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大凡喜歡繪畫藝術的愛好者或者直接就是藝術類專業畢業生(譬如我就是後者),都應該知道中國有名的古代畫家“元代四大家”之一倪瓚。

我在校似乎認真地學習過《藝術概論》,雖然對其繪畫成就和影響略有了解,但卻不知道他還是個標準的“吃貨”。那時候應付這門課程考試已經就很“吃”力,更不用說什麼研究“吃貨”了。

好在生活在無錫這麼多年,耳聞目濡,對這位“畫家中吃貨,吃貨中畫家”漸漸的知道的就多了,於是這位名震四海的美食家便成了我”尋味無錫”的第二期主人公。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編者參加倪雲林飲食文化研究會合影

生平經歷:清高孤傲 不畏權貴

倪瓚(1301~1374):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其祖父為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貲雄鄉里。父早喪,弟兄三人,同父異母長兄倪昭奎(字文光),是當時道教的上層人物。二哥(同胞)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層人物地位很高,有種種特權,既無勞役租稅之苦,又無官場傾軋之累,反而有額外的生財之道。

倪瓚從小得長兄撫養,生活極為舒適,無憂無慮,倪昭奎又為他請來同鄉“真人”王仁輔為 家庭教師。倪瓚受到這樣的家庭影響和教育,養成了他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不願管理生產,自稱“懶瓚”,亦號“倪迂”,常年 浸習於詩文詩畫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異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性好潔,服巾日洗數次,屋前後樹木也常洗拭。家中藏書數千卷,親手勘定。

青少年時期的倪瓚雖然家境富裕,生活優裕,但未染上紈絝子弟習氣,對自身的學習修養,抓得挺緊。家中有一座三層的藏書樓“清閟閣”,內藏經、史、子、集、佛經、道籍千餘卷。倪瓚每日在樓上讀書作詩,除精心研讀典籍外,對佛道書籍也多有涉獵。“清閟閣”內還藏有歷朝書法。家有云林堂,因而將所著菜譜定名為《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明版《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明版《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倪瓚一方面注意繼承傳統技法,博採各家所長,勤奮的學習,為他後來在繪畫上的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除了詩畫方面的成就,倪瓚在美食、造園建築、音樂等方面具有造詣。

元泰定五年(1328),長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繼之,母邵氏和老師王仁輔相繼去世,使倪瓚悲傷不己。他原來依靠其長兄享受的特權,隨之淪喪殆盡,倪瓚變成了一般的儒戶,家庭經濟日漸窘困,他懷著憂傷的情緒, 自作述懷詩,詳述當時自己痛苦的環境。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許華東收藏的珍稀民國布標《倪雲林》


元 天曆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20年內,是倪瓚繪畫創作的成熟期。這時期,倪瓚廣泛交際,友人多為和尚、道士或詩人、畫家。他作的詩作 多半也是和這類人酬唱之作。他的至交張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瓚曾為其精心繪製了《梧竹秀石圖》。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畫家黃公望亦是當時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學深邃,比他年長32歲。黃公望曾花10年時間,替倪瓚畫《江山勝攬圖》卷,長二丈五尺餘,是黃氏淺絳山水中的傑作之一,畫卷題款為至正戊子(1348);那時倪瓚48歲。此時,他開始信仰道教(全真教),養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脫塵世逃避現實的思想,這種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畫上,作品呈現出蒼涼古樸、靜穆蕭疏的意向。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許華東收藏的全部記載倪雲林生平事蹟民國古籍《清賢集》

從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裡,倪瓚漫遊太湖四周。他行蹤飄泊無定,足跡遍及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以詩畫自娛。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十八日(10月25日),其妻蔣氏病死,倪瓚受到很大的打擊。長子早喪,次子不孝,生活越覺孤苦無依,內心煩惱苦悶,無所適從。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瓚進京供職,他堅辭不赴。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二十七日(6月28日)作《題彥真屋》詩云: “只傍清水不染塵”,表示不願做官。他在畫上題詩書款只寫甲子紀年,不用洪武紀年。

明洪武七年(1374),倪瓚在江陰長涇借寓姻戚鄒氏家,中秋之夜,他身染脾疾,便到契友名醫夏顴家就醫,夏築停雲軒以居之。倪瓚一病不起,於陰曆十一月十一日(12月14日)死於夏府,享年74歲。他的遺體埋葬在江陰習裡,後改葬在無錫芙蓉山麓的祖墳,周南老撰墓誌銘。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雲林之墓

