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我們先說一說什麼是好京劇。

一個劇目流傳了許多年,它必然有它不同尋常之處。很多傳統京劇流傳百年,但它們的內容卻極其簡單,有的傳統老戲甚至可以講劇本非常粗陋和毫無多少文學性。但卻並不影響人們去一遍一遍的去看這些早已“耳熟能詳”“爛熟在心”的熟劇,這是一個很多人不清楚為什麼,但卻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現象和問題。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京劇《貴妃醉酒》

京劇或者說中國戲曲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之處,就是它不完全在劇本上下功夫,有的劇本內容非常的簡單,比如說像傳統戲《釣金龜》,幾乎沒有什麼現代戲曲公式化設定的這個那個,就是娘倆吵架,母親搬出二十四孝,教育兒子。

《二進宮》也沒什麼思想內容,更沒有什麼思想深度,實際就是三個人炫唱,比誰唱的好。《雁蕩山》整齣戲不說一句話,看的是演員的武功表演,論思想性,那更是什麼都沒有。《四郎探母》稍微複雜一點,但是總體看內容還是比較簡單,主要還是聽那些膾炙人口的優美唱段,和名角兒們對唱腔的把控處理。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京劇《二進宮》

這些戲裡,就是《鎖麟囊》內容稍微複雜一點,但是它遵循的也是傳統的那種編戲方式,重點突出角兒的唱段和表演,內容也是為角兒藝術的精彩演繹服務的,所以《鎖麟囊》這樣的戲在傳統戲的範圍內就算有些不一樣的新編戲了,但是路子還是一樣,主旨沒變多少,那就是:以角兒為中心,劇本不能喧賓奪主。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京劇《鎖麟囊》

其實京劇從譚鑫培以後,大量出現新編戲,是從“四大名旦”以及那些銳意改革的藝人們開始的。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年輕時就編演了很多的新編戲,但那些新編戲,今天看來完全都在傳統戲的範圍內,大部分沒有超出傳統的規矩,也沒有特別突兀的弄些標新立異的玩意兒安在裡頭。比如他編演的傳統戲《太真外傳》,《嫦娥奔月》等,都是嚴格按照老戲的編戲規則編演的,最著名的一齣戲就是《霸王別姬》這出戏實際也是一出新編戲,不是老戲傳承下來的,但因為精彩和代表了京劇的傳統,所以今天成了一出能夠代表京劇的傳統戲。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京劇《霸王別姬》

他編的新編現代戲,有《一縷麻》《鄧霞姑》,《孽海波瀾》等,也只是運用和借鑑了一些佈景,改良了一些服飾,但正如他後來在回憶錄裡說的:“現代戲演京劇,侷限性太大,和傳統京劇的‘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原則相悖”,所以,後來他就逐漸放棄了。

但是銳意進取的他並沒有對京劇的改革停滯不前,他遵循的原則就是:“移步不換形”,直到老年他去世前還編演了一出新編戲《穆桂英掛帥》,這出戏編演的方式,完全是傳統的路子,傳統的唱腔,服飾,沒有什麼大變動。連唱腔都好似返璞歸真,不涉獵華麗,而歸於平和和大氣。但奇怪的是這出戏演出以後大受歡迎,居然成了梅蘭芳大師晚年的代表作,劇目流傳至今,唱腔廣受歡迎和傳唱。這是今天那些天天喊著創新,卻編一出死一出的“新新觀念戲曲人”怎麼也理解不了的。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京劇《穆桂英掛帥》

所以我可以講這樣的新編戲,才是真正好的新編戲,因為他有膾炙人口的唱腔,還有使人看過以後,覺得非常想再去看的優美動作和身段表演,這就夠了。這簡單嗎?看似簡單,實際不簡單。

那麼我們再說一說什麼是不好的新編戲。

我個人認為,新編戲不好看不受歡迎,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是脫離了京劇的規範,自以為是的改動和增加。

啥叫京劇的規範呢?就是一些約定俗成的,業內遵守的一些行為準則和大家必須知道和維護的規矩,那麼畫蛇添足的增加和不懂京劇規矩的隨意胡亂改動,破壞的就是京劇吸引人的重要成分和原因,實際破壞的是京劇的根本。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旅日京劇演員吳汝俊編演的新編戲

