是这种这种作战的用途何在呢?航空母舰是大洋上作战的武器系统,一般都在深水区活动,而一般的潜艇最多也就能够实现500米的极限深度,如果航空母舰在水深1000米的地方活动,潜艇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深度。

实际上还有一种战术是潜艇躲在航空母舰的船体下方同步运行,但是也要看这个潜艇使用什么动力了,如果是核动力潜艇还是能够进行长期的潜伏,常规动力潜艇就有问题了,就算是AIP潜艇在水下航行也是跟不上航空母舰的速度的,一般航空母舰可以实现30节的航速,但是AIP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运行是无法实现这个速度的,所以也无法跟上航空母舰。

另外伴随航空母舰打击群的是有攻击型核潜艇,这些潜艇在水下的作用就是堤防对手的潜艇的靠近,所以一般潜艇也不敢靠近航空母舰打击群来冒险。


航空视界


反潜一直是各国的重点任务,但是潜艇也最受各国重视,也是所有武器中发展最快的,对于核潜艇来说、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装备可以提前发现并完美制服它。



目前用于反潜的两项技术为声呐和磁异常探测(雷达只能发现海面物体),但对于核潜艇而言,这两项技术都只是杯水车薪。

先说说广泛使用的声呐,它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声呐类似于蝙蝠、仪器发出声波并根据返回声波进行探测,被动声呐则是依赖潜艇自身发出的声音进行监测。

实际上被动声呐虽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潜艇、尤其是核潜艇而言、早已没有任何实际威胁:

1968年——1991年,美苏之间一共发生了九次潜艇撞击事故;即便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核潜艇撞击事故也时常发生,例如、2009年英法核潜艇相撞。



这就是因为双方的核潜艇只开启了被动声呐,而核潜艇的噪音太小,所以谁也发现不了谁。

主动声呐虽然听起来很神奇,仿佛各类潜艇无处可逃,但是主动声呐开启之后、开启声呐的装备会先一步暴露自己的位置,而声呐的单位又没有潜艇的攻击范围广,所以往往先开主动声呐的人、会先成为靶子。

这也是核潜艇不使用主动声呐的原因。

其次,顶尖的潜艇、尤其是核潜艇,都使用了橡胶消音瓦、这种顶尖材料可以错误引导敌方的主动声呐,因为它会吸收一部分声音、再反弹回去,所以会让敌人产生距离上的误判。

并且虽然中频声波的探测力度、精确度最强,但为了保护动物,各国只能使用低频声波,所以主动声呐对潜艇的探测能力进一步下降。

此外,除了科技技术、海底还有很多特殊地形,潜艇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让主动声呐无功而返。毕竟声呐只是发出声音、它不能穿透物体、更不能无视地形的遮掩。

所以,主动声呐并没有那么神奇、也并不是“战无不胜”,潜艇还是可以埋伏在特殊地形、隐蔽地等待航母到来的。

当然,跟着航母跑肯定是不行了,但可以等着天上“掉”航母。

至于磁异常探测,它的探测距离不够深,探测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如果核潜艇老老实实潜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发现它,这也就是俄罗斯可以制约美国的原因,因为美国找不到俄罗斯的核潜艇在哪。

美俄核潜艇技术都很好、谁也奈何不了谁,双方多次相撞就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双方总在同一片海域演习,核潜艇相撞概率最高)

总而言之,在航母停止运行的情况下,潜艇待在航母下方完全没问题。

即便出了问题,也是航母先出问题,因为先开主动声呐的、会先暴露,会先遭到潜艇的武器攻击。(当然,关键还是看矛和盾哪个更高级)


注1:中频声波会让海中的动物“集体自杀”,所以目前被禁用。

注2: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和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相撞,就说明反潜不好用。那是双方都可以经过海域,什么反潜设施都可以经过、也没被任何人发现。