後人懷念他的為人和詩書畫方面的成就,他的家鄉一度改名“雲林鄉”。現在在無錫依舊有“雲林街道”、“雲林路”和“雲林實驗小學”。

在錫山區東北塘鎮芙 蓉山麓有倪瓚紀念館。現在的倪瓚墓和倪瓚紀念館在一起,位於東北塘芙蓉山雙剎賢寺旁邊。倪瓚墓形狀比較奇特,估計也和道教文化有關係,老無錫俗稱“繡球 墩”。解放後,倪瓚墓、碑、牌坊、墳堂屋等還保存完整,碑文字跡也清晰可辨,但這些古蹟在文革中被毀,僅留下個土墩。現在咱們看到的倪瓚墓園是1984年 重建的。倪瓚紀念館是2008年5月建成,大致仿照古“雲林堂”的佈局與樣式。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瓚紀念館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瓚墓道


惠山古街有“倪雲林先生祠”。去過惠山古鎮的朋友一定會問,惠山古鎮裡的倪雲林祠堂是怎麼一回事?

原 來在明洪武年間,倪瓚的孫子倪敬、族人倪峻以及倪瓚生前好友協力,在惠山腳下建倪雲林先生祠,後來該祠毀於明朝末年的戰亂。直到清康熙廿八年 (1689),倪瓚的裔孫倪鳳來,請當時江蘇巡撫鄭端,向第二次下江南的康熙請聖旨,賜建祠堂,於是就有了秀嶂街(今惠山直街31-39號)的倪雲林祠 堂。倪祠最後一個祠丁叫龔炳錫,活了94歲,這個老人為倪祠看護了近一個世紀。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惠山古鎮上的倪雲林先生祠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祠堂中堂畫像


1982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根據倪雲林的人生故事改編的小人書《太湖情》,2009年黑龍江出版社再版了小人書叫《倪雲林》,均由張曉飛繪畫。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太湖情》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雲林


在 當代畫家中,倪氏家族中有一位在繪畫藝術方面頗有造詣的後人叫倪小迂(1901--1992),倪瓚21世裔孫,原名清和,字伯康,筆名龍髯、梅里老人, 堂號聽秋軒,無錫東亭長大廈人,出生於1901年。幼年時期家境清貧,2 曾在上海美專學習,後任同濟大學附中、南翔公學、徐州女子師範等校教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講師。 1945年任中央畜牧實驗所模型室主任,兼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副教授 。立志要成為雲林作品的傳人,遂改名小迂(倪瓚又名倪迂),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書法,兼擅雕塑、中國畫 。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瓚21裔孫——倪小迂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小迂書畫印章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小迂和李可染等大師合影

“人物軼事:潔癖成性 操志高潔

有 關他的潔癖故事甚多,有貶有褒。倪瓚的潔癖有文獻可考,我收藏有一本明代顧元慶撰編的《雲林遺事》專述倪瓚事蹟,其中一些讀之忍俊不禁。他的潔癖故事歷來 被一些不知緣由人拿來調侃,而我卻由衷推崇他的”癖”好,雖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什麼超級典型的處女座,我覺得一個真正的美食家是有點“潔癖”是好事。因為廚界 公認的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隨園食單—潔淨須知》中也講到“潔”之重要:“良廚先多磨刀,多換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後治萊。至於口吸之菸灰,頭上之汗 汁,灶上之蠅蟻,鍋上之煙煤,一玷入菜中,雖絕好烹庖,如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之矣”。

目前我只是個吃貨,稱不上什麼美食家,但至少我認為我推崇的唯一原因是:我們都是搞藝術的(此處應有笑聲)!

前面開篇我就講過畫畫的就是搞藝術的,搞藝術的人都有些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地方。理解了就是個性風格,不理解了便視作瑕疵毛病。

現 代的世界衛生組織是這樣定義的:潔癖是強迫症的一種,即把正常衛生範圍內的事物認為是骯髒的,感到焦慮,強迫性地清洗、檢查及排斥“不潔”之物。分肉體潔 癖、行為潔癖和精神潔癖。病因1.遺傳:潔癖有遺傳傾向。2.不科學的教育:例如父母嚴厲地要求小孩子常洗手,不要弄髒衣服。3.精神打擊:例如遭遇破產、挫折。

“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我是否可以理解成:“人們對他的潔癖認同已從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潔癖上升到精神的‘清濁’潔癖?”