比如說弄一些大部頭的佈景,切末堆得滿臺都是。當年梅蘭芳編演《俊襲人》的時候,就做了一整臺的實效佈景,不過後來也放棄了。他說那些桌子椅子特別妨礙做戲,效果也眼花繚亂妨礙人們注意臺上演員表演,所以並不是最好的。可是現在這些年“新新一代戲曲人”並沒有吸取這些教訓,他們裝飾舞臺,唯恐上面沒有東西,弄得滿臺都是道具,演員都不知道往哪站,實際是嚴重違反了京劇的“意象的、虛擬的、簡潔的"戲曲舞美原理。

另外,服飾化妝的方法也弄得臺上的人,妝容稀奇古怪,奇形怪狀。還有就是唱腔也不倫不類,加交響樂,加各種動靜等等。故事內容也追求高大全,包羅萬象,恨不得兩個小時的一齣戲,把全宇宙史都寫進去。這些都完全違背了京劇的編戲演戲的原則和它的規律規範,不管吹捧者和他們自己如何的吹噓鼓譟,最終的結果肯定不受大眾的歡迎,現在看,事實也確實如此。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吳汝俊的舞臺新形象

現在的一些編新戲的人,為了追求標新立異,把真馬拉上臺,大量採用燈光佈景,乾冰煙霧,煙氣繚繞,烏煙瘴氣。有的把西洋樂器也加到京劇裡頭,但並沒有融合感,感覺生硬和兩張皮。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的戲曲是傳統文化,自有它自己的一套體系和說道,音樂也是如此。西洋樂器給古老京劇伴奏,就如同碧螺春對啤酒一樣的不能讓人接受。

有人說樣板戲的音樂不是大量引入西洋樂器做伴奏了嗎?其實,樣板戲和傳統京劇是兩種類型的玩意兒,嚴格講,樣板戲和傳統文化早就脫離了,它是一種有別於傳統戲的新編戲,和傳統戲曲不是一回事,當然這個問題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以後有時間詳解。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交響樂伴奏樣板戲

上面說的一些情況,都是非常失敗的新編京劇的例子。前不久在北京上演了一出,據說是什麼留洋的華僑導演的新編歷史劇《霸王別姬》,檯面上烏煙瘴氣,黑咕隆咚,一會幹冰一會煙火,真馬也拉臺上了,霸王一張赤紅臉,毫無美感,虞姬穿的也不知道是個啥服裝,一大條子,也分不出個色,沒看出一點服飾美在哪裡。

這些人拼拼湊湊的弄些個玩意兒,自己都不知道弄的是啥,不尊重經典其實就是不瞭解經典和不瞭解傳統戲曲的規律,所以才敢對經典沒有絲毫的敬畏的胡亂糟改,反正糟改經典也不犯法,好處確實大大的,以創新為幌子和由頭,一夥人把經費弄來,最後亂七八糟的搞了一臺,演不了幾場就收了,勞民傷財,既沒有搞好藝術,也沒有發展京劇。

說新編戲的古今談它的優劣

新編京劇《霸王別姬》

綜上,一出新編京劇,若想受歡迎和流傳久遠,是不能幹嚴重違背京劇規範規律的事的,實踐也證明,按照規律走的戲,都被保留和傳唱下來了,隨著不斷的完善,逐漸成為經典而得以流傳至今,而那些違背傳統戲曲規律規範的新編戲,不但勞民傷財,而且費力不討好,好像包羅萬象,其實顧此失彼!

因此,戲曲新編戲的道路,還應該按照戲曲的規律去走,這樣在道路上起碼不會走彎路和走偏,如果這一點能得到人們的重新重視和認識,戲曲的復興可能還有希望,如果還是照著今天滿腦子不切合實際的“新潮觀念”,西式想法為主導的“新新戲曲人”的路子去創新去所謂的發展,那麼戲曲絕對會越來越不景氣, 越來越沒人喜歡沒人去看,這個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