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雄安新區

今雄縣地,夏朝屬有易氏,周莊王三年(前694年)燕桓候徙都臨易(今容城縣古賢村)。春秋時期為北燕之域,戰國時為燕國易邑地,燕王喜十二年(前243年)入趙國。秦統一後,先屬廣陽郡,後屬上谷郡。

漢:置易縣,屬涿郡,治所在今縣城西北6公里古賢村(原名古縣村),即燕之易邑。

東漢:易縣屬涿郡,永元二年(90年)改名河間國。

三國魏:易縣更名易城縣,屬河間郡。

雄州----雄安新區

晉:易城縣屬河間國。

南北朝:北魏天興二年(399年)復故名易縣;北齊天寶七年(556年)、廢易縣入莫縣(今任丘市北),屬高陽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莫縣入北周,仍屬高陽郡。

隋:仍為莫縣地,屬涿州,後涿州改涿郡;大業二年(606年)改屬河間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固安縣和莫縣原易縣屬地,置歸義縣,屬北義洲,縣治於州中,治所在今縣城西北15.4公里容城縣王路村北;貞觀元年(627年)州縣俱廢,入河北道;八年(634年)復置歸義縣,屬幽州;景雲二年(711年)改屬莫州,同年還屬幽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屬范陽郡;至德二年(757年)又還屬幽州;大曆四年(769年)改屬涿州。

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歸義縣入燕,屬涿州;四年(914年),後唐滅燕,歸義縣入後唐,仍屬涿州;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歸義縣隨燕雲十六州入遼,屬涿州;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世宗親征伐遼,收復瓦橋關置雄州,"雄"名源於此。至此,唐置歸義縣以白溝河為界分為南北兩縣,南歸義先屬後周,次年屬宋,北歸義屬遼。

雄州----雄安新區

北宋:北歸義縣屬遼之涿州;南歸義縣於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更名歸信,仍屬雄州。宣和四年(1122年)宋收復涿州,歸義、歸信兩縣並存。

金:天會三年,即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歸義、歸信兩縣皆入金,後廢歸義縣併入歸信縣,縣仍治於州中。

元:至元二年(1265年)廢雄州,四年,歸信縣併入容城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雄州、歸信縣同時復置,縣仍治於州中,雄州屬大都路,二十三年(1286年)改屬保定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廢歸信縣入雄州,屬保定府。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為雄縣,雄縣始名於此,屬保定府。同年容城縣併入雄縣,十三年(1380年)析置容城縣。

清:順治元年(1644年)繼續沿用明置。

雄州----雄安新區

民國2年(1913年)2月改屬范陽道,3年1月改屬保定道,17年(1928年)直隸省政改河北省。屬河北省保定道。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屬河北省第五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4月1日,中共晉察冀邊區委員會組建冀中區抗日根據地,8月本縣成立抗日政府,屬冀中第四專區。同年11月縣城淪陷。為開展抗日工作,同月,境內西部45村組建雄特區,屬安新縣,次年8月改為小雄特區。民國28年(1939年)8月,境內北部38村(含原屬新城縣8村)組建新雄邊區,屬新城縣;同年10月境內東部、南部52村組建雄霸邊區,屬霸縣。民國29年(1940年)5月撤銷三個邊區,再次成立縣抗日政府,屬北嶽區冀北辦事處。民國30年(1941年)9月,改劃第四聯合縣。聯合縣期間,前段屬冀中第五專區。民國31年(1942年)6月,各專區順序統一後,屬冀中第十專區。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佈投降,廢聯合縣,恢復單縣置,再次組建縣政府,屬冀中第十專區。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縣屬天津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本縣改屬保定專區。1958年10月2日,雄縣、新城、涿縣和淶水縣東部地區合併,稱涿縣。縣人民委員會(1955年縣政府改稱)駐地高碑店,屬保定專區。1960年5月3日,專區與市合併,改屬保定市。1961年4月27日,析置雄縣,同年專區與市分置,屬保定專區。1970年4月26日,專區改為地區,本縣屬保定地區。1994年,保定地市合併,本縣屬保定市至今未變。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雄州----雄安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