注3:中国685型核潜艇可以潜到海下1250米,到了这个深度、结合地形和反声呐技术,什么反潜都不好用。

事实上,核潜艇只要不主动暴露,就只能被另一搜核潜艇撞出来,这也是世界形式大体和平的重要原因。


垂垂老马


题主描述的是一种很经典,但是却很难实现的潜艇战术,叫做潜艇伏击战术。潜艇关机坐底,航母战斗群是非常难以发现的!大海捞针难,大海“捞”航母也不简单。要想实现静卧在敌方航空母舰下方,除非提前得到对方航母战斗群的航行线路图,要不就是运气爆棚,否则根本遇不上这种对方人头送到自己脸上的情况。不过如果不是必要干掉这艘航母,也不建议潜艇发动攻击,除非能一次性报废整个航母战斗群,不然绝对会被航母护航舰艇追着锤。



回归正题,潜艇静卧坐底能不能被航母战斗群发现呢?这个问题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现代水下目标探测一直是各国海军的难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比较靠谱的方式,一种是我们熟知的声呐系统,通过捕获目标声音特征来确定其航行参数和位置信息。另外一种叫做异磁探测(MAD),其原理是探测金属物体对地球磁场的干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航空磁测技术,不仅用于探测潜艇,还可以用于探测很多矿场。但其其实目前世界各国的异磁探测技术并不完善,所以主流的水下探测依然是声呐系统。

声呐主要是捕捉目标的声音信息,而海洋本身就是有噪音的,海洋的背景噪音在100分贝左右。所以在理论上来说,只要潜艇的噪音水平低于,或者接近100分贝都能隐藏在海洋背景噪音之中,逃过声呐的探测。但其实到目前为止,能够真正做到噪音水平低于100分贝的潜艇没有几款。俄罗斯被称为大洋黑洞的“基落”级常规潜艇,水下航行时噪声水平平均在110分贝左右,美国的海狼级噪声水平95分贝真正做到了低于海洋背景噪声。别说海狼级关机了,就是在航行的时候声呐系统也难以探测到它的行踪,要真遇上海狼级这样的潜艇阴你一把,那可能真的就报销了。


除了声呐,异磁探测也是一种探测潜艇的手段,但其实因为人类的技术水平不足,其效率还远远不如声呐系统。异磁探测设备多装备在空中平台,比如反潜巡逻机菊花后面伸出来的那根长长的针就是探磁针,像美国的P-3C菊花上的大针就是它装备的AN/ASQ-208型He4光泵磁力仪。目前像日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反潜强国对异磁探测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其实搞出来的异磁探测性能并没有达到要求。

根据美国海军学院的资料,美国的异磁探测从传感器算起,有效距离大概在500米左右。而俄罗斯的更短,在400米左右。这样的距离在茫茫大海上反潜巡逻机不知道要飞多少遍才能有机会撞上在附近的潜艇。而且异磁探测非常容易被干扰,潜艇一往深处下潜,基本上就只能抓瞎。所以目前世界各国的搜潜模式依然还是以声呐为主,异磁探测为辅助手段。但是随着潜艇静音性能的提升,或许在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异磁探测终将取代声呐探测。

按理来说,潜艇坐底关闭发动机,人员保持各自站位不动,禁止一切可能产生噪音的活动,安静的用被动声呐扫描着附近海域的话声呐系统是根本起不了作用的。这个时候就只有使用反潜巡逻机或者舰载直升机装备的异磁探测设备来探测藏在海底的潜艇。以异磁探测400-500米的有效范围,直升机跑断腿也找不到潜艇到底在哪里。更何况潜艇坐底还会下潜很深,所以异磁探测也找不到潜艇的所在。

这个时候,航母战斗群喜滋滋的航行过来,然后被藏在水底的潜艇给发现了,一通导弹鱼雷糊脸,航母战斗群报销。有人说这种战术根本行不通,潜艇在水底关闭发动机会被洋流冲走的,遇上航母战斗群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但其实这种战术在理论上是可以,因为,潜艇其实是有锚的!只不过为了减小噪音和阻力,它将自己的锚给藏了起来。它的锚就像上面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