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的隕落:從外資和券商的寵兒,到122億元存款不知去向

5月8日,康得新再被深交所追問,其2018年報中,122億元銀行存款去了哪?是否被大股東非法侵佔了?

這可能只是康得新內部亂象的一個縮影:從曾經的白馬股,到如今面臨退市風險,康得新究竟是如何隕落的?

存款去哪兒

康得新的問題爆發,始於一場大型實名打臉現場。

4月30日,康得新發布了2018年年報。年報稱,賬面貨幣資金153.16億元,其中122.1億元存放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

對此,北京銀行打臉稱,該賬戶“可用餘額為零”。

同時,參與公司年報審計工作的瑞華會計事務所稱,無法確認它們的存在。

康得新的隕落:從外資和券商的寵兒,到122億元存款不知去向

順理成章,在年報發佈的同一天,康得新收到了深交所的“退市風險警示”,以及監管關注函。

A股市場開始懷疑康得新可能存在財務造假,因為早在2019年1月,公司便出現了沒錢償還15億元債券的情況。

但康得新2018年末的賬面上,明明還躺著153億元的貨幣資金!

這次122億元又不知去向,眼看著公司財務造假就要實錘了,結果5月8日,康得新回覆稱,這是因為大股東康得集團(持股24%)與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簽署了《現金管理合作協議》,*ST康得作為子公司,其存款會集中到母公司康得集團的賬戶上。

北京銀行此前的回函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銀行存款該賬戶餘額為0元,該賬戶在我行有聯動賬戶業務,銀行歸集金額為12209443476.52元。”

也就是說,康得新確實擁有過122億元的存款,只不過這筆錢現在被劃轉到了大股東康得集團的賬戶。

看起來康得新財務造假的嫌疑可以被洗脫了,但另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這難道不是大股東在非法挪用上市公司的資金麼?

也難怪A股市場會想起了賈躍亭和樂視網。

康得新的隕落:從外資和券商的寵兒,到122億元存款不知去向

一直在輸血

用一家上市公司低成本融資,再拿著錢去輸血大股東,試圖通過一場資本豪賭來翻身,這種情況在A股恐怕並不少見。

2017年11月,康得集團與榮成國資決定共同出資建設康得碳谷項目,總投資高達500億元。

按照計劃,一期項目款康得集團要出資90億元,榮成國資出資20億元,康得新出資20億元。

問題是,90億元不是一筆小數目,康德集團有錢麼?

康得新的隕落:從外資和券商的寵兒,到122億元存款不知去向

答案是否定的。2018年5月,康得新回覆深交所問詢時曾提及,康得集團總資產為175.58億元,淨資產25.37元,利潤總額僅為1.08億元,對應資產負債率高達85.56%。

為了籌錢,2016年至今,康德集團質押了其持有的99%的康得新股權,累計獲得的資金可能超過60億元。

說得再直白點,康德集團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等康得碳谷項目建成投產後,再用利潤來填補之前的債務窟窿。

如果沒有北京銀行的實名打臉,這場豪賭說不定還將隱秘地持續下去。

曾是“中國的3M”

截至5月10日午盤,康得新報收於每股3.94元。

誰能想象,在2017年,公司股價最高可達每股26.71元。

康得新的隕落:從外資和券商的寵兒,到122億元存款不知去向

當時的康得新,被譽為“中國的3M”。

康得新在2010年上市,從2010年到2017年,公司營收從5.24億飆漲至117.89億,淨利潤從7009.25萬飆漲至24.74億。

哪怕是從現金流、負債率等其他角度來看,康得新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白馬股。

2018年三季報顯示,外資的代表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是康得新的第三大流通股股東,“國家隊”證金、匯金分別是康得新的第四、第六大流通股股東。(當然,它們後來都早早離場了)

各家券商更是搖旗吶喊,2018年4月20日到5月5日短短15天時間,就有數家券商發佈8篇研報力挺康得新,平均每兩天就有一份研報!

誰能想到康得新目前的一地雞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