倪瓚是搞藝術的,是元代有名的大畫家,與黃公望、王蒙、吳鎮並稱為“元代四大家”。 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畫壇有很大影響,至今仍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不過倪瓚的潔癖也確實讓朋友也啼笑皆非。

客人來訪離去後,坐的地方必須重新刷洗。每天穿戴的衣服與帽子都要拂拭數千次,連書房外的梧桐樹與假山石,他都命僕人每天擦洗數次。有一棵亭亭如蓋的梧桐樹不堪忍受他的乾淨,竟因擦洗過度鬱郁而死。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洗桐圖 張大千


因他太愛乾淨,所以少近女色。但有一次,他忽然看中了一姓趙的歌姬,於是帶回別墅留宿。但又怕她不清潔,先叫她好好洗個澡,洗畢上床,用手從頭摸到腳,邊摸邊聞,始終覺得哪裡不乾淨,要她再洗,洗了再摸再聞,還不放心,又洗。洗來洗去,天已亮了,只好做罷。

後來他因故入獄,到吃飯的時候,卻讓獄卒把碗舉到眉毛那樣高,獄卒問他為什麼,他說:“怕你的唾沫噴到飯裡。”獄卒大怒,把他鎖到馬桶旁邊,後經人求情方得釋放。

倪 瓚有個清秘閣,旁人不讓進。還有一匹白馬,愛護備至。有一次他母親病了,他求葛仙翁看病,葛仙翁要求用白馬來接。那天正下著雨,倪瓚是孝子,只好同意。雨 中的白馬弄的一塌糊塗。到了倪家,葛仙翁要求上清秘閣看看。倪瓚只好同意。葛仙翁在清秘閣亂翻一氣,到處吐痰。倪瓚終身不再進清秘閣。

他 寄住在鄒家的時候,鄒先生有個女婿叫金宣伯,這天來拜訪他。倪瓚聞知金宣伯是個讀書人,連鞋子也沒穿好就出來迎接。可當見到他說話長相都很粗魯後,竟然很 是憤怒,打了他一巴掌。金宣伯又是慚愧又是忿怒,也不見鄒先生就走了。鄒先生出來後,很是責怪他。倪瓚說:“金宣伯面目可憎,言語無味,我把他罵走了!”

倪瓚雖然潔淨成癖,孤芳自賞,但這只是對俗人俗事而言;對高雅的文友,不但禮遇而且格外照顧。

一 次倪瓚與友人談詩論文,逸興思飛,要泡好茶招待,就命僕人到有名的“七寶泉”打水。水打回後,倪瓚吩咐僕人:“前桶的水,拿來泡茶;後桶的水,倒去洗 腳”。友人見狀,心中好奇,追問原因。倪瓚說:前桶的泉水一定乾淨,所以用來泡茶;後桶的泉水,恐怕已經被僕人的屁所汙染了,所以只好拿去洗腳啦!倪瓚喜 飲茶,善飲茶,不只講究水質,還專門製作了“清泉白石茶”款待嘉賓。有一個叫趙行恕的人慕名而來,結果,喝完後說茶不怎麼樣。倪瓚有些生氣,說,我以你為 王孫,有些見識,才肯拿出好茶讓你品味,你居然不懂,真是濁物一個。道不同不相與謀,就此絕交,請勿登門!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元 末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慕倪瓚之名,派人帶著一大筆錢與絹布,請倪瓚為他畫畫。倪瓚瞧不起張士信,不但把絹撕破,並把錢丟給差役說:“我絕不當王門的 畫匠!”由於得罪了有權有勢的張士信,倪瓚跑到太湖避難,不料,冤家路窄,有一天偏偏被張士信碰上。張原本惱恨倪瓚不給他面子,要殺他出口恨氣,經人勸阻 後,改為鞭打。倪瓚被打得半死,卻始終不吭一聲。後來有人問倪瓚,你被張士信打得遍體鱗傷時,為什麼不叫喊呢?難道不痛嗎?倪瓚笑著說:“痛是痛死了,不 過一出聲便俗了。”

儒道已窮,治術無濟。讀完這些頗帶笑意的史料,卻讓人笑不出來。一個乾淨整潔到不合時宜的藝術家,大概是有些迂了。但這等迂人卻偏偏沒有生活到真空中,也有自己的憂心事、煩惱事,瑣屑事。

潔癖只是他待人接物,知人論世,乃至以道抗世的一種獨特方式。倪瓚曾作一詩以述其懷:“白眼視俗物,清言屈時英。富貴烏足道?所思垂令名。”追摹本色,賦到滄桑,他對潔淨的理喻和要求不僅僅表現在日常的生活形態上,人格上心理上也有要求。

風 塵瀰漫的世界,歧路縱橫,看得見的灰塵容易擦去,心中的潔淨卻難保持。倪瓚為了固守自己的人格潔淨優雅,面對壓力和侮辱,鞭打下連聲都不出,我們對他的潔 癖還有什麼不能理喻呢!高貴的靈魂,只能選擇清澈的天空。倪瓚的潔癖其實是其學術尊嚴、文化倫理的折射。一個為了維護自己精神的純淨完美而潔淨成癖的人, 又有什麼不好呢?遺憾的是,歲月變易,拂塵難現,這種操志高潔,大有古風的人以後竟然越來越少了!

個人著作: 江南飲食 傳承有序

倪雲林著有《雲林詩集》、《清悶閣集》和《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家 有云林堂,因而將所著菜譜定名為《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這是一部反映元代無錫地方飲食風格的唯一烹飪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在1984年出版了此書,它已成 為當今美食評論家的理論寶典和廚師們的實踐指南。書中彙集飲食五十多種,都以菜品命題,逐條而記,除記述原料、配料外,都說明烹飪方法,頗有參考價值。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許華東收藏的嘉慶版本的《隨園食單》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1984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元倪瓚撰/邱龐同編。


書 中有不少菜餚,如:燒鵝、蜜釀蝤蛑、煮麩幹、雪菜、青蝦卷等,都是做得比較精緻的。書中菜餚有些被後世烹飪書籍復錄,特別是“燒鵝”一品,清代袁枚在《隨 園食單》中加以抄錄,並改用倪瓚之號題名為“雲林鶴”。恃才傲物的袁枚把前代的烹飪著作貶得很低,但在《隨園食單》裡特別收錄了這道菜,起名“雲林鵝”, 足見這道菜的影響力。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媒體在拍攝雲林鵝製作過程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雲林鵝


2014 年1月28日“江蘇省電視臺—國際頻道”的“走讀江南”欄目《收藏江南 舌尖古董》以飲食文化收藏專題報道了我的收藏老食譜收藏故事,在此片中拍攝了我收藏的一本珍稀的嘉慶元年刊印的《隨園食單》中的“雲林鵝”燒製過程,並特 邀無錫知名飲食文化教授都大明先生做了精闢講解。此片於1月28日晚21:00首播。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的網絡視頻點擊量達到近13000次,在全球飲食 文化圈引起強烈關注。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電視媒體採訪編者本人

又 此外,日本羽倉則《養小錄》中也將燒鵝收入,可見此菜確實是獨具風味,馳名中外。“蜜釀蝤蛑”也很有特色,如今的蘇式名菜“芙蓉蟹鬥”(一名“雪花蟹 鬥”)正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口味上看,現在的無錫菜餚偏甜,在此書中也能找到依據。其中有不少菜如“燒鵝”、“川豬頭”、“新法蟹”、“醋筍” 等,在調料中都使用了糖和蜜,可見無錫餚饌偏甜的歷史確實很長了。書中菜餚以魚、蝦、蟹、螺及湖泊水蔬為多,正是著者家居水鄉的飲食特色的反映。

現在無錫的有一道特色點心——小籠包依舊會甜得讓外地人分不清“東南西北”,但無錫菜的素有“甜出頭,鹹收口”之說,並不是一味的純甜味,在“甜開頭”,品味到最後卻是“鹹收口”。

可喜的是倪瓚的後代目前盡然有傳承其美食衣缽的後裔,如無錫非遺太湖船點傳承人、市倪志宏技能大師工作室主人——倪志宏、無錫耘林食府廚師長、國家級烹飪大師——倪智偉、著名倪氏廚師——倪偉等都是倪氏後代飲食界的驕傲,他們都是飲食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倪雲林第二十世孫、倪雲林文化研究會會長———倪偉南先生和編者交流倪雲林文化

2019年10月9號編者參加了《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釋評本)》在無錫首發,並品鑑了“雲林宴”。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釋評本)》序言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釋評本)》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釋評本)》

古今“潔癖”第一人的美食家——倪雲林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釋評本)》扉頁的倪雲林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